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经》云:“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从古至今,“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因此,将孝道教育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应该看到,随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我国的许多传统价值观正在日渐丧失,比如孝道。当前社会,很多子女不愿意赡养父母,对父母极少关心,甚至不闻不问。由此可见,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遗失,加强学生的孝道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孝心教育。
一、引导学生学会感动
学生要萌发孝心,首先要体验爱心,学会感动,而情感体验是引发学生感动的渠道之一。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去感受、去体会,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才会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所以,学校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孝心体验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学校让学生怀里系着约3千克的沙袋在课堂上课或处理生活事务,坚持一天、两天。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却能让他们真实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又如,利用周六、日,让学生在家与妈妈一起做一顿饭,并与家长沟通好,尽量让孩子当主角,妈妈当配角。据家长反映,一顿饭做好后,孩子们累的不想动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孩子们体验到了父母持家的不容易,从而学会了体谅和体贴父母,主动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看动画片,我会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动画片,并收集现代与二十四孝有关的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及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学会爱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学习上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学生们通过以上的孝道教育,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主动为父母分忧,进而增强了责任感,孝道由此植入了学生的心中。
二、向学生宣讲孝道
孝道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客观需要,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方面从我做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起,践行孝道、传播孝道。
于丹老师谈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时,她讲到一个故事,我也在德育课堂中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中年人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中年人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这个人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通过这个故事,我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故事里的大树就像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地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因此,要想成就别样的人生,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让孝心之路伴一生。
三、向学生渗透道理
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培养学生的孝心,要从小抓起,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
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故事。在班会课上,我把这个小故事也讲给学生听:有一个小男孩,他很爱发脾气,因此他的朋友就很少。有一次,他的爸爸对他说:“你以后要是再发脾气,就往这个木桩上钉钉子!”过了一个星期,木桩上的钉子已经密密麻麻的了。又过了一个星期,小男孩突然发现木桩上的钉子越来越多。于是,他每天都克制自己不要发脾气,过了一个月后,钉子从密密麻麻变成了零星了,接着又从零星又变成了空白。小男孩非常开心。后来,他爸爸把他领到了木桩跟前,叫小男孩把桩子上的钉子全部拔掉,可此时木桩上显现出许多小洞洞。于是小男孩明白了,虽然钉子拔掉了,但对别人的伤害是永远弥补不了的。从此以后他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小男孩。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懂得了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能乱发脾气,要尊敬长辈,百善孝为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做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四、进行家校合作
一个受过孝道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孩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明礼的人。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和终身教师。如今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都受父母宠爱,因此有些家长也不注意对孩子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了一堆恶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学校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多渠道开展孝心教育活动,引发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在特定的日子里,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我会在班上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帮助父母做一顿饭菜。特别是为父母洗脚这个活动,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后,心里美滋滋的。而家长的话更是让人感动,有个家长说:“孩子今天把水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感动,不仅觉得一天的劳累消失了,还让我们有了更亲密的交流。她能懂事,我们很欣慰!”还有的家长说:“女儿第一次为我洗脚,是在我疲惫的时候,但我的心里暖暖的。”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一片孝心。
另外,我还充分抓住学校每一学期召开的家长会的机会,给家长宣传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孩子进行“孝亲敬长”方面的教育,且让家长给孩子做出榜样。同时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和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使家校沟通常态化。在沟通的过程中,我还指导给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养成教育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让家长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孝道榜样。通过家校沟通,共同协作,家长认识到了行孝向善是健全人格的起点和标志,从而提升了家长的亲子教育水平。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有机渗透中华孝道文化,让孝道的种子播撒在小学生心中,让孝道在小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这样,学生才能从小懂得父母、长辈的辛劳,懂得做儿女的责任,自觉为父母分担家务,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如果学生在家有一份孝心,那他们在社会上也会把爱心给予别人,这样整个社会也就更加美好、和谐。
一、引导学生学会感动
学生要萌发孝心,首先要体验爱心,学会感动,而情感体验是引发学生感动的渠道之一。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去感受、去体会,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才会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所以,学校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孝心体验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学校让学生怀里系着约3千克的沙袋在课堂上课或处理生活事务,坚持一天、两天。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却能让他们真实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又如,利用周六、日,让学生在家与妈妈一起做一顿饭,并与家长沟通好,尽量让孩子当主角,妈妈当配角。据家长反映,一顿饭做好后,孩子们累的不想动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孩子们体验到了父母持家的不容易,从而学会了体谅和体贴父母,主动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看动画片,我会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动画片,并收集现代与二十四孝有关的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及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学会爱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学习上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学生们通过以上的孝道教育,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主动为父母分忧,进而增强了责任感,孝道由此植入了学生的心中。
二、向学生宣讲孝道
孝道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客观需要,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方面从我做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起,践行孝道、传播孝道。
于丹老师谈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时,她讲到一个故事,我也在德育课堂中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中年人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中年人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这个人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通过这个故事,我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故事里的大树就像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地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因此,要想成就别样的人生,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让孝心之路伴一生。
三、向学生渗透道理
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培养学生的孝心,要从小抓起,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
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故事。在班会课上,我把这个小故事也讲给学生听:有一个小男孩,他很爱发脾气,因此他的朋友就很少。有一次,他的爸爸对他说:“你以后要是再发脾气,就往这个木桩上钉钉子!”过了一个星期,木桩上的钉子已经密密麻麻的了。又过了一个星期,小男孩突然发现木桩上的钉子越来越多。于是,他每天都克制自己不要发脾气,过了一个月后,钉子从密密麻麻变成了零星了,接着又从零星又变成了空白。小男孩非常开心。后来,他爸爸把他领到了木桩跟前,叫小男孩把桩子上的钉子全部拔掉,可此时木桩上显现出许多小洞洞。于是小男孩明白了,虽然钉子拔掉了,但对别人的伤害是永远弥补不了的。从此以后他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小男孩。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懂得了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能乱发脾气,要尊敬长辈,百善孝为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做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四、进行家校合作
一个受过孝道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孩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明礼的人。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和终身教师。如今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都受父母宠爱,因此有些家长也不注意对孩子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了一堆恶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学校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多渠道开展孝心教育活动,引发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在特定的日子里,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我会在班上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帮助父母做一顿饭菜。特别是为父母洗脚这个活动,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后,心里美滋滋的。而家长的话更是让人感动,有个家长说:“孩子今天把水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感动,不仅觉得一天的劳累消失了,还让我们有了更亲密的交流。她能懂事,我们很欣慰!”还有的家长说:“女儿第一次为我洗脚,是在我疲惫的时候,但我的心里暖暖的。”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一片孝心。
另外,我还充分抓住学校每一学期召开的家长会的机会,给家长宣传孝道文化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孩子进行“孝亲敬长”方面的教育,且让家长给孩子做出榜样。同时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和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使家校沟通常态化。在沟通的过程中,我还指导给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养成教育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让家长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孝道榜样。通过家校沟通,共同协作,家长认识到了行孝向善是健全人格的起点和标志,从而提升了家长的亲子教育水平。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有机渗透中华孝道文化,让孝道的种子播撒在小学生心中,让孝道在小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这样,学生才能从小懂得父母、长辈的辛劳,懂得做儿女的责任,自觉为父母分担家务,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如果学生在家有一份孝心,那他们在社会上也会把爱心给予别人,这样整个社会也就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