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之境洛阳道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了《春夜送友人》一诗之后,我认为《唐诗鉴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以及有关鉴赏资料对本诗的注解似乎有值得商榷之处。现把几点浅见陈述如下,以资各位同仁斧正。
  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辞典》是这样解析的:“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近,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子,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听完了这两句注解之后,好像是一头雾水。我也感觉意犹未尽,尤其对诗中“吐、对”二字的深层意蕴没有发掘出来。为此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可是这些资料对此两句的鉴赏也只是生硬地引用了《辞典》上的分析,没有能够更深一步地解说。思忖良久,我认为有必要对首联的“吐、对”二字的用法进行更深一步挖掘。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多是情景交融,易于发现。“无我之境”大都是客观描述,主观情愫纤毫不露,让人难以把握。其实,正如《春夜送友人》的首联,诗人既是寓深情于平淡之中,深情厚谊丝毫不露,以“无我之境”开篇。因此,我认为对本诗的首联可以这样解说一支长长的蜡烛,燃烧了整整一夜,此时烛光摇曳,将灭欲灭之时,烛芯吐出袅袅青烟。华丽的酒杯,空荡荡地摆放在豪华的筵席之上。
  此情此景,似乎丝毫没有人物活动的痕迹,完全没有人的情感活动的迹象。然而,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有过点蜡烛经历的人可以知道,当蜡烛燃烧到“吐青烟”之时,说明这支蜡烛快要燃烧完了,蜡烛将尽,从侧面说明蜡烛燃烧时间之长,蜡烛燃烧时间之长,说明筵席持续时间之久,筵席持续时间之久,表明诗人和朋友之间情谊的深厚,也正是因为两人的情谊深厚,临别之时才会千言万语,言之不尽。也正是因为言之不尽,才致使这场筵席的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但是面对这情意绵绵言之不尽的场面,诗人本应把和朋友之间相互倾诉衷肠的场面勾勒出来,可是诗人却不着一词,偏偏借银烛不停地“吐”出袅袅的青烟,来代替两人依依惜别时千言万语的诉说,却让自己和朋友置身事外,丝毫没有沾染诗人的主观情绪。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借助银烛吐烟悄无声息沉寂无聊的场景描绘,深刻地刻画出了主客双方的难舍难分的心态,更显诗人独特匠心。
  下一句,朋友相对,离别在即,面面相觑,唏嘘不已,可诗人再次写了“金樽对绮筵”。名贵的酒杯,摆在豪华的筵席之上,好像四周也是空无一人。名贵的器具,豪华的筵席,体现主人对即将离别朋友的深情厚谊。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亦深知朋友的款款深情,万语千言,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朋友的盛情,诗人完全领会,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让“金樽”空荡荡地“对”着“绮筵”。诗人精心创设了一种无人无物之境,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正是凭借这种艺术技巧,使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创设“无人之境”,才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匠心独运的妙处。
  首联的两句诗,本是作者欲写作者和朋友之间“吐”和“对”,但诗人却一言不发,让“银烛”去“吐”出不尽的情思,让“金樽”来“对”出难舍难分之意。巧用银烛吐烟之“吐”字,传递出作者满腔肺腑不知所诉的无奈之情缈借金樽绮筵之“对”字,创设自己和朋友相对无言的凄然情景。由此可见,这两句诗真可谓“无我之境”的典范。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第一句写实,在饯别朋友的厅堂之上,细细回想着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忍不住把臂不舍。后一句作者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想象自己即将离去,前途漫漫,山川阻隔,面对真挚的故交,禁不住唏嘘不已。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辞典》的注解是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長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其实,这两句都是被动句式,《辞典》在注解翻译的时候,没有能够考虑两句句式的一致性,导致在翻译时前一句是主动句式,后一句是被动句式。因而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稍感别扭。在教学时,把这两句梳理一下:“渐渐西沉的明月,被高高的树荫遮掩.耿耿的银河,被缓缓破晓的曙光淹没。”或者“高树浓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曙光破晓,淹没了耿耿明亮的银河。”这样,译文的句式就很整齐了。同学们解读这两句也感觉极为顺畅。
  尾联:“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辞典》的解释:“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按照陶慕渊先生的解释,尾联写筵席已经结束,友人离开,作者目送友人走在洛阳道上。对此句的注解,我认为颇为值得商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本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作者离开家乡,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当时作者在四川射洪(唐朝是梓州),准备前往东都洛阳。由此可见,前往东都洛阳的应该是陈子昂,如果出发前行走在洛阳道上的应该是诗人,不应该是“友人”。此时筵席还没有结束,作者前往洛阳尚未动身,这两句是诗人想象前途漫漫,感慨:“悠悠洛阳道”。遥想关山难越,不知何年再见,长叹“此会在何年”。
  可见尾联两句应该是这样注解:作者想象着自己将要离开,由此前往洛阳,千里迢迢。此时晓风微拂,杨柳依依,虽不忍离别,但万般无奈,长叹一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因此,动身前往洛阳的应该是作者,而不是朋友。“目送”的应该是朋友,而不应该是作者。《辞典》中“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的注解,很有可能是陶慕渊先生的千虑一失。
其他文献
《(史记>选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微妙,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史材料中的典范,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它全部是文言文本,学生学起来相对吃力,要解决许多字词句义等工具性问题,要理解其中的人文性也不容易。笔者的思考是:可以本着“组块”的思路,选用串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对同一主题的文本意义的构建。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史记》的理想人格”这一主题为例,谈谈笔者重
从2009年开始,在往年五个语文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增加了一个探究能力的要求。所谓探究能力,即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更高能力层级。  探究型题目,一是题型比较陌生,二则能力要求高,三则普遍比较“活”。不少学生感到答题不得要领,近几年考试中,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笔者认为:“解题贵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于解答探究型题目,不能乞灵于机械
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作文批阅对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则像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又不得不艰难前行。为此,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我想还是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教师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因此在作文修改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使已成型的文
自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核心素养”成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作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习得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可深化,而语文学科则在此培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感情激荡、气势雄壮,是豪放派的代表作。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个性地解读和感悟这首千古名词呢?  一、激趣导入不可或缺  成功的语文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悉心创造和演绎精彩,包括开头,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成功课堂的第一道“坎”。  例如,就《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言,可以在上课伊始,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整节课
在高二语文课本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描绘的大鹏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外形高大雄伟,胸怀宽广,志存高远,见识非凡。跃于大海时,乘长风破万里浪;翱翔蓝天时,凭扶摇搏击长空。它不满足于现状,开拓新领域,开创新天地。千百年来,它被人们交口称赞。大鹏的形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化鱼为鸟——变化大  起初,大鹏是北海的一条大鱼,名叫鲲。鲲体积非常大,它的身体有几千里宽,可到底有几千里长,人们根本无法知道。
教师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不等于就有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却不能没有出色的板书。精美、考究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文章作者的“文路”,语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巧,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上要多下功夫,授课时让板书设计这朵艺术之花绽放于课堂,使语文课堂处处充满美。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物的精神,这是每个教师都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作一简单的剖析,看看如何根据古诗词,带领学生感悟人物精神,体会诗词当中蕴藏的深厚意蕴。  一、理清作者信息,掌握诗词基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生活在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才华横溢的苏轼,创作出了无数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成为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在苏轼的笔下,感情是豪放充沛的
新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已实施多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设定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作为选读内容的《选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去解读《论语》,把《论语》教学和应试、教学和文化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呢?  作为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学的根本,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思想文化,毫无疑问,它跻身“经书”之列,是实至名归。当然,不可否
2017年全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与2016年相比,有传承有发展。传承下来的方面,一是继续采用三道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数为9分;二是保持两道题的题干表述不变,即“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和”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三是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和确认,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和C级。发展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选文范围多样而典范,深度关照现实,注重价值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