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生物课教学也不例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初中生物课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基本不受重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探究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a生物教学;自主学习;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对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有明确要求。但由于生物学科在许多地方都不是中考科目,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生物教学实践中不太被重视。因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教学要求。
一、合理设计和运用学案和导学案,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导学案是老师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其设计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次探究式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实现其预期目标。老师必须合理设计学案,尽可能地使学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某一具体的学案设计好后,老师可将学案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大致明白这一次探究活动的主要目标。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做出导学案,以初步完善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
1.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科学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必须紧扣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授“爬行类动物”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曾经给学生讲述了“鳖和青蛙争吵”的故事进行导入。故事大意是鳖认为自己和青蛙一样,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为什么自己不是两栖动物呢?然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鳖究竟是不是两栖动物,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类动物?”通过这样的导入,既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又可以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讲授。
2.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启迪学生自主思维。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生物课程的重要性经常被人忽视,学生相对更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所以教师所设置的提问必须是从本节重点、难点及容易混淆点和疏忽点出发,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所设置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不能太难太易,否则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回答尽量正面评价,鼓励其自主思考。
3.合理利用生物课程的特点,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让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感兴趣的知识点及生物现象,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同时,通过这些生活化教育,让学生乐意听,乐意读,自主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比如在讲生命科学时,就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自己身上发生的或看到的、听到的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事情和现象如学生日益多的近视眼、营养过剩的小胖墩等进行交流、讨论,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内容教学的整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比如生物教学中一些结构,如细胞组织内部器官等不容易看到,而现代多媒体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问题。如讲授《人的生殖》内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胚胎发育的录像,将胚胎发育全过程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便于理解掌握,这种教学效果仅仅依靠教材插图或者老师的口头表达是无法达到的。
三、合理运用概念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学会自主学习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可以将课程内容及其逻辑关系简明扼要地、系统地呈现,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课程的知识点和大致梗概及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类似于生态系统这样的概念就可以用概念图非常清晰地表示出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建议一开始,老师可以自己将所的生物课程知识点用概念图串起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概念图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然后,当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掌握相对熟练,就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学着制作概念图,自己去分析、总结和梳理知识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通过引导学生生物实验自主操作,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老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条件允许时,我们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是演示实验,笔者也会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在讲到酵母菌的时候,笔者有一次曾经将煮熟的米饭、酵母和容器一起带到实验室,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做酒酿,一周以后让他们亲自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其它实验,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过于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因此,为了激励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生物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初中a生物教学;自主学习;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对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有明确要求。但由于生物学科在许多地方都不是中考科目,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生物教学实践中不太被重视。因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教学要求。
一、合理设计和运用学案和导学案,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导学案是老师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其设计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次探究式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实现其预期目标。老师必须合理设计学案,尽可能地使学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某一具体的学案设计好后,老师可将学案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大致明白这一次探究活动的主要目标。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做出导学案,以初步完善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
1.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科学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必须紧扣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授“爬行类动物”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曾经给学生讲述了“鳖和青蛙争吵”的故事进行导入。故事大意是鳖认为自己和青蛙一样,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为什么自己不是两栖动物呢?然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鳖究竟是不是两栖动物,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类动物?”通过这样的导入,既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又可以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讲授。
2.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启迪学生自主思维。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生物课程的重要性经常被人忽视,学生相对更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所以教师所设置的提问必须是从本节重点、难点及容易混淆点和疏忽点出发,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所设置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不能太难太易,否则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回答尽量正面评价,鼓励其自主思考。
3.合理利用生物课程的特点,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让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感兴趣的知识点及生物现象,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同时,通过这些生活化教育,让学生乐意听,乐意读,自主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比如在讲生命科学时,就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自己身上发生的或看到的、听到的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事情和现象如学生日益多的近视眼、营养过剩的小胖墩等进行交流、讨论,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内容教学的整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比如生物教学中一些结构,如细胞组织内部器官等不容易看到,而现代多媒体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问题。如讲授《人的生殖》内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胚胎发育的录像,将胚胎发育全过程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便于理解掌握,这种教学效果仅仅依靠教材插图或者老师的口头表达是无法达到的。
三、合理运用概念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学会自主学习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可以将课程内容及其逻辑关系简明扼要地、系统地呈现,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课程的知识点和大致梗概及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类似于生态系统这样的概念就可以用概念图非常清晰地表示出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建议一开始,老师可以自己将所的生物课程知识点用概念图串起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概念图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然后,当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掌握相对熟练,就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学着制作概念图,自己去分析、总结和梳理知识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通过引导学生生物实验自主操作,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老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条件允许时,我们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是演示实验,笔者也会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在讲到酵母菌的时候,笔者有一次曾经将煮熟的米饭、酵母和容器一起带到实验室,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做酒酿,一周以后让他们亲自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其它实验,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过于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因此,为了激励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生物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