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旅游职业规划和职业情感教育、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同质性强,没有前瞻性,缺乏特色化培养方向,深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弥补在校教育的缺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高职院校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水平,使学生能适应旅游行业用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对旅游业的快速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也随之提升。然而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却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很多企业需要具有一定专长的毕业生适应旅游特色发展需要,而无合适的毕业生,高职专业教育与就业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时毕业生在工作中还存在流动性大,常发生违规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行业发展自身存在问题外,学校教育缺失和教育改革不符合社会需要是原因之一。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是造成在校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中缺乏旅游职业规划和职业情感教育。
在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经多年的改革,已从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逐步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方向发展。但在现有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调整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关系,以及调整课程设置重复问题等,却很少涉及职业规划和情感教育。学生自身缺乏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对社会和职场认识不足,对旅游职业的工作特性缺乏了解,感受不到旅游职业美感和职业魅力,职业情感缺失,甚至有些学生和家长对旅游行业还存在误解和偏见。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造成学生在就业中缺乏良好的心态,缺乏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学生毕业后不安于在一个岗位工作,并且呈现流动频率不断加快和流动集体化的特点。学生流动过快,不利于其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学生职业情感的缺失,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也随之丧失,这也是造成旅游行业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2.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
在现有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对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永恒职业精神的职业责任教育缺失,忽视了学生心灵育化和人格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功利主义严重,道德底线不断下滑。现在高职培养的毕业生中基本都能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然而由于法律知识欠缺,职业操守不坚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为了个人利益,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以旅行社为例,很多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考了导游证书,掌握了较好的导游服务技能。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后,受到利益驱使而忘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不遵守社会公德,随意甩团,改变行程,增加旅游消费等,损害游客利益现象频频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坏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教育,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缺失,竞争力减弱。
现在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在沿袭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同时,按照通用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然而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程式化的教育格局没有改变,还是按照常规的教学理论逻辑组织教学,按照一个模式进行评估和考核,在培养了学生一定实践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却形成了束缚,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在高职教育中缺失专业展现的舞台和机会,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时,没有了展现自我专业魅力和职业美感的机会和舞台,不利于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无法形成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由于学校缺失创新环境,教师缺失创新精神,造成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违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失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就失去了竞争力,影响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竞争力。
4.课程体系同质性强,没有前瞻性。
旅游行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行业,要求培养的毕业生既要专业化,又要多样化。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专业化教育做得较好,但多样化教育还不够,一直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各个学校课程体系设置长期依赖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和产品,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基本一样,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差不大,旅游职业教育同质性太强,出现一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教育特色的倾向,造成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然而这些年来旅游市场兴旺发达,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长期流传的传统旅游项目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思路和实践,乡村旅游、校园旅游、户外野营等新的旅游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毕业生既要懂得行业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更加符合这些具体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该如何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如何体现不同的特色,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这个问题的另一面也就是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应更加细分化的问题。
二、深化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素质教育是教育宗旨。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增高,这就要求旅游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完善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加强德育教育,配合相应的实践使学生对旅游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高职德育教育应把人际交往、服务理念的培养、诚信的工作作风、工作责任心等融入到每门课程中,使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还可通过开设品德方面的课程,聘请从事行业的专家进行道德修养、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讲座,或者利用实践活动深入到企业中去,使学生受到企业环境的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
2.增加成功学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对口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旅游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高职旅游教育既要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又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态度,使得旅游高职毕业生能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很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通过成功学教育,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要求和未来发展轨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长期学习的意识和思想,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能够应对压力与挫折,实现自我的情绪控制和调整自己职业心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学会压力和挫折管理及时间管理,尽可能增强自学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掌握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凭借自己的实力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一部分,应为日后学生转岗做好理念、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上的必要储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要面向整个职业生涯,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加强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突出学生的特长,培养个性魅力。
个性化教育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共同取胜之道,也是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化教育道路,积极打造特色专业和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旅游教育的特色应依托各院校教育资源,发挥所属的学院(系)或原有专业及学科的优势,走差异化培养的路子。各院校力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突出本校特色,为新兴市场培养对路人才。同时根据学生自身个性和特长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
4.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和国际比较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能满足现代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具体化。高职毕业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缺乏创新能力是不行的,而创业能力则能将其推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的境界。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的国际旅游行业发展比较课程,介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和教育现状,了解国际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理念,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创新,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开设一些必要的创造学课程,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会、进行创业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1.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升。
要培养出适合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毕业生,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深入社会,了解行业动态,将最新的信息知识带进课堂。学生只有掌握了新知识、新服务方式,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学生是上课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加强教师授课技能和方式的培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同时,教师不断加强知识学习。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旅游业面临新课题,急需一些新专业人才,如旅游资本运营等。应创造条件将教师送出去,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了解行业需求。也可以聘请专家走进课堂,实现优势互补。
2.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遴选与编写。
随着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教材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及企业的先进技术要求,将原有的课程、教材和行业发展新要求进行整合,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组织遴选或编写适合的教材,开展专业讲座,将旅游行业发展最前沿的信息融合到课程中间来,及时跟进甚至超前引导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开发新课程,改变原有知识结构,超前抓好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培养适合对路的,满足旅游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应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相结合,编写配套软件,利用网络优势,图文并茂,增加知识容量,满足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要求。
3.学校体制保障。
由于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教材内容的选编等,同时还需要老师、学生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工作量极大。学校应出台相应制度和配套措施,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并引进激励机制,使教师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保证课程体系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考核方式。学校的考核制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方向,学校注重什么,教师就应强调什么,学生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和重视。学生成绩报告中的成绩不能单纯是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应结合他的素质和能力综合评定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旅游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刘铁红.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3]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舒晶.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9).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高职院校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水平,使学生能适应旅游行业用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对旅游业的快速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也随之提升。然而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却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很多企业需要具有一定专长的毕业生适应旅游特色发展需要,而无合适的毕业生,高职专业教育与就业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时毕业生在工作中还存在流动性大,常发生违规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行业发展自身存在问题外,学校教育缺失和教育改革不符合社会需要是原因之一。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是造成在校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中缺乏旅游职业规划和职业情感教育。
在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经多年的改革,已从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逐步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方向发展。但在现有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调整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关系,以及调整课程设置重复问题等,却很少涉及职业规划和情感教育。学生自身缺乏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对社会和职场认识不足,对旅游职业的工作特性缺乏了解,感受不到旅游职业美感和职业魅力,职业情感缺失,甚至有些学生和家长对旅游行业还存在误解和偏见。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造成学生在就业中缺乏良好的心态,缺乏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学生毕业后不安于在一个岗位工作,并且呈现流动频率不断加快和流动集体化的特点。学生流动过快,不利于其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学生职业情感的缺失,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也随之丧失,这也是造成旅游行业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2.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
在现有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对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永恒职业精神的职业责任教育缺失,忽视了学生心灵育化和人格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功利主义严重,道德底线不断下滑。现在高职培养的毕业生中基本都能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然而由于法律知识欠缺,职业操守不坚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为了个人利益,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以旅行社为例,很多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考了导游证书,掌握了较好的导游服务技能。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后,受到利益驱使而忘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不遵守社会公德,随意甩团,改变行程,增加旅游消费等,损害游客利益现象频频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坏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教育,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缺失,竞争力减弱。
现在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在沿袭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同时,按照通用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然而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程式化的教育格局没有改变,还是按照常规的教学理论逻辑组织教学,按照一个模式进行评估和考核,在培养了学生一定实践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却形成了束缚,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在高职教育中缺失专业展现的舞台和机会,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时,没有了展现自我专业魅力和职业美感的机会和舞台,不利于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无法形成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由于学校缺失创新环境,教师缺失创新精神,造成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违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失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就失去了竞争力,影响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竞争力。
4.课程体系同质性强,没有前瞻性。
旅游行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行业,要求培养的毕业生既要专业化,又要多样化。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专业化教育做得较好,但多样化教育还不够,一直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各个学校课程体系设置长期依赖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和产品,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基本一样,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差不大,旅游职业教育同质性太强,出现一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教育特色的倾向,造成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然而这些年来旅游市场兴旺发达,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长期流传的传统旅游项目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思路和实践,乡村旅游、校园旅游、户外野营等新的旅游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毕业生既要懂得行业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更加符合这些具体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该如何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如何体现不同的特色,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这个问题的另一面也就是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应更加细分化的问题。
二、深化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素质教育是教育宗旨。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增高,这就要求旅游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完善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加强德育教育,配合相应的实践使学生对旅游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高职德育教育应把人际交往、服务理念的培养、诚信的工作作风、工作责任心等融入到每门课程中,使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还可通过开设品德方面的课程,聘请从事行业的专家进行道德修养、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讲座,或者利用实践活动深入到企业中去,使学生受到企业环境的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
2.增加成功学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对口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旅游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高职旅游教育既要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又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态度,使得旅游高职毕业生能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很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通过成功学教育,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要求和未来发展轨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长期学习的意识和思想,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能够应对压力与挫折,实现自我的情绪控制和调整自己职业心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学会压力和挫折管理及时间管理,尽可能增强自学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掌握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凭借自己的实力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一部分,应为日后学生转岗做好理念、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上的必要储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要面向整个职业生涯,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加强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突出学生的特长,培养个性魅力。
个性化教育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共同取胜之道,也是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化教育道路,积极打造特色专业和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旅游教育的特色应依托各院校教育资源,发挥所属的学院(系)或原有专业及学科的优势,走差异化培养的路子。各院校力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突出本校特色,为新兴市场培养对路人才。同时根据学生自身个性和特长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
4.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和国际比较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能满足现代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具体化。高职毕业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缺乏创新能力是不行的,而创业能力则能将其推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的境界。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的国际旅游行业发展比较课程,介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和教育现状,了解国际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理念,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创新,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开设一些必要的创造学课程,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会、进行创业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1.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升。
要培养出适合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毕业生,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深入社会,了解行业动态,将最新的信息知识带进课堂。学生只有掌握了新知识、新服务方式,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学生是上课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加强教师授课技能和方式的培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同时,教师不断加强知识学习。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旅游业面临新课题,急需一些新专业人才,如旅游资本运营等。应创造条件将教师送出去,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了解行业需求。也可以聘请专家走进课堂,实现优势互补。
2.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遴选与编写。
随着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教材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及企业的先进技术要求,将原有的课程、教材和行业发展新要求进行整合,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组织遴选或编写适合的教材,开展专业讲座,将旅游行业发展最前沿的信息融合到课程中间来,及时跟进甚至超前引导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开发新课程,改变原有知识结构,超前抓好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培养适合对路的,满足旅游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应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相结合,编写配套软件,利用网络优势,图文并茂,增加知识容量,满足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要求。
3.学校体制保障。
由于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教材内容的选编等,同时还需要老师、学生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工作量极大。学校应出台相应制度和配套措施,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并引进激励机制,使教师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保证课程体系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考核方式。学校的考核制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方向,学校注重什么,教师就应强调什么,学生就会向那个方向努力和重视。学生成绩报告中的成绩不能单纯是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应结合他的素质和能力综合评定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旅游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刘铁红.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3]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舒晶.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