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翻转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人,自小课业优异,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双修数学和电机电脑工程,工作后又读了哈佛的MBA课程。可汗老师才华横溢,热情善良,最愿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别人。可汗老师什么都教,从数学,物理,化学,一直到理财人生,最先受益的就是他的表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美国也是这样。可汗老师的表妹数学不好,请表哥帮忙辅导,表哥义不容辞;然而可汗老师家住北美西海岸,表妹家住北美东海岸,要做一次无偿家教就得坐飞机往返,成本太高。聪明的可汗就把数学家教内容录制成微视频,通过YouTube网站,让表妹在网上自学,结果表哥表妹没有见面,教学效果却很好,据说表妹数学成绩立马全班第一!
   不光是表妹受益,全美数学成绩需要家教的学生都可以免费观看可汗的微电影数学视频,数学成绩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受到广泛好评,相关影片观看次数急速成长,受到鼓励的可汗于2009年辞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并创办自己的独立网站,先后获得微软和谷歌的大力支持,可汗网站变成了“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被称为“翻转课堂”。从2009年开始,可汗老师“翻转课堂”教学法风靡全美,2011年登陆中国,开始推广。这便是“翻转课堂”的由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讲课,学生认真听课。“翻转课堂”则颠了个个:学生在家通过老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翻转课堂”在美国广受推崇,甚至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要上新课,先请学生在家看视频,而老师上课的任务主要就是引领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目前,美国很多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它把“课堂听讲-家里作业-家里复习-课堂考试”这种流程改变为“家里自学-课堂互动-课堂练习-课堂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当下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学生把家中学习到的知识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合作互动,实践练习,利用自学来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再由老师指导、点拨。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给全体学生集体授课、集体讲解,而是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但洋思中学是在课堂上学文本,“翻转课堂”是在家里看视频,它把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发挥了教育云平台的优势,必然会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预习效率低下的毛病。特别是几分钟的微课视频,短小精悍,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信息清晰,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在家里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完全弄懂弄清。
   “翻转课堂”还有一个优势是在“线上”(Online),学生和老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互动,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接受老师的指导。
   “翻转课堂”微课视频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的“翻转”,学习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然而,问题也来了。
   其一,“翻转”条件具备吗?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必然给教育教学带来深深的变革,特别是教育云平台公共服务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翻转课堂”,课前、课后都离不开高科技支撑。当然,随着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广大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可以说每个教室都装备有基本的电子白板教学系统,但是,是否都能连上互联网,共同享用教育云平台资源呢?学生在家里自学,是否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脑、都能上网呢?如果说手机普及了,不用电脑上网了,但学生有条件用手机上网吗?每个月多少流量、多少费用?又有几个学校能投入大量资金,为每一个学生装备一个电子书包呢?中国的国情和美国不一样,“翻转课堂”需要在家里看微课视频,需要在线上完成作业和测试,单拿襄阳市的学校来说,都具备“翻转”的条件了吗?老师们是否能做到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学生线上交流呢?
   其二,“翻转”能颠覆“教”与“学”吗?西汉戴圣《礼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学学半”,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特定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看看美国学生给可汗老师的留言:“我刚想放弃物理课,是你救了我”、“你简直就是数学上帝”……”。看看可汗老师的学院定位:“我希望我所成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学校,所有人只要想学习,就可以来到这个平台,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不断前进。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反馈、评价和训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而老师更像是教练。”可汗学院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既无现场感,也无课堂感:教师讲课时学生不在现场,学生学习时教师不在现场,“教”和“学”完全是脱节的,可汗老师强调更多的是“虚拟”和“自学”。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一刀切,片面地强调“自学”,忽视课堂上教师满腔爱心面向全体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削弱教师“教”的作用,是否顾及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呢?
   其三,视频资源够用吗?“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词,可以说,没有“视频”就没有“翻转课堂”!可汗老师从2004年起陆续制作了2300多段视频辅导材料,内容从数学到越南战争,无所不包。有统计显示,已有5600万人次观看他的“教学录像”。典型案例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生妮科尔·尼西姆被三角几何学困住时,她没有去请教老师或同学,而是在YouTube网站上找了一段“可汗老师”讲解三角几何学的视频,反复看了几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整个过程既方便又快捷,而且没花她一分钱。可是美国也有人质疑: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可汗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他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中国的学生,跋涉书山、遨游学海,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六年下来,“刷”的试卷绝对有两层楼高,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还有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好全部功课需要多少微课视频?谁来做?有限的几个视频又能否适应知识和能力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呢?这也是几年来,“翻转课堂”不能在中国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其四,教学需要艺术吗?中国武术享誉世界,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青城派、华山派、崆峒派,或者古墓派……还有少林拳、武当拳、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八卦掌,或者九阴白骨爪……不管是艺术真实还是生活真实,各个武学派别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有自己的掌门人。教学也是如此,不然哪有“教育家”这个名词呢?从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王国维、陶行知到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程红兵、窦桂梅……,哪一个不是满腔热情、满怀爱心,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技艺精湛,哪一个不是妙语连珠,风格独特?在课堂上,他们有的深入浅出,条理清楚;有的论证严密,结构严谨;有的亲切自然,朴素无华;有的娓娓道来,循循诱导;有的慷慨激昂,扣人心弦;有的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有的信手拈来,春风化雨;他们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课堂上”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并表现出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给他们当学生是幸福的!但是,假如让他们面对机器,面对电脑、摄像机、录音机,而不是面对活生生的学生,不是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青春朝气的笑脸,他们还有这样的教学激情吗?还能成为教育家吗?“翻转课堂”,教师给机器讲课,机器给学生讲课,失去了传统课堂上精彩的导入、激情的讲读、巧妙的预设、机智的生成,学习变成了工厂传送零件的流水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不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怎样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道德和情操的逐渐升华?
   说了这些,并不是要否定“翻转课堂”,而是想找出它的不足,让它和传统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让我们的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更好的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引领我们的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快乐成长。
   周明波,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诗生活。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培养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拿我自己“现身说法”吧。  我的诗生活是从“画蛋”开始的。  大概是1979年我考上师范的那一年吧,秋季入学之前,我到邻县的表姐家去玩了几天。表姐知道我爱看书,便找来几本表哥参与编辑的乡土刊物。表哥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爱写点歌词、快板、小通讯之类的文字,在当时称得上小有名气。翻看他们的“土特产”,蓦然间,在“
毕光明,著名文学评论家,湖北浠水人。1978年以初中学历考入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7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留校任教。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曾任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责任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中国小说学
《夏》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当代作家梁衡通过描写富有夏季特征的景物,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对夏季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在字里行间。我在南通市语文学科基地活动中执教《夏》这篇课文时,抓住朗读、赏析、比较三个环节,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  一.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教学《夏》这篇散
持续多日的风火牙痛导致面部发烧滚烫,牙痛幅射至太阳穴,让我再一次品味了“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的内涵。从县人民医院到清泉镇医院,连输四天头孢注射液外加牙痛处钻孔上药,依然疼痛不减,尤其是晚上,非要痛得让人产生恐惧感甚至于想自杀。无奈之下,只好舍大求小,舍洋求土,转而到校门外百家街一私人诊所求诊。非科班出身的私人医生听了我的自诉后拍胸包治,方案为三管齐下。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内兑注青霉素800
中新网消息,“2014年首都青少年阅读状况调查报告”公布,调查的样本来自北京16个区县的14所大中小学学生及青少年网络用户。调查显示,首都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总体较好,其中超过90%的青少年受访者表示自己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认为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重要的影响。报纸杂志等纸质介质依然是青少年主要阅读方式,占48%。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的电子阅读方式分别占1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却又难以回避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多数学生对于题目不甚理解,对于立意难以深化,或者是随心所欲的敷衍塞责,这样的文章难以符合题目要求,也与最初的作文教学宗旨大相背离。长此以往,不免会有部分学生认为作文效果不明显,拿分不快,对作文不愿写、不想写也不敢写。语文教学中占比最重的作文教学,现在却最被边缘化。   有鉴于此,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就不能继续限定在已有
问者:张老师,我很早就喜欢读您的书。您的《古船》《九月寓言》 《家族》等大作,我都爱不释手。尤其是我主修外国文学专业,更能从俄苏作家身上找到一些与您相近的艺术风格和写作主题,看到您与那些俄苏作家相媲美的写作才华和人格魅力。并且在您的《人的魅力:读域外作家》一书中,确实看到了您直言对俄苏作家、作品的喜爱,我很希冀穿越一座中俄文学的桥梁,从您的阅读及创作习惯中,为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以及语文教育寻出一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学生了。但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抓住这个“意”,动不动就跑题,不知害苦了多少学生。引导学生针对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刻不容缓。下面提供几种方法和示例。  一.连
早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的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说过这样的话:“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后来经过众口传诵,逐渐简化为“教是为了不教”,或者“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观点是十分精辟的,它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符合现在人们经常说到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陈述的对象是“教”,但落脚点却在于学生的“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并致力于实践,创作出《秦中吟》等大量的新乐府,以“裨补时阙”,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做出了一大贡献。斯人已逝,古训犹存。“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历代文人墨客富于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对时代风云的一种关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