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可千辛万苦创设的情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常常适得其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为了情境而情境,忽视了学生、教材等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需求性
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看课外书时间”(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节课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学会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可是,在具体实践之后,我们发现隐藏在难点背后的难点是为什么要这样转化。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所出示的图进行提问:你能用数表示它们吗?当第二次呈现之后,学生就说到:第一幅图表示1/5,也是0.2。教者就问:你是怎么知道0.2的?学生依据“数形结合”把每份分一分,得到了10份,而原来的是2份,也就是2/10,就是0.2了。学生充分展示了分数转化成小数的过程,很好地理解了分数转化成小数的实质。到第二幅图时,学生直接用1÷3的方法转化成小数,感知了方法。经过前面的具体感知,来到第三幅图的抽象转化时,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分数转化成小数的可行性,感受分数与小数转化的意义,为接下去的实际操作准备好了基础。
由此可见,在创设情境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课堂中的知识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把握好情境的创设,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
二、 从解读教材出发,关注实效性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根据教材中提供的4根小棒变成了5根小棒,而小棒的增加,导致组合增加了六种,加大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使得整个探究过程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下面是另外一位教师的处理:通过质疑激趣,问学生: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在猜测中让学生试着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发现了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些同学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的呢?从而引发“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的思考。针对猜测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来验证。步骤如下:第一,4人小组快速测量一下4根小棒(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长度;第二,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他们的发现;第三,汇报交流;第四,师生概括得出结论……
也就是说,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深入地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读懂、理解教材,这样我们的情境创设才不会盲目,才会有实效性。
三、 从连接知识出发,关注连贯性
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教师通过摸手,比较大小;摸学习用品的表面,比较大小;摸周围物体的表面,从而初步建立起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这一概念。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指着数学书问)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我们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老师这里就有几个平面图形(课件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手以及生活当中的物体表面,初步认识到面积的含义,再通过图形的比较,慢慢抽象,一步步建立起什么是面积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很好地让学生从无到有,从表面到深入地建立起了面积概念,
因此,在创设情境中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使知识的学习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 从提升思维出发,关注挑战性
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你知道什么是倒数吗?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些学生就说:倒过来的数;像6倒过来是9。教师即把6写在一张纸上倒过来印在黑板上,可以看出6倒过来显然不是9。通过认知的冲突,有些学生说:我认为像2/3这样的数倒过来,就是2/3了……并总结了在分数中只要把分子与分母交换一下位置就是它的倒数。从而感知了倒数的初步含义。然而这样的理解是初步的,教师接着问:除了刚才所举的数有倒数,难道其他数就没有倒数了吗?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挑战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始终在挑战中积极地学习。
从上述案例中可知,在创设情境中我们还要从提升思维出发,注重思维的挑战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并最终学会运用知识。
总之,在创设情境时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情境,利用学生所需要的情境唤回学生记忆深处的激情,塑造学生自己的数学,才能给课堂带去实效,为课堂增光添彩。
参考资料
[1] 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 唐彩斌.理性思考数学教学情境的三个关系.小学数学教师,2007(1-2).
一、 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需求性
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看课外书时间”(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节课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学会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可是,在具体实践之后,我们发现隐藏在难点背后的难点是为什么要这样转化。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所出示的图进行提问:你能用数表示它们吗?当第二次呈现之后,学生就说到:第一幅图表示1/5,也是0.2。教者就问:你是怎么知道0.2的?学生依据“数形结合”把每份分一分,得到了10份,而原来的是2份,也就是2/10,就是0.2了。学生充分展示了分数转化成小数的过程,很好地理解了分数转化成小数的实质。到第二幅图时,学生直接用1÷3的方法转化成小数,感知了方法。经过前面的具体感知,来到第三幅图的抽象转化时,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分数转化成小数的可行性,感受分数与小数转化的意义,为接下去的实际操作准备好了基础。
由此可见,在创设情境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课堂中的知识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把握好情境的创设,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
二、 从解读教材出发,关注实效性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根据教材中提供的4根小棒变成了5根小棒,而小棒的增加,导致组合增加了六种,加大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使得整个探究过程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下面是另外一位教师的处理:通过质疑激趣,问学生: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在猜测中让学生试着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发现了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些同学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的呢?从而引发“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的思考。针对猜测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来验证。步骤如下:第一,4人小组快速测量一下4根小棒(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长度;第二,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他们的发现;第三,汇报交流;第四,师生概括得出结论……
也就是说,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深入地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读懂、理解教材,这样我们的情境创设才不会盲目,才会有实效性。
三、 从连接知识出发,关注连贯性
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教师通过摸手,比较大小;摸学习用品的表面,比较大小;摸周围物体的表面,从而初步建立起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这一概念。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指着数学书问)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我们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老师这里就有几个平面图形(课件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手以及生活当中的物体表面,初步认识到面积的含义,再通过图形的比较,慢慢抽象,一步步建立起什么是面积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很好地让学生从无到有,从表面到深入地建立起了面积概念,
因此,在创设情境中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使知识的学习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 从提升思维出发,关注挑战性
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你知道什么是倒数吗?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些学生就说:倒过来的数;像6倒过来是9。教师即把6写在一张纸上倒过来印在黑板上,可以看出6倒过来显然不是9。通过认知的冲突,有些学生说:我认为像2/3这样的数倒过来,就是2/3了……并总结了在分数中只要把分子与分母交换一下位置就是它的倒数。从而感知了倒数的初步含义。然而这样的理解是初步的,教师接着问:除了刚才所举的数有倒数,难道其他数就没有倒数了吗?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挑战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始终在挑战中积极地学习。
从上述案例中可知,在创设情境中我们还要从提升思维出发,注重思维的挑战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并最终学会运用知识。
总之,在创设情境时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情境,利用学生所需要的情境唤回学生记忆深处的激情,塑造学生自己的数学,才能给课堂带去实效,为课堂增光添彩。
参考资料
[1] 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 唐彩斌.理性思考数学教学情境的三个关系.小学数学教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