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文章结合实践探讨了作者在数学课堂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方法,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去探索,来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课堂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本人做了三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产生数学兴趣、疑问、联想——“想”去探索新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一些措施让学生产生疑问,勾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1)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数学也来源于生活,但略有不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在情境设计时应多引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与其相关的事物。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平均分”的时候,可以利用实物6个桃子和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分一分,从而引出“平均分”。通过这样学生就对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好奇心,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也有了主动性。
(2)引导学生从问题中产生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韩愈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生在世誰都有疑惑,而教师要把学生的疑惑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自主探索的诱因。例如,在“乘法估计”教学时,我采用的是类似于文章的倒叙手法。先出示题目:29×42=()再直接把结论告诉给学生:①估计得数比800多;②估计得数比1500少;③估计得数在1200左右。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疑问——这是怎样估计出来的呢?正因为有这样的疑问才会有探索知识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
(3)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想新内容,挖掘新知识。我们知道联想是一种构思的方式,从一种事物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另一种事物。比如,我们提到“冬天”,学生就会立马联想到“寒冷”“大雪”“呼啸的北风”……在教学时,教师要多发挥学生的联想力,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例如,教学“认识的比”中的例8: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这题实际上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学生很迅速地算出小军的速度:900÷15=60(米/分);小伟的速度:900÷20=45(米/分)。然后出示“÷”问:“看到除号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符号?”学生会发挥自己的联想,很快地告诉我:分数线“一”、例7中刚学的比号“:”。这样通过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与要学的知识进行联想,从而对除法、分数、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做了铺垫。
二、引导学生注重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善于总结经验
数学学科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一定的规律。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一l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a×6/7=b×6/5,并且a、b都不为零,比较a、6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这道题就要多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适时地引导学生:假如我们知道a、6具体的数是多少,我们就能比较大小。然后让学生自己汇报交流。生1:a>b,我使用的是假设法。假如a×6/7=b×6/5=1 a=7/6,b=5/7所以a大于6。生2:我是利用“跷跷板”形式做出来的,先比较6/7和6/5,6/7比6/5小,小的数乘以大数,大的数乘以小的数左右两边才相等。6/7<6/5,所以a>b。第二种方法其实是在第一种方法的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规律。
三、引导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自信、有成就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源泉。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的情绪,其实是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信心。我们在习题设计时应确保题目的难度不要太大,要让学生通过一些时间思考就能解决。另外,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还要对个别的学生进行辅导,唤醒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课堂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本人做了三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产生数学兴趣、疑问、联想——“想”去探索新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一些措施让学生产生疑问,勾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1)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数学也来源于生活,但略有不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在情境设计时应多引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与其相关的事物。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平均分”的时候,可以利用实物6个桃子和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分一分,从而引出“平均分”。通过这样学生就对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好奇心,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也有了主动性。
(2)引导学生从问题中产生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韩愈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生在世誰都有疑惑,而教师要把学生的疑惑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自主探索的诱因。例如,在“乘法估计”教学时,我采用的是类似于文章的倒叙手法。先出示题目:29×42=()再直接把结论告诉给学生:①估计得数比800多;②估计得数比1500少;③估计得数在1200左右。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疑问——这是怎样估计出来的呢?正因为有这样的疑问才会有探索知识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
(3)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想新内容,挖掘新知识。我们知道联想是一种构思的方式,从一种事物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另一种事物。比如,我们提到“冬天”,学生就会立马联想到“寒冷”“大雪”“呼啸的北风”……在教学时,教师要多发挥学生的联想力,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例如,教学“认识的比”中的例8: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这题实际上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学生很迅速地算出小军的速度:900÷15=60(米/分);小伟的速度:900÷20=45(米/分)。然后出示“÷”问:“看到除号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符号?”学生会发挥自己的联想,很快地告诉我:分数线“一”、例7中刚学的比号“:”。这样通过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与要学的知识进行联想,从而对除法、分数、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做了铺垫。
二、引导学生注重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善于总结经验
数学学科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一定的规律。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一l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a×6/7=b×6/5,并且a、b都不为零,比较a、6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这道题就要多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适时地引导学生:假如我们知道a、6具体的数是多少,我们就能比较大小。然后让学生自己汇报交流。生1:a>b,我使用的是假设法。假如a×6/7=b×6/5=1 a=7/6,b=5/7所以a大于6。生2:我是利用“跷跷板”形式做出来的,先比较6/7和6/5,6/7比6/5小,小的数乘以大数,大的数乘以小的数左右两边才相等。6/7<6/5,所以a>b。第二种方法其实是在第一种方法的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规律。
三、引导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自信、有成就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源泉。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的情绪,其实是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信心。我们在习题设计时应确保题目的难度不要太大,要让学生通过一些时间思考就能解决。另外,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还要对个别的学生进行辅导,唤醒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