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成为李必的200天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5日,易烊千玺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对易烊千玺来说,成为李必的过程,几乎同步于迈过“成年线”的过程。
  2017年11月,《长安十二时辰》开机,17岁的易烊千玺来到浙江象山,剧组在此搭建了70亩宏大而古典的长安城,易烊千玺则成为肩负百万黎民生死的天才青年——李必。2018年6月,《长安十二时辰》杀青,易烊千玺脱下戏服,终于得以在高度紧张的奔波后小憩一番。
  拍摄的几个月里,易烊千玺在戏里度过了险象环生的危情,在戏外经历着拍戏、录歌、演唱会、节目录制和高考并行的超负荷生活。回想那段有些分裂的时光,易烊千玺对《环球人物》记者坦言,压力从未断过。他记得那是从《这!就是街舞》录制现场赶往象山影视城的某个凌晨,车子开在谧静的高速路上,他躺在宽敞的后座,打开天窗,路灯投射下明亮但不刺眼的光,“突然觉得不想管那么多了,今天不拍戏多好啊”。
  “但是,一旦有這种念头出来,就会牵扯到许多人,是肯定不可能放弃的。”他说。无数个类似的小小瞬间,组成了易烊千玺通向成年的十字路口。十三四岁的年纪,他走在别人铺好的路上,做别人让他做的事;18岁前的那几个月,与李必结伴而行的他开始主动寻找一些东西,可能是兴趣,可能是理想,可能是价值观,也可能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同样的年少成名,同样的负重前行


  易烊千玺是导演曹盾在接下《长安十二时辰》后第一个定下的演员。早在4年前,曹盾为自己的第一部古装剧《海上牧云记》选角时,就考虑过易烊千玺,他对这位少年偶像的第一印象是“有文人气质”。等到2017年看完《长安十二时辰》原著,曹盾马上就将李必与易烊千玺联系起来。“易烊千玺的眼睛里是有内容的,有很多很深沉的地方,剧中的李必在长安动乱之际执掌靖安司,他所承受的压力和质疑,都是现在的千玺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曹盾对记者说,“他们都知道什么是压力,怎么样去克服压力。”
2019年6月,《长安十二时辰》开播,易烊千玺(右)与芦芳生对戏。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有着“神童”之名的李必年纪轻轻便得皇帝赏识,受名相器重,一句“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意气风发。剧中,23岁的李必统领长安的情报中心靖安司,与不良帅张小敬携手上演了一出保卫长安的惊险大戏。
  这是一部剧情和逻辑极为复杂的悬疑剧,又是台词和礼仪极为考究的古装剧,对17岁的易烊千玺而言,挑大梁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和李必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相比身边的人会年龄偏小,然后在年龄偏小的时候,身上会带着一些事情。”同样的年少成名,同样的负重前行,这是易烊千玺眼中自己与李必的共通之处,也是他尝试理解这个角色时最直观、最现实的落脚点。
  然而,成为李必并非易事,戏里戏外的双重压力让易烊千玺隐隐不安。首先,这是一个比以往更精细的剧组,所有工作人员对细节的执念称得上一场震撼教育。“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关门,靖安司里有一扇很高、很大的门,关上的时候会有吱吱呀呀的声音。当时大家在那花了很长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就为了把那个小小的噪音给处理好,每一个人都特别专注。”
  受这种氛围影响,那段时间易烊千玺有一种强烈的“必须用大人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的信念。这种情绪同剧组的演员都能感受到。在芦芳生(剧中姚汝能的扮演者)的印象里,易烊千玺常常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很沉静,有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气场。“我们第一场对手戏,每次导演喊卡后他就跑到一边蹲下来,”芦芳生对记者说,“我和雷佳音都以为他心情不好,后来才知道那时他发烧到快40度。”
  另一重压力来自片场外的生活。在《长安十二时辰》拍摄的同时,易烊千玺还在录制综艺《这!就是街舞》,筹备生日演唱会,为新歌录音,以及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分身乏术。如今他还时常回想起当时的一些画面,比如造型师一边帮他梳理复杂的发髻,他一边趴在桌上做练习题。
  在片场,也有老师在易烊千玺身边:除了教他念台词的表演老师,还有半夜给他画数轴的补习老师。几个月里,不仅要消化满本的文言文台词和时不时的节目录制,回酒店后还得学习《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日程表上的节奏有时快到令人头晕目眩。
  并不是每一个同龄人都能承受这样的忙碌,易烊千玺也有过迷茫的时刻。“有时候很累很累,就会动摇,但最后还是得自己消化。情绪特别大的时候就会深呼吸,一直做,一直做。”他说,“其实我真正的压力是,我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以后必须拿实力说话。”

外表很安静,内心却天马行空


  17岁以前,易烊千玺总觉得是新鲜感和外部力量推着他前进:五岁就登台表演,在父母安排下学习各种才艺,家、学校、少年宫三点一线;13岁出道,几乎是一夜之间变成当红偶像;登上春节联欢晚会,到联合国演讲,代言国际名牌,受邀出席格莱美,在微博上拥有7000多万粉丝……不到5年,易烊千玺已经成为娱乐圈最有商业价值和国民认可度的青年艺人之一。然而,成名带来的被动感也一度让他觉得局促,去哪里都被包围,做什么都被放大。有时候,他会躺在床上搜索附近哪里有山,想着登上去后俯瞰北京,可每次都搜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家里,“脑子里去转一圈就好了”。
  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让易烊千玺对人群有一种疏离感,即便是录制群体综艺,他也喜欢一个人待着。一起录制节目的演员刘涛评价他:“不太主动跟人说话,默默地去找各种活干。”刘涛丈夫王珂的观察更为细致,他说:“千玺有一种习惯性地对待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他在这种生活的压力下成长,我的直觉是,他没有普通孩子那么快乐。”   然而,与前辈们的解读不同,在易烊千玺看来,这种疏离和安静,反而更利于思考,也让人更快地成长和独立。一个下午,易烊千玺无聊地刷着手机,突然看到一位艺术家的泥塑视频。“他在捏一个很小的人脸,当时看到就一下被吸引住了。”
  “捏泥的乐趣在于,人会安静下来,但安静的同时内心又一直在活动。”易烊千玺说,“我会不停想象它最后将成为什么样子,或者下一步要怎么操作。那个时候的我,外表很安静,内心却天马行空。”
  一旦开始捏泥,四五个小时是停不下来的,整个过程像在修行。易烊千玺喜欢捏人像,尤其是面部像。他喜欢研究人的表情和神态,当他创作一个人物的神情时,自己的情绪也会呈现在作品上。他在微博上晒过自己捏塑的一个孙悟空头像,眼神犀利,歪嘴一笑,真有些他自个儿的神韵在里面。
  自由,易烊千玺用这个词来形容捏泥时的状态。“这两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自信、自如了许多吧,我会有意识地思考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特别自我,我在哪些地方可以加入自己的价值观表达,哪些变化让我觉得特别美好,什么东西是真的适合我的。”
  这种状态很像《长安十二时辰》里靖安司主事徐宾对李必的形容:每一个决定都是在自问。拍摄《长安十二时辰》期间,易烊千玺在接受主持人陈晓楠采访时说:“我好像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一点。”
易烊千玺的泥塑作品,右上角为文中提及的《悟空像》。
2019年5月,《这!就是街舞》第二季开播,易烊千玺担任明星队长。
2019年4月,易烊千玺参加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

未知是特别美好的事


  聪明、冷静、决绝,这三个词是易烊千玺对李必的第一印象,但在深入的探索后,他发现李必身上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少年老成之外,依然拥有理想主义和性格棱角。四面楚歌的李必,始终坚持自己的处事观,会在陈参军前来捣乱时淡定地问出“鲲鹏大还是蚍蜉大”;会为完成任务不惜赌上锦绣前程甚至身家性命;也会不计安危走出靖安司深入险境……
  在这个角色身上,最让易烊千玺产生共情的,其实是带着少年意气的冒险精神。
  “我喜欢变化的感觉,未知就是特别美好的事情。”对易烊千玺来说,他在娱乐圈的工作,有时就像一场华丽的冒险,最累的时候也可能是他最兴奋的时候。比如拍摄《长安十二时辰》的那段时间,身体上的疲惫达到了某个峰值,但是同时他又觉得自己的内心越发强大,就好像每一个让他疲惫的东西,最终都能成为寻找自我的试金石。
  只要能冲过难挨的时间,收获就是巨大的,极度紧绷的几个月最终有所回报:《这!就是街舞》让易烊千玺圈粉无数,还结识了一帮舞蹈大神;见缝插针的复习没有白费,他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而《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更是让人看到了他与偶像形象截然不同的另一面。这种种惊喜,让他想起一位现代舞老师说过的话:“舞台上最棒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与一年多前相比,如今的易烊千玺又有了新的变化。面对角色,他有了更多自信,《长安十二时辰》后,他又接拍电影《少年的你》,挑战一个处在社会边缘的角色。面对人群,他也有了更成熟的处理方式。在《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录制中,面对一个女选手有些情绪化的质疑,易烊千玺回答得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被形容为“高情商典范”。
  “如何评价自己的少年时代?”
  “很稳定,但是会少一点放纵。”
  “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不让自己失望。”
  在与《环球人物》记者对话的过程中,易烊千玺依然是人们印象中內敛的、酷酷的样子,但话题从道家、法家的理念之争,到对泥塑和书法的经验之谈,再到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谈吐间他早已不是那个只会聊学习和剧组生活的孩子了。对于未来,他设置了许多可能性,他说:“我不希望‘易烊千玺’四个字成为一种束缚。”
  18岁生日那一天,易烊千玺发行了首张精选专辑,名字叫《我乐意沉默释放内心焰火》。他觉得,这句话就是成长之路的最好注解。
  易烊千玺
  2000年出生于湖南怀化,2013年加入TFBOYS组合出道,2016年登上央视春晚,201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要代表作包括音乐专辑《我乐意沉默释放内心焰火》、电视剧《思美人》、综艺《这!就是街舞》等。2019年6月,由其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热播。
其他文献
四月上旬,正值M城走私活动猖獗之际,为了及时取缔这一犯罪活动,特警支队派出林云、苏华两位擒拿格斗高手化装成做黑市生意的人,在罪犯时常出没的邮电大厦左侧的小巷口,佯装兜售玉器古玩,等候鱼儿上钩。  不一会儿,从巷口对面的"吃吃看"小餐馆悠悠走来个提皮包的人。林云、苏华脑子同时一闪,这家伙不是严打运动中通缉的在逃犯魏子平吗?于是三下两下地将他铐上了,并在他的皮包里搜出了一支手枪,还有一张写着"胖子逃树
少女时代最无奈的事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你不敢以一个少女的姿态自居,就像那时的我。高二的时候,原本只是星星点点的青春痘,忽然如同洪水一样泛滥开来,我开始吃激素药治疗。但是激素药并没有治愈我,却让我除了痘痘更有了肥胖。  那时候的我,17岁,喜欢穿宽大的校服,喜欢自称大哥。因为我胖得不能穿裙子,因为我每天一醒来枕头上都会沾满痘痘破裂的血迹,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少女应有的青春姿态。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
今年年初,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批驳日本军国主义的文章,引起英国二战老兵弗莱德·塞克(下文称塞克)的强烈共鸣,他致信刘晓明,声讨日本军国主义。消息传出后,塞克的名字为许多中国人熟知。  老兵塞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揭批日本军国主义?带着这些疑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已99岁高龄的塞克。  小城拜访二战老兵  从英国首都伦敦出发,驱车向英国西北方向行驶,不到3
2019年1月3日,耿帅在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在距天安门不到100公里的保定市定西县杨村,30岁的村民耿帅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一头长发,胡子拉碴,看上去像是个搞油画的艺术家;他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里面摆放着许多受人追捧的手工作品;他在快手上有将近270万粉丝,制作各种创意发明的视频在B站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焊工。  不久前,耿帅录制的一
一个孔子后裔的回忆    天津人民出版社将要出版《孔府内宅轶事——一个孔子后裔的回忆》。  本书作者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后裔孔德懋。全书分七章:《天下第一家》、《我的父亲与母亲》、《内宅生活》、《姐妹俩》、《孔德成大婚盛典》、《动乱时期》、《重返故乡》。  作者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她所知的“衍圣公府”大小事件、人事沧桑。如乾隆皇帝的女儿下嫁孔府的经过,韩复榘在祭孔时所闹的笑话,孔德成的诞生、结婚以及抗战
许多教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学生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全身心地投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一定能轻轻松松地胜任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笔者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谈一些见解。  一、关注学生,关爱学生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要班主任动情,学生一定能动心。一个班主任喜欢的学生,常常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受老师厌恶的学生往往
金正恩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朝鲜官方媒体上,是在2010年9月28日。那天早晨,《环球人物》驻朝鲜记者从广播里听到一条重要新闻: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27日下达第0051号命令,任命金敬姬、金正恩等6人为大将,柳京为上将,卢兴世等6人为中将,赵敬准等27人为少将。紧接着29日,朝鲜官方媒体宣布,在前一天举行的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上,金正恩被选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
产品名:克格莫手办  标签:手办、组装  亮點:怪力圈推出的克格莫手办,灵感源于美国Riot Games开发的3D大型竞技场战网游戏《英雄联盟》中的一位英雄,全名为深渊巨口克格莫。手办由41个零部件组成,采用全PU树脂材质制成,可自行组装成一只高11CM,宽12CM的高品质Q萌大嘴恐龙,且有15处关节可动,方便玩家解锁各种动作,可以摆出所想及所得的克格莫的形态。使得穿越时空裂缝来到瓦罗兰大陆的“侏
〔摘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身心的迅猛发展,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到了挑战,为了了解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为具体分析其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做铺垫,我们采用了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对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在校中学生(除毕业班外)进行施测。结果: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在母亲依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父亲依恋上却差异显著;在年级差异上,中学生依恋质量在整个青春期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依恋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杂碎”无疑是一个骂人的词汇。几年前,我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学,第一次在中餐馆看到写着“杂碎”(chop suey)的菜单,就以为是翻译制造的恶作剧。等到端上来,发现不过是用鸡肉、豌豆、粉丝和白菜混在一起的“一锅烩”。回来问了朋友,才知道是我孤陋寡闻,这种“杂碎”竟然是美国人眼中的“中餐标配”,传说是由李鸿章访问纽约时发明的。听闻后不由得哑然失笑:在不同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