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掌握写作的方法是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无论是帮助孩子们积累材料,还是为他们创设新的写作形式,都要将兴趣摆在第一位。当然,处处常新才会让学生常有兴趣。
【关键词】作文导学;写作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作文就是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但由于孩子们的经历并不丰富,再加之现今教材有些条条框框,使他们想说的话越来越少了。因此,我们要力求开创作文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就得有“米”,“米”便是学生写作所需的材料。可别小看这些“米”,它可是衡量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且现在作文教学面临的弊端是:只在某节作文课上才让学生找“米”下锅。这可让学生煞是为难,使得作文质量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点,我们应号召并帮助学生建一个“粮食储备库”,即平时便积累丰富的材料。其实许多教师都时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但大多未落到实处,以致收效甚微。故,我们不仅要导之以行,还要真抓实干。
首先,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叶老先生一语道破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怎样才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呢?第一,要博览汲取材料。通过课内外阅读丰富知识,才能不断地积累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孩子们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特别是课外广泛阅读报刊,欣赏一些优秀节目及影片,以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第二,观察获取材料。周围的人和事物、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各门学科中实验操作和手工制作等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第三,在活动中捕捉材料。学校、班级组织的队会、春游、劳动和采访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是搜集材料的机会。当自己成为活动中的小主人、小主持者、一个参与者时,感受则更为深刻。这样,各种活动就会成为作文素材的沽水之源,尤其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效果会更佳。
其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的《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动人。凡尔纳一生勤于笔耕,写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小说就有104部,从他35岁创作算起,到去世为止,平均每年要写3部。对凡尔纳创作的多产和知识的渊博,许多人不能理解。终于有一天,一位记者揭开了这个秘密:在凡尔纳工作室中的一个柜子里,分门别类地放满了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从书报上摘录下来的科学技术资料。记者算了一下,仅这个柜子里就大约有两万多张卡片。可想而知摘录全部卡片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呀!所以仅靠观察记忆是不够的,因为知识像大海一样浩瀚无垠,单凭大脑将看过的东西全部记住相当困难,只有像凡尔纳那样,将有用的资料记下来,再经常翻阅,提炼加工,才能真正对写作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爱模仿是学龄儿童的共同特点,他不仅表现在行为举止的模仿上,更表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说是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在这里我便谈谈它的不利之处。
大家一定都知道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据说他参政的时候,曾写过一篇《兵论》的文章。一天,他的朋友贡父来拜访他,王安石正在吃饭,就让客人在书房稍等一会儿。贡父在书房正好翻阅到了《兵论》的草稿,就仔细读了一遍,他记忆力强,读了一遍就记住了。饭后,王安石问贡父最近在写什么,贡父就把刚才看过的文稿意思流畅地叙述了一遍。王安石不知道其中的缘故,他沉默了一会儿,二话没说就拿起自己的《兵论》草稿,当着贡父的面撕掉了。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写文章要创新,要避免雷同。而现今作文教学中雷同现象极为普遍。前段时间,我指导“记一件难忘的事”一文时,为打开孩子们的记忆大门,便饶有兴趣地讲述自己儿时因贪玩而打碎妈妈办公室的酒精灯,后在妈妈巧妙引导下主动承认错误的事。本以为能激发孩子们选出印象深刻的材料,但谁知事与愿违,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将我儿时之事炮制一番,让我哭笑不得。除此以外,模仿其他同学材料的也大有人在,导致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点、引、导、拨都要恰到好处。
文章应创新,孩子们本就是最天真烂漫的,他们的想象无限丰富,时刻都如鸟儿抖动着翅膀。最近,我正号召我班学生积极参加《新作文》杯全国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当我告诉他们参赛内容可以是小诗歌、自编童话,也可以是历险记、科幻时,孩子们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神采,而且已经交上来的稿件文体丰富多彩。从这些文章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孩子们畅所欲言的痛快。可见,只有投其所好,才能事半功倍。
掌握写作的方法是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无论是帮助孩子们积累材料,还是为他们创设新的写作形式,都要将兴趣摆在第一位。当然,处处常新才会让学生常有兴趣。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作文导学;写作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作文就是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但由于孩子们的经历并不丰富,再加之现今教材有些条条框框,使他们想说的话越来越少了。因此,我们要力求开创作文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就得有“米”,“米”便是学生写作所需的材料。可别小看这些“米”,它可是衡量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且现在作文教学面临的弊端是:只在某节作文课上才让学生找“米”下锅。这可让学生煞是为难,使得作文质量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点,我们应号召并帮助学生建一个“粮食储备库”,即平时便积累丰富的材料。其实许多教师都时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但大多未落到实处,以致收效甚微。故,我们不仅要导之以行,还要真抓实干。
首先,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叶老先生一语道破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怎样才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呢?第一,要博览汲取材料。通过课内外阅读丰富知识,才能不断地积累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孩子们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特别是课外广泛阅读报刊,欣赏一些优秀节目及影片,以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第二,观察获取材料。周围的人和事物、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各门学科中实验操作和手工制作等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第三,在活动中捕捉材料。学校、班级组织的队会、春游、劳动和采访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是搜集材料的机会。当自己成为活动中的小主人、小主持者、一个参与者时,感受则更为深刻。这样,各种活动就会成为作文素材的沽水之源,尤其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效果会更佳。
其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的《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动人。凡尔纳一生勤于笔耕,写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小说就有104部,从他35岁创作算起,到去世为止,平均每年要写3部。对凡尔纳创作的多产和知识的渊博,许多人不能理解。终于有一天,一位记者揭开了这个秘密:在凡尔纳工作室中的一个柜子里,分门别类地放满了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从书报上摘录下来的科学技术资料。记者算了一下,仅这个柜子里就大约有两万多张卡片。可想而知摘录全部卡片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呀!所以仅靠观察记忆是不够的,因为知识像大海一样浩瀚无垠,单凭大脑将看过的东西全部记住相当困难,只有像凡尔纳那样,将有用的资料记下来,再经常翻阅,提炼加工,才能真正对写作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爱模仿是学龄儿童的共同特点,他不仅表现在行为举止的模仿上,更表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说是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在这里我便谈谈它的不利之处。
大家一定都知道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据说他参政的时候,曾写过一篇《兵论》的文章。一天,他的朋友贡父来拜访他,王安石正在吃饭,就让客人在书房稍等一会儿。贡父在书房正好翻阅到了《兵论》的草稿,就仔细读了一遍,他记忆力强,读了一遍就记住了。饭后,王安石问贡父最近在写什么,贡父就把刚才看过的文稿意思流畅地叙述了一遍。王安石不知道其中的缘故,他沉默了一会儿,二话没说就拿起自己的《兵论》草稿,当着贡父的面撕掉了。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写文章要创新,要避免雷同。而现今作文教学中雷同现象极为普遍。前段时间,我指导“记一件难忘的事”一文时,为打开孩子们的记忆大门,便饶有兴趣地讲述自己儿时因贪玩而打碎妈妈办公室的酒精灯,后在妈妈巧妙引导下主动承认错误的事。本以为能激发孩子们选出印象深刻的材料,但谁知事与愿违,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将我儿时之事炮制一番,让我哭笑不得。除此以外,模仿其他同学材料的也大有人在,导致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点、引、导、拨都要恰到好处。
文章应创新,孩子们本就是最天真烂漫的,他们的想象无限丰富,时刻都如鸟儿抖动着翅膀。最近,我正号召我班学生积极参加《新作文》杯全国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当我告诉他们参赛内容可以是小诗歌、自编童话,也可以是历险记、科幻时,孩子们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神采,而且已经交上来的稿件文体丰富多彩。从这些文章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孩子们畅所欲言的痛快。可见,只有投其所好,才能事半功倍。
掌握写作的方法是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无论是帮助孩子们积累材料,还是为他们创设新的写作形式,都要将兴趣摆在第一位。当然,处处常新才会让学生常有兴趣。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