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高中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通常情况下,在传授新课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为要讲授的新内容做好铺垫;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则要用直观方法让学生或由教师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或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等,使学生积累必要的感情基础和知识基础。这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便可称之为导入,又称切入、引入或呈现。课堂导入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巧妙而恰当的导入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成功的课堂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导入手段,在课堂导入环节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任务型导入法
  
   任务型导入法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学习动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任务型导入法立足于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教SEFC B1 Unit 6 Reading“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一系列的问题。如:
  Think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Work in groups to write down the rules for being polite in these situations in Chinese culture.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使沉闷枯燥的语法课变得生动形象。
  
  三、音乐导入法
  
  优美的音乐能使人精神舒畅,在进行课文导入时教师可以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笔者会根据阅读文章的主题或内容选择风格迥异、具有不同感染力的乐曲。例如,在教SEFC B1 Unit 11 Reading“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笔者就播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pop music,country music,classical music,rock and roll music,jazz,blues等进行导入,进而简介各种音乐的特点、演奏所需乐器及相关音乐大师等音乐知识。这样,既实现了课堂导入,又使学生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扩大了知识面,还轻松地学到不少音乐方面的英语词汇。
  
  四、直观导入法
  
  直观、形象的导入可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SEFC B1 Unit 18 Reading“New Zealand”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优美风景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名人传记类文章(例如“Great women”,“Stephen Hawking”,“Martin Luther King,Jr”等),笔者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这些名人的资料,通过卡通、漫画或文献记录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学SEFC B2 Unit 14 Reading“I have a dream”一文中,先将Martin Luther King,Jr的演讲“I have a dream”通过视频播放出来。学生被他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笔者借机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他生平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愿望。
  在“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有利于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SEFC B1 Unit 21 Reading“Body language”时,可以让几位学生表演动作,让其他学生来猜测动作的意思。这样的表演可以更能让学生明白body language的真正含义,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在实际运用中,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有许多,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综合地灵活运用,科学地设计导语,将各种导入方法优化组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4):13-15.
  [2]孙润英.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使用交际法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9):7-9.
  [3]张玉琴.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角色[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105-106.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荆州江陵地区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COVID-1
目的: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补肾调冲法的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不孕大鼠TGF-β1/Smads通路上的信号蛋白平衡表达调控的干预作用,为补肾调冲法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提供科学依据,为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实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选取9日龄雌性SD大鼠,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Androgen induced sterile rats,
论文目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尊之为医家之宗,阴阳作为内经理论的哲学基础贯穿始终,在强调阴阳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
知识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探索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目的 探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CT检查的优化策略.方法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专用CT检查的受检者60例分为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30例(试验组)和行常规胸部CT检查30例(对
目的 分析5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2020年1月31日-2月24日57例新型冠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行英语课程目标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目标进行了如下的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男,58岁,2016年7月15日入院,因“咳嗽、咳痰、发热伴左侧胸痛10余天”就诊,咳黄脓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粗
期刊
目的 晚期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常并发转移和输尿管壁间段肿瘤侵犯.本文报告4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合并肺或输尿管旁淋巴结转移及患侧输尿管壁间段肿瘤侵犯,术前组织多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