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地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农民增收和带动农村经济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地流转,扶贫,农民,农业生产,经济状况
一、 农地流转和农村扶贫问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土地改革以来,农民的贫困问题和农地流转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重心。而农地流转制度作为我国农村一项很重要的制度,起到了解放农村劳动力,改善中国小农经营和农业低效率的局面,并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从而对我国的扶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地流转市场化是盘活农地资源,使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农地流转的现状,运行效绩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减小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农地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农地有关制度的完善和扶贫工作的开展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地流转市场呈现一个很乐观的态势,农地的集中化趋势明显,细碎化的现象减轻,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大大提升。但是目前农地流转仍然面临着诸如农地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问题。所以,农地流转是否能够真正对扶贫产生积极影响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影响到治国安邦的根本。通过研究农地流转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扶贫的作用,对扶贫的影响机制以及影响程度,可以为切实推进农地流转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提供政策参考。
二、 农村扶贫和农地流转研究现状
我国扶贫工作到目前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個阶段的是解除和放松各种管制,为农业人口获取财富创造一定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强调行政治理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以来国家的扶贫手段越来越多样。而关于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和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关于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和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体现在由于土地流转形成了规模经营,也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流转户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对于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体现在农地流转对劳动力优化配置成效显著,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从而对贫困地区起到了很积极的影响。
三、 农地流转对农村扶贫效果的影响
农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能够完善农地制度和扶贫工作。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农户的农地流转可能无法给农户带来全部福利改善,对农户带来的好处集中体现在收入增加这一方面,而对农户的健康和生活保障的优化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正面效应,通过对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的对比,可以发现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就目前农业生产的形式来看,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农业大机械化生产。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那么土地资源便可以向最优化方向配置,农户加总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可以实现一定幅度的提升。另外,农地流转能够打破传统的农业资源组织结构,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重组,解决农地细碎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低效利用和粗放经营。这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改善作用。就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逐渐退化,但是投资功能日益崭露头角。推动农地流转工作的实施开展,能够有效释放劳动力至非农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一些发生了农地流转的贫困地区发现,通过农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并不是十分明显,农民通过将自己的土地转包,出租或是以其他方式流转给其他人每亩所获得的收益很少,但是农地流转推动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或是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式,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改善了农户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土地流转给农户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教育和医疗。在生活方面,农地流转前后,居民的年人均消费和年人均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年人均消费增加的幅度较大,家庭支出的主要成分由食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表明土地流转前后农户消费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教育方面土地流转前后农民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和期望程度均有所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有所提高;在医疗方面,土地流转前后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大一些的医疗条件较好,医疗设备比较齐全的医院进行就医。从调研得出的这些概括性成果也可以体现出农地流转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
农地流转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和闲置、荒废的问题,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走上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2):66-75.
[2]游和远,吴次芳,鲍海君.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3(3):16-25.
[3]夏玉莲,曾福生.农地流转效益、农业可持续性及区域差异优先出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0-106.
作者简介:刘鹏程,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地流转,扶贫,农民,农业生产,经济状况
一、 农地流转和农村扶贫问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土地改革以来,农民的贫困问题和农地流转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重心。而农地流转制度作为我国农村一项很重要的制度,起到了解放农村劳动力,改善中国小农经营和农业低效率的局面,并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从而对我国的扶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地流转市场化是盘活农地资源,使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农地流转的现状,运行效绩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减小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农地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农地有关制度的完善和扶贫工作的开展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地流转市场呈现一个很乐观的态势,农地的集中化趋势明显,细碎化的现象减轻,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大大提升。但是目前农地流转仍然面临着诸如农地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问题。所以,农地流转是否能够真正对扶贫产生积极影响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影响到治国安邦的根本。通过研究农地流转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扶贫的作用,对扶贫的影响机制以及影响程度,可以为切实推进农地流转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提供政策参考。
二、 农村扶贫和农地流转研究现状
我国扶贫工作到目前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個阶段的是解除和放松各种管制,为农业人口获取财富创造一定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强调行政治理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以来国家的扶贫手段越来越多样。而关于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和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关于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和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体现在由于土地流转形成了规模经营,也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流转户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对于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体现在农地流转对劳动力优化配置成效显著,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从而对贫困地区起到了很积极的影响。
三、 农地流转对农村扶贫效果的影响
农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能够完善农地制度和扶贫工作。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农户的农地流转可能无法给农户带来全部福利改善,对农户带来的好处集中体现在收入增加这一方面,而对农户的健康和生活保障的优化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正面效应,通过对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的对比,可以发现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就目前农业生产的形式来看,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农业大机械化生产。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那么土地资源便可以向最优化方向配置,农户加总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可以实现一定幅度的提升。另外,农地流转能够打破传统的农业资源组织结构,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重组,解决农地细碎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低效利用和粗放经营。这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改善作用。就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逐渐退化,但是投资功能日益崭露头角。推动农地流转工作的实施开展,能够有效释放劳动力至非农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一些发生了农地流转的贫困地区发现,通过农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并不是十分明显,农民通过将自己的土地转包,出租或是以其他方式流转给其他人每亩所获得的收益很少,但是农地流转推动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或是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式,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改善了农户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土地流转给农户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教育和医疗。在生活方面,农地流转前后,居民的年人均消费和年人均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年人均消费增加的幅度较大,家庭支出的主要成分由食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表明土地流转前后农户消费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教育方面土地流转前后农民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和期望程度均有所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有所提高;在医疗方面,土地流转前后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大一些的医疗条件较好,医疗设备比较齐全的医院进行就医。从调研得出的这些概括性成果也可以体现出农地流转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
农地流转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和闲置、荒废的问题,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走上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2):66-75.
[2]游和远,吴次芳,鲍海君.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3(3):16-25.
[3]夏玉莲,曾福生.农地流转效益、农业可持续性及区域差异优先出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0-106.
作者简介:刘鹏程,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