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柳永《雨霖铃》中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些诗句往往为人所称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黯然销魂者”,尽在文字之外。
这种诗文中的“无言之境”,被称为“留白”。这一概念源于国画创作,都是对空白艺术的运用。在诗文创作中,有许多作者擅用此法,创设意境,预留“空白”,赋予诗文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此类的佳作在古典诗词中层出不穷,对此也多有论者,而对现代文少有论及。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也深得其中三昧,《背影》可以说是现代文中,留白艺术运用的典范——父子离别的最动情处,恰恰是相对无语之时。
《背影》作为现代散文的经典,又被选入中学教材,研究者甚众,各种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这为《背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这里,笔者将抓住“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联系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留白之一: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家道中落,中年失业,母亲离世,最痛苦,最难过,最伤心,压力最大的人是谁?是父亲。但当他看到儿子难过落泪,却反过来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在写到此处的时候,心里的情感也应该是波澜起伏吧!但朱自清却在这里戛然而止,惜墨如金,不肯多着一笔,看来朱自清深谙可意会不必言传的“留白”真谛。读者读到此处却是深有感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到此处来“补白”,学生便会对父亲的形象有较为真切的认识和感触。这里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受的。
留白之二: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每当读到此处,都禁不住有拍案叫绝的冲动。“我再三劝他不必去;”许多读者只道是朱自清体谅父亲事忙,表现出对父亲的关怀与体贴,却往往没有注意文章中先前的交代:“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言下之意是父亲啰里啰唆,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犹豫不决,作为一个年轻气盛,渴望自由独立的青年,是见不得这些的,巴不得眼不见,心不烦;但父亲一心关爱儿子,哪里知道这些,父亲的回答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恰恰是理解的紧要之处,“不要紧”的的确确是个误会,实在是个既能令人感动又能让人从心底泛起悲凉的误会,实在是个美丽又残忍的误会。
时隔多年,当朱自清再次提笔写道父亲说这句话时,想必心里也一定会有这样酸楚愧疚的感受,但他在文章里保留了這样的误会,把这个误会留给读者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把自己隐藏起来,不置一词。文章写到此处因为朱自清预留下的空白,就可以使得读者在联想、猜测、揣摸之中,获得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般的阅读体验,文章也因此散发出隽永而深沉的韵味。
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往往难以发现作者埋设下的这个误会,只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发现这个美丽而又残忍的误会,发现作者预留下的空白,才有可能领会到作者写到此处的没有表白的酸楚与愧疚。这正是“留白”艺术的高明之处。
留白之三: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鲁迅有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纲常总是仿佛在父子之间横亘一垣高墙。在当时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沟通似乎也并不通畅,缺少渠道。父子两人即将离别,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父亲心中虽然是满腔柔情,却无法表达,或是羞于表达,只好借助买橘子这样的行为。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却也还是舍不得马上就走,于是“过一会儿”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这“过一会儿”里面却大有文章,正是“相对两无言”,父亲一腔缱绻离情,无法言说,无数牵挂不舍,无法表达,缠绵缱绻只在相对无语之间,这短暂的沉默,奏响的确是世间最响亮的爱的旋律,“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意境吧。
朱自清不写,我想并不是他无法具体表现,而是有意为之,就是要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激发想象力,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正是这样的“留白”,使文章的情感表达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这是学生在阅读中最难以感受的一处神来之笔,教者只有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才能把学生导入这种“最动情处,恰无语时”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父亲在这短暂沉默之间内心无法言说的爱子之情。
以上只是从“留白”的艺术手法出发,结合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撷取了文章里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来做赏析。《背影》作为经典名篇,值得研究赏析之处真是太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还在继续,本文在论述时,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一点心得,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感触和启发,那就很令人欣慰了。
这种诗文中的“无言之境”,被称为“留白”。这一概念源于国画创作,都是对空白艺术的运用。在诗文创作中,有许多作者擅用此法,创设意境,预留“空白”,赋予诗文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此类的佳作在古典诗词中层出不穷,对此也多有论者,而对现代文少有论及。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也深得其中三昧,《背影》可以说是现代文中,留白艺术运用的典范——父子离别的最动情处,恰恰是相对无语之时。
《背影》作为现代散文的经典,又被选入中学教材,研究者甚众,各种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这为《背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这里,笔者将抓住“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联系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留白之一: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家道中落,中年失业,母亲离世,最痛苦,最难过,最伤心,压力最大的人是谁?是父亲。但当他看到儿子难过落泪,却反过来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在写到此处的时候,心里的情感也应该是波澜起伏吧!但朱自清却在这里戛然而止,惜墨如金,不肯多着一笔,看来朱自清深谙可意会不必言传的“留白”真谛。读者读到此处却是深有感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到此处来“补白”,学生便会对父亲的形象有较为真切的认识和感触。这里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受的。
留白之二: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每当读到此处,都禁不住有拍案叫绝的冲动。“我再三劝他不必去;”许多读者只道是朱自清体谅父亲事忙,表现出对父亲的关怀与体贴,却往往没有注意文章中先前的交代:“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言下之意是父亲啰里啰唆,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犹豫不决,作为一个年轻气盛,渴望自由独立的青年,是见不得这些的,巴不得眼不见,心不烦;但父亲一心关爱儿子,哪里知道这些,父亲的回答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恰恰是理解的紧要之处,“不要紧”的的确确是个误会,实在是个既能令人感动又能让人从心底泛起悲凉的误会,实在是个美丽又残忍的误会。
时隔多年,当朱自清再次提笔写道父亲说这句话时,想必心里也一定会有这样酸楚愧疚的感受,但他在文章里保留了這样的误会,把这个误会留给读者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把自己隐藏起来,不置一词。文章写到此处因为朱自清预留下的空白,就可以使得读者在联想、猜测、揣摸之中,获得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般的阅读体验,文章也因此散发出隽永而深沉的韵味。
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往往难以发现作者埋设下的这个误会,只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发现这个美丽而又残忍的误会,发现作者预留下的空白,才有可能领会到作者写到此处的没有表白的酸楚与愧疚。这正是“留白”艺术的高明之处。
留白之三: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鲁迅有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纲常总是仿佛在父子之间横亘一垣高墙。在当时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沟通似乎也并不通畅,缺少渠道。父子两人即将离别,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父亲心中虽然是满腔柔情,却无法表达,或是羞于表达,只好借助买橘子这样的行为。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却也还是舍不得马上就走,于是“过一会儿”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这“过一会儿”里面却大有文章,正是“相对两无言”,父亲一腔缱绻离情,无法言说,无数牵挂不舍,无法表达,缠绵缱绻只在相对无语之间,这短暂的沉默,奏响的确是世间最响亮的爱的旋律,“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意境吧。
朱自清不写,我想并不是他无法具体表现,而是有意为之,就是要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激发想象力,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正是这样的“留白”,使文章的情感表达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这是学生在阅读中最难以感受的一处神来之笔,教者只有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才能把学生导入这种“最动情处,恰无语时”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父亲在这短暂沉默之间内心无法言说的爱子之情。
以上只是从“留白”的艺术手法出发,结合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撷取了文章里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来做赏析。《背影》作为经典名篇,值得研究赏析之处真是太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还在继续,本文在论述时,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一点心得,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感触和启发,那就很令人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