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动情处,恰无语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1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柳永《雨霖铃》中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些诗句往往为人所称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黯然销魂者”,尽在文字之外。
  这种诗文中的“无言之境”,被称为“留白”。这一概念源于国画创作,都是对空白艺术的运用。在诗文创作中,有许多作者擅用此法,创设意境,预留“空白”,赋予诗文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此类的佳作在古典诗词中层出不穷,对此也多有论者,而对现代文少有论及。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也深得其中三昧,《背影》可以说是现代文中,留白艺术运用的典范——父子离别的最动情处,恰恰是相对无语之时。
  《背影》作为现代散文的经典,又被选入中学教材,研究者甚众,各种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这为《背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这里,笔者将抓住“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联系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留白之一: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家道中落,中年失业,母亲离世,最痛苦,最难过,最伤心,压力最大的人是谁?是父亲。但当他看到儿子难过落泪,却反过来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在写到此处的时候,心里的情感也应该是波澜起伏吧!但朱自清却在这里戛然而止,惜墨如金,不肯多着一笔,看来朱自清深谙可意会不必言传的“留白”真谛。读者读到此处却是深有感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到此处来“补白”,学生便会对父亲的形象有较为真切的认识和感触。这里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受的。
  留白之二: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每当读到此处,都禁不住有拍案叫绝的冲动。“我再三劝他不必去;”许多读者只道是朱自清体谅父亲事忙,表现出对父亲的关怀与体贴,却往往没有注意文章中先前的交代:“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言下之意是父亲啰里啰唆,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犹豫不决,作为一个年轻气盛,渴望自由独立的青年,是见不得这些的,巴不得眼不见,心不烦;但父亲一心关爱儿子,哪里知道这些,父亲的回答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恰恰是理解的紧要之处,“不要紧”的的确确是个误会,实在是个既能令人感动又能让人从心底泛起悲凉的误会,实在是个美丽又残忍的误会。
  时隔多年,当朱自清再次提笔写道父亲说这句话时,想必心里也一定会有这样酸楚愧疚的感受,但他在文章里保留了這样的误会,把这个误会留给读者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把自己隐藏起来,不置一词。文章写到此处因为朱自清预留下的空白,就可以使得读者在联想、猜测、揣摸之中,获得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般的阅读体验,文章也因此散发出隽永而深沉的韵味。
  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往往难以发现作者埋设下的这个误会,只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发现这个美丽而又残忍的误会,发现作者预留下的空白,才有可能领会到作者写到此处的没有表白的酸楚与愧疚。这正是“留白”艺术的高明之处。
  留白之三: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鲁迅有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纲常总是仿佛在父子之间横亘一垣高墙。在当时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沟通似乎也并不通畅,缺少渠道。父子两人即将离别,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父亲心中虽然是满腔柔情,却无法表达,或是羞于表达,只好借助买橘子这样的行为。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却也还是舍不得马上就走,于是“过一会儿”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这“过一会儿”里面却大有文章,正是“相对两无言”,父亲一腔缱绻离情,无法言说,无数牵挂不舍,无法表达,缠绵缱绻只在相对无语之间,这短暂的沉默,奏响的确是世间最响亮的爱的旋律,“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意境吧。
  朱自清不写,我想并不是他无法具体表现,而是有意为之,就是要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激发想象力,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正是这样的“留白”,使文章的情感表达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这是学生在阅读中最难以感受的一处神来之笔,教者只有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才能把学生导入这种“最动情处,恰无语时”的意境,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父亲在这短暂沉默之间内心无法言说的爱子之情。
  以上只是从“留白”的艺术手法出发,结合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撷取了文章里几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来做赏析。《背影》作为经典名篇,值得研究赏析之处真是太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还在继续,本文在论述时,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一点心得,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感触和启发,那就很令人欣慰了。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快乐学习,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基本的修养素质。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发展、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何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就注意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实施快乐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幽默,不失时机分寸得当地抓住事物趣味性的一面,
课题名称: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课题类型: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  课题批号:GS[2011]GHB029  科学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改革、创新的浪潮一次次席卷各行各业。教育改革、创新也早已步入其中,素质教育、特色教育、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在目前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创新之中,课改首当其冲,各种新型教学模式蜂拥而出。典型的有山东杜郎口的“10 35”模
请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课堂实录:  师:出示一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4℃比-3℃多多少?  生:观察温度计后,答高7℃。  师:可列式子4-(-3)=7;又知4 3=7;因此:4-(-3)=4 3.  师:由4-(-3)=4 3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师口述法则并板书)  生:大聲朗读两遍。  (接下来,师讲解教材上例5,强调步骤、格式,巩固练习题超过20个)  这节课的教学重
【摘要】差异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回避的事实。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面对差异,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是消极观望、漠不关心,还是积极应对、呵护差异。这是两种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的不同体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  笔者认为,其实生命是有较大差异的,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办法,所有的孩子也不应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我们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突飞猛进。他们将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由为突出。每个班上几乎有一大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于是本应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就全落在学校老师的头上。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我十几年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待留守学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教育。只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才会产生爱的情感,以诚相待,对学生倾注满
某天上午,我正坐在办公室备课,一个身影未经允许就走进了办公室,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是一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学生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也特别的差。上课时喜欢睡觉,照镜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还有抽烟的恶习;在宿舍里,不按时午休晚寝,不搞个人卫生,甚至连袜子也不洗……做任何事都是得过且过、心不在焉的样子,虽然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但是总是有反复。  他不喊报告也不敲门的行为,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了。他满脸生气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也是语文教学践行新课改要求的有力证明。小学阶段作为巩固和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的良好时期,如何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掘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语文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兴趣质疑求新实践活动  1、 兴趣是最好的老
【关键词】低成就感动机激发内驱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低成就感学生之所以成绩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他们没有动机、动机不明确或者说动机的推动力不大,因此要提高低成就感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下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了生态小农庄的特色课题,注重幼儿在健康生态小农庄活动中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在生态小农庄的实践过程中,老师指导本班幼儿,带上锄头、铲子、水桶等工具来到种植园,开展种植活动,并且让幼儿尝试翻土、挖坑、下种、浇水等劳动技能,使幼儿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  一、集思广益,为耕耘收获做准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千方百计把教材琢磨透,再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教材有什么,教师便教什么,忽略思考、验证和体验的领悟过程,学生被动学习,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