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学新课标 实践化学新课程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化学教育目标在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方式,逐步实践化学新课程。
  [关键词]化学 新课标 以学生为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目标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化学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实践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从学生熟悉关心的蓝天碧水到丰富多彩的日用品,救治病人的药品,再到新材料、新能源,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从而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化学课标》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如元素概念的形成,一改过去先严格定义,再进述后应用的教材编排程序。而是根据当代学生接触物品丰富,媒体信息来源广泛的特点,先让学生领会各种补剂(补钙、锌、铁、硒等)就是指元素,了解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一段感性认识以后,再进述元素概念,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也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如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水电解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学习检验反应产物,H2纯度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进行安全教育。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以“学生为本”,其内涵就是教师信任学生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差异;理解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由此教师应相信学生有自主建构认知体系的能力,且觉察到学生的认识风格因人而异,从而做到施教有别。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实际出发,制定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化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应当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化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化学教材这一教育理念尤为突出。如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在空气组成的实验中,实事求是,不放过(减少的体积稍小于1/5)实际与理论的小小差距,诱导学生分析原因。这样的编写是有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实验后让学生描述现象,粗心学生可能发现不了这小小的差距,而细心的学生发现了,但又不敢说,我就启发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一说真话、实话。这无疑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做科学”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应该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如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学生先探究化石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还有一个罐装液化石油气瓶,学生仿佛回到自家厨房里,感受到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认真探究,分析又发现使用液化石油气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等等。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
  三、改革对学生学习化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改革过去传统的只注重学习结果和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的评价方法。正如《化学课标》中提出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你是怎样想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让我们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宋乃庆、徐仲林等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
  (作者单位:勉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规不锈钢丝支架、单根不锈钢丝支架及两根不锈钢丝支架的结构及成形特点。与常规不锈钢丝支架相比,单根及两根不锈钢丝支架端面平整,形状美观,生产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好方法。  [关键词]不锈钢丝 支架 折弯 焊接    一、常规不锈钢丝支架  在日常生活中,支架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来支承、堆放物品。图1所示的是用作厨房蒸架的一种常规不锈钢丝圆形
期刊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院注重学生财贸素养的构建养成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动手培养,并将《职业生涯规划》、《形势政策》和《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等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竞争能力。秉持校企合作“就业导向型订单培养”,学生就业顶岗实习课程化,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基地化;我们学院围绕“一出一入,以出带入”为中心,
期刊
[摘要]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学实例分析了静态和动态两类直观性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强化直观教学的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 直观教学 多媒体    一、前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各种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机械设计课程所涉及的对象都是一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培养21世纪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这一问题,从本科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环节强化等方面探讨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工程 创新型人才 本科教育改革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突出表现为综合国力竞争,其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面对21世纪快速而巨大的变化
期刊
[摘要]从目前国内大学农林类物理教育的现状出发,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教育在农林类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存在原因做了简单的剖析,由此提出了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专业方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时代发展的速度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关键词]大学物理人文教育教育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大学物理教学在工科院校或综合院校工科专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
期刊
[摘要]一部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对人本身的追问史、一部人学史。从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尔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阿波罗神庙墙上的“认识你自己”到文艺复兴人本主义旗帜下的“人的发现”,再到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能动性”的强调以及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直观的”“类的”人。以往的哲学家们解放了人的思想,发展了人的个性,但都只是抽象直观的看待人。马克思扬弃了先前哲学家们抽象的直观的理解,诉之于实践的理解,实现了人学
期刊
[摘要]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现行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有3个,即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学,而且多是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或特色专业。本研究认为,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监测与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教学则是拉动专业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主线。针对森林资源类专业建设,本文重点探讨教学监测与评估体系构架。研究筛选10个项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使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传统教育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难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像幽灵一样还在空中徘徊。历史教学知识教条化、机械化,历史思维单一,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情感体验众人一面、众口一词。这些为新课改的推行带来了阻碍,但无言中也提出了期许和挑战。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生命律动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读懂历史,理解历史
期刊
[摘要]论文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建立思维方程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思维方程以已知条件因子和待求结果因子为核心,经过思维定向发散,在二者之间建立有关联的线索因子,确定攻关方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课程教学的实例,阐述了应用思维方程的方法和扩展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思维方程 思维定向发散 思维能力培养    大学的学习过程,是知识和方法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思维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汉字是个万花筒,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形体美,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教给学生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开拓识字渠道,让识字教学生活化、情境化,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识字能力。在教学中要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