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构想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hai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亟待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数学必将代替传统数学跻身职教领域。本文从中职教材开发的三个基本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开发的三个要求等方面对中职专业数学教材开发进行构想和展望。
  关键词:专业数学;教材开发;理念;培养目标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学习材料。在教育资源市场化的今天,教材开发早就不再神秘,尤其是利益驱动下的教材编撰渐呈泛滥之势。学校从来都不缺教材,缺的是好教材。尤其是职业学校,对教材的使用享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权。以数学教材为例,各类版本层出不穷,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引发了教育者的思考:针对职校生,理想的数学教材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本校师生的调查访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STHZ]一、中职教材开发的基本理念[ST]
  首先,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升学”目标,而要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职业教育,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具备基本文化素养的同时,确保一技之长,即强调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因此,数学课程要在完成基础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施。
  其次,应尝试“知识重构与方法重构”改革创新理念。数学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了解数学,知道数学在讲什么;二是应用数学,掌握用什么数学和怎么用数学;三是研究数学,研究数学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中职数学最多涉及第二层次,更应注重学以致用。教材编写需打破传统数学的僵局,进行创新整合,适当放松严谨性要求,以专业特色为主。例如:将数学知识模块化、任务化、案例化,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口,形成按时段、分层次、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最后,应倡导“生本教育”理念。数学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轻松驾驭的,特别是数学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对于数学学习早就丧失了信心,甚至存在畏惧心理。如何实现这种由“怕”到“爱”的转变?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借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这就要求进行教材设计时需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尽可能做到浅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可参与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STHZ]二、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开发的要求[ST]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9)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各行业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专业数学教材开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因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还缘于其独特的品性和风格。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讲究逻辑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拥有数学的眼光和头脑、掌握为人处世的智慧。
  其次,体现数学教材作为工具书的作用,为学生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服务。以机械专业为例,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本专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学及其应用,对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制工艺、金属加工与实训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专业背景下的中职数学课程,应主动考虑专业课程的需要,了解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将原本零碎的夹杂在专业课中的数学知识,归并到数学教学的体系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应以专业需求为考量,在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尽量发挥数学作为工具书的作用,为学生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铺路搭桥。
  最后,顺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借鉴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诸多先进教育理念和教改成果应运而生,其中专业课程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最为突出。这类课程的教材较多采用项目式即“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编写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设计教学项目,融教、学、做于一体,十分贴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数学教材开发可嘗试借鉴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结合有代表性的专业实例,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教材,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能经得起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现教材自身特色。因此,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是一个富有价值的创新过程。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TBL教学模式对心内科护士进行临床心电图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4名心内科护士随机分为TBL组和传统组,传统组根据本科教学大纲进行心电图教学,TBL组采用TBL教学法进
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而高校考试管理的质量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高校要不断加强考试管理,并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所在,如社会原因,学生自
摘 要:本文以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技术需求为背景,分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同时结合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系统运维;校企合作  1专业教育教学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成为绝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的第一大工科专业,“人才”几乎是按相同或相近的模式进行培养。各个院校
摘 要:示范教学是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为理论基础的。示范教学有助于克服绘画教学中由于表现手段的抽象性所带来的种种不利于学生理解的因素。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职业高中示范教学的各个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关键词:职业高中;美术;示范教学  示范是指展示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也可以认为是某种经典的展现,某些标准的直观演示。美术技法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直观的
据英国媒体报道,最近英国研究人员确认了人体各个部位在同时光较量中开始败下阵来的年龄。研究显示大脑在20岁就开始衰老,眼睛和心脏的衰老年龄则为40岁。以下就是人体一些器
摘要:在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的背景下,以技能大赛为创新点,构建“赛课结合”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专业院校餐饮服务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对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深化改革,强化“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技能大赛推动餐饮服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技能大赛;餐饮服务;
摘 要:本文在对传统翻译能力模型进行分析梳理时,发现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翻译课程设置对于“译者能力”及“翻译能力”的界定并不清晰,不能有效地指导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国际翻译与本地化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业内人士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翻译能力模型。该模型以译者能力为核心,包含认知/策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个人发展能力三大模块。整个模型具有动态、发展的开放式特征
我们来制作一个极具风格的高跟鞋,现在也许大家都不喜欢那种过于圆润的靴子,所以我们这回来设计一个具有“Shape”感觉的高跟鞋,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圆形,应该说是一个出色兼具圆
我国国有高校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与一系列严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不仅需要加大高校内部的改革
语文作为学习生涯主要学科之一,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对学生成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于学习语文兴趣低落。所以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