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须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的时代。”因此,中华民族要赢得21世纪的胜利,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教育的普遍目标,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从教育改革入手,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性的张扬,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这是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
职专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都处于低下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学生素质相对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就要看能否落实“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
作为承担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不但要讲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讲人们发现或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还要讲知识应该怎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的不完备之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陶行知)。
对于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呢?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十余年里,我努力尝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概括地讲,十六个字:放眼网络,灵活生动,激发兴趣,创新课堂。
下面我结合一些实例把我的做法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如《挺起人格的脊梁》一文,我在課前布置:“听说过钟南山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时要求的是上网自由搜索。
当明确他是在非典事件中出现的专家英雄后,我请同学们介绍非典事件,引领学生重历那段生活的心理过程,再补充搜索世界上几次大的流行疾病的严重后果,营造浓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谈的是一般的情况,对于有难度的文章,就得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做到深入浅出。
又如《祝福》这篇小说,深刻、经典,但让从新时代中长大的学生们理解祥林嫂的悲哀,这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在离婚已很普遍的现代社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我尝试选择了一个中间人物——《飘》中的斯佳丽,对比着来教学。这样做就好比搭了一个台阶,使教学难度相对降低。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有了这次成功的学习经历,学生们意犹未尽,我便利用网络,趁热打铁,请学生们扩展比较了鲁侍萍与祥林嫂。作为一名同样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位女性形象,她身上与祥林嫂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的坚强,同样的不如意的婚姻,同样的多次嫁人,同样的悲剧人生;但,她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城乡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活动空间不同。正是着重在对不同点的分析比较之中,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有没有文化,无论是走是留,悲剧是必然的,从而让学生们加深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丰富了认知,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祝福》这节课上到这里还不算结束,我又布置了一个自选作业,是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比较周朴园和聂赫留朵夫。
在具体教学中,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有时能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融洽和谐有时只需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插进一些小小的设置、安排。
例如在导入《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时,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测试:
“假如——你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狗(学生有的笑了),你会——
A.下定决心从此做一只好狗
B.想方设法变回来
C.赶紧跑出去看朋友们是否变狗了”
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做出了积极的配合。这篇课上得很成功。
灵活不仅体现在有准备的教学中,而且在遇到临时状况时,灵活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念奴桥·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时,07计算机班的几个男生昏昏欲睡。我当时十分策略地请这几个同学当了一回导演,请他们说说用镜头要怎样取景,说说要拍什么样的画面,并且“张导李导”地称呼着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再不听讲了。
接着,我顺势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请他们用专业课所学的FLASH软件,设计一个小短片。他们完成得很好。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青春事业华章乐彩的立体大舞台。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听课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我们有时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毫无保留,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种原因,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没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没能在学生心中弹奏。
叶圣陶先生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之所以要学要练,就是为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这段话,我最终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教师要挖空心思地钻研教学,一定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低起点的语文教学,更需要语文教师“多下功夫”,立足课堂,放眼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收获于眼前,受益到以后。即,切实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在每一节课后能知道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使学生在许多年后经历生活时能够有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正确地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如果一节语文课,被学生概括为:“读课文—写生字—学文学常识—回答课后问题”这几个一成不变的步骤,而且把它固化为不分体裁、千篇一律的模式,那实在是一种大悲哀。“文以载道”。不负责任的教学,致使传统文化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无法传承,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中国人。“文学是人学”。如果放松了眼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纷扰中又去哪里寻找心灵的家园?又如何谈生存的技巧与智慧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2008,(12)封面语.
[2]傅书华.集体无意识与祥林嫂的命运.语文教学通讯,2001,(24).
[3]宋学禄.《飘》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职专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都处于低下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学生素质相对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就要看能否落实“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
作为承担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不但要讲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讲人们发现或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还要讲知识应该怎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的不完备之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陶行知)。
对于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呢?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十余年里,我努力尝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概括地讲,十六个字:放眼网络,灵活生动,激发兴趣,创新课堂。
下面我结合一些实例把我的做法向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如《挺起人格的脊梁》一文,我在課前布置:“听说过钟南山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时要求的是上网自由搜索。
当明确他是在非典事件中出现的专家英雄后,我请同学们介绍非典事件,引领学生重历那段生活的心理过程,再补充搜索世界上几次大的流行疾病的严重后果,营造浓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谈的是一般的情况,对于有难度的文章,就得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做到深入浅出。
又如《祝福》这篇小说,深刻、经典,但让从新时代中长大的学生们理解祥林嫂的悲哀,这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在离婚已很普遍的现代社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我尝试选择了一个中间人物——《飘》中的斯佳丽,对比着来教学。这样做就好比搭了一个台阶,使教学难度相对降低。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有了这次成功的学习经历,学生们意犹未尽,我便利用网络,趁热打铁,请学生们扩展比较了鲁侍萍与祥林嫂。作为一名同样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位女性形象,她身上与祥林嫂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的坚强,同样的不如意的婚姻,同样的多次嫁人,同样的悲剧人生;但,她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城乡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活动空间不同。正是着重在对不同点的分析比较之中,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有没有文化,无论是走是留,悲剧是必然的,从而让学生们加深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丰富了认知,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祝福》这节课上到这里还不算结束,我又布置了一个自选作业,是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比较周朴园和聂赫留朵夫。
在具体教学中,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有时能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融洽和谐有时只需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插进一些小小的设置、安排。
例如在导入《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时,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测试:
“假如——你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狗(学生有的笑了),你会——
A.下定决心从此做一只好狗
B.想方设法变回来
C.赶紧跑出去看朋友们是否变狗了”
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做出了积极的配合。这篇课上得很成功。
灵活不仅体现在有准备的教学中,而且在遇到临时状况时,灵活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念奴桥·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时,07计算机班的几个男生昏昏欲睡。我当时十分策略地请这几个同学当了一回导演,请他们说说用镜头要怎样取景,说说要拍什么样的画面,并且“张导李导”地称呼着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再不听讲了。
接着,我顺势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请他们用专业课所学的FLASH软件,设计一个小短片。他们完成得很好。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青春事业华章乐彩的立体大舞台。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听课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我们有时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毫无保留,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种原因,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没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没能在学生心中弹奏。
叶圣陶先生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之所以要学要练,就是为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这段话,我最终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教师要挖空心思地钻研教学,一定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低起点的语文教学,更需要语文教师“多下功夫”,立足课堂,放眼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收获于眼前,受益到以后。即,切实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在每一节课后能知道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使学生在许多年后经历生活时能够有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正确地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如果一节语文课,被学生概括为:“读课文—写生字—学文学常识—回答课后问题”这几个一成不变的步骤,而且把它固化为不分体裁、千篇一律的模式,那实在是一种大悲哀。“文以载道”。不负责任的教学,致使传统文化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无法传承,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中国人。“文学是人学”。如果放松了眼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纷扰中又去哪里寻找心灵的家园?又如何谈生存的技巧与智慧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2008,(12)封面语.
[2]傅书华.集体无意识与祥林嫂的命运.语文教学通讯,2001,(24).
[3]宋学禄.《飘》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