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高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必须重视的。本论文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 可迁移技能 课堂教学 方法
  
  现在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个人很难像过去那样从事终身不变的职业。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更多的技能。加强对大学生技能的培养是社会对现代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但目前高校的教育制度依然存在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情况。这导致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社会上相当多的单位的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选。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高校有必要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的培养。可迁移技能的培养便是专业知识外的一种重要技能,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有关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问题。
  一、可迁移技能的界定
  一般来说,我们把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分为三类: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其中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被称为通用技能。说到大学阶段,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后两种技能可能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专业知识技能,是保证我们在职业竞争中获胜的能力。
  赫伍德·斐格勒(Howard Figl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职业生涯专家,他把人类的可迁移技能大致分成10类①:
  1.预算管理。表现为对现有资源的运用。
  2.督导他人。表现为执行、实现能力。
  3.公共关系。表现为良好的营造氛围能力。
  4.应对最后期限的压力。表现为强烈的攻坚能力。
  5.磋商和仲裁。表现为合理适当的妥协共存能力。
  6.公共演讲。表现为公共引导和宣传方面的能力。
  7.公共评论写作。表现为公共引导和宣传。
  8.组织、管理、调整能力。表现为领导和协调能力。
  9.谈判技巧和能力。个体交往潜力的集中表现区域。
  10.教学和教导能力。传授、传播方面的能力。
  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些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在课堂以外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阶段的课余生活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大学生经常活跃于各种社团和课外组织当中,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参加课外活动而耽误正常上课的时间也觉得理所当然,这种现象在高校校园中已经不属于偶然现象。他们认为参加这些社团活动能够学习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技能,这大部分属于可迁移技能。事实上,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不仅能在课外完成,如果安排合理,课堂教学就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及提高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不同课程内容的渗透。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本专业的不同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如,在为劳动关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社会学》课程中,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除了传授那些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些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看待劳动关系领域问题的内容。例如当我们在讲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容时,就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后,他们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与城市中其他阶层群体与雇主之间关系的区别”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学生不仅学习了社会学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劳动领域的问题,换一个视角来看待本专业的现实问题,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他们对本专业问题的独特视角,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提高他们可迁移技能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一些基础性概念、理论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基本的讲解和适当的例子,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讲授与现代社会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采用学生讨论、辩论,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个人想法、设计和意见的展示等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劳动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女性劳动问题”的专题内容,我们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把班里的同学以10人分成一组,对“女性回归家庭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前,先把此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及做各种准备。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经由这种收集资料和辩论的实践过程,学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收集某一专题资料、查阅信息、主动思考的能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
  (三)增加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绝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举出几个例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完成案例教学,一是从书本上得来的一些来自现实社会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分析、解读。这对于长期待在象牙塔里并且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部分老师而言是合适的。这种案例教学就要求教师对案例的使用进行精心设计。案例的来源,使用目的、使用时机,以及案例的使用分哪些步骤完成更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等,都需要使用者进行精心设计。另外一种案例教学,则是从实践部门请来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结合本专业的理论及他们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结合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对本专业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他们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让他们学会对某一现实问题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研究,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死书本知识”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切入点”联系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途径有多种方式。以上只是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增强教学效果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才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石头.“斐格勒的可迁移技能理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http://job.lzu.edu.cn/htmlfile/article/read/2007-04/article_4760.shtml,2011,12.20.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汪凤翎,崔瑜琳.“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可迁移性技能的有效方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14-17.
  [3]赵文蕾,张玉华等.“论告知高专人才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大学(学术版),2011,(5):32-36.
  [4]石头.“斐格勒的可迁移技能理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 http: // job.lzu.edu.cn / htmlfile / article / read / 2007-04 / article_4760.shtml,2011,12.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我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不是直接解决,而是把它转化为一个已经解决的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原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思想在数学上被称为转化与化归,本文将围绕几种常见的转化方式来展现这件“法宝”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 化归 数学学习    江苏省自2008年开始实行“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方案,高中生在整个学习过
摘 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情感,能够为学习活动的深入推进和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情感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对初中生学习情感培养策略的有效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学习情感 培养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构建要素之一。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客
摘 要: 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文阅读思维,提高学生将语言与思维密切结合的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表达中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性、逻辑性与严密性,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精选同质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能够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比较中推进思维的求异创新与发展,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强化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比较阅读 教学效果 阅读能力  新时期的语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变化大、时代性强的鲜明特征,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认为可以玩游戏、聊天等,很有意思。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推进,因为有的内容需要记忆,有的内容需要动手操作,学生感觉其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我认为,信息教师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一、变换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兴趣  兴趣
一、教学设计说明  《图形的相似》是初三一轮复习第五章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在“图形的变换”之后的一节课。图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在几何学习上用处很广,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传统的复习模式通常有两种: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再安排相应的例题和练习。2.从纠错范例入手来复习数学知识点,再安排例题与随堂练习。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比较稳妥地复习知识点、讲解例题和练习巩固,其不足之
摘 要: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者重点论述学法的重要性,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法指导 “三法” 书面表达训练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起早贪黑地写单词、记短语、背诵课文、做练习等,学得很卖力、很刻苦,求知欲也相当强,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学生总是抱怨单词、短语记不住,课文背了忘,短
摘 要: 信息时代,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一则公益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 公益广告  1.引言  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强
摘 要: 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实践、强应用的专业特点,通过倡导实施开放型、实践型、研究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研究  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显著的专业特点,与自然科学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特点不尽相同,既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又重视学生专业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了达到要求,教师可谓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很多公开课就如同一桌满汉全席,琳琅满目,教学方法花样百出。回归到普通课堂,可能就是青菜萝卜,有时再加一道红烧肉。公开课的教学方法不是说都不适合普通的课堂,或者说相对于一些条件较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教师都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尤其是直接面对学生、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班主任,更应该具有更高的品德修养和教育能力。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工作,关乎着学生的后续发展,关乎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有效管理和教育好班上每一个学生,就成为班主任及学校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