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念
新课标提出,学习数学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入手提倡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让学生敢于实践、培养努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就有这种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多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亲手做一做、摆一摆,让学生获得真切可信的知识,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感受到知识发现的快乐,更加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更加热爱数学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但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摆摆、弄弄、拼一拼,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其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有所创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中例3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时,先让学生读题,然后问: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知道了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问题是看谁拼得多。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套七巧板,并问七巧板中有哪些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有几块?(三角形有5块、正方形有1块、平行四边形有1块)一共有七块,为什么叫七巧板?因为一套有七块,并且由这七块能拼成很多有趣的图形,所以叫七巧板。那么我们用它来拼三角形怎么拼呢?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拼,很多同学都会用两个三角形拼一个大的三角形,但用三个图形能拼吗?这时,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学生就有困难,若在小组内完成就容易了,他们会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加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有的会用两个同样的小三角形加一个大的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让他们展示出来,这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合作,还学会分享,同时也拓宽他们的思维,这时教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用4个能拼吗?让他们在小组内试试,并让他们展示出用5个呢?部分学生能够拼出来,也就是由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一半,这时教师又问:把所有的七巧板都用上能拼成吗?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拼一拼、摆一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这时难度加深了.但部分小组还是能完成,这时让他在展台里把拼的过程展示出来,再让其它小组在组内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选性.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寓知识的趣味性、灵活性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渗透了数学文化,又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使存生借此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小组合作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有效倾听是课堂的主旋律,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左藤学先生在《静悄悄感革命》一书中写到: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执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任倾听的教室”。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中介,也是获取来自外界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倾听更是一中驾驭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行为。一年级更是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重要时段,学会倾可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首先复习导入,再由情景图引入,让原学生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老师手里有两笨写字本,左边有3包.每包有10本.师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师:怎样计算?生:求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求左右兩边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生:列算式为:30+2=?或者2+30=?师问:怎样计算?:又一生说:3个十和2个-合起来是32,②接着数,30十2可以理解为接着往后数两个31、32,而2+30交换加数的位置变为30+2、这时叫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小组长分别叫其他三个说,最后说完的要坐端正,并举手老师老扬先说完的并坐好的,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又问根据这个图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知,道一共有32本写字本,还知道右边有30本,求左边有几本?列式为32-30二?生:还可以说,一共有32本写字本,知道左边有两本,求右边有几本?到式为32- 2=?师问:又该怎么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最后由最先说完的,又坐得好的上台来展示汇报,最后师又问,其实这些算法中:几十加几等于什么,几十几减几或者减几十又等于多少、叫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对也训练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计算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更好体现,是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 美.韦伯斯特所说的“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知慧+双手十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同样的道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 谈话引入:谁给老师提一个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生1: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2: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生3:三角形有什么特性?生4:什么是三角形?于是我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向导:本节课我们要明白:①三角形有哪些部分(特征)②什么叫三角形?(定义)③.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从而提出自学要求:快速自学 教材80-81页,用铅笔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或句子,其次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问:三角形有哪些部分?顶点在哪儿?角在那儿?边又在哪里?.于是教师又出示-些图形.如:
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并说明理由,从而得出: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并解释“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紧接着让两个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边框问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拉不动.四边形一拉就变型),为什么?(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又出示篱笆围栏,.问哪种更牢固(有三角形的)。小组讨论:①什么是三角形的高?②教师给出 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自己画三角形的高,并说说怎样画,汇报交流:教师小结:① 三角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叫三角形的高,且有3条高。②用直尺和三角板来画,用直尺的一条边和底边重合,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直尺重合,让另一条直角边经过顶点,沿着这条直角边所画的直线和三角形的底边垂直。最后完成达标检测,总之,通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不仅重结论也轻过程;不仅重知识学习,也要重能力培养,那么教学效果就会逐步提高,学生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杨照星 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2]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吴珍满 新课程(小学)
[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念
新课标提出,学习数学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入手提倡实践、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让学生敢于实践、培养努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就有这种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多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亲手做一做、摆一摆,让学生获得真切可信的知识,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感受到知识发现的快乐,更加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更加热爱数学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但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摆摆、弄弄、拼一拼,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其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有所创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中例3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时,先让学生读题,然后问: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知道了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问题是看谁拼得多。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套七巧板,并问七巧板中有哪些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有几块?(三角形有5块、正方形有1块、平行四边形有1块)一共有七块,为什么叫七巧板?因为一套有七块,并且由这七块能拼成很多有趣的图形,所以叫七巧板。那么我们用它来拼三角形怎么拼呢?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拼,很多同学都会用两个三角形拼一个大的三角形,但用三个图形能拼吗?这时,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学生就有困难,若在小组内完成就容易了,他们会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加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有的会用两个同样的小三角形加一个大的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让他们展示出来,这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合作,还学会分享,同时也拓宽他们的思维,这时教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用4个能拼吗?让他们在小组内试试,并让他们展示出用5个呢?部分学生能够拼出来,也就是由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一半,这时教师又问:把所有的七巧板都用上能拼成吗?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拼一拼、摆一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这时难度加深了.但部分小组还是能完成,这时让他在展台里把拼的过程展示出来,再让其它小组在组内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选性.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寓知识的趣味性、灵活性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渗透了数学文化,又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使存生借此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小组合作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有效倾听是课堂的主旋律,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左藤学先生在《静悄悄感革命》一书中写到: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执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任倾听的教室”。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中介,也是获取来自外界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倾听更是一中驾驭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行为。一年级更是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重要时段,学会倾可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首先复习导入,再由情景图引入,让原学生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老师手里有两笨写字本,左边有3包.每包有10本.师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师:怎样计算?生:求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求左右兩边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生:列算式为:30+2=?或者2+30=?师问:怎样计算?:又一生说:3个十和2个-合起来是32,②接着数,30十2可以理解为接着往后数两个31、32,而2+30交换加数的位置变为30+2、这时叫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小组长分别叫其他三个说,最后说完的要坐端正,并举手老师老扬先说完的并坐好的,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又问根据这个图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知,道一共有32本写字本,还知道右边有30本,求左边有几本?列式为32-30二?生:还可以说,一共有32本写字本,知道左边有两本,求右边有几本?到式为32- 2=?师问:又该怎么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最后由最先说完的,又坐得好的上台来展示汇报,最后师又问,其实这些算法中:几十加几等于什么,几十几减几或者减几十又等于多少、叫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对也训练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计算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更好体现,是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 美.韦伯斯特所说的“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知慧+双手十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同样的道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 谈话引入:谁给老师提一个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生1: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2: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生3:三角形有什么特性?生4:什么是三角形?于是我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向导:本节课我们要明白:①三角形有哪些部分(特征)②什么叫三角形?(定义)③.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从而提出自学要求:快速自学 教材80-81页,用铅笔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或句子,其次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问:三角形有哪些部分?顶点在哪儿?角在那儿?边又在哪里?.于是教师又出示-些图形.如:
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并说明理由,从而得出: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并解释“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紧接着让两个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边框问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拉不动.四边形一拉就变型),为什么?(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又出示篱笆围栏,.问哪种更牢固(有三角形的)。小组讨论:①什么是三角形的高?②教师给出 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自己画三角形的高,并说说怎样画,汇报交流:教师小结:① 三角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叫三角形的高,且有3条高。②用直尺和三角板来画,用直尺的一条边和底边重合,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直尺重合,让另一条直角边经过顶点,沿着这条直角边所画的直线和三角形的底边垂直。最后完成达标检测,总之,通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不仅重结论也轻过程;不仅重知识学习,也要重能力培养,那么教学效果就会逐步提高,学生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杨照星 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2]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吴珍满 新课程(小学)
[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