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三次离部出走/昙花一现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虎城三次离部出走
  
  爱国将军杨虎城的传奇军事生涯中,曾有过三次离开所部出走的经历,其原因各异,结果亦不相同。
  怀愧疚悄然离部
  1926年4月,时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的杨虎城率部进入西安,会合其他国民军李云龙部和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部共近万人,抵御直系军阀吴佩孚委任的陕甘剿匪总司令刘镇华所部7万人的围攻。
  11月28日,冯玉祥、于右任领导的国民军联军来援解除了西安之围。
  西安保卫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死伤军民近5万人。对此,杨虎城愧疚不已,于12月初悄然离开所部。1927年2月,杨虎城应冯玉祥、于右任邀请,返归西安,就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军总司令。
  为起义外出游历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冯玉祥公开支持蒋介石,撤换清理了其部属中的一批共产党人。由于杨虎城拒不执行冯玉祥的“清党”命令,不仅保护了第十路军中的共产党员,而且使在国民军联军其他部队中无法继续立足的魏野畴、南汉宸、蒋听松等许多共产党员纷纷前来投奔。
  杨虎城对共产党员充分信任,委以重任,使得第十路军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并在第十路军党组织基础上成立了中共皖北特别委员会。受党组织的影响,杨虎城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请求,“希望能做第二个贺龙”,甚至还曾几次要求将第十路军逐步改编为工农红军。但适值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以盲动主义和关门主义为主要表现的“左”倾指导思想主宰全党,杨虎城的申请和要求未获批准。但上级省委仍要求皖北特委执行关于动员杨虎城率部起义,然后在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原定计划。
  遵照指示,皖北特委与杨虎城数度磋商后,均未能达成一致。原因是杨虎城既不愿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参加起义,又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为了顾全与共产党的合作大局,避免其留在军中影响起义大计,杨虎城便向特委表示自己可离部出走。
  杨虎城走后,由于第十路军的党组织中出了叛徒,供出了该部中的共产党员名单,致使他们无法继续在军中存身。皖北暴动很快失败了。杨虎城只好远避日本。
  去军职出洋考察
  1928年11月,杨虎城回国,就任由第十路军整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所部被蒋介石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陆军第十七师、第十七路军,并卷入蒋、冯、阎中原大战。因在倒冯中有功,杨虎城于1930年10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主席,同时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所部进驻西安。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以及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高涨的爱国抗日热情的感染下,终于促使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们随即通电全国,颁布了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并迅速采取了军事、政治和对外联络等9条措施,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请到西安,共商大计。经过各方的协同努力,终于逼迫被留置在西安的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承诺。西安事变遂和平解决。
  但由于蒋介石背信弃义,西安事变余波迭起,张学良被软禁,国民党中央军开进西安,东北军被调离陕西、甘肃,杨虎城也被迫辞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以及第十七路军总指挥的职务,于1937年6月29日出国考察。
  杨虎城将军没有料到,这次出洋竟成为他与第十七路军的永诀,而他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亦随之付诸东流,并遗恨千古。(熊坤静)
  
  昙花一现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1927年,广州四一五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右派掀起了镇压工农运动的逆流,革命形势相当严峻。东江流域农民相继暴动,成立农军。
  5月3日,海丰、陆丰、普宁等地农军约2000人在陆丰新田集中,组成惠(阳)潮(州)梅(州)工农革命军,由吴振民任总指挥,下编两个团。第一团团长兼党代表吴振民、副团长于昆,第二团团长钟鼓、党代表李芳歧。惠潮梅工农革命军成立后,受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部队边打边走。6月,部队进入湖南汝城,占领县城。
  8月15日,当地恶霸何其浪勾结滇军范石生部,从广东韶关偷袭汝城,革命军英勇反击,为保存革命力量,实行突围分散转移,吴振民在指挥撤退中不幸中弹身负重伤,牺牲在汝城县乡间的破庙里。
  9月初,中共湖南省委派人传达省委秋收起义的命令,惠潮梅工农革命军与当地农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长陈东日。部队由汝城向资兴、衡阳方向前进,配合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的起义。
  9月24日,第二师攻打桂东县,活捉了县长谢宪章、挨户团总郭俊良等20余人。29日,重新夺取被敌占领的汝城县城。但由于第二师纪律松驰,许多士兵走散、回家。10月,又遭敌袭击,加之师党委书记任卓宣擅自离部去长沙,部队由何举成(原汝城农军负责人)和李芳歧率领退往江西崇义上堡,后与朱德部汇合,编为特务营,取消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番号。部队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唐振南)
其他文献
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张家界市红军侯昌千一家8口长征的故事。其实,这“一家8口”是又准确又不准确的。说它准确,是因为当年侯家上路长征的确实是8口人;说它不准确,是因为还有一位看不见的怀在母亲肚子里长征的没算。由于这位母亲命途多舛,第二年就消失在长征途中,这位母亲肚子里的小生命,也就不知道是否生了下来,如果生下来了,又在何方?侯家几代人苦苦寻觅60多年不见踪影。直到2004年,奇迹才发生——一位70岁高
期刊
编者按:  飞火流露迎盛事,欢歌笑语贺华章。  86年风雨兼程,86载斗转星移。  即将今秋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无疑成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本刊特推出专栏,特别关注十七大。    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这一总体战略,给湖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正在为建设小康社会而辛勤奋斗的三湘各族人民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翻开湖南统计部门的工业报表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将新疆大片地方划为有主权争议的土地,否认中国在这些地方的主权。为了粉碎苏方的谎言,一位历史工作者赶往新疆,经过3年努力,出版了反映新疆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新疆简史》,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新疆所有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个人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中亚史研究专家、中亚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治来先生。    师出名校,追逐梦想    1930年5月,王治来
期刊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谭政1944年4月11日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当时,谭政已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改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这篇报告在我军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曾被列为全军各级领导干部的整风文件。  谭政的这篇报告之所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绝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由于这篇报告在起草过程中,曾经得到过
期刊
艾国祥 天体物理学家,1938年2月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研究员,1990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传在远古时代,我国北部一座巍峨的大山上,有一个名叫夸父族的巨人氏族,首领夸父身强力壮。有一年,天大旱,夸父看到人们饱受烈日炙烤,就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
期刊
2006年4月22日,是平江起义参加者、原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100周年诞辰。  1926年,离开老家邵东流浪到沅江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的李寿轩,不堪黑心店老板欺压盘剥,毅然投奔彭德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他跟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随部队上了井冈山。    在开辟和保卫井冈山、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岁月里    1929年1月初
期刊
李小鹏完全档案:  长沙市人,1981年7月27日出生,身高1.61米,体重52公斤。启蒙教练:邱琦。省队主管教练:易树基。国家队主管教练:陈雄。5岁开始在湖南省长沙市体校练习体操,1988年进入省体操学校,10岁进入湖南省体操队,15岁进入国家体操集训队。  1997年,获瑞士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全国八运会自由体操冠军;1998年,获日本世界杯总决赛自由体操冠军、双杠冠军,全国体操锦标赛
期刊
我是从1992年10月起任郑培民秘书的。当时,郑培民刚刚走上省政府副省长岗位,我是他到省里工作的第一任专职秘书。1996年初,我调到省政府办公厅社会发展处任处长,离开了郑培民。离开之前我想,当了三年半专职秘书,怎么着也得为郑培民的为官为人总结几句话。  有一次,在陪郑培民散步时,我对他说:“我当了您3年多专职秘书,没为您做过什么特别的事,近来我为您选了两句诗,请一个书法名家写好了,送到了您家里,不
期刊
周恩来深恶痛绝官僚主义    1973年9月9日夜,第二届亚洲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结束,各国运动员和某国政府代表团乘巴基斯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飞机回国。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后不久,一个发动机着火。机长立即请求地面指挥,要求返航降落。由于飞机起飞时全载重,油箱是满满的,着陆易爆炸,机长便同时请求先在空中放油。  塔台指挥员不敢作主,报告机场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不熟悉业务,不敢批准,就向民航总局请示。民航总局好
期刊
毛泽东有关湖南的几幅题名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  1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