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关键词 拓展阅读思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阅读是读者、作者、文本甚至是编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须经过头脑的深思熟虑,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关键词思维在阅读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
   一、捕捉关键词,形成整体思维
   所谓的关键词思维是学生利用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有意识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走进文本,深度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意蕴。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利用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即时捕捉信息,形成知识链,從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体会文本,提高鉴赏作品的水平。而一篇文本中一般都有一些核心的关键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捕捉核心关键词的能力,进行整体感知,形成整体性思维模式。
   首先,紧扣文眼,捕捉关键词。所谓的文眼往往是语篇的核心所在,它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它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以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到这些核心语句,从而提炼出文章的文眼。以《囚绿记》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句的情感。然后教师再进行追问“这些情感主要体现文章中哪一个关键词上”学生很容易得出“囚绿”一词,接着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个词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文本解读,梳理文章整体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思维。学生可得出以下思路:绿影—绿友—绿囚。由此可知,《囚绿记》一文紧扣“囚绿”一词,作者从“绿”的表层含义着手,几次称呼变化,“囚绿”到“绿囚”,从赞美常春藤到赞美一群不屈的人再到民族大义之情,情感升华。
   其次,利用语感,提炼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受认知经验、阅读能力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语言感知能力,这时候所捕捉到的关键词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语感,进行关键词的捕捉,拓宽思维。比如,对于《秋天的怀念》一文的阅读,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阅读感受,提炼出不同的关键词。有的学生得出“秋天”,有的学生得出“怀念”,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得出这些关键词的原因有哪些,从而形成初步印象。比如,有的同学围绕“怀念”关键词,找出文中描述作者在秋天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体会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有的同学围绕“秋天”这个关键词,归纳出“选择秋天,不仅寄予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还有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的结论。这样就形成了理解文本的感知能力,也为下面理解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关键词,拓宽阅读思维
   在捕捉关键词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巧妙地借助关键词,进行文本解读,体会文本的意境和韵味,从而拓展阅读的思维。关键词跃入巧妙可以激活课堂,抵达文本的深处,让学生从固定的阅读思维模式走向深度思维。
   首先,放大关键词,层层设问。所谓的放大关键词就是在联系语境、时代背景等情况下,对关键词进行放大解读。以《老王》为例,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关键词是文本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由此学生捕捉到“愧怍”一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捕捉到的这一关键词,进行放大式的阅读,进行层层设问。“杨绛的愧怍之情表现在哪些事情上?”“为何杨绛对老王是一种愧怍呢?”“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愧怍’一词体现了杨绛怎样的情感?”教师由关键词,进行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学生很容易找出文章写了杨绛与老王的几件事,在这几件事中作者看似表达的是对老王的赞美、同情,其实从语言的表达上是对老王的“愧怍”。
   其次,细读关键词,思维走向深处。作品是作者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一定环境中所表达的情感。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学生需要跨越一定的时空去品味作品背后的内涵,往往需要打破时空的隔膜。所以,教师需要补充一定的资料或者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走进作者写作时的语言现场,从而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共鸣。比如学生在阅读《散步》的时候,往往只是读出“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很难发现作品背后“生命轮回或者延续的感慨”。教师这时可以借助文本中“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中“生命”进行细读,学生会读出“生命的生生不息”“中年人身上的责任”,从而走进文本深度,抵达作者的内心。
   三、运用关键词,发散阅读思维
   在关键词的解读基础上,学生阅读思维得到了拓展。教师还需要合理地运用关键词,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真正地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首先,运用关键词,连词成句。课堂上,每个同学提炼出的关键词以及对关键词具体解读可能不止一个。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关键词的解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连词成句,化诗成文。比如,在执教《紫藤萝瀑布》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对联系“人生、生命、自然”等几个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进行连词成句,表达自我见解。有的学生写道:“人生固然是一路坎坷,但是我们也可以像眼前的紫藤萝一样绚烂多姿,一路向前。”有的学生写道:“这紫藤萝经历岁月的轮回,斑斑驳驳,生命也一样,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展现出绚烂美好的自己。”由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发现学生在学习完《紫藤萝瀑布》,解读完文中关键词之后,继续结合新的关键词“把玩”,形成了新的观点,发散了阅读思维,拓展了阅读深度。
   其次,运用关键词,拓展想象。在利用关键词解读文本之后,教师要利用关键词,发挥学生的想象,跳出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一节优秀的课能够跳出文本的思维模式的束缚,能够说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悟。比如教师在执教《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可以巧妙地运用文本中提炼出的“秋思”关键词,结合自己学过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创意性的表达。不同的学生结合这一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理解,描绘了不同的“秋思”之景。比如有的同学绘制了“秋郊夕阳图”,一位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景物中,藤缠树,树上落鸦,桥下水、水边住家,而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静静地沉浸在沉寂凄凉的夕阳之下。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跃入关键词,教会学生学会捕捉、提炼、运用关键词,可以深入文本体味文本的意境和内涵,从而帮助感悟文本的精妙,拓展阅读思维,提升阅读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一、学习语法的途径及意义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词法和句法的综合,它使语言具有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中学生学习语法是必要的,或者说至少是十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欣赏、评价文本内涵,鉴赏和创造语言美的品质和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是帮助学生形成审美体验,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加强对优秀作品的品读,学会感受作品的魅力,细品语言的艺术,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感悟人生哲理,能够从书面和口语两个方面的语言形式表现美和创造美,逐步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味。   一、语文
名著导读是学生们获取更多知识与巩固已有技能的重要渠道。然而,因为阅读所需时间与精力的需求与考试分值不成正比,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往往受到教师及学生们的忽视。因此,教
李华平针对"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的"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的名师课堂,导致"语文课什么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这一语文教学乱象
巴金曾说:"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如若学
矿区地形图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设计、工作量计算的基础。受矿产开采影响,治理恢复区测量难度大。介绍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无人机在地形图测量中的
棉花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是衡量棉花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田间出苗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很多。在多年棉花种子的扩繁、生产、加工、室内检验、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