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温饱问题的全方位解决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亚健康”问题的普及与严重性让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希望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让高中生意识到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处,形成终身锻炼与健康第一等正确意识。为此,我们便要认真分析高中生的身体状况与可接受的运动强度,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助力。本文将从分析学生共性需求,保证体育运动的时效性;兼顾学生个性差异,保证体育运动的针对性两个角度分析基于强度训练基础上高中体育训练活动的科学安排。
关键词:高中体育;强度训练;策略探究
一直以来,高中体育教师都会按照体育考试与教案安排同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活动,以“一刀切”要求所有的高中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样的训练任务。这种简易的运动组织形式让身体素质发展极不均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学习问题,比如部分有着较好运动潜能的学生无法全面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根本不能内化这些运动技能,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荷程度,出现了一系列不良身体反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安排相应强度的运动练习。
一、 分析学生共性需求,保证体育运动的时效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高中生也存在青少年成长期所特有的共性特征。高中体育学科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一节课的运动强度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确定教学方向与重点。实际上,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运动任务的无差别性,即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体育教育并不明显的强度差异与动作差别,导致学生早早便失去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与兴趣。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尽可能减弱经验教学的不良影响,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体权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证体育运动教学的时效性,通过差异明显的运动任务让学生们真切感受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就如在“三十米跑”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首先,本班学生会经过长期的体育学习,对田径运动并不陌生,而且三十米跑这项田径运动的操作难度不大,但是对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与反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次,三十米跑这项田径运动包括起跑、加速、匀速、冲刺四个变化,需要高中生在短暂的三十米跑步练习活动中灵活调整与确定相应的运动技巧。于是,笔者便将本课教学任务定为:学习短距离内起跑、加速、匀速、冲刺这四个田径技巧的应用,自主在三十米跑步练习中灵活应用。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本班部分学生认为三十米跑步练习距离很短,所以他们一开始便会进入冲刺状态,但是这种跑步练习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心律不齐、力竭等不良身体反应。为此,笔者认真讲解了短距离跑步速度的控制方法,希望学生们可以认真学习。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为了检查学生的运动效果,笔者专门组织了三十米跑比赛,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展开对症指导。
二、 兼顾学生个性差异,保证体育运动的针对性
基于强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养成勤锻炼的健康生活习惯。对此,我们就必须要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入手,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运动潜能与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学习中强身健体,促使高中生实现个性化运动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从学生入手,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发展,必将可以激发出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学习心理,为体育课程走向终身教育,使学生受益终身做好准备。
就如在“接力跑”一课教学中,我便针对每个学生的运动优势展开了针对性指导。首先,接力跑的首尾棒对学生的田径速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笔者会从本班学生中间选择爆发力较好、善于冲刺的学生,然后将跑步速度较慢的学生安排在中间接力任务之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角色意识,以团体合作形式完成接力跑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明显产生了身体不适,脸色涨红、呼吸急促,甚至出现了眼黑、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这就说明这个学生不能适应本课的运动强度。于是,笔者及时调整了运动练习计划,要求这个女同学以匀速慢跑的方式练习接棒、交棒等动作技巧,及时休息,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不再以应试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反而越来越关注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长远的教学眼光,综合考虑学生共性与个性运动需求,切实保证体育运动在维持学生身体健康、優化学生身体发育等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连辉.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J].林区教学,2018(6):119-120.
[2]辛艳军,于友先.大密度适宜强度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参与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09-110.
作者简介:
吴旺辉,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关塘中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强度训练;策略探究
一直以来,高中体育教师都会按照体育考试与教案安排同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活动,以“一刀切”要求所有的高中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样的训练任务。这种简易的运动组织形式让身体素质发展极不均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学习问题,比如部分有着较好运动潜能的学生无法全面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根本不能内化这些运动技能,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荷程度,出现了一系列不良身体反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安排相应强度的运动练习。
一、 分析学生共性需求,保证体育运动的时效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高中生也存在青少年成长期所特有的共性特征。高中体育学科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一节课的运动强度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确定教学方向与重点。实际上,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运动任务的无差别性,即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体育教育并不明显的强度差异与动作差别,导致学生早早便失去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与兴趣。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尽可能减弱经验教学的不良影响,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体权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证体育运动教学的时效性,通过差异明显的运动任务让学生们真切感受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就如在“三十米跑”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首先,本班学生会经过长期的体育学习,对田径运动并不陌生,而且三十米跑这项田径运动的操作难度不大,但是对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与反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次,三十米跑这项田径运动包括起跑、加速、匀速、冲刺四个变化,需要高中生在短暂的三十米跑步练习活动中灵活调整与确定相应的运动技巧。于是,笔者便将本课教学任务定为:学习短距离内起跑、加速、匀速、冲刺这四个田径技巧的应用,自主在三十米跑步练习中灵活应用。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本班部分学生认为三十米跑步练习距离很短,所以他们一开始便会进入冲刺状态,但是这种跑步练习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心律不齐、力竭等不良身体反应。为此,笔者认真讲解了短距离跑步速度的控制方法,希望学生们可以认真学习。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为了检查学生的运动效果,笔者专门组织了三十米跑比赛,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展开对症指导。
二、 兼顾学生个性差异,保证体育运动的针对性
基于强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养成勤锻炼的健康生活习惯。对此,我们就必须要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入手,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运动潜能与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学习中强身健体,促使高中生实现个性化运动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从学生入手,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发展,必将可以激发出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学习心理,为体育课程走向终身教育,使学生受益终身做好准备。
就如在“接力跑”一课教学中,我便针对每个学生的运动优势展开了针对性指导。首先,接力跑的首尾棒对学生的田径速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笔者会从本班学生中间选择爆发力较好、善于冲刺的学生,然后将跑步速度较慢的学生安排在中间接力任务之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角色意识,以团体合作形式完成接力跑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明显产生了身体不适,脸色涨红、呼吸急促,甚至出现了眼黑、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这就说明这个学生不能适应本课的运动强度。于是,笔者及时调整了运动练习计划,要求这个女同学以匀速慢跑的方式练习接棒、交棒等动作技巧,及时休息,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不再以应试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反而越来越关注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长远的教学眼光,综合考虑学生共性与个性运动需求,切实保证体育运动在维持学生身体健康、優化学生身体发育等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连辉.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分析[J].林区教学,2018(6):119-120.
[2]辛艳军,于友先.大密度适宜强度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参与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09-110.
作者简介:
吴旺辉,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关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