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于选读》中的注释错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一样,无论课文还是注释都要力求准确,才能对学生学习有益。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注释错误。
  一、《寡人之於国也》
  《寡人之於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的文章,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篇课文也同时被选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但是,同一篇教材,对于同一句话注释它们竟然有很大差别,甚至互相矛盾。
  1.数罟不入洿池
  必修3注释:细网不进池塘(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
  选修本注释:不让老百姓拿网眼细密的鱼网到鱼塘里去打鱼。
  分析:选修本注释不如必修3注释。细网不进池塘应该针对所有的人,不能仅仅说“不让老百姓”这样做,它还应该是指所有的人都不能这样做,这样才能保护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斧斤以时入山林
  必修3注释: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斤,锛子。
  选修本注释:让百姓按时节拿着斧头到山林里砍伐树木。
  分析:选修本的注释中的“拿着斧头”不恰当,因为斧和斤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不能都说成“斧头”。必修3就很好,特别加上一句:斤,锛子。很准确。
  3.无失其时
  必修3注释: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
  选修本注释:不丧失这些家禽家畜孵卵或者交配、怀孕、下崽的时机。
  分析:选修本注释过于繁琐,不准确,不如必修3注释。家禽繁殖要先交配,不能先说孵卵,因为如果不先交配,家禽产的卵不是受精卵,孵卵也繁殖不了。而且后面注释中的“怀孕”一词多余。
  [作者通联:安徽省太和中学]
其他文献
朱明英/执教 余映潮/评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
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二是学生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唤醒心灵,挖掘真情  作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这使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写作无法成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释放。学生写起来语言贫乏,
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每一位语文老师似乎都可以重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但没有一位语文老师能重构属于写作本身的序列知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界花大力气深究的问题。  工作六年,总觉得写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好像也难出效果。也曾听很多前辈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语文的半壁江山,曾就写作做过一些探索,但到最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
“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①由于阅读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学媒介的多样性,语文课中可以说是什么都有,甚至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成了追求。但也正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可能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犹如“乱花”迷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眼”,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身上,我们还不难看到“凡可教则教”的教学思维。于是乎,语文课上什么都有了,
一、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所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在郁达夫看来,现代散文带有“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散曲作品,在这首小令里,元曲作家马致远运用了别致的手法,仅用28字就使得作品意蕴深远,赢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誉。作品是佳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解读到其精要之处,特别是对于刚进初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而言,要想真切而深入地诵读出它的所有精彩,则是相当艰难的。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采取示范赏析的方法,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展示中领悟乃至
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  ——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  ——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上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来开展教学?  ——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  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依然让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困惑着
朱于国先生在《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几个必要品格》(载《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   朱自清《春》中的两处改动:“花里带着甜味”改为“花里带着甜味儿”,“树叶子却是绿得发亮”改为“树叶儿却是绿得发亮”。前者加一个词缀“儿”,后者将“子”改为“儿”,读起来更顺畅,也更符合现在的语言规范,同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语言风格。这些应该都是为了教学的适用性做出的有效修改。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不
小人物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作品中不二的主角,不管是进入高中教材的《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中的“我”;还是《在桥边》中的那位伤兵;以及《天天过圣诞》中那位有战争后遗症的婶婶;《遗嘱》中那位深受存在主义侵害的士兵;《扔东西的人》中那位包装公司的小职员等等,他们是清一色的小人物,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自己的命运没有自主权。如果说有什么理想和志向,那也是受法西斯蛊惑而萌生的荒诞可笑的想法,比如《流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