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真情回归 促进读写结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二是学生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唤醒心灵,挖掘真情
  作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这使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写作无法成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释放。学生写起来语言贫乏,内容空洞,久而久之,对作文产生厌恶的情绪也就在所难免。此外,不少学生认为作文如果要深刻,就得选取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材料,表达为民请命、代圣人立言的主旨。技术化与伪圣化综合作用,致使学生作文思想僵化,千人一面。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目前,实际作文教学中不乏方法指导,却忽略了学生真情的表达,难怪有学者批判说“中学生缺少的不是技巧而是爱”。
  综观湖北省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趋向于关注考生的个体生命体验,倾向于让学生“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还原作文的真实、本色、真情、纯净,呼唤质朴的文风。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绝大部分是抒发考生的个性化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学生写作的根基。惟陈言之务去,以生活为舞台,引导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伸展情感的触角,让情感激荡于心胸,让理性升华在脑际。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在于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和善,让学生学会自我对话,写出真实、纯朴、健康的感情。
  二、读写结合,积累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之所以无从下笔,是因为忽略积累,作文基本功不扎实,导致作文水平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悟生活不够,阅读积累不够,导致作文胡编乱造,敷衍了事。培养学生积累材料、运用材料的自觉意识,可以为写作奠定丰厚的底子,做到读书内化与写作外化双管齐下。为促进读写结合、积累材料,笔者有如下尝试——
  1.咀嚼美文,内化素材。
  读写结合,首先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观念。中学语文课本与读本就是不可多得的积累素材的来源。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与读本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阅读这些文章,就是和作者进行精神对话。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充分用好这些例子,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收集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是着眼于训练作文思维和素材积累的重要步骤。文章常用的加工整理方法,比如拟小标题、加批注、写评点,把凝炼的诗词进行改写,续写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小说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文制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般而言,素材积累深加工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仿写式。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翠翠选择虎耳草表达她对爱情的向往,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选择什么来寄寓当代的爱情呢?为什么?有学生这样写道:
  我选择莲来寄寓当代的爱情。莲,圣洁高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情如洁白的莲花一样无比神圣、不容亵渎。莲,温柔娇羞,柔情似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爱的柔婉动人让人回味不已。莲,坚定执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谁说那摇曳在岁月里的清香不是对爱情的坚守?
  评述式。读《阿Q正传》,有的同学这样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确可笑可悲,但谁又能说他不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呢?他身世可怜孤苦无依,一生饱受欺凌侮辱,他的精神胜利法不是他一个人的苦心孤诣之作,而是整个社会打造的。如果没有赵太爷、假洋鬼子们的压迫与奴役,如果没有小D、王胡们的奚落欺凌,如果没有刑场看客们的嗜血麻木,又何以催生一个又一个阿Q?
  这样的评述式写作,精读文本,分析鞭辟入里,不仅积累了相应的作文素材,而且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作文思维水平。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收范文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精华,以读促写,这就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隐括”手法,即依据原文“提纲挈领”,加以提炼、裁剪和品评,以提高写作能力。学生的阅读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写出来的文字是心灵的琼浆,这样的作文何愁没有真情实感?
  2.体察琐事,感悟自然。
  新课标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琐碎小事,从中捕捉写作的灵感。情动于中而形于文,将真情实感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本着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就能从司空见惯中发现触动心灵的作文素材。如一个学生写母爱,只是选取母亲的手这一个点,写的是极为平凡的小事,委婉曲折道尽母爱之伟大:
  小时候与妈妈一起坐公交车,母亲先下车,准备在车门外接我,但车上太拥挤了,年幼体弱的我,根本无法突出重围,就要够着母亲的手时,车门已经关上了,卡在门中间的还有母亲的一只手。车开动了,母亲顾不得疼,飞快地跟着车跑,用另一只手拍打车门叫停车。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她脸上挂着泪痕,疯了似地哭喊着。从此母亲的那只手就留下了永远的淤青与伤痕。
  除了从身边的人和事中积累写作的养分外,还要善于体悟自然。教师要常常带领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展开心灵对话。例如有的学生观察山上的树,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它依然在悬崖峭壁上挺立,它的根倔强地捕捉岩石泥土的缝隙,深深地钻进去,它的枝叶逆风飞扬,笑傲苍穹!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我心思我事,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做好从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积累情感体验。
  3.洞察世事,关注社会。
  作文素材的积累决不仅限于自身的生活,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具有鲜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标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要求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观,把作文教学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中。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许多试题也都注重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表达感悟,引发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让考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导向的变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媒体曝光的“楼脆脆”、“楼歪歪”事件,要求学生用一句精辟的话来评述这一现象。有学生这样评价:与“‘楼脆脆’、‘楼歪歪’一起坍塌的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和地产商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良知。”
  了解社会热点,解读焦点时事,读写结合,不拘形式,不限内容,长短随之,学生少受拘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水平提高效果明显。
  把学生引到水源之处,一旦学生主动投入,其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作文教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读写结合促积累,使写作成为学生抒写性灵的需要。 “观千剑以识器,操百曲以知音”,学生兼收并蓄,广泛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的表现欲、创作欲就会油然而生。也许,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疗救写作主体的缺席导致学生情感缺位、写作素材的贫乏致使学生谈文色变的弊病。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对于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考题,复习时,不能过于笼统抽象,而应该对出现过的高考真题深入进行题型分析,并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策略,尽力做到高效实效地应考、复习。概括起来,就是要努力做到八个字:细致分类,明晰章法。  一、题型分析  从历年的高考题来看,情节类的题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括故事情节类。常见的设问形式有“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几件事”“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
一、解读缘由  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读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从人教版教参引用的几篇解读作品来看,每一篇都难以跳出这一藩篱。张志公的观点:“在这悠然余韵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
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阅读相比,散文的“写实性”和“自述性”决定了散文阅读的深入更须要借助于“知人论世”。从一定程度上说,知人论世的深度决定了散文教学的高度。本文以杨绛散文《老王》的教学为例,试作进一步阐述。  关于散文的定义,一向没有定论。但是“写实性”和“自述性”作为散文的最重要特征已被学术界基本认可。写实性是指散文不崇尚虚构,所言说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存在过的。自述性是指散文的言说方式,
语文教学界一直讨论的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与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提出的“例子说”相符。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宽广的,不应该局限在一篇篇课文之中。既然是作为“例子”,教师就要有这样一种认识,第一,例子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的。第二,对于例子的解读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第三,作为
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晏殊、柳永……作为词界的一朵奇葩,李清照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词人,在众多的男性词人中一枝独红。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她5篇作品,或作为课文,或作为课外要求自学的古诗词。当把这几篇被收录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笔者发现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
文本解读必须照顾特定的时空背景,若虚化历史背景,课堂教学则会变成“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从而出现审美过程的任性与审美效果的偏离。  我读《北京的春节》更多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春节深情的眷恋和淡淡的遗憾。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则认为,《北京的春节》“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这种审美阅读并不准确,因为编者没有将课文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读
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 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①; 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导辩证思维、个性思维和创意思维;2.着眼“思想评论体”,弘扬独立评论;3.释
朱明英/执教 余映潮/评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