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从理性思维的培养与生成角度分析对“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这章节的设计:找准切口、串联问题、比较史料、评价学生,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理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生本教学,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多读、多写、多练,而不要再固守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讲到底。有些学校为了强势推进课改,对老师课堂教学还做了一些硬性规定,如一节课教师讲课不超过二十分钟,连续讲课不可超过五分钟。
社会对人才要求发生根本变化,如果历史课堂不顺势而变,历史学科将会被边缘化、沙漠化,学生学历史提不起兴趣,老师教历史也觉得自讨没趣、“回天乏力”。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少人已经成为优化历史课堂的践行者,历史课堂的面貌出现一些喜人的现象,已由传统的教师“独角戏”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已经更多地参与课堂中,历史课上听到了学生的笑声、争辩声及激烈的讨论声。
但在实践操作中,有些教师忽略新课程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里叙述的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探索的动态过程。所以如果历史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理性思维火花的碰撞,没有原因的追问,没有辩证的分析,没有深度的解读,那么这堂课是仅仅停滞在思维浅水区域的“虚热闹”。
笔者认为一堂有思维深度的历史课,应该包括以下环节:首先,教师在梳理教材的过程中要锁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核心内容,设置一个形象的导入,接着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连起课本知识,再次联系旧知,比较拓展,最后在历史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评价历史,反思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一位教师在讲授“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章节时,先让学生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然后让学生归纳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最后提出: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认识?本节课结构清晰,多维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生生互动等),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只是下课时有位听课老师忽然问身边一个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学生吞吞吐吐,哑然无语,最后茫然地摇摇头。
从传统意义上说,这节课或许算“好课”,不过“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梳理、整合,而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作为的,教师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而不是技能的培训者。这样的课看似“热闹”,实则虚假“繁荣”,因为不做思维体操的历史课是没有生命张力的课,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下面笔者从理性思维的培养与生成角度谈谈对这堂课的重新设计。
一、巧切口
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切口精巧往往是一堂精彩课的先决条件,而要让导入精彩,必须对教学重难点准确定位,一旦方向偏离,课堂就会失去核心动力。因此,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这节课,我们可以这样导入:“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呈现当今国际间“技术”、“劳务”、“资本”流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最后明确经济全球化概念: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精设问
问题串连是历史思维生成的关键与核心。
课堂提问是推进师生思维走向深水区的核心动力,思维的发展源于问题,有人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的心扉,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做思维体操,设计情景式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计创新式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技术”、“劳务”、“资本”等要素什么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动的呢?应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为什么会在90年代形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呢?与哪些大事有关系呢?学生会联想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更加缓和;90年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0年代,互联网形成;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世界格局、体制制度、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和推动。
三、重比较
史料比较是提升历史思维的保障与重点。
单一的思维方式是难以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只有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盘活旧知,才能建构历史的系统知识网络,才能探究出历史背后规律及隐性的内容。而史料比较就是在此基础上,既可做历时性比较——在时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纵比,又可做共时性比较——在空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横比,在比较中打通历史章节的内在关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笔者认为这样的史实比较是有效的,既然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劳务”、“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要素方面各有哪些优劣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本”、市场”、“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务”等方面拥有优势,但因为“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局面,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真评价
第四步,学生评价是培养历史思维的终极目标。
学生评价历史虽然新课标没有做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新课标提出的“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已经包含历史评价能力的考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历史阅读属于知识信息的加工与存储,阐述、评价则属于知识信息的运用与输出。看来历史评价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尺之一,而且有利于发挥历史学科借鉴历史、服务现实的社会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场景、拓展迁移、设计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比如,在分析、归纳、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的基础上,最后学生会达成这样共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又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那经济全球化能够阻止吗?不能,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既然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面对全球化我们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呢?应该有世界眼光,战略发展眼光。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等。
一言以蔽之,历史课堂思维体操训练是否有效,一看切口是否巧;二看设问是否精,三看比较是否有;四看学生的评价是否水到渠成。历史思维培养与训练是无止境的,只要教师用心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着重培养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历史的习惯,坚定不移地精致每一个教学细节,就一定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理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生本教学,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多读、多写、多练,而不要再固守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讲到底。有些学校为了强势推进课改,对老师课堂教学还做了一些硬性规定,如一节课教师讲课不超过二十分钟,连续讲课不可超过五分钟。
社会对人才要求发生根本变化,如果历史课堂不顺势而变,历史学科将会被边缘化、沙漠化,学生学历史提不起兴趣,老师教历史也觉得自讨没趣、“回天乏力”。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少人已经成为优化历史课堂的践行者,历史课堂的面貌出现一些喜人的现象,已由传统的教师“独角戏”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已经更多地参与课堂中,历史课上听到了学生的笑声、争辩声及激烈的讨论声。
但在实践操作中,有些教师忽略新课程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里叙述的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探索的动态过程。所以如果历史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理性思维火花的碰撞,没有原因的追问,没有辩证的分析,没有深度的解读,那么这堂课是仅仅停滞在思维浅水区域的“虚热闹”。
笔者认为一堂有思维深度的历史课,应该包括以下环节:首先,教师在梳理教材的过程中要锁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核心内容,设置一个形象的导入,接着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连起课本知识,再次联系旧知,比较拓展,最后在历史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评价历史,反思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一位教师在讲授“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章节时,先让学生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然后让学生归纳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最后提出: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认识?本节课结构清晰,多维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生生互动等),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只是下课时有位听课老师忽然问身边一个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学生吞吞吐吐,哑然无语,最后茫然地摇摇头。
从传统意义上说,这节课或许算“好课”,不过“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梳理、整合,而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作为的,教师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而不是技能的培训者。这样的课看似“热闹”,实则虚假“繁荣”,因为不做思维体操的历史课是没有生命张力的课,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下面笔者从理性思维的培养与生成角度谈谈对这堂课的重新设计。
一、巧切口
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切口精巧往往是一堂精彩课的先决条件,而要让导入精彩,必须对教学重难点准确定位,一旦方向偏离,课堂就会失去核心动力。因此,找准切口、形象导入是激活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这节课,我们可以这样导入:“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呈现当今国际间“技术”、“劳务”、“资本”流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最后明确经济全球化概念: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精设问
问题串连是历史思维生成的关键与核心。
课堂提问是推进师生思维走向深水区的核心动力,思维的发展源于问题,有人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的心扉,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做思维体操,设计情景式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发散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计创新式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技术”、“劳务”、“资本”等要素什么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动的呢?应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为什么会在90年代形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呢?与哪些大事有关系呢?学生会联想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更加缓和;90年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0年代,互联网形成;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世界格局、体制制度、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和推动。
三、重比较
史料比较是提升历史思维的保障与重点。
单一的思维方式是难以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只有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盘活旧知,才能建构历史的系统知识网络,才能探究出历史背后规律及隐性的内容。而史料比较就是在此基础上,既可做历时性比较——在时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纵比,又可做共时性比较——在空间上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横比,在比较中打通历史章节的内在关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笔者认为这样的史实比较是有效的,既然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劳务”、“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要素方面各有哪些优劣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本”、市场”、“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务”等方面拥有优势,但因为“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局面,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真评价
第四步,学生评价是培养历史思维的终极目标。
学生评价历史虽然新课标没有做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新课标提出的“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已经包含历史评价能力的考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历史阅读属于知识信息的加工与存储,阐述、评价则属于知识信息的运用与输出。看来历史评价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尺之一,而且有利于发挥历史学科借鉴历史、服务现实的社会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场景、拓展迁移、设计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比如,在分析、归纳、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的基础上,最后学生会达成这样共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又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那经济全球化能够阻止吗?不能,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既然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面对全球化我们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呢?应该有世界眼光,战略发展眼光。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等。
一言以蔽之,历史课堂思维体操训练是否有效,一看切口是否巧;二看设问是否精,三看比较是否有;四看学生的评价是否水到渠成。历史思维培养与训练是无止境的,只要教师用心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着重培养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历史的习惯,坚定不移地精致每一个教学细节,就一定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