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省利用FDI的发展速度很快,近十年来引进FDI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之首。从2002年起,山东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三大省,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对山东省利用FDI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山东及时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保持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持续性是十分有益的。
一、山东省利用FDI的现状
(一)FDI规模
山东利用FDI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从表1看,1995年,山东FDI仅占全国FDI总量的7.0%。到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至14.9%。近十来引进FDI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12%,位居全国第一。
表1 1995-2005年山东实际利用FDI情况
(二)FDI来源地
表21979—2005年山东利用外资来源
表2 1979-2005年山东利用外资来源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版《山东统计年鉴》计算和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对山东省投资列前七位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总额占山东全部FDI的84.07%,其中韩国和香港的投资就占了山东FDI的半壁江山,外资来源地的集中度非常高。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山东引进的韩资较多,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韩国对山东的投资飞速发展。从2002年起,韩国超过香港成为年度在山东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韩国在山东的投资占了整个韩国对华投资的40%,韩国成为山东省的第一贸易伙伴。而山东省来自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外商投资比例都偏低。
(三)投资方式
2005年,按实际利用FDI金额计算,山东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为72.39%。随着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独资方式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外商投资股份制几种方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主导方式。这个趋势同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放开外商持股比例要求,以及FDI对股权占有的追求相一致,可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独资企业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表3 山东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方式实际金额
表4 山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变动
(四)FDI行业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全国利用FDI以第二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所吸引的外资比重也占1/4左右。山东的FDI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5 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变动(%)
(五)FDI的相关指标
以下选取了FDI的业绩指数、出口贡献率、外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三个指标来分析山东省近几年来利用外资的变化状况。
表6 山东省FDI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
在一国范围内,地区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该地区FDI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如果指数等于1,表明该地区占全国FDI流入的份额与其占全国GDP的份额相等;指数大于1表示该地区吸收的FDI相对于该地区的GDP规模要大;若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地区引进FDI的竞争力较弱。由表6可以看出,从2002年起,山东吸收FDI的规模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的外资业绩指数起点较低,但是稳步上升。与山东省的GDP规模相比,山东的引进外资规模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外资企业的出口贡献率是指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与地区出口总额的比值。当前,外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对我国沿海地区出口作用很大,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当地出口总额的比重普遍较大。由表6可知,外资企业出口占山东省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山东外资出口贡献率的发展比较平稳。
总资产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它反映了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是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的指标。山东外企的资产获利能力相对较高,2005年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4.74%,而全国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为10.55%。近年来,山东外企的总资产贡献率呈稳定上涨趋势。
二、山东省利用FDI存在的问题
1.外商投资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如其他先进省份。2005年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录中,位于前60位的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和北京等省市。山东排名位于前60位的只有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分别列第42位和第57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 220 916.35万元,而排名第一位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其销售收入为7 157 744.56万元,是山东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5.86倍。山东排在500强的只有23家,而广东省排在500强的则有126家之多。可见山东省利用外资项目规模与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
2.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从行业分布来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山东的服务业利用外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山东利用外资相当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第三产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较晚,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的服务业起步比较晚,同时在创建贸易和金融国际化地位上思想观念、政策力度都比较落后,造成山东金融、保险和其他服务业开放较晚,与广东、上海等发达省市差距较大。
3.外商投资区域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由于选择地域、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其投资主要集中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2005年,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引进的外资占山东省吸引外资总额的72.20%。而山东中西部由于区位优势较弱,吸引外资能力欠佳,这样,在同一地区内部造成了新的不平衡。
4.FDI结构过于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由于地缘、区位因素,山东的FDI主要是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转移,资本技术密集程度较低。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主要集中于知识密集型和需要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行业,资金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山东吸引的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偏少。
三、山东提高利用FDI质量及效益的建议
1.抓住日韩产业升级的机遇,承接日韩外资转移,推动半岛产业升级。要大力引进日韩新兴产业的资本和技术,保持半岛地区与日韩国内产业调整的同步性,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分享其技术进步的成果,培养后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引入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超越的机制,形成引进—吸收—创新—超越的良性互动态势,做到核心技术的引进与攻关并重,以创新性继承为主,将系统技术和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力争形成一种局部的创新体系。
2.在确保港日韩投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欧美国家、尤其是对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长期以来,山东的对外招商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港、韩国、日本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对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是山东今后主攻的方向。欧美国家在新兴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它们的投资有助于山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面向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招商,应发挥企业集团的骨干招商作用,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建立招商促进机构,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办法,采用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推进招商运作向“政府推动、中介服务、企业为主”的国际通行模式转变。
3.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世界范围内流向服务业的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55%,国际服务贸易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逐步放开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应当把利用外资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培育新的服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服务业在开放中调整,在合作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加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尤其重要的是,要借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扩大的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大胆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4.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加快“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都市群”建设,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对外资的吸引力。山东省有关部门近年来举办了“中日韩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利用泛黄海地区经贸合作机制,强力推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基地。有关专家把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后的“第四经济区域”。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作为山东经济的引擎,正面临制造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目前山东半岛正在形成以青岛为龙头,济南、烟台、威海、潍坊、淄博、东营、日照等八个城市组成的半岛都市群。山东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突出面向日本、韩国两个制造业发达国家,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搞好产业对接,全力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通过建立完善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三大配套体系,不断增强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一、山东省利用FDI的现状
(一)FDI规模
山东利用FDI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从表1看,1995年,山东FDI仅占全国FDI总量的7.0%。到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至14.9%。近十来引进FDI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12%,位居全国第一。
表1 1995-2005年山东实际利用FDI情况
(二)FDI来源地
表21979—2005年山东利用外资来源
表2 1979-2005年山东利用外资来源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版《山东统计年鉴》计算和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对山东省投资列前七位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总额占山东全部FDI的84.07%,其中韩国和香港的投资就占了山东FDI的半壁江山,外资来源地的集中度非常高。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山东引进的韩资较多,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韩国对山东的投资飞速发展。从2002年起,韩国超过香港成为年度在山东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韩国在山东的投资占了整个韩国对华投资的40%,韩国成为山东省的第一贸易伙伴。而山东省来自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外商投资比例都偏低。
(三)投资方式
2005年,按实际利用FDI金额计算,山东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为72.39%。随着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独资方式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外商投资股份制几种方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主导方式。这个趋势同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放开外商持股比例要求,以及FDI对股权占有的追求相一致,可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独资企业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表3 山东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方式实际金额
表4 山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变动
(四)FDI行业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全国利用FDI以第二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所吸引的外资比重也占1/4左右。山东的FDI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5 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变动(%)
(五)FDI的相关指标
以下选取了FDI的业绩指数、出口贡献率、外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三个指标来分析山东省近几年来利用外资的变化状况。
表6 山东省FDI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
在一国范围内,地区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该地区FDI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如果指数等于1,表明该地区占全国FDI流入的份额与其占全国GDP的份额相等;指数大于1表示该地区吸收的FDI相对于该地区的GDP规模要大;若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地区引进FDI的竞争力较弱。由表6可以看出,从2002年起,山东吸收FDI的规模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的外资业绩指数起点较低,但是稳步上升。与山东省的GDP规模相比,山东的引进外资规模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外资企业的出口贡献率是指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与地区出口总额的比值。当前,外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对我国沿海地区出口作用很大,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当地出口总额的比重普遍较大。由表6可知,外资企业出口占山东省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山东外资出口贡献率的发展比较平稳。
总资产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它反映了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是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的指标。山东外企的资产获利能力相对较高,2005年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4.74%,而全国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为10.55%。近年来,山东外企的总资产贡献率呈稳定上涨趋势。
二、山东省利用FDI存在的问题
1.外商投资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如其他先进省份。2005年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录中,位于前60位的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和北京等省市。山东排名位于前60位的只有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分别列第42位和第57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 220 916.35万元,而排名第一位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其销售收入为7 157 744.56万元,是山东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5.86倍。山东排在500强的只有23家,而广东省排在500强的则有126家之多。可见山东省利用外资项目规模与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
2.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从行业分布来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山东的服务业利用外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山东利用外资相当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第三产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较晚,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的服务业起步比较晚,同时在创建贸易和金融国际化地位上思想观念、政策力度都比较落后,造成山东金融、保险和其他服务业开放较晚,与广东、上海等发达省市差距较大。
3.外商投资区域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由于选择地域、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其投资主要集中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2005年,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引进的外资占山东省吸引外资总额的72.20%。而山东中西部由于区位优势较弱,吸引外资能力欠佳,这样,在同一地区内部造成了新的不平衡。
4.FDI结构过于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由于地缘、区位因素,山东的FDI主要是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转移,资本技术密集程度较低。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主要集中于知识密集型和需要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行业,资金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山东吸引的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偏少。
三、山东提高利用FDI质量及效益的建议
1.抓住日韩产业升级的机遇,承接日韩外资转移,推动半岛产业升级。要大力引进日韩新兴产业的资本和技术,保持半岛地区与日韩国内产业调整的同步性,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分享其技术进步的成果,培养后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引入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超越的机制,形成引进—吸收—创新—超越的良性互动态势,做到核心技术的引进与攻关并重,以创新性继承为主,将系统技术和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力争形成一种局部的创新体系。
2.在确保港日韩投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欧美国家、尤其是对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长期以来,山东的对外招商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港、韩国、日本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对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是山东今后主攻的方向。欧美国家在新兴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它们的投资有助于山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面向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招商,应发挥企业集团的骨干招商作用,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建立招商促进机构,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办法,采用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推进招商运作向“政府推动、中介服务、企业为主”的国际通行模式转变。
3.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世界范围内流向服务业的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55%,国际服务贸易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逐步放开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应当把利用外资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培育新的服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服务业在开放中调整,在合作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加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尤其重要的是,要借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扩大的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大胆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4.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加快“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都市群”建设,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对外资的吸引力。山东省有关部门近年来举办了“中日韩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利用泛黄海地区经贸合作机制,强力推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基地。有关专家把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后的“第四经济区域”。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作为山东经济的引擎,正面临制造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目前山东半岛正在形成以青岛为龙头,济南、烟台、威海、潍坊、淄博、东营、日照等八个城市组成的半岛都市群。山东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突出面向日本、韩国两个制造业发达国家,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搞好产业对接,全力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通过建立完善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三大配套体系,不断增强吸引外资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