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回归课堂,从强化朗读背诵,顿悟情感内涵;注重熏陶点拨,培养能力素养;鼓励自主探究,解放学生思维;认清学生基础,确立教学起点;实行阶段引导,提升教学效率等五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6
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除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和读本内的诗歌篇目教学之外,还单独安排了《唐诗宋词选读》63首诗歌(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的教学任务。同时,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一道分值为10分的诗歌鉴赏题,得个5分以下甚至低到0分是正常现象。每次谈到诗歌鉴赏,学生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回归课堂,从多个方面改进教学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强化朗读背诵,顿悟情感内涵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言近旨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来顿悟。朗读背诵的目的是积累,天长日久,学生积累多了,不但丰富自己的语言,而且能够提高文化素养和顿悟能力。
笔者在教柳永的《八声甘州》时,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以便激起学生的情绪。课上笔者先用《思乡曲》作背景音乐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学生用心体味,说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在低缓、凄婉的音乐声中披文入情,携情入境。学生基本都能顿悟到这首诗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写的是暮秋时节诗人登高临远时的所见、所思、所想,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漂泊之恨。然后笔者让学生在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中体味诗歌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课堂效果很好。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诗歌勾人的魂,它渗透于字里行间。学生若能多读,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参与,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就能顿悟诗歌的儿女情长,山水情韵,田园乐趣,童趣真稚,亡国哀思,别离之痛等。教师在行动上力求亲身示范,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与学生一起顿悟,正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言情正是诗歌的特色,把握好了,就能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擦出耀眼的火花,顿悟诗歌的情味。
二、注重熏陶点拨,培养能力素养
目前高中学段的诗歌教学目的是对付高考。高考考什么,教师就训练什么,教学的重心就是什么,凡是考试不涉及的,即使是学生问到了,也明确告诉他们要把精力用到考试的考点复习上,这些可以放到一边。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其了无兴趣,望诗歌鉴赏题而生畏,题目做得越多,思维越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教学“送别诗鉴赏”专题时,和学生先共同回顾了学过的送别诗,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诗歌,让学生总结古人的出行原因,如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古人的送别习俗,如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等;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如哀伤凄婉、劝勉鼓励、坦陈心志等;送别诗的常用意象,如长亭、月夜、清晨、明月、夕阳、杨柳等。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深情及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效果很好。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诗歌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其提出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明白诗歌是丰富心灵的泉水,是滋润心灵的甘霖,是妙手偶得的大美。学习诗歌就是进行和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过程,是接受情操陶冶、提高自我品味的过程,是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这样的诗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达成诗歌的“认知地图”。
三、鼓励自主探究,解放学生思维
传统的诗歌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出现了很多“满堂灌”现象。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是直接把答案或解题过程告诉学生,导致有意或者无意地缩减甚至放弃了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现、提高能力的过程。
笔者在教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先设置了三个问题:1.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然后播放《雨霖铃》MV,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诗歌认知结构。在学习“酒”这一意象时,笔者要求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探究诗人哪些情况下需要酒?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答案: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证明古人“喜”要有酒;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证明古人“哀”要有酒;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证明古人“愁”要有酒;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证明古人“思”要有酒;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证明古人“送”要有酒……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放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积极组织引导,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形成诗歌学习的认知结构。在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发现,学生形成各类诗歌鉴赏类目编码系统,从而形成诗歌的鉴赏理解能力。 四、认清学生基础,确立教学起点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认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脱离了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教学目标太高,学生会因为感到学习吃力而失去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太低,则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容易引起教学活动中学生精力的不集中。
认清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后,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进行良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法,即每一小组的学生中,既有成績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不必要求座位要近,并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主持人”(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将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但是,每个小组的报告员必须由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轮流担任,而小组长则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这样,每组成绩好的学生必须使本组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明白理解后,才能实现本组与其他组竞争的目标。
实行这样的小组学习,就使成绩好的学生有事可做,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提高的目标。
五、实行阶段引导,提升教学效率
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节课分为四个阶段:激发动机,获取新知,保持回忆,课堂反馈。在每个阶段教师分别予以必要的引导,这样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笔者在教学《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课时,首先设计了一段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铃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呀,今天这节课就从鉴赏诗歌的形象入手解决‘难于上青天’的诗歌鉴赏问题。”
在获取新知阶段,笔者和学生共同回忆诗歌形象的概念、分类,在获得阶段,则和学生共同探讨了体察鉴赏诗歌形象时的切入点,如抒情主人公、意象、意境的特点等。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离愁,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帮助。然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比赛,看哪组总结的景象、物象的含义多。接着,让学生自己概括本堂课所学知识,并用图表的形式形成鉴赏诗歌形象的认知结构。在课堂反馈阶段,用幻灯片展示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一词,提问: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抓住了哪些特点表现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学生回答。
本节课笔者把课堂诗歌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了鉴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了常见意象的含义,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学生反应积极,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6
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除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和读本内的诗歌篇目教学之外,还单独安排了《唐诗宋词选读》63首诗歌(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的教学任务。同时,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一道分值为10分的诗歌鉴赏题,得个5分以下甚至低到0分是正常现象。每次谈到诗歌鉴赏,学生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回归课堂,从多个方面改进教学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强化朗读背诵,顿悟情感内涵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言近旨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来顿悟。朗读背诵的目的是积累,天长日久,学生积累多了,不但丰富自己的语言,而且能够提高文化素养和顿悟能力。
笔者在教柳永的《八声甘州》时,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以便激起学生的情绪。课上笔者先用《思乡曲》作背景音乐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学生用心体味,说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在低缓、凄婉的音乐声中披文入情,携情入境。学生基本都能顿悟到这首诗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写的是暮秋时节诗人登高临远时的所见、所思、所想,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漂泊之恨。然后笔者让学生在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中体味诗歌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课堂效果很好。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诗歌勾人的魂,它渗透于字里行间。学生若能多读,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参与,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就能顿悟诗歌的儿女情长,山水情韵,田园乐趣,童趣真稚,亡国哀思,别离之痛等。教师在行动上力求亲身示范,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与学生一起顿悟,正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言情正是诗歌的特色,把握好了,就能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擦出耀眼的火花,顿悟诗歌的情味。
二、注重熏陶点拨,培养能力素养
目前高中学段的诗歌教学目的是对付高考。高考考什么,教师就训练什么,教学的重心就是什么,凡是考试不涉及的,即使是学生问到了,也明确告诉他们要把精力用到考试的考点复习上,这些可以放到一边。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其了无兴趣,望诗歌鉴赏题而生畏,题目做得越多,思维越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教学“送别诗鉴赏”专题时,和学生先共同回顾了学过的送别诗,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诗歌,让学生总结古人的出行原因,如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古人的送别习俗,如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等;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如哀伤凄婉、劝勉鼓励、坦陈心志等;送别诗的常用意象,如长亭、月夜、清晨、明月、夕阳、杨柳等。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深情及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效果很好。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诗歌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其提出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明白诗歌是丰富心灵的泉水,是滋润心灵的甘霖,是妙手偶得的大美。学习诗歌就是进行和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过程,是接受情操陶冶、提高自我品味的过程,是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这样的诗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达成诗歌的“认知地图”。
三、鼓励自主探究,解放学生思维
传统的诗歌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出现了很多“满堂灌”现象。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是直接把答案或解题过程告诉学生,导致有意或者无意地缩减甚至放弃了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现、提高能力的过程。
笔者在教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先设置了三个问题:1.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然后播放《雨霖铃》MV,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诗歌认知结构。在学习“酒”这一意象时,笔者要求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探究诗人哪些情况下需要酒?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答案: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证明古人“喜”要有酒;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证明古人“哀”要有酒;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证明古人“愁”要有酒;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证明古人“思”要有酒;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证明古人“送”要有酒……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放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积极组织引导,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形成诗歌学习的认知结构。在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发现,学生形成各类诗歌鉴赏类目编码系统,从而形成诗歌的鉴赏理解能力。 四、认清学生基础,确立教学起点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认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脱离了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教学目标太高,学生会因为感到学习吃力而失去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太低,则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容易引起教学活动中学生精力的不集中。
认清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后,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进行良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法,即每一小组的学生中,既有成績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不必要求座位要近,并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主持人”(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将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但是,每个小组的报告员必须由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轮流担任,而小组长则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这样,每组成绩好的学生必须使本组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明白理解后,才能实现本组与其他组竞争的目标。
实行这样的小组学习,就使成绩好的学生有事可做,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提高的目标。
五、实行阶段引导,提升教学效率
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节课分为四个阶段:激发动机,获取新知,保持回忆,课堂反馈。在每个阶段教师分别予以必要的引导,这样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笔者在教学《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课时,首先设计了一段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铃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呀,今天这节课就从鉴赏诗歌的形象入手解决‘难于上青天’的诗歌鉴赏问题。”
在获取新知阶段,笔者和学生共同回忆诗歌形象的概念、分类,在获得阶段,则和学生共同探讨了体察鉴赏诗歌形象时的切入点,如抒情主人公、意象、意境的特点等。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离愁,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帮助。然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比赛,看哪组总结的景象、物象的含义多。接着,让学生自己概括本堂课所学知识,并用图表的形式形成鉴赏诗歌形象的认知结构。在课堂反馈阶段,用幻灯片展示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一词,提问: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抓住了哪些特点表现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学生回答。
本节课笔者把课堂诗歌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了鉴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了常见意象的含义,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学生反应积极,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