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戴望舒的《雨巷》在新诗史上的典范价值毋庸置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雨巷》一诗更有着诗歌文本解读的示范意义。
这一点,仅从本诗入选全国现行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就可见一斑。《雨巷》一诗编排在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光阴的故事”版块,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足见编者们对该诗在高中起始年级的诗歌文本解读的示范意义的认同。
下面结合笔者的一次课堂实践加以说明:
一、美读课文,借助虚、实声,力争“声与情谐”
《雨巷》一诗,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诵读《雨巷》,如果要做到声韵与感情的和谐一致,那么这种充满迷惘、惆怅又夹杂着朦胧的希望的情绪,单从朗读的技巧来讲,适合用虚实结合的声音变化来表现,其中特别要注重虚声的运用。
为什么呢?虚声是有声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张颂在他的《朗读学》中是这样阐述的:“虚声是指声轻气多的声音,而不是指完全的气音。”虚声是和实在响亮的“实声”相对而言的,有声语言的表达讲究虚实结合,即以实声为主兼用虚声,当然,虚声的运用是有讲究的,不可随意使用。
首先,在使用实声的同时恰当地运用虚声,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诸如叹息、沉思、梦幻、陶醉、喃喃细语、耳语、内心独白、悄悄话等情状。
比如第4节: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太息”,读时带着叹气的语调;两个“像梦一般地”,后面一个读的比前一个轻,像似喃喃细语;“凄婉迷茫”气声拉长,犹如悲叹。
其次,虚声可以表现出那种朦胧飘渺的的感觉,在给人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增强了与实声的对比效果,使整体表达显得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第5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本节前3句由远而近,声音变大变高,从虚到实;后3句由近及远,声音变小,变低,从实到虚,从而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最需要频繁转换虚声、实声的,是第6节: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本节是全诗感情最消沉的一节。读时,应气息下沉,虚声、实声之间转换自如,读出凄婉、哀怨的语气。
老师范读后,请几位同学试着朗读诗歌,每人只读自己最喜爱的一节,同学评议,教师点拨,重在结合情感基调来读出虚实,不在理论上做文章。
然后小结:诗人借助音节的魅力,透过我们的朗读,成功地营造了凄美、感伤的情感氛围。
事实证明,现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歌的教学,师生有感情的吟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的配乐朗读,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优美的诵读,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去。而学生的反复诵读,对诗歌理解更为深刻,感受更加丰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整体感知环节,大概耗费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一强,用以美读,还是值得的。
二、悟读课文,明晰意境虚、实,力争“境与情谐”
“雨巷”在文中与其说是意象,还不如说是一种意境。
它是一种基础,为诗人的想象、抒情提供了一种环境。
《雨巷》创设了这样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既是古典的,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雨巷”,雨和巷,这两个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雨:迷茫、潮湿、冷;巷:阴暗、狭窄、悠长等。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我采用辨析同类、同质意境的异同之处的方式,让学生明晰,过程如下:
问:为什么要让“我”与“姑娘”在“雨巷”邂逅?
(讨论:意境与情感抒发的密切关系)为了加强感性认识,举例如下:
(1)“雨巷”(改成车水马龙的大街如常武大道或乐购超市如何?)
(2)苏轼写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改成电声乐队伴奏如何?)
(3)柳永离开京城回故乡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对比《回娘家》歌曲背景)
小结:“雨巷”意境的虚虚实实,既有表层意又有比喻义,这种迷蒙、不确定的意境有利于作者的抒情,所谓“境与情谐”。
三、研读课文,探究意象虚、实,力争“象与情谐”
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部件,诗人余光中说。
但是,在意象上,《雨巷》为什么选择“丁香”与“姑娘”两个概念?她到底有什么特点?
如何让高一学生理解这个意象呢?
我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巧妙地切入文本,教在点子上。
基于此,同样采用辨析同类、同质意象的异同之处的方式,来进行意象的推敲,让学生心领神会,知道非此(“丁香般的姑娘”)不可表情达意的魅力,从而明确《雨巷》“象与情谐”的特色。
以下是具体过程:
问: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你了解丁香在古诗词中的象征含义吗?
(讨论后幻灯提示:介绍丁香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寓意。)
问:
(1)用其他的花作比喻可不可以?比如用荷花等意象?(没有愁怨)
(2)可不可以用梧桐、芭蕉这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凄凉悲伤的意象?(缺少高洁、美丽)
(3)流水、朝雾、闪电也是易逝的,可以替换吗?(缺少与人的类比性)
完成以上几个环节,还是不够的。“丁香般的姑娘”意象与情感的表达到底具有怎样密切的关系?这更是一个重头戏。
换言之,还需探究:诗中的“姑娘”,究竟是虚是实,是真是幻?
戴望舒的早期诗歌创作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明显具有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等的影响。
《雨巷》作为此时期的代表作,“丁香般的姑娘”形象的塑造就不是偶然的了。
前文说过,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但《雨巷》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同时,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所以说,这个形象是实实在在的,又是若即若离、虚无缥缈的,所谓似幻似真。
这个形象也符合法国象征派的特色。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雨巷》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所以诗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也并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诗人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我们可以认为姑娘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作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这些,完全可以放开给学生探索,在真幻虚实间获得启迪,从而领悟到诗歌无达诂的艺术魅力。
这一点,仅从本诗入选全国现行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就可见一斑。《雨巷》一诗编排在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光阴的故事”版块,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足见编者们对该诗在高中起始年级的诗歌文本解读的示范意义的认同。
下面结合笔者的一次课堂实践加以说明:
一、美读课文,借助虚、实声,力争“声与情谐”
《雨巷》一诗,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诵读《雨巷》,如果要做到声韵与感情的和谐一致,那么这种充满迷惘、惆怅又夹杂着朦胧的希望的情绪,单从朗读的技巧来讲,适合用虚实结合的声音变化来表现,其中特别要注重虚声的运用。
为什么呢?虚声是有声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张颂在他的《朗读学》中是这样阐述的:“虚声是指声轻气多的声音,而不是指完全的气音。”虚声是和实在响亮的“实声”相对而言的,有声语言的表达讲究虚实结合,即以实声为主兼用虚声,当然,虚声的运用是有讲究的,不可随意使用。
首先,在使用实声的同时恰当地运用虚声,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诸如叹息、沉思、梦幻、陶醉、喃喃细语、耳语、内心独白、悄悄话等情状。
比如第4节: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太息”,读时带着叹气的语调;两个“像梦一般地”,后面一个读的比前一个轻,像似喃喃细语;“凄婉迷茫”气声拉长,犹如悲叹。
其次,虚声可以表现出那种朦胧飘渺的的感觉,在给人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增强了与实声的对比效果,使整体表达显得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第5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本节前3句由远而近,声音变大变高,从虚到实;后3句由近及远,声音变小,变低,从实到虚,从而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最需要频繁转换虚声、实声的,是第6节: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本节是全诗感情最消沉的一节。读时,应气息下沉,虚声、实声之间转换自如,读出凄婉、哀怨的语气。
老师范读后,请几位同学试着朗读诗歌,每人只读自己最喜爱的一节,同学评议,教师点拨,重在结合情感基调来读出虚实,不在理论上做文章。
然后小结:诗人借助音节的魅力,透过我们的朗读,成功地营造了凄美、感伤的情感氛围。
事实证明,现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歌的教学,师生有感情的吟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的配乐朗读,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优美的诵读,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去。而学生的反复诵读,对诗歌理解更为深刻,感受更加丰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整体感知环节,大概耗费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一强,用以美读,还是值得的。
二、悟读课文,明晰意境虚、实,力争“境与情谐”
“雨巷”在文中与其说是意象,还不如说是一种意境。
它是一种基础,为诗人的想象、抒情提供了一种环境。
《雨巷》创设了这样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既是古典的,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雨巷”,雨和巷,这两个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雨:迷茫、潮湿、冷;巷:阴暗、狭窄、悠长等。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我采用辨析同类、同质意境的异同之处的方式,让学生明晰,过程如下:
问:为什么要让“我”与“姑娘”在“雨巷”邂逅?
(讨论:意境与情感抒发的密切关系)为了加强感性认识,举例如下:
(1)“雨巷”(改成车水马龙的大街如常武大道或乐购超市如何?)
(2)苏轼写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改成电声乐队伴奏如何?)
(3)柳永离开京城回故乡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对比《回娘家》歌曲背景)
小结:“雨巷”意境的虚虚实实,既有表层意又有比喻义,这种迷蒙、不确定的意境有利于作者的抒情,所谓“境与情谐”。
三、研读课文,探究意象虚、实,力争“象与情谐”
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部件,诗人余光中说。
但是,在意象上,《雨巷》为什么选择“丁香”与“姑娘”两个概念?她到底有什么特点?
如何让高一学生理解这个意象呢?
我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巧妙地切入文本,教在点子上。
基于此,同样采用辨析同类、同质意象的异同之处的方式,来进行意象的推敲,让学生心领神会,知道非此(“丁香般的姑娘”)不可表情达意的魅力,从而明确《雨巷》“象与情谐”的特色。
以下是具体过程:
问: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你了解丁香在古诗词中的象征含义吗?
(讨论后幻灯提示:介绍丁香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寓意。)
问:
(1)用其他的花作比喻可不可以?比如用荷花等意象?(没有愁怨)
(2)可不可以用梧桐、芭蕉这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凄凉悲伤的意象?(缺少高洁、美丽)
(3)流水、朝雾、闪电也是易逝的,可以替换吗?(缺少与人的类比性)
完成以上几个环节,还是不够的。“丁香般的姑娘”意象与情感的表达到底具有怎样密切的关系?这更是一个重头戏。
换言之,还需探究:诗中的“姑娘”,究竟是虚是实,是真是幻?
戴望舒的早期诗歌创作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明显具有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等的影响。
《雨巷》作为此时期的代表作,“丁香般的姑娘”形象的塑造就不是偶然的了。
前文说过,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但《雨巷》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同时,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所以说,这个形象是实实在在的,又是若即若离、虚无缥缈的,所谓似幻似真。
这个形象也符合法国象征派的特色。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雨巷》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所以诗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也并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诗人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我们可以认为姑娘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作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这些,完全可以放开给学生探索,在真幻虚实间获得启迪,从而领悟到诗歌无达诂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