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检旧箧,翻出不少近二十多年往来的书信,寄信人中不少是已作古的老先生,纸墨依然,斯人去矣,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许多往事,犹如昨日,大抵这就是书牍留给我们的忆念。
在这些书信之中,有二十多年前上海陈声聪(字兼与,当时已九十高龄)前辈给我的手书,有施蛰存、朱家溍、郑逸梅、邓云乡、王锺翰、周绍良、刘叶秋、顾学颉等先生的来函,有周一良先生病中用左手写给我的便札,也有台湾学者逯耀东先生在骤然去世前的华翰。至于在世师友和同辈朋俦的往还云笺就更是充盈箧中。每一封书信的背后都会有一段往事,那些活跃的、充满着不同风格的文字,就像一串记忆的锁链,将写作者的音容笑貌带至目前,一些若隐若现的生活场景在脑子里也被复原了,
自从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写作者纷纷换笔,于是手书的信札就越来越少,而以旧式八行笺和行楷书写的信件更是日渐稀少。但在我的一些年轻朋友中,也总有那么几位仍不弃此道,不但字体秀美,行文驾驭的功力也是卓尔不群。每当收到他们的来信,总令我兴奋,感到亲切,当然也会珍藏起来。曾有人说,总觉得汉字应该是手写的,电脑似乎破坏了文气。在今天的电子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达到空前的便捷,然而作为物象的书牍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不能不使人感到一种失落与遗憾。
书牍又称尺牍,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以代言,言以达意,记事陈情,抒发胸臆,都将书牍作为载体。于是性灵溢于纸上,笑语生于毫端,对于接受书牍的人来说,开函诵读,又有一种无比的亲切之感。此外,中国的书牍又讲究称谓不讹、行款无误、封缄有法、纸墨相宜,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完美。因此可以说,书牍是具有文学、史学、文献学、社会学、美学与艺术价值的综合体。
书牍不仅有尺牍的别称,千百年来还被誉为尺素、雁书、雁帛、雁音、鱼雁、鱼书、鱼素、鱼笺、鲤素、尺书、尺简、尺翰、尺函、玉札、玉函、玉音、瑶函、瑶草、瑶章、瑶札、华翰、朵云、云笺、芝函、云锦书、青泥书、飞奴等等,至于对他人书札的敬称,更是不胜枚举。
书牍的起源,以清代姚鼐的观点,是周公的《告君》。书牍的最早形式,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之间和上层贵族往来的公书,后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完成了公书的私人化和尺牍由贵族向平民的发展。明代被人们称为尺牍的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既有关注时政、针砭时事的淋漓之笔,又有论及学术、探究艺事、怡情山水、寄托情思的性灵之作,所涉猎的范畴极为广博,兼及历史、文学、哲学、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如王世贞、屠隆、归有光、李贽、袁宏道、陈继儒、徐渭、汤显祖等人,都可谓文风迥异的尺牍大家。像为人所熟悉的《玉茗堂尺牍》,就是汤显祖的尺牍专集。清代秉承了明代的尺牍风格,有钱谦益、顾炎武、洪亮吉、吴锡麒、袁枚、李渔、俞樾这样大家的作品。清代中叶以后,开启了家书的兴盛时期,例如最为今天读者追捧的《板桥家书》和《曾国藩家书》等,这种家书中阐述的训诫已远远超出家庭的范围,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八年抗战,大后方与沦陷区音信阻隔的艰难,一封能够知悉骨肉亲人生死存亡的家书,其价值又何止万金?前时接到南京卞孝萱先生的书札,提及他在抗战期间曾函请邵祖平教授为母亲做寿赋诗,此函经一年时间辗转万里竟未失落,邵教授接到信时卞先生高堂的寿诞之期早已过了。于是回信中才有了“缄书秦蜀惊遥远,万里云飞一箇鸿”的感叹。其实抗战期间这样的事例很多。更遑论古代通讯不发达,即使在平时,云山暌隔,借寸楮以报平安也不容易,清末开办邮政之前的信柬,信封左上角的“酒资例付”即是邮资已付的凭证,一封书信可以上纾父母之远念,下慰儿女之孺慕,鱼鸿尺素也就成了维系人们思想情感交流的唯一介质。说到情,书信尺牍中最能够表达各式各样的情,诸如亲情、爱情、友情、柔情、豪情、闲情等等,于是尺牍书信也就成为这种情感宣泄的载体。尺牍书信也不仅仅作用于异地的音信互通,即使是近在咫尺,有时也能传布不便于交谈中直接表达流露的感情和语言。
尺牍与文章的区别大致在于前者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而后者是写给大众看的。旧式文人的书札互往,除去礼节之外,还有一种情调,或者说是一种文化底蕴形成的情致。尺牍虽只言片语,也可见其心绪与忧患,人情冷暖也隐含其中。以诗词代书的形式也是中国尺牍常见的体裁,例如广为后人传诵的李商隐《夜雨寄北》,顾贞观《金缕曲》等,都是情真意切、极为感人的诗词尺牍。明清以来还有大量的书札尺牍论及学术,直抒个人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成为治学论艺文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明代董其昌关于书画方面的论述,就多见于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之中。清末缪荃孙的《艺风堂友朋书札》,收录了当时著名学者157人的数百通论学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则容纳了极为丰富的版本学资料。因此可以说,历代尺牍的内容之中,绝对不止于音信传递、事务往还、道德训诫等,我们可以从尺牍中了解世情实事、学术动态、掌故轶闻等诸多信息,搜寻到前人生活最可靠最真实的轨迹。
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体的尺牍别开生面,将这一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赋予更多的文学色彩,例如胡适、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的书札言简意赅,极富当时的时代气息,少了几分旧时的繁文俗套,多了几许新的思想和真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人书札,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还有著名的傅雷家书,虽然是写于思想受到禁锢的年代,然而透过父母对子女的谆谆嘱咐和无尽关爱,展现出的却是写作者自身博大丰富、细腻深邃的感情和思想境界。
书牍之美,在于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可以任意挥洒,可以倾诉己所欲言。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情感的宣泄。60年代末,我在北疆大漠,偶尔收到远方亲人和挚友的来信,当时那种兴奋、感动和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天涯咫尺,似乎一下子缩短了距离。近些年来,每逢春节,总会收到不少贺卡,虽然用料奢华,印制考究,终不及在元旦时收到几封贺年的彩笺来得高兴。那笺纸是精心挑选的齐白石人物画,憨态可掬,生动传神;抑或是浅红色的云笺,也给人一种温馨与和煦之感,写上几句不落俗套的寄语,着实增添了些许年意。
在我保留的信札之中,有数通上海金云臻先生寄给我的诗札。金先生是满族贵胄,后半生一直寓居上海,我们虽然书信来往很长时间,但从未谋面。1987年我去上海,才与老先生见面,那时我住在上海文联的美丽园,每天下午总与他相约园中茶室,品茗清谈,甚为愉悦。我回来后,老人常常来信,并有诗札附于函中。一些日常琐屑细事,诸如他赴真茹(上海郊区)买菜等等,也有小诗叙述其详。那诗词是用他保存多年的旧时彩笺书写的,诗好,字好,纸也好。金老先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者,却有一肚皮的掌故旧闻,从书札也能见其旧学功底的深厚。
旧时的书札也有很多格式上的讲究,如上款的各种不同称谓、敬辞,正文后的各种申悃和请鉴、问候,下款署名前的各种谦称,等等。这些东西距离我们今天的时代已经是那样陌生和遥远。我们今天互通音信,可以不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但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尤其是在不甚明白之前不要随便乱用,以免闹出笑话。50年代,许多邮局的门前还有代写书信的,那时我还小,也喜欢站在背后看人写信,那写信人起始的第一句话总是什么“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或“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之类,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其实这种程式化的虚套在现代社会就大大可以废除了,书牍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当是真挚的思想情趣和自然流露的性灵光辉。
书牍的讲究不仅在行文的流畅、文辞的典雅、称谓的得体,还要讲究法书的艺术。一般来说,法书宜用楷书或行楷、行书,尤其对尊长或新交,忌用草书。原因很简单,是让人一目了然,阅读便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信笺的式样虽多种多样(旧时公文多用十行笺,而私牍多用八行笺,根据笺纸大小不同,分为大、小八行),但对尊长或新交则宜用朱丝栏的八行笺,而用于吊唁或自己在服中(即为父母长辈戴孝期间)的信札忌用朱丝栏而改用乌丝栏。笺纸的折叠应是字迹向内,先一直叠,次一横折,大小略如信封。这是最为礼貌的式样。若是字迹向外则是反折,用以报凶或表示绝交,最应避忌。
一通书札能反映出人的个性与文化、审美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大背景,难怪周作人认为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对书信尺牍的收藏与研究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传达信息和沟通感情的形式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悲哀。当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开自己的邮箱,看着荧屏上过往即逝的E-mail邮件时,是不是还能想起那旧日韵味深远的尺书鲤素,而多少产生一些怀恋之感呢?
在这些书信之中,有二十多年前上海陈声聪(字兼与,当时已九十高龄)前辈给我的手书,有施蛰存、朱家溍、郑逸梅、邓云乡、王锺翰、周绍良、刘叶秋、顾学颉等先生的来函,有周一良先生病中用左手写给我的便札,也有台湾学者逯耀东先生在骤然去世前的华翰。至于在世师友和同辈朋俦的往还云笺就更是充盈箧中。每一封书信的背后都会有一段往事,那些活跃的、充满着不同风格的文字,就像一串记忆的锁链,将写作者的音容笑貌带至目前,一些若隐若现的生活场景在脑子里也被复原了,
自从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写作者纷纷换笔,于是手书的信札就越来越少,而以旧式八行笺和行楷书写的信件更是日渐稀少。但在我的一些年轻朋友中,也总有那么几位仍不弃此道,不但字体秀美,行文驾驭的功力也是卓尔不群。每当收到他们的来信,总令我兴奋,感到亲切,当然也会珍藏起来。曾有人说,总觉得汉字应该是手写的,电脑似乎破坏了文气。在今天的电子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达到空前的便捷,然而作为物象的书牍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不能不使人感到一种失落与遗憾。
书牍又称尺牍,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以代言,言以达意,记事陈情,抒发胸臆,都将书牍作为载体。于是性灵溢于纸上,笑语生于毫端,对于接受书牍的人来说,开函诵读,又有一种无比的亲切之感。此外,中国的书牍又讲究称谓不讹、行款无误、封缄有法、纸墨相宜,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完美。因此可以说,书牍是具有文学、史学、文献学、社会学、美学与艺术价值的综合体。
书牍不仅有尺牍的别称,千百年来还被誉为尺素、雁书、雁帛、雁音、鱼雁、鱼书、鱼素、鱼笺、鲤素、尺书、尺简、尺翰、尺函、玉札、玉函、玉音、瑶函、瑶草、瑶章、瑶札、华翰、朵云、云笺、芝函、云锦书、青泥书、飞奴等等,至于对他人书札的敬称,更是不胜枚举。
书牍的起源,以清代姚鼐的观点,是周公的《告君》。书牍的最早形式,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之间和上层贵族往来的公书,后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完成了公书的私人化和尺牍由贵族向平民的发展。明代被人们称为尺牍的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既有关注时政、针砭时事的淋漓之笔,又有论及学术、探究艺事、怡情山水、寄托情思的性灵之作,所涉猎的范畴极为广博,兼及历史、文学、哲学、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如王世贞、屠隆、归有光、李贽、袁宏道、陈继儒、徐渭、汤显祖等人,都可谓文风迥异的尺牍大家。像为人所熟悉的《玉茗堂尺牍》,就是汤显祖的尺牍专集。清代秉承了明代的尺牍风格,有钱谦益、顾炎武、洪亮吉、吴锡麒、袁枚、李渔、俞樾这样大家的作品。清代中叶以后,开启了家书的兴盛时期,例如最为今天读者追捧的《板桥家书》和《曾国藩家书》等,这种家书中阐述的训诫已远远超出家庭的范围,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八年抗战,大后方与沦陷区音信阻隔的艰难,一封能够知悉骨肉亲人生死存亡的家书,其价值又何止万金?前时接到南京卞孝萱先生的书札,提及他在抗战期间曾函请邵祖平教授为母亲做寿赋诗,此函经一年时间辗转万里竟未失落,邵教授接到信时卞先生高堂的寿诞之期早已过了。于是回信中才有了“缄书秦蜀惊遥远,万里云飞一箇鸿”的感叹。其实抗战期间这样的事例很多。更遑论古代通讯不发达,即使在平时,云山暌隔,借寸楮以报平安也不容易,清末开办邮政之前的信柬,信封左上角的“酒资例付”即是邮资已付的凭证,一封书信可以上纾父母之远念,下慰儿女之孺慕,鱼鸿尺素也就成了维系人们思想情感交流的唯一介质。说到情,书信尺牍中最能够表达各式各样的情,诸如亲情、爱情、友情、柔情、豪情、闲情等等,于是尺牍书信也就成为这种情感宣泄的载体。尺牍书信也不仅仅作用于异地的音信互通,即使是近在咫尺,有时也能传布不便于交谈中直接表达流露的感情和语言。
尺牍与文章的区别大致在于前者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而后者是写给大众看的。旧式文人的书札互往,除去礼节之外,还有一种情调,或者说是一种文化底蕴形成的情致。尺牍虽只言片语,也可见其心绪与忧患,人情冷暖也隐含其中。以诗词代书的形式也是中国尺牍常见的体裁,例如广为后人传诵的李商隐《夜雨寄北》,顾贞观《金缕曲》等,都是情真意切、极为感人的诗词尺牍。明清以来还有大量的书札尺牍论及学术,直抒个人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成为治学论艺文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明代董其昌关于书画方面的论述,就多见于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之中。清末缪荃孙的《艺风堂友朋书札》,收录了当时著名学者157人的数百通论学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则容纳了极为丰富的版本学资料。因此可以说,历代尺牍的内容之中,绝对不止于音信传递、事务往还、道德训诫等,我们可以从尺牍中了解世情实事、学术动态、掌故轶闻等诸多信息,搜寻到前人生活最可靠最真实的轨迹。
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体的尺牍别开生面,将这一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赋予更多的文学色彩,例如胡适、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的书札言简意赅,极富当时的时代气息,少了几分旧时的繁文俗套,多了几许新的思想和真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人书札,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还有著名的傅雷家书,虽然是写于思想受到禁锢的年代,然而透过父母对子女的谆谆嘱咐和无尽关爱,展现出的却是写作者自身博大丰富、细腻深邃的感情和思想境界。
书牍之美,在于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可以任意挥洒,可以倾诉己所欲言。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情感的宣泄。60年代末,我在北疆大漠,偶尔收到远方亲人和挚友的来信,当时那种兴奋、感动和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天涯咫尺,似乎一下子缩短了距离。近些年来,每逢春节,总会收到不少贺卡,虽然用料奢华,印制考究,终不及在元旦时收到几封贺年的彩笺来得高兴。那笺纸是精心挑选的齐白石人物画,憨态可掬,生动传神;抑或是浅红色的云笺,也给人一种温馨与和煦之感,写上几句不落俗套的寄语,着实增添了些许年意。
在我保留的信札之中,有数通上海金云臻先生寄给我的诗札。金先生是满族贵胄,后半生一直寓居上海,我们虽然书信来往很长时间,但从未谋面。1987年我去上海,才与老先生见面,那时我住在上海文联的美丽园,每天下午总与他相约园中茶室,品茗清谈,甚为愉悦。我回来后,老人常常来信,并有诗札附于函中。一些日常琐屑细事,诸如他赴真茹(上海郊区)买菜等等,也有小诗叙述其详。那诗词是用他保存多年的旧时彩笺书写的,诗好,字好,纸也好。金老先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者,却有一肚皮的掌故旧闻,从书札也能见其旧学功底的深厚。
旧时的书札也有很多格式上的讲究,如上款的各种不同称谓、敬辞,正文后的各种申悃和请鉴、问候,下款署名前的各种谦称,等等。这些东西距离我们今天的时代已经是那样陌生和遥远。我们今天互通音信,可以不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但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尤其是在不甚明白之前不要随便乱用,以免闹出笑话。50年代,许多邮局的门前还有代写书信的,那时我还小,也喜欢站在背后看人写信,那写信人起始的第一句话总是什么“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或“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之类,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其实这种程式化的虚套在现代社会就大大可以废除了,书牍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当是真挚的思想情趣和自然流露的性灵光辉。
书牍的讲究不仅在行文的流畅、文辞的典雅、称谓的得体,还要讲究法书的艺术。一般来说,法书宜用楷书或行楷、行书,尤其对尊长或新交,忌用草书。原因很简单,是让人一目了然,阅读便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信笺的式样虽多种多样(旧时公文多用十行笺,而私牍多用八行笺,根据笺纸大小不同,分为大、小八行),但对尊长或新交则宜用朱丝栏的八行笺,而用于吊唁或自己在服中(即为父母长辈戴孝期间)的信札忌用朱丝栏而改用乌丝栏。笺纸的折叠应是字迹向内,先一直叠,次一横折,大小略如信封。这是最为礼貌的式样。若是字迹向外则是反折,用以报凶或表示绝交,最应避忌。
一通书札能反映出人的个性与文化、审美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大背景,难怪周作人认为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对书信尺牍的收藏与研究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传达信息和沟通感情的形式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悲哀。当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开自己的邮箱,看着荧屏上过往即逝的E-mail邮件时,是不是还能想起那旧日韵味深远的尺书鲤素,而多少产生一些怀恋之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