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当前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心态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增强;教师超负荷工作,学生的负荷不断加重;中青年拔尖教师短缺;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树立“以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使用每一位教师;学校领导要会感情投资;着力培养新教师,稳定高中教育质量等等。总之,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以师为本。
【关键词】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Vigorously advancement school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Li Mingjian
【Abstract】This article question which exists through the current teacher troop: Teacher’s point of view and the value idea has had the very sweeping change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utilitarian and the pragmatism enhancement; The teacher excess load work, student’s load aggravates unceasingly; The middle-aged best pick of the crop teacher is short; The knowledge is obsolet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s unitary,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is excessively narrow.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Sets up “by Shi Weibe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dea; Maximum limit uses each teacher; The School leader needs to meet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relations; Tries to train the new teacher, the stable high school educates quality and so on. In brief, the school superintendent, wants to realize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o fully humanist, by Shi Weiben.
【Key words】Vigorously advancement;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目前,各校高中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师资队伍也随之增大,大量新教师补充进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质量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了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目前教师队伍的心态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增强。同时师资队伍中也存在着守旧、保守、封闭的观念,表现为教师的开放性不够,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创新性不够,不善于开拓新的思路;缺乏合作精神,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跨学科的广泛合作。这种状态严重制约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2)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负荷的不断加重,师资队伍补充不足,致使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
(3)中青年拔尖教师短缺,尤其是旗帜型的领头人,是制约学校上层次、求发展的瓶颈。
(4)知识结构和综合适应能力有待改善与增强。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是部分教师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综合能力方面,教师中普遍存在对于新课程发展了解不够、对于本专业前沿动态跟踪不迅速,创新能力不强,造成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紧缺。有小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还不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
(5)学科梯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师资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尚不配套,学科梯队建设困难。
2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树立“以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培养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地发展。“以师为本”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使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2.2建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两个目标。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同时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两个目标,使每一个教师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要求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对有不良思想的教职工敢于正面交锋,坚决纠正;从而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合力干工作,呕心沥血育新人。同时每学年,学校要根据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使每个教师感到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压力,从而使教师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倾注于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上。
2.3通过深入学习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教师自我突破。对教师的管理与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的自我突破,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师自己,在工作中使教师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人生价值得到最佳的体现。为此,我认为该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2.4积极进行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严格按照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条件要求自己,将自己看作是学校的维护者。
2.5新岗教师培养。为了系统地提高新入校的教师的能力,学校每年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岗前培训,为了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做好新教师过教学关的培养工作非常有必要。教务处负责制定相关培养措施,规范一些基础课程,落实新教师过教学关的培养工作。学校提供一定经费保障并由教务处负责考核认证工作。
2.6各类专项培训。①开展双语教学师资培训。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师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学,与国际教学接轨。②多媒体教学培训。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③论文写作专项培训。学校的论文质量和数量反映了学校理论研究的水平,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
2.7管理队伍培训。一流学校应该有一流的师资,同时也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大效用。要实现一流的管理,就要在管理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针对目前管理干部的管理科学理论和知识欠缺,思想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队伍的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此要举行管理科学理论方面的讲座。
2.8最大限度地使用每一位教师。不能把某一位教师给看扁了。要了解教师的特点与特长,从而用人之长,能容忍教师的短处与缺点,在用的过程中帮助他改正;特别是对年青教师,要压担子,尽可能让他们担任班主任,跟班教学,敢于放手让他们上毕业班的课;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以信任,并着力加以培养与指导,他们就会在岗得到提高,思想与工作会有明显的变化。
2.9建立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既使每一个教师时时感到有压力、有危机,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也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学校的目标就是给教师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学校的目标分解成年级的目标、年级的目标分解成班级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分解成每个任课教师的目标,这样层层分解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制。每年学校会召开多次会议,分析面临的形势,实现目标还存在的距离。学校的激励机制还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评选活动、评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其对每一位教师都起到促进作用。
2.10学校领导要会感情投资。学校领导千万不能眼中只有几个能人(骨干教师),看不起能力一般或有某种缺陷的人,学校中的人如果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往往要成为学校发展的阻力,所以要想尽办法使人人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领导要心向教职工,关心教职工的身体、生活、家庭,要定期召开教职工座谈会,上门走访,重大节日欢聚一起,畅所欲言,舒畅心情,这样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凝聚力。领导与教职工谈心,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拉近领导与教职工的距离。
2.11积极引进,把好入口关。随着高中段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师资依靠本地籍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来补充,在近两年来还远远不够。绝大多数学科连续三年需求大于供给,高中教师紧缺现象可以预见,只有政、史、地达到供大于需求。理、化、生的供给状况好于政、史、地;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属于连续三年严重紧缺。作为学校引进教师要掌握这一信息,合理筹划三年引进计划,紧缺科目积极引进外地优秀师范毕业生;暂时紧缺科目要深挖内部潜力,渡过暂时困难;不能盲目引进,增加办学成本。
2.12着力培养新教师,稳定高中教育质量。学校制订培养新教师的总体计划与分阶段计划,同时,要鼓励新教师大胆实践自己在大学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让汇报课、探索课、研究课,发挥新教师知识新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新教师的成长。
2.13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一起抓。要让新教师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要懂得为人师表;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领导加以培养与指导。要让新教师及时地参加到学校开展的青年示范岗、师德群体创优等活动中,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用集体的力量来感召他们。对一名新教师来讲,政治上的培养与业务上的培养同样重要。
总之,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依靠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种好的运行机制。在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以师为本。
【关键词】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Vigorously advancement school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Li Mingjian
【Abstract】This article question which exists through the current teacher troop: Teacher’s point of view and the value idea has had the very sweeping change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utilitarian and the pragmatism enhancement; The teacher excess load work, student’s load aggravates unceasingly; The middle-aged best pick of the crop teacher is short; The knowledge is obsolet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s unitary,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is excessively narrow.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Sets up “by Shi Weibe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dea; Maximum limit uses each teacher; The School leader needs to meet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relations; Tries to train the new teacher, the stable high school educates quality and so on. In brief, the school superintendent, wants to realize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o fully humanist, by Shi Weiben.
【Key words】Vigorously advancement;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目前,各校高中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师资队伍也随之增大,大量新教师补充进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质量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了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目前教师队伍的心态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增强。同时师资队伍中也存在着守旧、保守、封闭的观念,表现为教师的开放性不够,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创新性不够,不善于开拓新的思路;缺乏合作精神,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跨学科的广泛合作。这种状态严重制约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2)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负荷的不断加重,师资队伍补充不足,致使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
(3)中青年拔尖教师短缺,尤其是旗帜型的领头人,是制约学校上层次、求发展的瓶颈。
(4)知识结构和综合适应能力有待改善与增强。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是部分教师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综合能力方面,教师中普遍存在对于新课程发展了解不够、对于本专业前沿动态跟踪不迅速,创新能力不强,造成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紧缺。有小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还不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
(5)学科梯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师资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尚不配套,学科梯队建设困难。
2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树立“以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培养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地发展。“以师为本”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使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2.2建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两个目标。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同时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两个目标,使每一个教师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要求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对有不良思想的教职工敢于正面交锋,坚决纠正;从而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合力干工作,呕心沥血育新人。同时每学年,学校要根据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使每个教师感到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压力,从而使教师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倾注于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上。
2.3通过深入学习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教师自我突破。对教师的管理与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的自我突破,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师自己,在工作中使教师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人生价值得到最佳的体现。为此,我认为该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2.4积极进行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严格按照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条件要求自己,将自己看作是学校的维护者。
2.5新岗教师培养。为了系统地提高新入校的教师的能力,学校每年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岗前培训,为了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源头上做好新教师过教学关的培养工作非常有必要。教务处负责制定相关培养措施,规范一些基础课程,落实新教师过教学关的培养工作。学校提供一定经费保障并由教务处负责考核认证工作。
2.6各类专项培训。①开展双语教学师资培训。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师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学,与国际教学接轨。②多媒体教学培训。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③论文写作专项培训。学校的论文质量和数量反映了学校理论研究的水平,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
2.7管理队伍培训。一流学校应该有一流的师资,同时也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大效用。要实现一流的管理,就要在管理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针对目前管理干部的管理科学理论和知识欠缺,思想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队伍的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此要举行管理科学理论方面的讲座。
2.8最大限度地使用每一位教师。不能把某一位教师给看扁了。要了解教师的特点与特长,从而用人之长,能容忍教师的短处与缺点,在用的过程中帮助他改正;特别是对年青教师,要压担子,尽可能让他们担任班主任,跟班教学,敢于放手让他们上毕业班的课;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以信任,并着力加以培养与指导,他们就会在岗得到提高,思想与工作会有明显的变化。
2.9建立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既使每一个教师时时感到有压力、有危机,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也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学校的目标就是给教师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学校的目标分解成年级的目标、年级的目标分解成班级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分解成每个任课教师的目标,这样层层分解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制。每年学校会召开多次会议,分析面临的形势,实现目标还存在的距离。学校的激励机制还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评选活动、评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其对每一位教师都起到促进作用。
2.10学校领导要会感情投资。学校领导千万不能眼中只有几个能人(骨干教师),看不起能力一般或有某种缺陷的人,学校中的人如果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往往要成为学校发展的阻力,所以要想尽办法使人人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领导要心向教职工,关心教职工的身体、生活、家庭,要定期召开教职工座谈会,上门走访,重大节日欢聚一起,畅所欲言,舒畅心情,这样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凝聚力。领导与教职工谈心,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拉近领导与教职工的距离。
2.11积极引进,把好入口关。随着高中段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师资依靠本地籍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来补充,在近两年来还远远不够。绝大多数学科连续三年需求大于供给,高中教师紧缺现象可以预见,只有政、史、地达到供大于需求。理、化、生的供给状况好于政、史、地;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属于连续三年严重紧缺。作为学校引进教师要掌握这一信息,合理筹划三年引进计划,紧缺科目积极引进外地优秀师范毕业生;暂时紧缺科目要深挖内部潜力,渡过暂时困难;不能盲目引进,增加办学成本。
2.12着力培养新教师,稳定高中教育质量。学校制订培养新教师的总体计划与分阶段计划,同时,要鼓励新教师大胆实践自己在大学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让汇报课、探索课、研究课,发挥新教师知识新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新教师的成长。
2.13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一起抓。要让新教师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要懂得为人师表;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领导加以培养与指导。要让新教师及时地参加到学校开展的青年示范岗、师德群体创优等活动中,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用集体的力量来感召他们。对一名新教师来讲,政治上的培养与业务上的培养同样重要。
总之,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依靠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种好的运行机制。在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以师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