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主干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须构建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开展专题式教学、加强地方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出微课课堂,以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地方史资源;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1-0123-03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主干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要深刻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并进一步认识党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总会出现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
教学是一场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所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而课堂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一)把握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教师讲好每一堂课,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去讲授,从而感染每一个学生。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所谓在马讲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即讲马列,教师自己必须信马列,努力地讲好每一堂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素质,还应把握好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才能统观全局,运筹帷幄。一个方面新时期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另一个方面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活跃,易将敏感的政治问题和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力求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探索来获取新知,因此简单的说教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所以“纲要”课程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纲要”课程讲述内容包含近现代以来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政治性又有思想性,既有故事性又有思辨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把握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课程讲述上做到贯穿古今,联系实际,生动不枯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规律的主动性探求。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应用
所谓分类教学,是指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在课程设置总体目标之下,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分科、思维特点、知识构成等因素将其分为不同大类,并采取相应教育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大学普遍存在招生规模大、学生层次多的现状,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这种层次性和差异性。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多样。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讲课之前大致将学生按照文科、理工科、艺术学科三类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待。文科学生由于其基础较好,在讲述中主要结合学术前沿问题深入讲解,深入讲解相关知识,深挖历史事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讲述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性和思辨性,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理工类学生由于高中阶段的分科制度,导致其历史政治基础薄弱,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则以讲授知识为基础、讲清理论观点为重点,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思维,讲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充分利用影视资料、革命诗词朗诵等情景教学法来推进。
(三)互听互评课堂模式
互听互评课堂模式来源于学院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教学监督机制,即每学期每位教师被听课不少于两次,同时听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两次,学院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其实这种模式可以运用到“纲要”课堂中。在笔者的课堂上,有个“5分钟播报”环节,这是学生自由發言的5分钟,一般学生会结合课程的进度,讲授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周恩来等,还有的学生会结合现实的热点问题来发问,如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背后;雷洋案——没有真相,只有一个青年绝望的呼喊;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纪念杨绛先生;等等。讲台上一位学生的发言,有时会激起台下许多学生的千石浪,相同观点的学生会附和,不同的观点的学生会争论,既激活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纲要”课大课堂教学下,这种课堂“5分钟播报环节”每次课发言人数不宜超过4人,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
二、探索课程改革与整合优化:开展专题式教学
在“纲要”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要在36个课时内讲完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同时又要避免与中学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内容的重复。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专题教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专题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整合,选择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设立彼此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若干专题。[2]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保证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完整性,教学大纲内容是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方向;二是每个专题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专题项目之间还需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保证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为此,我们设计了八个专题来讲述“纲要”课的主要内容。这八个专题分别为:天涯何处是神州——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无可奈何花落去——寻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挫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惊天动地的伟业——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间正道是沧桑——为新中国而奋斗,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长风破浪会有时——改革开放的辉煌与民族复兴的梦想。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汇流:加强地方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纲要”课程所普遍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编者关注的主要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历史,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容易使学习和生活在此的同学感到亲近感和认同感。因此中国近现代宏观历史与地方微观历史文化相汇流,这种近代“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的汇流无疑有助于增强“纲要”课教学。
(一)地方红色资源的应用
甘肃地方史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通过地方史,尤其是红色资源来讲述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将红色基因传承好,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纲要”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热爱祖国。大革命时期,甘肃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中共组织并为北伐做出积极贡献的省份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陇原大地发动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其间,根据地领导人不断克服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错误倾向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甘特色的创建红军和根据地道路,从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了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课堂教学中穿插这一具体事例,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從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如讲述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唯一各路红军全部经过的省份,也是党的革命事业从挫折、低潮走向胜利的转折地。具体而言,可以讲述长征途中发生在甘肃的腊子口战役,天险腊子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经过这场战役,中央红军经过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教师还可以讲述1936年10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二)在“纲要”课堂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
作为一所全国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每年会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大多数的汉族学生外,还有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从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学、艺术、农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来补充讲述各民族共创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在我国,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同时又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和谐。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常常利用民族问题给中国制造事端,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如近年来的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在“纲要”课堂中,可结合孙中山先生提到的五族共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相关内容来展开教学,使大学生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其对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系列民族政策正确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让校史走进“纲要”课堂
校史承载着一个大学最深厚的底蕴,在“纲要”的课堂上,能够将校史融入其中,会更显亲切。如讲到洋务运动中重要人物左宗棠时,兰州大学的前身便会拨开迷雾呈现在学生面前: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于1875年创办了甘肃贡院,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贡院,1909年甘肃贡院更名为甘肃法政学堂,而甘肃法政学堂则是兰州大学的前身。如今在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当年的甘肃贡院遗址中仅剩下一座“至公堂”了。再如讲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当时的兰州大学被称为甘肃学院,“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和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战,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共产党甘肃工委相继建立并积极在兰州青年学生中开展活动,甘肃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也瞬间高涨,甘肃学院也很快成为兰州地区乃至全省青年爱国活动的一个中心,尤其是由一些进步学生为核心组织的甘肃青年抗战团,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肃学院的爱国学生积极创办刊物、组织演讲和宣传,成为抗战初期兰州群众抗日爱国文化热潮中极为活跃的力量。
四、微课在“纲要”课堂的应用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应用,是近两年来被热议的话题。这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微课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是传统课堂封闭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和拓展资源。那么如何处理好传统课堂与微课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应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微课教学。同时还应主要设置好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学生在课下的微课学习中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结语
总之,“纲要”课教师应秉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务实的心态讲好“纲要”课,使学生达到喜欢上课,主动学习探索的理想状态。
[ 注 释 ]
[1] 郭理,姚宏志.分类教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2] 范连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探析[J].海峡教育研究,2013(1).
[ 参 考 文 献 ]
[1]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吴昌盛.关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3] 周建树.“四位一体”激活高校政治理论教学之实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9).
[4] 阎治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5] 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地方史资源;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1-0123-03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主干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要深刻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并进一步认识党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总会出现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
教学是一场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所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而课堂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一)把握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教师讲好每一堂课,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去讲授,从而感染每一个学生。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所谓在马讲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即讲马列,教师自己必须信马列,努力地讲好每一堂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素质,还应把握好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才能统观全局,运筹帷幄。一个方面新时期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另一个方面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活跃,易将敏感的政治问题和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力求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探索来获取新知,因此简单的说教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所以“纲要”课程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纲要”课程讲述内容包含近现代以来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政治性又有思想性,既有故事性又有思辨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把握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课程讲述上做到贯穿古今,联系实际,生动不枯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规律的主动性探求。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应用
所谓分类教学,是指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在课程设置总体目标之下,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分科、思维特点、知识构成等因素将其分为不同大类,并采取相应教育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大学普遍存在招生规模大、学生层次多的现状,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这种层次性和差异性。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多样。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讲课之前大致将学生按照文科、理工科、艺术学科三类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待。文科学生由于其基础较好,在讲述中主要结合学术前沿问题深入讲解,深入讲解相关知识,深挖历史事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讲述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性和思辨性,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理工类学生由于高中阶段的分科制度,导致其历史政治基础薄弱,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则以讲授知识为基础、讲清理论观点为重点,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思维,讲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充分利用影视资料、革命诗词朗诵等情景教学法来推进。
(三)互听互评课堂模式
互听互评课堂模式来源于学院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教学监督机制,即每学期每位教师被听课不少于两次,同时听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两次,学院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其实这种模式可以运用到“纲要”课堂中。在笔者的课堂上,有个“5分钟播报”环节,这是学生自由發言的5分钟,一般学生会结合课程的进度,讲授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周恩来等,还有的学生会结合现实的热点问题来发问,如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背后;雷洋案——没有真相,只有一个青年绝望的呼喊;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纪念杨绛先生;等等。讲台上一位学生的发言,有时会激起台下许多学生的千石浪,相同观点的学生会附和,不同的观点的学生会争论,既激活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纲要”课大课堂教学下,这种课堂“5分钟播报环节”每次课发言人数不宜超过4人,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
二、探索课程改革与整合优化:开展专题式教学
在“纲要”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要在36个课时内讲完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同时又要避免与中学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内容的重复。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专题教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专题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整合,选择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设立彼此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若干专题。[2]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保证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完整性,教学大纲内容是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方向;二是每个专题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专题项目之间还需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保证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为此,我们设计了八个专题来讲述“纲要”课的主要内容。这八个专题分别为:天涯何处是神州——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无可奈何花落去——寻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挫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惊天动地的伟业——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间正道是沧桑——为新中国而奋斗,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长风破浪会有时——改革开放的辉煌与民族复兴的梦想。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汇流:加强地方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纲要”课程所普遍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编者关注的主要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历史,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容易使学习和生活在此的同学感到亲近感和认同感。因此中国近现代宏观历史与地方微观历史文化相汇流,这种近代“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的汇流无疑有助于增强“纲要”课教学。
(一)地方红色资源的应用
甘肃地方史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通过地方史,尤其是红色资源来讲述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将红色基因传承好,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纲要”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热爱祖国。大革命时期,甘肃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中共组织并为北伐做出积极贡献的省份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陇原大地发动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其间,根据地领导人不断克服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错误倾向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甘特色的创建红军和根据地道路,从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了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课堂教学中穿插这一具体事例,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從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如讲述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唯一各路红军全部经过的省份,也是党的革命事业从挫折、低潮走向胜利的转折地。具体而言,可以讲述长征途中发生在甘肃的腊子口战役,天险腊子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经过这场战役,中央红军经过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教师还可以讲述1936年10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二)在“纲要”课堂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
作为一所全国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每年会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大多数的汉族学生外,还有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从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学、艺术、农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来补充讲述各民族共创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在我国,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同时又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和谐。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常常利用民族问题给中国制造事端,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如近年来的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在“纲要”课堂中,可结合孙中山先生提到的五族共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相关内容来展开教学,使大学生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其对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系列民族政策正确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让校史走进“纲要”课堂
校史承载着一个大学最深厚的底蕴,在“纲要”的课堂上,能够将校史融入其中,会更显亲切。如讲到洋务运动中重要人物左宗棠时,兰州大学的前身便会拨开迷雾呈现在学生面前: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于1875年创办了甘肃贡院,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贡院,1909年甘肃贡院更名为甘肃法政学堂,而甘肃法政学堂则是兰州大学的前身。如今在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当年的甘肃贡院遗址中仅剩下一座“至公堂”了。再如讲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当时的兰州大学被称为甘肃学院,“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和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战,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共产党甘肃工委相继建立并积极在兰州青年学生中开展活动,甘肃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也瞬间高涨,甘肃学院也很快成为兰州地区乃至全省青年爱国活动的一个中心,尤其是由一些进步学生为核心组织的甘肃青年抗战团,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肃学院的爱国学生积极创办刊物、组织演讲和宣传,成为抗战初期兰州群众抗日爱国文化热潮中极为活跃的力量。
四、微课在“纲要”课堂的应用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应用,是近两年来被热议的话题。这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微课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是传统课堂封闭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和拓展资源。那么如何处理好传统课堂与微课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应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微课教学。同时还应主要设置好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学生在课下的微课学习中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结语
总之,“纲要”课教师应秉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务实的心态讲好“纲要”课,使学生达到喜欢上课,主动学习探索的理想状态。
[ 注 释 ]
[1] 郭理,姚宏志.分类教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2] 范连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探析[J].海峡教育研究,2013(1).
[ 参 考 文 献 ]
[1]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吴昌盛.关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3] 周建树.“四位一体”激活高校政治理论教学之实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9).
[4] 阎治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5] 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