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预设;生成;
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2—0047—01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教师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关注生成,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一、把握生成预设目标的“弹性”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也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如,笔者曾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一课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悟人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描写的用意。学生分角色朗读母子对话后提出了以下问题:“他现在饿极了,可为什么说不饿?”“明明累到了极点,为什么说明天还要去?”“妈妈知道煤没挑到车站,他没挣到钱,为什么不怪他?”“妈妈心里是什么感受?”虽然这些质疑并不是笔者预设的目标,而是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 于是笔者简单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后,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人物悲惨命运这一难点。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是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而这种生成资源又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只有及时抓住学生获得的真实感受,才能更好地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抓住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把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作为一件正常的事。特别是公开课上,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把整堂课预设得满满的,生怕一不小心出现的“节外生枝”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出尽洋相,所以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学生非同寻常的另类表现,导致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入设定的圈套。殊不知,学生课堂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内心世界最迫切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育机智中生成,这样教学的流程才能在生成中即时变奏。如,在课文《四季》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草芽是尖尖的?”这时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小草为什么只对小鸟说话?”这个问题远远超出笔者的预设,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愕后,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当场给予这位学生以表扬,肯定他善于思考,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们觉得草芽是不是只对小鸟说话?”经过讨论后,学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能,这些学生被书上的图画所局限。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能,因为春天还有别的动物。看着一张张因为动脑思考后急于表达的小脸,看着一双双闪着智慧火花的明亮眼睛,笔者由衷地感到高兴。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教师的预设要凸显开放性,要留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教学活动才能促成生成,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试想,假如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总之,只要教师有一颗灵动细腻的心,一双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时时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且真正顾及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便能引发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对话,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笙 编辑:马德佳
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2—0047—01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教师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关注生成,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一、把握生成预设目标的“弹性”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也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如,笔者曾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一课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悟人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描写的用意。学生分角色朗读母子对话后提出了以下问题:“他现在饿极了,可为什么说不饿?”“明明累到了极点,为什么说明天还要去?”“妈妈知道煤没挑到车站,他没挣到钱,为什么不怪他?”“妈妈心里是什么感受?”虽然这些质疑并不是笔者预设的目标,而是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 于是笔者简单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后,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人物悲惨命运这一难点。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是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而这种生成资源又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只有及时抓住学生获得的真实感受,才能更好地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抓住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把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作为一件正常的事。特别是公开课上,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把整堂课预设得满满的,生怕一不小心出现的“节外生枝”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出尽洋相,所以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学生非同寻常的另类表现,导致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入设定的圈套。殊不知,学生课堂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内心世界最迫切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育机智中生成,这样教学的流程才能在生成中即时变奏。如,在课文《四季》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草芽是尖尖的?”这时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小草为什么只对小鸟说话?”这个问题远远超出笔者的预设,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愕后,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当场给予这位学生以表扬,肯定他善于思考,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们觉得草芽是不是只对小鸟说话?”经过讨论后,学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能,这些学生被书上的图画所局限。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能,因为春天还有别的动物。看着一张张因为动脑思考后急于表达的小脸,看着一双双闪着智慧火花的明亮眼睛,笔者由衷地感到高兴。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教师的预设要凸显开放性,要留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教学活动才能促成生成,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试想,假如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总之,只要教师有一颗灵动细腻的心,一双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时时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且真正顾及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便能引发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对话,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笙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