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系统研究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和内部的优、劣势,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拉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SWOT分析法 中部崛起战略 全球化 产业转移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圈在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近年逐渐形成的东部三大城市圈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的关键阶段,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不断加速发展的环境下,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亟须分析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通过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与沿海三大都市圈的差异,找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实践指导。
二、比较优势
1、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武汉城市圈总体气候环境良好,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以长江为干构成庞大的水网,水域面积宽广,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城市圈位于江汉平原,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城市圈内已发现各种矿产资源64种,岩盐、石油、天然气、无水硭硝等资源品位高,其中岩盐储量、品位居全国之首,并盛产蚕茧、油桐、苎麻、茶叶、桂花、楠竹等土特产品和枸杞、茯苓、天麻、等名贵中药。资源禀赋的差异,空间上的紧邻,为圈域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优越的区位条件
武汉城市圈区位优势明显,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从武汉穿境而过,内河运输系统、铁路、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构成了武汉城市圈交通通信走廊;且与上海、重庆、广州、北京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地处长江中下游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位置,腹地广阔,可辐射广大华中地区,沿江通海,是全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中间枢纽。
3、雄厚的产业基础
武汉城市圈内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武汉是我国的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伴随改革开放,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纺织为支柱的综合性在工业基地。黄石、鄂州凭借其交通优势以及资源禀赋,形成以冶金、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咸宁、黄冈两市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绿色农副生产加工、轻纺、机电、中医药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武汉城市圈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四市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利用矿产资源以及近年在轻纺、化工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形成了以优质粮、棉、油、牧、水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及专用机械生产基地。
4、智力密集的科教人才
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相对于全国其他区域的一个比较优势是科教水平。武汉城市圈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区域现有45所高校,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7所,48名两院院士,高校的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6.1%,35万在校大学生,每年5万余名大学生毕业生;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万名专业科技人员,23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培养出各类技术工人6万人。丰富的科技资源是武汉市的科技发展的坚实保障。
三、瓶颈劣势
1、增长速度慢,经济外向度低
过去10年武汉城市圈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缓慢增速。2004年,长三角城市群GDP增长达到19.23%,珠三角城市圈为19.76%,京津唐城市圈为15.33%,与沿海地区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相当差距。同时,与沿海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外向度较低,2004年,沿海三大城市圈的经济外向度分别为15.06%、10.59%和3.64%,武汉城市圈经济外向度2.64%,差距非常大。
2、经济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低
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占据全省一半以上,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但与沿海地区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规模差距较大,整体实力不强,甚至落后于中西部城市圈。2004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05.9亿元,落后于中原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成都城市圈,与沿海地区的三大城市圈相比差距更明显。同时圈域资源整合不够,区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
3、产业转型慢
2004年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构成为:12.3%,46.4%,41.3%。一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存在着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对农业的支持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4、结构矛盾突出,产业地区不平衡
2004年,东部三大城市圈三产结构分别为4∶56∶40、3∶54∶43和8∶47∶45,武汉城市圈的三产结构为12.3∶46.4∶41.3,产业结构尚处于低水平且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城市圈总体的轻重工业比例约为0.36,相比较全国0.50的比例,重工业比重过高,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影响了稳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同时武汉城市圈内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武汉、黄石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鄂州13%,潜江15%,其余城市均高于20%,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
四、发展机遇
1、东部产业转移
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伴随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等级服务业将逐渐成为东部地区主导产业,而其传统制造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武汉城市圈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固有的雄厚制造业基础,必然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区域政策倾斜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颁布,提出了八大方面共56条具体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发展基地。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获批,进一步显示了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决心。这些政策为中部地区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及物质保证。
3、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企业都在寻求产业阶梯转移扩张,这给中部产业崛起提供了机遇。城市圈域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路径。城市圈域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城市竞争由圈域范围城市间的内部竞争发展为更大范围的城市群体空间实体在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在新的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一体化趋势为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4、信息网络化,技术产业化
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激发了对高性能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优先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同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巨大的渗透力推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辐射地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海内外资本进入主要目标市场。信息网络化使区域内市场融为一体,减少了交易成本,并将区域内市场向边缘推进,最终使区域市场融入全球市场。武汉城市圈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培育发展了一批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把新技术变为可供广泛应用的新产品,促进了区域技术产业化。
五、面临挑战
1、国内竞争全球化,国际竞争区域化
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圈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最为强劲竞争对手。珠三角凭借政策优势、经济特区带动以及香港回归的动力占据了先发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展开及CEPA的实施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长三角城市圈已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优势,被誉为第六大世界城市圈。在中西部地区则受到中原、长株潭、皖江、成都等城市圈的竞争压力,中西部的城市圈均已正式出台了规划未来发展的“基本法”,标志着中部的城市群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同时,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7年将取消更多行业的外资进入壁垒,众多行业都要面临与外资企业的正面交锋;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武汉城市圈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2、经济社会梯度差异
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距明显,继续拉大区域间竞争水平的差距;知识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分工中将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业和农业仍是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
3、粮食主产区,城市一体化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畜牧、水产品基地。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粮食及鲜活农产品、重要生产资料及工业品交易市场”的战略决策,加快武汉城市圈粮食主产区的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环境严重被破坏,农业资金大量被占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削弱,农业比较收益较差,大量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城市一体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之间的矛盾是武汉城市圈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六、结论
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政策倾斜是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注:本文为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7089;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601107020。)
【参考文献】
[1]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1).
[2] 高晓倩、纪成君:我国三大都市圈优势对比分析[J].区域经济,2005(4).
[3]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6(6).
[4]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1).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SWOT分析法 中部崛起战略 全球化 产业转移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圈在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近年逐渐形成的东部三大城市圈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的关键阶段,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不断加速发展的环境下,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亟须分析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通过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与沿海三大都市圈的差异,找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实践指导。
二、比较优势
1、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武汉城市圈总体气候环境良好,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以长江为干构成庞大的水网,水域面积宽广,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城市圈位于江汉平原,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城市圈内已发现各种矿产资源64种,岩盐、石油、天然气、无水硭硝等资源品位高,其中岩盐储量、品位居全国之首,并盛产蚕茧、油桐、苎麻、茶叶、桂花、楠竹等土特产品和枸杞、茯苓、天麻、等名贵中药。资源禀赋的差异,空间上的紧邻,为圈域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优越的区位条件
武汉城市圈区位优势明显,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从武汉穿境而过,内河运输系统、铁路、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构成了武汉城市圈交通通信走廊;且与上海、重庆、广州、北京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地处长江中下游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位置,腹地广阔,可辐射广大华中地区,沿江通海,是全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中间枢纽。
3、雄厚的产业基础
武汉城市圈内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武汉是我国的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伴随改革开放,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纺织为支柱的综合性在工业基地。黄石、鄂州凭借其交通优势以及资源禀赋,形成以冶金、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咸宁、黄冈两市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绿色农副生产加工、轻纺、机电、中医药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武汉城市圈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四市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利用矿产资源以及近年在轻纺、化工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形成了以优质粮、棉、油、牧、水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及专用机械生产基地。
4、智力密集的科教人才
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相对于全国其他区域的一个比较优势是科教水平。武汉城市圈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区域现有45所高校,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7所,48名两院院士,高校的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6.1%,35万在校大学生,每年5万余名大学生毕业生;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万名专业科技人员,23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培养出各类技术工人6万人。丰富的科技资源是武汉市的科技发展的坚实保障。
三、瓶颈劣势
1、增长速度慢,经济外向度低
过去10年武汉城市圈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缓慢增速。2004年,长三角城市群GDP增长达到19.23%,珠三角城市圈为19.76%,京津唐城市圈为15.33%,与沿海地区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相当差距。同时,与沿海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外向度较低,2004年,沿海三大城市圈的经济外向度分别为15.06%、10.59%和3.64%,武汉城市圈经济外向度2.64%,差距非常大。
2、经济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低
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占据全省一半以上,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但与沿海地区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规模差距较大,整体实力不强,甚至落后于中西部城市圈。2004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05.9亿元,落后于中原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成都城市圈,与沿海地区的三大城市圈相比差距更明显。同时圈域资源整合不够,区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
3、产业转型慢
2004年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构成为:12.3%,46.4%,41.3%。一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存在着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对农业的支持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4、结构矛盾突出,产业地区不平衡
2004年,东部三大城市圈三产结构分别为4∶56∶40、3∶54∶43和8∶47∶45,武汉城市圈的三产结构为12.3∶46.4∶41.3,产业结构尚处于低水平且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城市圈总体的轻重工业比例约为0.36,相比较全国0.50的比例,重工业比重过高,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影响了稳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同时武汉城市圈内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武汉、黄石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鄂州13%,潜江15%,其余城市均高于20%,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
四、发展机遇
1、东部产业转移
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伴随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等级服务业将逐渐成为东部地区主导产业,而其传统制造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武汉城市圈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固有的雄厚制造业基础,必然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区域政策倾斜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颁布,提出了八大方面共56条具体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发展基地。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获批,进一步显示了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决心。这些政策为中部地区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及物质保证。
3、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企业都在寻求产业阶梯转移扩张,这给中部产业崛起提供了机遇。城市圈域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路径。城市圈域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城市竞争由圈域范围城市间的内部竞争发展为更大范围的城市群体空间实体在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在新的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一体化趋势为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4、信息网络化,技术产业化
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激发了对高性能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优先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同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巨大的渗透力推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辐射地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海内外资本进入主要目标市场。信息网络化使区域内市场融为一体,减少了交易成本,并将区域内市场向边缘推进,最终使区域市场融入全球市场。武汉城市圈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培育发展了一批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把新技术变为可供广泛应用的新产品,促进了区域技术产业化。
五、面临挑战
1、国内竞争全球化,国际竞争区域化
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圈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最为强劲竞争对手。珠三角凭借政策优势、经济特区带动以及香港回归的动力占据了先发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展开及CEPA的实施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长三角城市圈已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优势,被誉为第六大世界城市圈。在中西部地区则受到中原、长株潭、皖江、成都等城市圈的竞争压力,中西部的城市圈均已正式出台了规划未来发展的“基本法”,标志着中部的城市群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同时,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7年将取消更多行业的外资进入壁垒,众多行业都要面临与外资企业的正面交锋;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武汉城市圈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2、经济社会梯度差异
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距明显,继续拉大区域间竞争水平的差距;知识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分工中将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业和农业仍是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
3、粮食主产区,城市一体化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畜牧、水产品基地。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粮食及鲜活农产品、重要生产资料及工业品交易市场”的战略决策,加快武汉城市圈粮食主产区的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环境严重被破坏,农业资金大量被占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削弱,农业比较收益较差,大量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城市一体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之间的矛盾是武汉城市圈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六、结论
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政策倾斜是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注:本文为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7089;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601107020。)
【参考文献】
[1]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1).
[2] 高晓倩、纪成君:我国三大都市圈优势对比分析[J].区域经济,2005(4).
[3]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6(6).
[4]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