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学经济”是近年来经济领域新出现的一个热点,随着全球一体化加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内高校在生源减少与扩招的影响下,竞争不断加剧。在此种背景下,只有国际化才能提升高校水平。而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课程设置,本文将关注点放在国际通识课程上,从课程国际化内涵出发,考察高校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此种形势下国际通识课程设置的建议。
关键词: 留学经济 高校通识课程 国际化
一、“留学经济”概述
留学教育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如中国唐朝时期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算是留学教育史中较早的记载。但是将留学教育当做一项国际服务贸易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1989年,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开了“服务部门参考清单”,将教育服务列为14个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之一,留学教育便是国际教育贸易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国门。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留学热潮正在孕育和发展成为“留学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的留学生输出大国之一,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有近100万名考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近80万人,而这一人数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攀升。《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一个美国家庭》(《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24期)中称,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提供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留学经济”正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
而在中国,“汉语热”、“中国经贸热”引发来华留学生迅猛增长。2012年,中国共接收留学生328,330名,比上一年增长了5万多人。迅速增长的来华留学生逐渐形成一股新力量,“来华留学经济”给中国各领域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由于留学经济具有双向推动作用,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于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使更多本国学生走出去,同时让更多世界学生走进来,意义尤为重大。由于留学热潮针对的群体主要在高校,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而课程的国际化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识课程具有普遍意义,因此通识课程的国际化是我们应该更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通识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该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课程国际化有九个特点,即课程具备国际内容、与传统课程内容有不同之处、职业导向的课程、课程具备跨文化的技能、各学科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跨国的专业内容、修完课程具有联合或者双学位、部分课程由海外的教师讲授、为海外的学生设计特殊的课程。也就是说,所谓国际化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未来战略高度出发,以培养的人才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隔阂、障碍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既爱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
如果以这个内涵为标准,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显然还不够高,如针对中国学生的出国项目当前在各高校中还处于补充地位,而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讲,高校多为汉语培训课程,如果学生要选修一门中国本科课程,很多课程与国际课程体系是无法对接的,学生选课只能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对通识课程国际化内涵的理解与贯彻
在我国一些高校,还有一些领导和学生在国际通识课程的认识上,缺乏深入理解,把其等同为公共课,有的人则把其等同为外语课,实施人员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格完善的培养,并没有把扩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作为目标,而学生要么抱着不重视的心态,要么抱着极为功利的心态,违背通识教育的初衷。
2.课程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1)外语课程比较单一。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外语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高校的外语课程主要是英语,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学生只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最终目标,这样造成我国高校对外国先进知识的吸收主要集中于英语国家,被动复制和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而不是在多种文化中自主创造知识影响世界。
(2)其他课程国际化程度参差不齐,商科和工科多一些,但是对于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如中国语言文化等很少与国际接轨。
3.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教师对于国际化参与度不高
有学者认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意味着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实施中,因此教师的参与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但是高校现在还很难做到所有老师阅读外文文献、学术背景与国际接轨,甚至能够双语授课的老师不多。
4.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我国多为形式主义的强化灌输,以大班上课为主。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机械的,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
5.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尽管高校都提出要重视国际化与通识教育,但是缺乏专业的人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很多高校缺少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随意性较大。有的学校管理还存在官本位思想,课程开设资格评审不够公开公正,这些都会影响国际化进程。
三、高校通识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1.课程应目标具体化
对于要出国或进入国内修本科的来华留学生来说,通过通识课程的实践,应该让学生实现的目标是:(1)提高个人素养,具有公民意识;(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完善人格;(3)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思考、实践、学习、创新等能力;(4)具有全球化视野。
依据这样的目标,将国际通识课程进一步分解,每一课程模块都有相应课程目标,以便操作。
2.课程内容应广泛,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通识课程要广泛,除了设计语言能力培训外,还包括人文、逻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但是切忌贪大求多,必须做到精干。同时要使用一些国际通用教材,不能局限于本土教材。
形式应该多样化,不仅限于课堂,而且可以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年会、读书会、研讨会、访问、沙龙、企业与海外实习等。
在教学方式上,不局限于教师唱独角戏,而应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主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不同课程依据各自特点采用合适课程,营建一种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
3.加大对师资的投资力度
鼓励本校老师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进修,扩大国际化视野,以适应国际通识课程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招入一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与视野的教师等。
4.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学校应在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成立专门的国际通识教育中心,从而对通识教育各环节实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成员组成可由教师和学生及一定行政人员组成,并制定相应政策制度,严格执行,从而规范学生的上课与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
[4]卓梅英.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项目运行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C].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2009.
本文为2014年西安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IN37)的成果作品。
关键词: 留学经济 高校通识课程 国际化
一、“留学经济”概述
留学教育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如中国唐朝时期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算是留学教育史中较早的记载。但是将留学教育当做一项国际服务贸易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1989年,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开了“服务部门参考清单”,将教育服务列为14个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之一,留学教育便是国际教育贸易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国门。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留学热潮正在孕育和发展成为“留学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的留学生输出大国之一,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有近100万名考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近80万人,而这一人数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攀升。《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一个美国家庭》(《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24期)中称,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提供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留学经济”正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
而在中国,“汉语热”、“中国经贸热”引发来华留学生迅猛增长。2012年,中国共接收留学生328,330名,比上一年增长了5万多人。迅速增长的来华留学生逐渐形成一股新力量,“来华留学经济”给中国各领域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由于留学经济具有双向推动作用,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于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使更多本国学生走出去,同时让更多世界学生走进来,意义尤为重大。由于留学热潮针对的群体主要在高校,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而课程的国际化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识课程具有普遍意义,因此通识课程的国际化是我们应该更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通识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该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课程国际化有九个特点,即课程具备国际内容、与传统课程内容有不同之处、职业导向的课程、课程具备跨文化的技能、各学科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跨国的专业内容、修完课程具有联合或者双学位、部分课程由海外的教师讲授、为海外的学生设计特殊的课程。也就是说,所谓国际化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未来战略高度出发,以培养的人才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隔阂、障碍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既爱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
如果以这个内涵为标准,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显然还不够高,如针对中国学生的出国项目当前在各高校中还处于补充地位,而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讲,高校多为汉语培训课程,如果学生要选修一门中国本科课程,很多课程与国际课程体系是无法对接的,学生选课只能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对通识课程国际化内涵的理解与贯彻
在我国一些高校,还有一些领导和学生在国际通识课程的认识上,缺乏深入理解,把其等同为公共课,有的人则把其等同为外语课,实施人员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格完善的培养,并没有把扩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作为目标,而学生要么抱着不重视的心态,要么抱着极为功利的心态,违背通识教育的初衷。
2.课程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1)外语课程比较单一。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外语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高校的外语课程主要是英语,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学生只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最终目标,这样造成我国高校对外国先进知识的吸收主要集中于英语国家,被动复制和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而不是在多种文化中自主创造知识影响世界。
(2)其他课程国际化程度参差不齐,商科和工科多一些,但是对于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如中国语言文化等很少与国际接轨。
3.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教师对于国际化参与度不高
有学者认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意味着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实施中,因此教师的参与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但是高校现在还很难做到所有老师阅读外文文献、学术背景与国际接轨,甚至能够双语授课的老师不多。
4.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我国多为形式主义的强化灌输,以大班上课为主。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机械的,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
5.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尽管高校都提出要重视国际化与通识教育,但是缺乏专业的人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很多高校缺少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随意性较大。有的学校管理还存在官本位思想,课程开设资格评审不够公开公正,这些都会影响国际化进程。
三、高校通识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1.课程应目标具体化
对于要出国或进入国内修本科的来华留学生来说,通过通识课程的实践,应该让学生实现的目标是:(1)提高个人素养,具有公民意识;(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完善人格;(3)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思考、实践、学习、创新等能力;(4)具有全球化视野。
依据这样的目标,将国际通识课程进一步分解,每一课程模块都有相应课程目标,以便操作。
2.课程内容应广泛,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通识课程要广泛,除了设计语言能力培训外,还包括人文、逻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但是切忌贪大求多,必须做到精干。同时要使用一些国际通用教材,不能局限于本土教材。
形式应该多样化,不仅限于课堂,而且可以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年会、读书会、研讨会、访问、沙龙、企业与海外实习等。
在教学方式上,不局限于教师唱独角戏,而应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主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不同课程依据各自特点采用合适课程,营建一种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
3.加大对师资的投资力度
鼓励本校老师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进修,扩大国际化视野,以适应国际通识课程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招入一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与视野的教师等。
4.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学校应在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成立专门的国际通识教育中心,从而对通识教育各环节实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成员组成可由教师和学生及一定行政人员组成,并制定相应政策制度,严格执行,从而规范学生的上课与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
[4]卓梅英.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项目运行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C].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2009.
本文为2014年西安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IN37)的成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