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只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数学课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长期实践,我认为语文学科的“看说、读说、听说”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看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联系的情境和素材,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供了条件。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及学具,指导学生多进行看物说话、看式说题等训练,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逻辑性的提升。说的形式可以很多。
读,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弄不懂题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题的思路等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创造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如在新课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或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质疑,以读促思;在学完新知以后,多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查缺补漏,巩固新知。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看说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思维性强、趣味性强,学生比较喜欢,课堂上发言积极踊跃。但大多数只是随兴而发,说话不完整,不规范。那么如何结合教材进行引导呢?下面就以低年级课本上常出现的看图应用题为例来谈谈我的观点。
看图应用题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最有利时机,可以让学生观察,再小议,然后由教师引导、发问、训练,对他们的回答,要在肯定的基础上使之具体化、生动化。
如:8千克 4千克
?千克
师: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口头编成应用题说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对上题有多种表述,大致有下列两种:
(1)有8千克梨,4千克菠萝,梨和菠萝一共有多少千克?
(2)小红的妈妈去做客,买了8千克梨,4千克菠萝,妈妈一共买水果多少千克?
可见,(2)比(1)更生动,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激励学生,看图时不仅要看准,更应该用生动、规范合乎情理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在讲图过程中学会了新知,又有放矢地进行了语言训练。
二、读说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进行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更是精心备课,加大课堂容量,有时教师的提问尤如连发炮弹,使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结果造成学生缺乏深入思考或者来不及组织好表达语言,课堂成为“优等生与老师的对话”,大多数同学成为“观众”,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把握好尺度,让学生在课堂上适量地读题,尤其是应用题,应加强复述训练。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边复述原题,边分析数量关系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复述等于给了学生片刻的“休息”,有助于学生把所思考的东西理清脉络,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三、听说结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利用“听说”这一环节进行说话训练,也是教学中应重视的做法。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都是听教师“指令”进行的,学生“学”的怎样,教师从他们的“话”中就可得知,而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因为语言不能如同文字一样长期保留,可以一再重现,听话者必须保持神经的高度紧张,对获取的信息快速归纳、整理,并且对说话人所提出的问题要“答对所问”。短短几秒钟大脑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运行,效率极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作为课堂起主导作用的人,要是能提高自身素质,在设计导入语、讲解语、过度语、描述语、点评语、小结语时,遵循规范、准确、通俗的语言规则,并经常用“首先……然后……最后……”、“因为……所以……”等句式说话,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在“向师性”的作用引导下提高表达水平。
总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注意在课堂上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二小学 024300)
看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联系的情境和素材,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供了条件。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及学具,指导学生多进行看物说话、看式说题等训练,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逻辑性的提升。说的形式可以很多。
读,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弄不懂题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题的思路等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创造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如在新课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或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质疑,以读促思;在学完新知以后,多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查缺补漏,巩固新知。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看说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思维性强、趣味性强,学生比较喜欢,课堂上发言积极踊跃。但大多数只是随兴而发,说话不完整,不规范。那么如何结合教材进行引导呢?下面就以低年级课本上常出现的看图应用题为例来谈谈我的观点。
看图应用题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最有利时机,可以让学生观察,再小议,然后由教师引导、发问、训练,对他们的回答,要在肯定的基础上使之具体化、生动化。
如:8千克 4千克
?千克
师: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口头编成应用题说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对上题有多种表述,大致有下列两种:
(1)有8千克梨,4千克菠萝,梨和菠萝一共有多少千克?
(2)小红的妈妈去做客,买了8千克梨,4千克菠萝,妈妈一共买水果多少千克?
可见,(2)比(1)更生动,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激励学生,看图时不仅要看准,更应该用生动、规范合乎情理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在讲图过程中学会了新知,又有放矢地进行了语言训练。
二、读说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进行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更是精心备课,加大课堂容量,有时教师的提问尤如连发炮弹,使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结果造成学生缺乏深入思考或者来不及组织好表达语言,课堂成为“优等生与老师的对话”,大多数同学成为“观众”,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把握好尺度,让学生在课堂上适量地读题,尤其是应用题,应加强复述训练。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边复述原题,边分析数量关系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复述等于给了学生片刻的“休息”,有助于学生把所思考的东西理清脉络,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三、听说结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利用“听说”这一环节进行说话训练,也是教学中应重视的做法。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都是听教师“指令”进行的,学生“学”的怎样,教师从他们的“话”中就可得知,而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因为语言不能如同文字一样长期保留,可以一再重现,听话者必须保持神经的高度紧张,对获取的信息快速归纳、整理,并且对说话人所提出的问题要“答对所问”。短短几秒钟大脑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运行,效率极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作为课堂起主导作用的人,要是能提高自身素质,在设计导入语、讲解语、过度语、描述语、点评语、小结语时,遵循规范、准确、通俗的语言规则,并经常用“首先……然后……最后……”、“因为……所以……”等句式说话,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在“向师性”的作用引导下提高表达水平。
总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注意在课堂上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二小学 0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