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理解与情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中学学科,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学生甚至家长常会对历史抱有偏见。然而中学历史以其独特的学科性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面对海量的知识也可以更简单地记忆。
  关键词:背诵;记忆;理解;情景
  历史学习中的记忆问题一直是学生、家长、教师非常头痛的问题。许多人对于历史的唯一印象就是“死记硬背”。诚然“死记硬背”的确是历史学科不可避免的一大环节。但“历史=背诵”的狭隘理解也万万要不得。教师、学生要做的并非避讳“死记硬背”,而是寻找合适的方法使背诵变得省力一些。
  一、 不要谈“背”色变
  当前,“死记硬背”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文科教育的代名词,也变成了众人信手拈来批评中国教育的法宝。更有甚者因噎废食,将不愿意死记硬背极端地演变成为不愿意记忆、背诵。殊不知,“死记硬背”中,“记和背”舍不了,“死和硬”也只是众多记忆方法中不太聪明的两种而已,但这样的方式并非错误。学习历史,我们首先必须要解决的认知误区就是谈“背”色变。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每学年的第一课我总会问学生三个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的国庆日吗?大家知道美国的国庆日吗?大家知道肯尼亚的国庆日吗?所有学生第一个问题总能大声、快速地回答上来:10月1日;到了第二个就只有零星几个学生知道答案了;而最后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甚至连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都不知晓。
  学生回答之后,我给出相应的答案:10月1日;7月4日;12月12日。第二天我会继续提出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信心满满地回答。两周后当我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又回到了第一堂课的状态:两眼一抹黑,绞尽脑汁却无法回忆起来。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原理——遗忘规律,这一规律的背后却也揭示了一个更简单的道理:重复是记忆过程中的必要手段。而这个重复的过程无外乎记忆与背诵。
  首先一起来看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这张图片非常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每个人每天接受到的大部分信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被遗忘。面对这一现象,艾宾浩斯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和记忆周期内通过重复的手段强化记忆,15天之后这一信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很难会被遗忘了。这样解释似乎过于理论化,简单来说可以用十个字加以概括:背一遍,背一遍,再背一遍。
  尽管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利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最经常使用的谐音记忆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成立苏联的国家——“屋外两只鹅”(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白俄罗斯)。但能做出这样设计的知识点毕竟有限,也有许多内容依然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记忆。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终究离不开一定量的“死记硬背”。
  二、 “理解记忆”=“理解” “记忆”
  相较于传统的“死记硬背”,当下最时髦的当然是理解记忆,我也赞同。只不过在历史学科中,“理解”和“记忆”这二者势必有所割裂,许多知识根本谈不上理解不理解,只能依靠单纯的强化记忆,这也是历史学科的特性。
  例如学生可以理解秦国凭什么能够统一六国,但试问怎么叫他去理解统一的时间节点发生在了公元前221年?换言之,教师可以回答学生“为什么是秦国而非其他国家统一六国”这样的问题,但又如何回答“为什么是221,不是220、222”这样的问题呢?
  想要不问青红皂白地将“理解”与“记忆”粗暴黏合在一起成为扭曲、变味的“理解记忆”,这本身就是无稽之谈。在我看来,正确的“理解记忆”应当是“理解” “记忆”,并且“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除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还在实验中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将他的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道理:①大部分记住的知识最终都会遗忘,所以需要背诵强化;②通过一些方法,可以使知识记得更牢固一些,遗忘得更慢一些,背诵得更省力一些。
  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背”的过程,而是“学”的过程,更在于“学 背”的正确结合。如果将“理解记忆”一分为二,“理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将“记忆”变得简单一些,而不是将其整个抹杀掉。“理解之后就自然而然记住了”的说法在历史学科中很多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那么,如何将“理解”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呢?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次记忆时就更加深刻呢?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答案呼之欲出:情景。
  三、 让历史成为故事
  什么是情景?
  回答這个问题之前,不妨再回顾一下前文提到过的三个国庆日问题。因为在这三个问题之后,我会继续抛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大家对中国国庆日这么熟悉呢?②如果你现在是一个美国(肯尼亚)学生,刚才三个问题的答案还会一样吗?
  学生的回答通常也比较一致:①因为我是中国人;②不一样,我会回答出美国(肯尼亚)的国庆日。事实上,常年生活在中国社会,就会知道中国的国庆日;生活在美国社会,自然就熟悉美国的国庆日。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情景?
  还有,什么是历史呢?
  就狭义的概念而言,每一个人过去的故事都是历史,而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也不过是其他人创造的故事罢了。为何所有人在谈及自己的过去时总能滔滔不绝?因为这是他的亲身经历。按照这样的道理,如何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别人的故事”?
  很简单:取而代之。
  将学生置于历史情景下,以历史人物的思维解读历史人物的行为。将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将历史变成故事。这种穿越时间、空间的概念就是情景。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喜欢提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例如在讲到汉武帝的“推恩令”时,课本内容往往十分简陋地说明其内容及影响就一笔带过。学生通过不断背诵当然能够记住,但往往只要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政策叫“推恩令”?学生基本上都哑口无言,表明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在可以“理解”的情况下却只有“记忆”,这种纯粹的应试方式当然是叫人不喜的。   于是在这里,我通常会用三个“假如”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第一个:假如你是汉朝一个手握大权的诸侯王,皇帝要夺你的权,你会怎么做?
  第二个: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一帮手握大权还刚刚造过反的诸侯王,你会怎么做?
  第三个:假如你是诸侯王的弟弟,因为庶出没有实权。有人要将哥哥的权力分一半给你,你会怎么做?
  通过这三个“假如”,学生便可以设身处地的思考汉武帝“推恩令”的前因后果。
  第一个诸侯王,有人夺权,我当然不答应,我会造反,所以有了“七国之乱”。
  第二个汉武帝,诸侯王终究是个极大的隐患,削藩势在必行。所以有了“推恩令”。
  第三个诸侯之弟,一半权力总比没有好,我坚决支持。这就是“推恩令”。
  汉武帝为了解决地方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将原本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诸侯封地再分封。除了嫡长子继承王国之外,原本没有继承权的庶子也可以得到一部分领地,独立出去成为诸侯国。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从诸侯王内部轻松将其瓦解。甚至还占据了大义名分,可以将自己的行为美化成“施德惠,推私恩”,所以叫做“推恩令”。
  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并非难事,但对于学生而言,进入情景之后的历史学习将不再枯燥,同时也可以调动其大脑高速运转。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融入历史,记住故事。
  四、 结语
  可以说,能被历史记住、今人遇见的都是岁月长河中无比精彩的故事,就像“推恩令”背后那令人惊叹的智慧斗争一般:当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时;当学生能够思索出与前人相同的办法而喜悦时;当学生自觉不如前人精妙想法而敬佩时,我相信这就是感悟历史的最好时机。
  历史学习从来都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枯燥的往往不是历史本身,而是讲述历史的人。
  由于情景的创设必然要求教师把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也在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历史学科性质所要求的一样:海量的知识体系永远是教师生动描绘历史课堂的不二法门。
  如何能够自然呈现历史的原汁原味?创设情景是一种办法。除此之外,必然还有许许多多种等待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 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春华.巧用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4] 夏子賢.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 周智勇.记忆方法掠影[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具有曲折性,近年在各类“慈善丑闻”中艰难发展,慈善公信力已受到极大打击。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的解读,结合当前慈善立法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信息公开、简政放权、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慈善法》的可取之處及建议。同时,把握高校慈善募捐的规律,有助于高校慈善治理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慈善事业;公益募捐;慈
摘要:从一般的方面看来,新媒体就是一个现在的新的载体,和传统的电视与广播来比较,新媒体是在电脑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上存在的,这就是大家对新媒体的第一种理解。第二种理解是从新媒体的运作方式上,就是从内容的产生,内容的编辑方式和传输的工具来说的。就内容产生来说,新媒体是由大多数网友进行参与而自发形成的,在内容编辑上,以前是由编辑组进行编辑的,现在却是由网民进行投票,如果投票率不高根本没有可能上,就算是编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能体会这“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感受这一神圣职业带来的崇高使命,读书,能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快乐;崇高;爱;成长  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在这七年的教师生涯中,体味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让我明白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东坡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永恒之美。命运的离合在岁月变迁中沉淀,人生之悲欢在宇宙天地间遨游。诗词之美,在于诵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逃离象牙塔,成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已近一年。在忙碌、琐碎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  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音乐课
摘 要:本文基于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调查,挖掘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的学习感受出发,从教、学、考三方面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办法。本文提出通过听说,即学习语言最自然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听说练习学习英语的方法,并提倡学生基于此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以应对现如今复杂的就业形势,满足综合的就业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的教育在不断发展。为孩子插上色彩的翅膀,就是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美术色彩教育,促使幼儿能够在艺术创造中不断开发智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课;色彩教育  一、 引言  幼儿学习美术能够不断陶冶情操,促使幼儿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美术课堂是引导幼儿学习、了解色彩的重要窗口,
摘要: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地理课程评价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同课异构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的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课程评价原则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理念制定出同课异构教学评价的9项指标和30个要点。  关键词:地理课程;同课异构;评价  当前,“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研究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同课异构可以让教学研究者或同行了解到每个教师在
摘要: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变告诉为探究,逐步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已成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以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幼儿学的程序,尽可能做到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科学活动;策略  所谓
摘 要:家长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才能够更好地让家长认识到主题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与创造者。立足于家长的已有发展水平、兴趣与需求以及各种家长有效的资源,再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致力于教师、幼儿、家长多方协同联动,最大化地挖掘家长资源中的教育价值,让家长也成为教育孩子、锻炼孩子、促进孩子主动、
摘要: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