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愁情,何以展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柳永是我国宋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羁旅词,对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羁旅词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意象表达、人物形象、结构布局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柳永羁旅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鉴赏,通过鉴赏,将词人的羁旅愁情进行展现,进而增强读者对词人以及羁旅词的了解,促进我国古代诗词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柳永;羁旅词;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
  羁旅词是我国古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词人在异乡所创作的词,用以表达自己羁旅之苦、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柳永是我国羁旅词创作的典型代表人物,对其羁旅词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羁旅词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羁旅词的发展,实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弘扬。
  一、羁旅词简介
  羁旅词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行旅词或者是记行词,指的是词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并通过词的形式对自己漂泊的辛苦、旅途的艰难、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归等情感进行反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旦离开,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世事沧桑,不管是高官富贵,还是一无所获,乡土之梦都会伴随左右。思念之情既是苦涩的,同时也是美好的。
  二、柳永羁旅词的艺术手法鉴赏
  柳永是我国北宋的著名词人,也是我国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的仕途之路比较坎坷,因此其所创作的词多数都是一些羁旅词,其代表作有《雨霖铃》、《雪梅香》、《玉蝴蝶》、《采莲令·月华收》以及《戚氏·晚秋天》等等,其创作风格在于情景交融、音律婉转、铺叙刻画以及语言通俗,具体而言,其羁旅词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意象表达分析
  对于柳永羁旅词来说,意象不仅丰富,而且还很鲜明,通过对周围景观的生动刻画,表达出词人寂寞、孤单的思想情感。比如在《雪梅香》这首词当中,词人比较倾向于“残叶”、“孤烟”以及“寒碧”等意象,通过对残叶、孤烟以及寒碧等的描写,既对当前凄凉的秋景进行了展现,又通过对上述意象的刻画,将自己孤单、愁苦、迷茫以及凄凉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词的意象当中。再比如,在《玉蝴蝶》这首词当中,所涉及到的意象比较多,其中包括“水”、“叶”、“花”“露”以及“月”等等,通过对梧桐叶的颜色描写以及秋风吹拂水面的动静描写,营造了一种寒冷、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对词人凄楚、无助以及失落的悲秋情怀进行了充分彰显。实现了情、景的完美结合,通过景的萧败来衬托情的落寞。柳永的仕途之路比较坎坷,在容颜逐渐衰老之后,依然无所成就,即便是曾经当过官职,但在他看来也都是微官低职,和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因此只能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羁旅愁情融入到自己的词当中,既是一种宣泄,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奈[1]。
  2、人物形象分析
  在羁旅词当中,柳永在抒情过程中,也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形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種比较真实的画面,让读者和其产生了共鸣。比如在《采莲令·月华收》这首词当中,就为读者营造了这样的场景:在平静的水面上飘着一叶扁舟,船上所有的行客都在谈笑风生,欣赏今天的晚景,只有词人站在船头处,回忆着刚刚和美人分离的画面,无法对心中的惆怅和失落之情进行排遣。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离愁无人诉,只能独自感伤的人物形象。再比如,在《戚氏·晚秋天》这首词当中,词人为我们营造了这样的场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一人坐在江亭中,在凄凉的夜晚里独自饮酒,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感叹人生。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孤独无助、黯然伤神的老人形象。由此可见,柳永在对羁旅词进行创作时,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丰满,而且还非常逼真,不仅对抒情需要进行了有效满足,同时也丰富了词的故事性以及情节性,可以为读者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其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和自己产生共鸣,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体验,对直白以及孤立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有效避免。
  3、结构布局分析
  从结构布局的角度来分析,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实现了情和景的有效融合,完成了情和景的巧妙过渡。比如在《雨霖铃》这首词当中,词的上半部分对秋天夜晚的凄凉景象进行了刻画,对凄凉、愁苦的氛围进行了营造。接下来,在对人物告别场面进行描写时,突出了词的核心情感,即离别感伤。从写景到写人,将感情渐渐向读者进行展示。由于要去求职做官,因此不得不和心爱之人分离,并且这一次的分离,可能就是永久性的分离。在词的下半部分,词人对感情进行了迸发、升华,首句中的悲叹之情对上半部分进行了有效呼应,既承接了上半部分的情感,又实现了意境方面的融会贯通。其中,对于“杨柳岸”来说,虽然是对虚景进行描写,对离别之后的寂寞、无助进行幻想,但是仍然在对恋恋不舍之情进行抒发,实现了情和景的有效融合。再比如,在《曲玉管》这首词当中,是将情和景交替来写的,也就是首先由景生情,之后实现了融情于景,最后直抒情怀,并循环往复下去,实现了情和景的有效交织。《曲玉管》也属于相思之作,对词人多情的一面进行了展示。词的首句对秋天夜晚景色进行了描绘,营造了空静的氛围。之后“忍凝眸”对上句的凄凉景色进行了有效承接,词人凝神目睹,对相思之苦进行了有效抒发,因此由景入情。之后的“断雁”暗含了词人的相思之情,并对后面的“思悠悠”进行了引出,体现出词人对相思之情的感慨。接下来词人便对往事进行了追忆,进而对“思悠悠”进行补叙与呼应。最后,词人在往事追忆结束之后,又回到了眼前的情景,并带着忧伤之情离去[2]。
  4、修辞手法分析
  柳永在羁旅词创作过程中,也比较擅长运用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对景物进行了生动刻画,同时也丰富了词的意境,有利于增强读者对词中意象以及词人思想情感等的体验。比如在《望海潮》这首词当中,在“烟柳画桥”这一句中,将“柳”比喻成了“烟”;在“怒涛卷霜雪”这一句中,将浪花比喻成了霜雪,对杭州的繁荣与壮丽进行了有效展现,不仅音律协调,而且情致婉转,再加上比喻修辞手法的有效运用,为景物描写增添了新的活力。另外,在这首词当中,也对对偶修辞手法进行了应用。在“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当中,实现了“云树”和“怒涛”的有效对偶、“绕”与“卷”的有效对偶、“堤沙”与“霜雪”的有效对偶;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中,实现了“羌管”和“菱歌”的有效对偶、“弄”与“泛”的有效对偶、“晴”与“夜”的有效对偶;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中,实现了“市”和“户”的有效对偶、“列”与“盈”的有效对偶、“珠玑”与“罗绮”的有效对偶,不仅增强了词的感染力,同时也使得词在读的过程中朗朗上口,丰富了词的艺术内涵。
  总而言之,羁旅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词人抒发羁旅情愁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世人了解我国古代文化、诗词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等的重要渠道,在理解、分析、反思的基础上,与词人产生共鸣,并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因此对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创作背景、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对羁旅词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世人进行警醒、进行鼓舞,消除他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观情绪,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做一个对国家、对人们、对家乡有益的人,实现自己感情和事业等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婧怡. 柳永羁旅行役词作赏析[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6(3):82-86.
  [2]陈蕾. 羁旅愁情,何以展现——柳永羁旅词中艺术手法赏析[J]. 中文自修, 2016(11):7-10.
其他文献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长于诗词,尤以词闻名于世,特以爱情词出名。其爱情词中多以“苦情”为主,形成了“哀感顽艳”的独特风格,本文以爱情词为例探讨其形成此种风格的原因,分析其运用的主要意象:梦、梨花、回廊,认识其爱情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关键词:爱情词;哀感顽艳;梦;梨花;回廊;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雷光高(1993-),男,汉族,江西赣州人,西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王
摘 要:沈宜修与柳如是都是晚明著名的才女,沈宜修是晚明江南地区闺秀词人的代表,柳如是是晚明名妓的代表之一,两人在文学上都有一定的成就与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两人处于同一时代,本文作者通过对两人成为才女原因,文学成就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晚明女性作家的文学成就与不足,分析造成其不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才女;沈宜修;柳如是;对比  作者简介:吴冯豆(1995-),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
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他搭建了一片百花百草的自然天地,每天与农人们、百花百草分享日出日落,一同生长。希望多花些时间走向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甚至跟它结合在一起。“我头发都已经斑白,但是越来越快乐。”  百花百草,生出自然观照  从惠州机场驱车近一个小时后,来到一片草木繁茂之地,便是“原水味”健福恒春农场所在。在这远离城市的远郊,生长着百余种植物,郁郁芬芳。  说起来,农场的创始人张健福原是一个地地道道
摘 要:阿来小说人物呈现出一种精神游乡的特征,具体体现为对历史过往的坚守、在浮世生活的虚妄、对生命本真的复归。究其原因,这与作家在肉体还是精神、历史还是新生中更关注精神和历史有关。阿来在深入到乡村人的精神世界后,对这些悲剧式的人物流露出悲悯。  关键词:阿来;人物;虚妄;复归;精神游乡  作者简介:段舒(1993-),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
摘 要:本文以莫言话剧《我们的荆轲》为例,从戏剧的内容、结构特征、语言、意境这四个方面认真分析新时期以来我国话剧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审美特征;内容与结构;语言与意境  作者简介:张晓凤,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笔者通过观看《我们的荆轲》这部话剧,并结合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们的荆轲
摘 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汉语言文学所包含内容较为广泛,除散文、小说等传统文学作品外,诗歌在其中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于诗歌作品的赏析,其关键在于个人不同的视角,进而造成了在诗歌赏析方面的差异。本文以高中生的视角对诗歌这一汉语言文学作品形式进行赏析,在提升自身汉语言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同时,还可激发我们高中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赏析
摘 要:乾嘉两朝是清代帖学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姚鼐作为桐城派古文大家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清中期典型的帖学派代表书家。其书法崇古法、尚帖学,以行草书见长,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清新疏朗、洁净超然的文人学者气息。本文立足于清中期的社会背景及书史立场,将姚鼐的书迹作品按时间脉络展开分析,发掘其对时代书风的反思和审美取向的观照,以此视角来阐述姚鼐书法创作的人文品格和艺术追求。  关键词:姚鼐;书法风格;艺术追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  新时期以来,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改编渐成趋势。有很多现代文学名著被搬上银屏。在这一过程中,老舍的许多名著也被搬上了银屏。本文将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联系当下大众文化语境和观众审美心理,对电视剧的改编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1937年创作的中篇
摘 要:铁凝的《大浴女》以女性的自我成长为基点,通过叙述主人公尹小跳三次的从“欲望”到“洗浴”的灵魂转变和一次次的对心灵的叩问与反思,经历了从“道德欲”到“利益欲”再到“情欲”的三重洗礼,最终完成了艰辛挣扎而又痛苦的升华,获得了灵魂救赎的过程的陈述,揭示了女性只有将救赎的箭靶投向自我的心灵世界,克服和适当压制自身奔突的欲望,进行一次次灵魂的洗浴之后,心灵的救赎才会成为可能,女性才会获得成长。本文试
作者简介:陈青(1993-),女,汉,福建省南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虽然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也尚未“拍板定案”。不过当前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是Ho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