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本书最大的受益者”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看到一篇叫《托梦》的文章,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王仲大夫写的。说的是有位被王仲所在的医疗团队照顾了十多年的女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又住进了他们医院的急诊室。有天晚上做梦,王大夫和这个病人在梦里说了很多话,说完了醒来一看表,半夜3点。早上到病房,王大夫不干别的,先问昨晚有没有病人去世。一个不了解情况的护士说没有啊,他放心了。但交班会上,他却得知了那病人的死讯,而最让他吃惊的是,病人的死亡时间竟然是他醒来看表的那一刻——凌晨3点!这篇文章的最后,王大夫写道:看来,梦是真的。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但是什么原因我却一时弄不清。我跑到协和医院急诊室求见,王仲大夫见了我。聊完天从他那里出来,我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那时,我们“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已经推出了供中国内地居民使用的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希望通过填写和签署这样一份文件,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末期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是一种权利,需要被维护。但是这个概念的推广谈何容易?其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是面对我们民族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觉得《托梦》对临终事件的忠实表达,特别生动和有意义呢?
  《托梦》展现出的强大叙事能力,让我想到另一件正在介入和改变现有医疗实践的大事。在医疗技术发达到只见病不见人的今天,叙事,也就是讲述生老病死的故事,讲述在各种医疗行为中自我感受的能力,正给临床带来全新的视野和可能性,给日益陷入科学主义困境的后现代医学,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证明,它依托人的同理心,能带来医患之间更多出于本能和本性的理解和信任。这种被称为“叙事医学”的,跨越了文学、心理学、认识论、美学和各种后现代理论的交叉学科,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人类重新认识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潜力巨大的新工具。如果出一本书,以叙事医学的方法,让临床医生说出他们亲历的临终事件,给愿意了解的人带来更多智慧和想象,给医患双方一个重新认识对方的机会,会不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让真实叙事中蕴藏的能量,在社会细胞间自然弥散,就算无法把握它的所有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期望,它有生命力,而且会深入人心吧。
  当这个想法形成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有多“疯狂”。谁有这么大的精力和资源在一个不能太长的时间内,调动这个社会中也许是最忙碌的一群人,耐心谈论如此敏感的话题,而又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呢?但现在你看,这本书摆在你我面前了。是那份最先刊登《托梦》文章的报纸——《中国医学论坛报》给它的诞生打下了最初的坚实基础。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生命本质、人类困境、悲悯、包容、自由等话题不知不觉的深入,让我觉得自己在成长。我变得清洁了,勇敢了,甚至有点高尚了。
  自始至终,我认为自己是这本书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编者的话”,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本书之所以能给人以感触,是因为它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所描绘出或惨烈或平静的生死诀别。我们如何给垂死之人以尊严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这是每一位医生、每一位患者家属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我从前不想学医是因为怕自己当医生之后会看淡生死、变得冷漠,现在想来,我是大错特错的。我相信医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死者、患者的怜悯,他们的冷漠有时候更是一种自我保护,多愁善感的人大概是忍受不了生离死别的痛楚的。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更加能体会这句话。人生不带来是对的,人死不带去却是讲错了。死的时候,总有不舍,总有遗憾。你经历了生活,生活也给你以馈赠,但馈赠终将变成你参加死亡盛宴时所着的盛装。人的一生能讲很多的故事,离开这个让人眷恋的世界时,必然是最让人感叹的那一个。
  ——二不二君
  曾经,我们的生活重心过于倾斜,而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终究会湮没在时间长河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只是为了拼搏奋斗,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近而被我们忽视了。人生,健康第一,亲情第二。知道取舍,更要学会珍惜人生。
  ——Issis
  知死,懂生
  ■ 韩启德
  读完《死亡如此多情》书稿,想了很多,包括平时不太想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否定的规律大概就是“人都要死的”。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在向着死亡走去,死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遗憾的是多数人没有认真想过死,因为害怕而不敢正视死,或者虽然想过但没有想明白。及至生了重病,真切感受到死亡临近时,才惊慌失措,仓皇应对,怨天尤人,痛苦万分。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从当时对话的场景看,他的意思是连“生”都没有弄明白,还想什么死呢?但我认为还应该说“不知死,何知生”,因为如果没有把死看透,对生就难以深刻理解。当然,一个人如果对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死也就了然了。总之,无论对生还是对死的态度,都取决于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把死想透想明白了,活着的时候就多了一份自由和洒脱,而当死亡来临时,则能坦然、从容和淡定。“生如夏花之璀璨,死如秋叶之静美”,这该多好!
  本书中的病人在面临死亡时表现各异。有人恐慌,有人平静;有人只想到自己,有人更多想到别人;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充满感恩;有人为多活一天可以放弃一切,有人选择有尊严地死。至于病人家属,表现更是各式各样,悲痛欲绝的有,无奈放弃的有,气急败坏的有,失去理智的有,宽恕感恩的有,平静接受的有。总之,面临死亡之时,最能见人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品格和思想境界。
  这本书中垂危病人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深深的眷恋,病人与家人、朋友之间浓浓的爱和情,都令我感动。但更使我动情的是医患之间的那份情感。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医者和患者是由生命串连到一起的朋友。患者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者,而医者则把减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当作自己的天职,这是何等神圣而亲密的关系啊!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很多疾病面前,还是束手无策的。我们的医者应该牢记“有时是治疗,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视病人为亲人;而我们的患者则要信任和体谅医者。我注意到在这本书的众多案例中,凡是患者信任医者的,就唤起医者对患者更深的情意和责任,将心比心,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有制度原因,但医患双方修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会对此有所体会。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乃至我们常常忘记医学从何处出发,要到何处去。当前“技术至上”流行,使得我们的医者常常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实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本书里每篇文章都是医护人员讲述的亲身经历,点点滴滴,从细处娓娓道来,其事亦真,其情亦切,特别能触动人的心灵。由此想到国外近年兴起的“叙事医学”,由医者或患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以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载下来,使我们的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这将大大有助于患者的诊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这样的工作与文学结合,则能产生触及人们灵魂的好作品。文学是写人的,人是最鲜活的生命,生命最深处是灵魂,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灵魂必受触动,写出这样的文学作品能不感人吗?
  这是一本描述生、死、情的好书。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病人,对医学是“人的医学”有更深的理解。希望我们的病人们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疾病,理解医者。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更加懂得生和死,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韩启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的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人心、展示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五注重、五强化”为抓手,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大学生
期刊
策划人语: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相关统计显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半数,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这是一个有青春活力、有创新精神的高学历群体,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推动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教师被寄予了厚望。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师生员工、促进事业发展”为抓手,在夯实基础、深化主题、创新载体、辐射带动等方面,坚持“五个注重”,做到“三个创新”,狠抓“三个带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院党的建设,
期刊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十八大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也不例外,师生们把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学院发展结合起来,有着更多的感触和收获。  “这十年,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坚强政治核心作用,从无到有
期刊
看完《星际迷航》,我摘掉3D眼镜,揉了揉轻微胀痛的额头。朋友说,这电影真好看,特效炫目,不过就是没看明白这电影到底在讲什么。说完,我们俩相视一笑。对啊,40多岁的人了,戴着3D眼镜坐太久难免有点头疼,英文原版语速太快,字幕刷刷地过,精彩的空战打斗目不暇接,加上那些深奥晦涩的宇宙时空理论,看得人总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  出了影院,我们一路上谈论着年轻时候看过的那些经典影片,一边感叹岁月匆匆,连热爱的
期刊
策划人语: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为什么要建
期刊
在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也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给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作为刚刚成立不到9年的民办院校,党建工作思路清晰、站位准确、制
期刊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可谓是近年人们谈论大学之道时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他说这句话时是1931年年底,那时的清华大学与现在的大多数高校有些相似,大楼已成,静等大师。引进大师,这是很多重点大学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很多地方大学努力的方向。只是,高校多,大师少,所以难请。更多的高校还得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小先生”身上,培养他们成长为大师,培养学生成长为大师。  纵观
期刊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在这枫红菊黄、秋高气爽的收获时节,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迎来了十年华诞。回眸十年,令人感慨万千,充满感激与喜悦之情;展望未来,令人信心倍增,充满期盼与憧憬!  一、十年回眸,奋发图强结硕果  十载筚路蓝缕,华锐茁壮成长。在学院董事会的领导下,华锐人依靠上级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胸怀崇高理想,立志追求卓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力量,把美好的梦
期刊
2013年5月18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学生邢二朋3次跳入黄河急流,成功救起3名落水人员。他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黄河水院、开封市、河南省授予“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好青年”等称号。2013年9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黄河水院,像邢二朋这样的先进典型并非个案。2007年8月,水利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韩帅兵在商丘柘城县实习时,在黄河闸门下游河段成功救起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