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看到一篇叫《托梦》的文章,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王仲大夫写的。说的是有位被王仲所在的医疗团队照顾了十多年的女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又住进了他们医院的急诊室。有天晚上做梦,王大夫和这个病人在梦里说了很多话,说完了醒来一看表,半夜3点。早上到病房,王大夫不干别的,先问昨晚有没有病人去世。一个不了解情况的护士说没有啊,他放心了。但交班会上,他却得知了那病人的死讯,而最让他吃惊的是,病人的死亡时间竟然是他醒来看表的那一刻——凌晨3点!这篇文章的最后,王大夫写道:看来,梦是真的。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但是什么原因我却一时弄不清。我跑到协和医院急诊室求见,王仲大夫见了我。聊完天从他那里出来,我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那时,我们“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已经推出了供中国内地居民使用的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希望通过填写和签署这样一份文件,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末期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是一种权利,需要被维护。但是这个概念的推广谈何容易?其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是面对我们民族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觉得《托梦》对临终事件的忠实表达,特别生动和有意义呢?
《托梦》展现出的强大叙事能力,让我想到另一件正在介入和改变现有医疗实践的大事。在医疗技术发达到只见病不见人的今天,叙事,也就是讲述生老病死的故事,讲述在各种医疗行为中自我感受的能力,正给临床带来全新的视野和可能性,给日益陷入科学主义困境的后现代医学,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证明,它依托人的同理心,能带来医患之间更多出于本能和本性的理解和信任。这种被称为“叙事医学”的,跨越了文学、心理学、认识论、美学和各种后现代理论的交叉学科,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人类重新认识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潜力巨大的新工具。如果出一本书,以叙事医学的方法,让临床医生说出他们亲历的临终事件,给愿意了解的人带来更多智慧和想象,给医患双方一个重新认识对方的机会,会不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让真实叙事中蕴藏的能量,在社会细胞间自然弥散,就算无法把握它的所有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期望,它有生命力,而且会深入人心吧。
当这个想法形成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有多“疯狂”。谁有这么大的精力和资源在一个不能太长的时间内,调动这个社会中也许是最忙碌的一群人,耐心谈论如此敏感的话题,而又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呢?但现在你看,这本书摆在你我面前了。是那份最先刊登《托梦》文章的报纸——《中国医学论坛报》给它的诞生打下了最初的坚实基础。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生命本质、人类困境、悲悯、包容、自由等话题不知不觉的深入,让我觉得自己在成长。我变得清洁了,勇敢了,甚至有点高尚了。
自始至终,我认为自己是这本书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编者的话”,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本书之所以能给人以感触,是因为它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所描绘出或惨烈或平静的生死诀别。我们如何给垂死之人以尊严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这是每一位医生、每一位患者家属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我从前不想学医是因为怕自己当医生之后会看淡生死、变得冷漠,现在想来,我是大错特错的。我相信医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死者、患者的怜悯,他们的冷漠有时候更是一种自我保护,多愁善感的人大概是忍受不了生离死别的痛楚的。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更加能体会这句话。人生不带来是对的,人死不带去却是讲错了。死的时候,总有不舍,总有遗憾。你经历了生活,生活也给你以馈赠,但馈赠终将变成你参加死亡盛宴时所着的盛装。人的一生能讲很多的故事,离开这个让人眷恋的世界时,必然是最让人感叹的那一个。
——二不二君
曾经,我们的生活重心过于倾斜,而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终究会湮没在时间长河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只是为了拼搏奋斗,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近而被我们忽视了。人生,健康第一,亲情第二。知道取舍,更要学会珍惜人生。
——Issis
知死,懂生
■ 韩启德
读完《死亡如此多情》书稿,想了很多,包括平时不太想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否定的规律大概就是“人都要死的”。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在向着死亡走去,死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遗憾的是多数人没有认真想过死,因为害怕而不敢正视死,或者虽然想过但没有想明白。及至生了重病,真切感受到死亡临近时,才惊慌失措,仓皇应对,怨天尤人,痛苦万分。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从当时对话的场景看,他的意思是连“生”都没有弄明白,还想什么死呢?但我认为还应该说“不知死,何知生”,因为如果没有把死看透,对生就难以深刻理解。当然,一个人如果对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死也就了然了。总之,无论对生还是对死的态度,都取决于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把死想透想明白了,活着的时候就多了一份自由和洒脱,而当死亡来临时,则能坦然、从容和淡定。“生如夏花之璀璨,死如秋叶之静美”,这该多好!
本书中的病人在面临死亡时表现各异。有人恐慌,有人平静;有人只想到自己,有人更多想到别人;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充满感恩;有人为多活一天可以放弃一切,有人选择有尊严地死。至于病人家属,表现更是各式各样,悲痛欲绝的有,无奈放弃的有,气急败坏的有,失去理智的有,宽恕感恩的有,平静接受的有。总之,面临死亡之时,最能见人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品格和思想境界。
这本书中垂危病人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深深的眷恋,病人与家人、朋友之间浓浓的爱和情,都令我感动。但更使我动情的是医患之间的那份情感。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医者和患者是由生命串连到一起的朋友。患者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者,而医者则把减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当作自己的天职,这是何等神圣而亲密的关系啊!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很多疾病面前,还是束手无策的。我们的医者应该牢记“有时是治疗,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视病人为亲人;而我们的患者则要信任和体谅医者。我注意到在这本书的众多案例中,凡是患者信任医者的,就唤起医者对患者更深的情意和责任,将心比心,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有制度原因,但医患双方修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会对此有所体会。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乃至我们常常忘记医学从何处出发,要到何处去。当前“技术至上”流行,使得我们的医者常常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实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本书里每篇文章都是医护人员讲述的亲身经历,点点滴滴,从细处娓娓道来,其事亦真,其情亦切,特别能触动人的心灵。由此想到国外近年兴起的“叙事医学”,由医者或患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以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载下来,使我们的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这将大大有助于患者的诊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这样的工作与文学结合,则能产生触及人们灵魂的好作品。文学是写人的,人是最鲜活的生命,生命最深处是灵魂,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灵魂必受触动,写出这样的文学作品能不感人吗?
这是一本描述生、死、情的好书。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病人,对医学是“人的医学”有更深的理解。希望我们的病人们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疾病,理解医者。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更加懂得生和死,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韩启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的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编:思 源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但是什么原因我却一时弄不清。我跑到协和医院急诊室求见,王仲大夫见了我。聊完天从他那里出来,我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那时,我们“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已经推出了供中国内地居民使用的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希望通过填写和签署这样一份文件,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末期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是一种权利,需要被维护。但是这个概念的推广谈何容易?其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是面对我们民族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觉得《托梦》对临终事件的忠实表达,特别生动和有意义呢?
《托梦》展现出的强大叙事能力,让我想到另一件正在介入和改变现有医疗实践的大事。在医疗技术发达到只见病不见人的今天,叙事,也就是讲述生老病死的故事,讲述在各种医疗行为中自我感受的能力,正给临床带来全新的视野和可能性,给日益陷入科学主义困境的后现代医学,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证明,它依托人的同理心,能带来医患之间更多出于本能和本性的理解和信任。这种被称为“叙事医学”的,跨越了文学、心理学、认识论、美学和各种后现代理论的交叉学科,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人类重新认识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潜力巨大的新工具。如果出一本书,以叙事医学的方法,让临床医生说出他们亲历的临终事件,给愿意了解的人带来更多智慧和想象,给医患双方一个重新认识对方的机会,会不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让真实叙事中蕴藏的能量,在社会细胞间自然弥散,就算无法把握它的所有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期望,它有生命力,而且会深入人心吧。
当这个想法形成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有多“疯狂”。谁有这么大的精力和资源在一个不能太长的时间内,调动这个社会中也许是最忙碌的一群人,耐心谈论如此敏感的话题,而又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呢?但现在你看,这本书摆在你我面前了。是那份最先刊登《托梦》文章的报纸——《中国医学论坛报》给它的诞生打下了最初的坚实基础。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生命本质、人类困境、悲悯、包容、自由等话题不知不觉的深入,让我觉得自己在成长。我变得清洁了,勇敢了,甚至有点高尚了。
自始至终,我认为自己是这本书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编者的话”,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本书之所以能给人以感触,是因为它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所描绘出或惨烈或平静的生死诀别。我们如何给垂死之人以尊严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这是每一位医生、每一位患者家属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我从前不想学医是因为怕自己当医生之后会看淡生死、变得冷漠,现在想来,我是大错特错的。我相信医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死者、患者的怜悯,他们的冷漠有时候更是一种自我保护,多愁善感的人大概是忍受不了生离死别的痛楚的。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更加能体会这句话。人生不带来是对的,人死不带去却是讲错了。死的时候,总有不舍,总有遗憾。你经历了生活,生活也给你以馈赠,但馈赠终将变成你参加死亡盛宴时所着的盛装。人的一生能讲很多的故事,离开这个让人眷恋的世界时,必然是最让人感叹的那一个。
——二不二君
曾经,我们的生活重心过于倾斜,而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终究会湮没在时间长河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只是为了拼搏奋斗,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近而被我们忽视了。人生,健康第一,亲情第二。知道取舍,更要学会珍惜人生。
——Issis
知死,懂生
■ 韩启德
读完《死亡如此多情》书稿,想了很多,包括平时不太想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否定的规律大概就是“人都要死的”。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在向着死亡走去,死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遗憾的是多数人没有认真想过死,因为害怕而不敢正视死,或者虽然想过但没有想明白。及至生了重病,真切感受到死亡临近时,才惊慌失措,仓皇应对,怨天尤人,痛苦万分。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从当时对话的场景看,他的意思是连“生”都没有弄明白,还想什么死呢?但我认为还应该说“不知死,何知生”,因为如果没有把死看透,对生就难以深刻理解。当然,一个人如果对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死也就了然了。总之,无论对生还是对死的态度,都取决于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把死想透想明白了,活着的时候就多了一份自由和洒脱,而当死亡来临时,则能坦然、从容和淡定。“生如夏花之璀璨,死如秋叶之静美”,这该多好!
本书中的病人在面临死亡时表现各异。有人恐慌,有人平静;有人只想到自己,有人更多想到别人;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充满感恩;有人为多活一天可以放弃一切,有人选择有尊严地死。至于病人家属,表现更是各式各样,悲痛欲绝的有,无奈放弃的有,气急败坏的有,失去理智的有,宽恕感恩的有,平静接受的有。总之,面临死亡之时,最能见人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品格和思想境界。
这本书中垂危病人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深深的眷恋,病人与家人、朋友之间浓浓的爱和情,都令我感动。但更使我动情的是医患之间的那份情感。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医者和患者是由生命串连到一起的朋友。患者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者,而医者则把减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当作自己的天职,这是何等神圣而亲密的关系啊!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很多疾病面前,还是束手无策的。我们的医者应该牢记“有时是治疗,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视病人为亲人;而我们的患者则要信任和体谅医者。我注意到在这本书的众多案例中,凡是患者信任医者的,就唤起医者对患者更深的情意和责任,将心比心,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有制度原因,但医患双方修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会对此有所体会。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乃至我们常常忘记医学从何处出发,要到何处去。当前“技术至上”流行,使得我们的医者常常忘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实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本书里每篇文章都是医护人员讲述的亲身经历,点点滴滴,从细处娓娓道来,其事亦真,其情亦切,特别能触动人的心灵。由此想到国外近年兴起的“叙事医学”,由医者或患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以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载下来,使我们的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这将大大有助于患者的诊疗,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这样的工作与文学结合,则能产生触及人们灵魂的好作品。文学是写人的,人是最鲜活的生命,生命最深处是灵魂,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灵魂必受触动,写出这样的文学作品能不感人吗?
这是一本描述生、死、情的好书。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病人,对医学是“人的医学”有更深的理解。希望我们的病人们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疾病,理解医者。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更加懂得生和死,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韩启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摘编自《死亡如此多情》的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