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分制作为世界教育的经典模式被引入到艺术院校(系)的教学中体现了诸多优势,同样在教育资源、教育形式、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性。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艺术院校(系)学分制改革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系) 学分制 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学分制作为中共中央对全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部分地区和高校中开始了实践与探索。一九九五年由文化部原教育司主办、在长春召开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分制交流研讨会”,更进一步地为高等艺术院校(系)的学分制改革与实施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方向。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学分制改革已全面或部分地在高等艺术院校(系)展开,并体现出其优势特色。
首先,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提高了教育水平,在与世界教育经典模式的接轨中,加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追溯我国的教育历史,自民国初年已有“学分制”的概念出现,至今在不断的对外交流学习中,为提高教育水平广泛的吸收、借鉴国际上的优秀教育模式,对待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做到“不拒绝、不存偏见,大胆吸收、为我所用”,同时还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不迷信、不盲从、不照搬照抄”。结合各校的传统与特色,从基层教学单位的实际着手,将学分制逐步地深入与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美国作为学分制的发源地在经历了百年后,仍然没有在改革的道路上止步。针对高等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学分制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时也为教师的国内外访问、进修和教师互访以及留学生、交换生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方便,为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加强了高校在国内与国际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力。
其次,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发展。由于艺术院校(系)的教学特殊性,在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之后,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出挑战。教师要改良原有的授课形式和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制度,这一过程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升华过程,也是在新挑战中提高自身水准的过程。同样,学分制为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打开了另一扇门”,怎样更多地学习知识、怎样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怎样更快速地升学毕业……这些问题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完善,成为在新形势下学生所要考虑的新课题,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在教师与学生解决、适应新制度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发展。“班级制”“学年制”到“选课制”“学分制”,一成不变的学制管理突然被“流动的”“量化的”“非线性的”新制度打破,从工作的量和时间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肯定要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总结经验、提高绩效使教学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中,高等艺术院校(系)结合自身特点在多方面取得了成绩,同时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教学软件”和“教学硬件”两大部分。在“软件”中:第一,学分制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有的不能将学分制从入学贯彻至毕业,只是在部分学年、部分学期实行学分制度;有的没有把学分制扩展到全院校,只是在部分专业、部分系部实行学分制度。第二,学分制的课程建设不够深入,课程的设置贫乏、单调,没有体现出学分制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课程的安排呆板、重复,没有突破原有的“朝九晚五”模式,自由度低,不够灵活。第三,学分制的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或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或是教师的授课方式陈旧不能很好地向非本專业学生传授知识。在“硬件”方面,教学设施的紧张是制约学分制实行的重要阻力。由于在选修课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集中程度不同,就会出现教学设施的分配失衡现象。结合艺术院校(系)的特点(这里以本单位即美术院校为例),例如天光教室、暗房教室、车间工作室、计算机房、画案、画架、教具、模特等等,经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分制的顺利进行。
教学体制是教学的准绳和支撑,用来为标准化、专业化、程序化、精确量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依靠和支持。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虽然已经实施了学分制度,并且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鼓励与号召下,各高等院校已全部或部分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但在实行中仍然在各环节被传统体制模式的桎梏束缚。学生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的发放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在沿袭传统的学年制;学生修满学分,毕业离校,也在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出现低效的情况;学生按学年缴纳学费,无论选课的多少。
其他方面,首先是艺术教育形式的局限性。艺术院校(系)的教学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情的传达与共鸣,虽然要通过技术性的训练,但仍离不开教师以“师徒”“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这就在范围上和时间上制约了授课的环境,必须要通过长期、不间断的传授和训练,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并且是小群体的、以工作室授课为代表的。而这些是与学分制选修课程的集中程度高、流动性大、教学时间短、授课地点多变的特点不相适应的。其次是师生传统思想的局限性。诚如上述所言,由于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所以使得教师希望能全神投入到本专业、本工作室的教学当中,通过时间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从中发现有潜质的佼佼者加以重点培养,以达到“传承衣钵”,培育人才的目的。故而,不想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大量选修课程上。同样,从学生的角度也希望能在本专业上得到教师更多的指点,所以到选修课程阶段仍然选择自己专业的课程。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其他专业学生无法选择到该专业课程,或是造成本专业学生因选不到本专业课程而随意选课混分,使得学分制“高能低效”,没有发挥其特长与作用。
那么,学分制改革体现出其优势并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系)应通过怎样的整改途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呢?
第一,院校(系)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只是教学的管理部门和基层的教学单位,而是全校树立全局意识,实行各部门联动,做好配套工作与措施,确立为包括学分制改革在内的教学工作服务的观念,相互促进,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化、完善化,使其制订有度、执行有力。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师生观念,贯彻落实学分制度,促进教学管理上新水平。
只要是改革就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在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路上注定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系)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探索前行,不断积累、逐渐完善,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系) 学分制 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学分制作为中共中央对全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部分地区和高校中开始了实践与探索。一九九五年由文化部原教育司主办、在长春召开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分制交流研讨会”,更进一步地为高等艺术院校(系)的学分制改革与实施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方向。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学分制改革已全面或部分地在高等艺术院校(系)展开,并体现出其优势特色。
首先,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提高了教育水平,在与世界教育经典模式的接轨中,加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追溯我国的教育历史,自民国初年已有“学分制”的概念出现,至今在不断的对外交流学习中,为提高教育水平广泛的吸收、借鉴国际上的优秀教育模式,对待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做到“不拒绝、不存偏见,大胆吸收、为我所用”,同时还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不迷信、不盲从、不照搬照抄”。结合各校的传统与特色,从基层教学单位的实际着手,将学分制逐步地深入与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美国作为学分制的发源地在经历了百年后,仍然没有在改革的道路上止步。针对高等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学分制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时也为教师的国内外访问、进修和教师互访以及留学生、交换生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方便,为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加强了高校在国内与国际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力。
其次,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发展。由于艺术院校(系)的教学特殊性,在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之后,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出挑战。教师要改良原有的授课形式和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制度,这一过程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升华过程,也是在新挑战中提高自身水准的过程。同样,学分制为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打开了另一扇门”,怎样更多地学习知识、怎样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怎样更快速地升学毕业……这些问题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完善,成为在新形势下学生所要考虑的新课题,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在教师与学生解决、适应新制度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与管理的发展。“班级制”“学年制”到“选课制”“学分制”,一成不变的学制管理突然被“流动的”“量化的”“非线性的”新制度打破,从工作的量和时间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肯定要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总结经验、提高绩效使教学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中,高等艺术院校(系)结合自身特点在多方面取得了成绩,同时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教学软件”和“教学硬件”两大部分。在“软件”中:第一,学分制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有的不能将学分制从入学贯彻至毕业,只是在部分学年、部分学期实行学分制度;有的没有把学分制扩展到全院校,只是在部分专业、部分系部实行学分制度。第二,学分制的课程建设不够深入,课程的设置贫乏、单调,没有体现出学分制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课程的安排呆板、重复,没有突破原有的“朝九晚五”模式,自由度低,不够灵活。第三,学分制的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或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或是教师的授课方式陈旧不能很好地向非本專业学生传授知识。在“硬件”方面,教学设施的紧张是制约学分制实行的重要阻力。由于在选修课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集中程度不同,就会出现教学设施的分配失衡现象。结合艺术院校(系)的特点(这里以本单位即美术院校为例),例如天光教室、暗房教室、车间工作室、计算机房、画案、画架、教具、模特等等,经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分制的顺利进行。
教学体制是教学的准绳和支撑,用来为标准化、专业化、程序化、精确量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依靠和支持。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虽然已经实施了学分制度,并且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鼓励与号召下,各高等院校已全部或部分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但在实行中仍然在各环节被传统体制模式的桎梏束缚。学生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的发放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在沿袭传统的学年制;学生修满学分,毕业离校,也在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出现低效的情况;学生按学年缴纳学费,无论选课的多少。
其他方面,首先是艺术教育形式的局限性。艺术院校(系)的教学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情的传达与共鸣,虽然要通过技术性的训练,但仍离不开教师以“师徒”“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这就在范围上和时间上制约了授课的环境,必须要通过长期、不间断的传授和训练,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并且是小群体的、以工作室授课为代表的。而这些是与学分制选修课程的集中程度高、流动性大、教学时间短、授课地点多变的特点不相适应的。其次是师生传统思想的局限性。诚如上述所言,由于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所以使得教师希望能全神投入到本专业、本工作室的教学当中,通过时间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从中发现有潜质的佼佼者加以重点培养,以达到“传承衣钵”,培育人才的目的。故而,不想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大量选修课程上。同样,从学生的角度也希望能在本专业上得到教师更多的指点,所以到选修课程阶段仍然选择自己专业的课程。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其他专业学生无法选择到该专业课程,或是造成本专业学生因选不到本专业课程而随意选课混分,使得学分制“高能低效”,没有发挥其特长与作用。
那么,学分制改革体现出其优势并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系)应通过怎样的整改途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呢?
第一,院校(系)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只是教学的管理部门和基层的教学单位,而是全校树立全局意识,实行各部门联动,做好配套工作与措施,确立为包括学分制改革在内的教学工作服务的观念,相互促进,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化、完善化,使其制订有度、执行有力。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师生观念,贯彻落实学分制度,促进教学管理上新水平。
只要是改革就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在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路上注定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系)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探索前行,不断积累、逐渐完善,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