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众多的语文评课,有结构完美的课,有收效显著的课,有声情并茂的课,有有语文味的课,有目标明确高效的课……诸如此类,证明语文课堂观念有了更新。但评价范围过于宽泛,理念过于笼统,程式过于教条,既不能引领语文课堂朝着可改进、可操作的方向发展,更无法切中语文课堂的本质。怎样评价一堂语文课,才能让授课者、听课者从评价中获得一些启示?可从课程理念、课堂组织、文本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一、着眼于课程理念,使评价具有引领性
1.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下师道尊严的身份和架子。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抱着与学生一道学习的态度,才能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才能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缓减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劣势,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分解切中“三维目标”,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文学习要达成的总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它应该在具体的某一堂语文课中得到分解和体现。如何分解、体现这“三维目标”?语文课堂目标设置所遵循的原则是“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或者获得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目标的指引下,引导学生有效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3.要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思维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课堂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语言的精妙之处开启学生的思维窍门,它成了一堂语文课好坏的标准。”(魏书生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形式,也不管课堂是“沸沸扬扬”还是“波澜不惊”,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对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的不同层次的审视,也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角度。
二、着手于课堂组织,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有效的课堂组织,就是通过外部媒介把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发挥到最佳状态。评价语文课堂要关注哪些有效的组织形式?要关注教师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是否适中;表情达意是否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肢体语言是否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教师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启发、讨论等让学生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是否有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图表、实物、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小型教学竞赛活动,如集体竞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者关注课堂组织形式和策略,并不断调整,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要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要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改进,要摒弃单一的、机械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看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否面向全体,客观公正;是否发自内心,充满真诚;是否注重引导,充满机智;是否注重启发,敢于纠错;是否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多元互动。
三、着力于文本内容,使评价触及语文的本质
语文的本质,《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一切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去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认识深度、审美意识、探究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听、说、读、写是语文课最基本的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基本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领会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感情,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领悟作品的思想。因此,教师着力于文本内容,观语文课堂是否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是否以自己的分析和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阅读体会和思考;是否以呈现背景资料的形式代替学生的独特感悟;是否在捍卫作品思想尊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创意阅读;是否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意蕴找到生命成长的契合点,进行文化构建和精神生成;是否围绕核心话题及时追问,将文本阅读引向深入;是否运用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佑军.课改十年感悟[J].语文教学通讯,2012(2).
[2]编辑部.守住语文的根[J].语文教学通讯,2012(3).
[3]刘浩.例说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2(2).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一、着眼于课程理念,使评价具有引领性
1.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下师道尊严的身份和架子。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抱着与学生一道学习的态度,才能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才能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缓减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劣势,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分解切中“三维目标”,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文学习要达成的总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它应该在具体的某一堂语文课中得到分解和体现。如何分解、体现这“三维目标”?语文课堂目标设置所遵循的原则是“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或者获得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目标的指引下,引导学生有效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3.要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思维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课堂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语言的精妙之处开启学生的思维窍门,它成了一堂语文课好坏的标准。”(魏书生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形式,也不管课堂是“沸沸扬扬”还是“波澜不惊”,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对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的不同层次的审视,也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角度。
二、着手于课堂组织,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有效的课堂组织,就是通过外部媒介把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发挥到最佳状态。评价语文课堂要关注哪些有效的组织形式?要关注教师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是否适中;表情达意是否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肢体语言是否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教师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启发、讨论等让学生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是否有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图表、实物、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小型教学竞赛活动,如集体竞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者关注课堂组织形式和策略,并不断调整,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要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要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改进,要摒弃单一的、机械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看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否面向全体,客观公正;是否发自内心,充满真诚;是否注重引导,充满机智;是否注重启发,敢于纠错;是否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多元互动。
三、着力于文本内容,使评价触及语文的本质
语文的本质,《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一切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去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认识深度、审美意识、探究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听、说、读、写是语文课最基本的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基本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领会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感情,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领悟作品的思想。因此,教师着力于文本内容,观语文课堂是否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是否以自己的分析和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阅读体会和思考;是否以呈现背景资料的形式代替学生的独特感悟;是否在捍卫作品思想尊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创意阅读;是否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意蕴找到生命成长的契合点,进行文化构建和精神生成;是否围绕核心话题及时追问,将文本阅读引向深入;是否运用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佑军.课改十年感悟[J].语文教学通讯,2012(2).
[2]编辑部.守住语文的根[J].语文教学通讯,2012(3).
[3]刘浩.例说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2(2).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