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一定的教学活动必须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我们却完全忽略了班级的差异性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却很难看到有哪个教师是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的学生情况有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也是严重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作者阐述了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一。然而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违反这一原则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
一、语文教学中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现象
1.进度的整齐划一。我校每个年级都有很多班级,比如一年级(1)班、一年级(2)班直至一年级某班,可以说这些班级之间的情況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学校在进行教学规划时,要求教学进度完全一致,比如到期中考试前必须讲到某册书的第几单元,到期末考试时必须讲完整册书等。个别学校甚至严格到每节课的进度统一,每周下来的教学进度都要严格规定好。比如对于一篇课文来讲,学校要求教师提前计划课时,每一节课必须严格落实这一点,不能有一点教学自主性。我们经常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到,有的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因为讲课的节奏没有把握好,造成一节课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的情况出现,使得课堂的教学活动出现时间使用上不恰当,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目标的整齐划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一定的教学活动必须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我们完全忽略班级的差异性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看到一个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却很难看到有哪个教师是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的学生情况有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是严重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事实上,教学活动是按照既定的规定时间完成了,但是这些目标实现得怎么样呢?真正的结果是并非完美完成。由平时的测验结果就可以看到,从满分到较低的分数分布,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在接受教学任务的差异性。成绩较好的,就是适应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实现较好的;成绩不好的,就是不适应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不好的。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是是否考虑过应该尊重这样的差异性,从而改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呢?
二、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
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最根本的原则。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呢?
1.有区别教学。这一点是针对不同的班级来说的,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教授两个平行班级。但是两个平行班级的情况肯定是有所差别的,教学必须不忽视这些差异,从这些差别出发,找到适合不同班级的教学方法,这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从进度上说,不必讲究整齐划一。对某个班来说,可能一篇课文只要两个课时就可以讲完,而对于另外一个班来说,这篇课文讲两个课时可能是不够的,怎么办?必须有区别地教学。
2.分层次教学。这一点是针对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来说的。在一个班上,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之间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按照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有的学生可能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而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怎么办?必须实行分层次教学,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几个层次,高级、中级及基础等几个层次,对他们的要求可以有所区别。比如对于一些需要背诵的课文来说,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背熟一些,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背过即可,而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学生来说,背过的要求可能就比较高,完成起来比较困难,要求读熟就行,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则。
三、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必须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的形势下,教学评价方式严重制约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实施。在目前的评价方式下,大多数学校还是以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能够量化的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实上,这些评价指标的制定及评价方式的实行是与因材施教原则相违背的,它事实上忽略了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价方式。
我认为分层评价机制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分别制定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实现教学目标,不必追求过于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记叙文的写作,可以首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有的学生要求能够完成叙述即可,而有的学生则要求语言优美,而对于一些要求更高的学生则要求文章的立意。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达到不同的要求,这样的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差异,这样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充分应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一。然而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违反这一原则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
一、语文教学中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现象
1.进度的整齐划一。我校每个年级都有很多班级,比如一年级(1)班、一年级(2)班直至一年级某班,可以说这些班级之间的情況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学校在进行教学规划时,要求教学进度完全一致,比如到期中考试前必须讲到某册书的第几单元,到期末考试时必须讲完整册书等。个别学校甚至严格到每节课的进度统一,每周下来的教学进度都要严格规定好。比如对于一篇课文来讲,学校要求教师提前计划课时,每一节课必须严格落实这一点,不能有一点教学自主性。我们经常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到,有的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因为讲课的节奏没有把握好,造成一节课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的情况出现,使得课堂的教学活动出现时间使用上不恰当,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目标的整齐划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一定的教学活动必须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我们完全忽略班级的差异性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看到一个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却很难看到有哪个教师是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的学生情况有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是严重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事实上,教学活动是按照既定的规定时间完成了,但是这些目标实现得怎么样呢?真正的结果是并非完美完成。由平时的测验结果就可以看到,从满分到较低的分数分布,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在接受教学任务的差异性。成绩较好的,就是适应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实现较好的;成绩不好的,就是不适应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不好的。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是是否考虑过应该尊重这样的差异性,从而改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呢?
二、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
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最根本的原则。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呢?
1.有区别教学。这一点是针对不同的班级来说的,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教授两个平行班级。但是两个平行班级的情况肯定是有所差别的,教学必须不忽视这些差异,从这些差别出发,找到适合不同班级的教学方法,这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从进度上说,不必讲究整齐划一。对某个班来说,可能一篇课文只要两个课时就可以讲完,而对于另外一个班来说,这篇课文讲两个课时可能是不够的,怎么办?必须有区别地教学。
2.分层次教学。这一点是针对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来说的。在一个班上,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之间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按照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有的学生可能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而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怎么办?必须实行分层次教学,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几个层次,高级、中级及基础等几个层次,对他们的要求可以有所区别。比如对于一些需要背诵的课文来说,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背熟一些,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背过即可,而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学生来说,背过的要求可能就比较高,完成起来比较困难,要求读熟就行,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则。
三、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必须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的形势下,教学评价方式严重制约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实施。在目前的评价方式下,大多数学校还是以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能够量化的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实上,这些评价指标的制定及评价方式的实行是与因材施教原则相违背的,它事实上忽略了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价方式。
我认为分层评价机制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分别制定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实现教学目标,不必追求过于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记叙文的写作,可以首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有的学生要求能够完成叙述即可,而有的学生则要求语言优美,而对于一些要求更高的学生则要求文章的立意。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达到不同的要求,这样的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差异,这样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成,学有所乐,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充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