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是一种欲望和期待得到满足后的精神愉悦。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到快乐,就会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文的钥匙。
学习语文感到快乐,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在写字作文阅读文本时有审美快感。审美快感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而各人的经验修养和爱好各不相同,因而就会有不尽相同的审美快感。
美感是鉴赏力协同想象力、知解力对形式、表象的审美判断结果,它具有主观目的性、普遍可表达性。为此,笔者首先与学生分享文字书写常识:点如高峰坠石般灵动,横如千里云阵般张力,竖如万岁枯藤般劲挺,撇如利剑截断犀象,捺如崩浪雪奔;结体左顾右盼,笔画彼此谦让包容,凸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字风,把汉字写好,大有学问,趣味无穷。教师讲规范,做示范,学生口念心追手动,久而久之,掌握了汉字书法的一套看家本领。这样,学生自写自赏,自写互赏,其乐无穷。
其次,与学生一起分享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的汉字结构规律。学生根据构字规律认识字,既方便,又有趣,减少了写错别字的现象。积累词汇乐趣多多:同义词大联欢,反义词大结队,给形象性突出蕴涵丰富的词汇大“照相”(制作特写镜头),等等。学生对字词学习兴趣浓厚是其阅读写作兴趣浓厚的基础,因此,笔者常与学生一起搞文字、词汇游戏。
再次,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文学作品的快乐。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作品中,将自我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等同,从而将作品中的人物的生命活动当做自己的生命活动。当然读者把什么样的情感移入文本对象,是受到对象的性质制约的。或者说,移在客体上面的情感总与客体自身的性质或性质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高山大河、雷鸣电闪的耸立奔腾、激越震撼使人产生崇高感;小桥流水、斜风细雨的清闲宁静、轻盈和缓使人产生优美感。古人讲“竹令人韵,菊令人清,梅令人闲,兰令人幽”,其着眼处正是对这几种花卉生命品性的内在自居。读者则通过内在自居而与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发生亲密接触,进入与作品的精神对话。这种内自居,通常表现为读者有意或无意将自己想象为作品中的人物,对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有切身体会。自居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角色效应。所谓角色效应就是指欣赏者不但冒充,而且可能会将自己惟妙惟肖地化为某个人物,代其思考,替其行事,为其担忧,以致完全丧失主体性。常见的是角色效应和性别效应,还有年龄效应、善恶效应、境遇效应、性格效应等。
自居作用,本质上讲,是一种介入性体验。介入性体验,指将自我全部身心投入艺术展现的世界之中的审美经验。在介入性体验中,很少掺有智性活动的成分,没有理性的判断和知性的认识,没有理念性的先入之见,没有关于对象性的思考,体验呈现为一种自然发生的感觉过程。体验者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感受文艺展现的生命世界。体验者最关心的是他从自己的体验中究竟获得了哪些感受,主张以纯粹的态度进入体验,获得艺术世界给予人的本真状态的感受。欣赏者能够排除自己的前经验和既定的接受图式,以虚静空澈的心态感知对象,获得最真切的审美经验。学生阅读中的自居意识是极其宝贵的,应大力扶持与培养。
阅读教学中,笔者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如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开展情感体验活动。诗人从酒后沉睡中醒来,探问帘外的花木。她不满意侍女“海棠依旧”的答复,轻声念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绿肥红瘦”最富于形象性和情感性,“绿肥红瘦”表面上写的是雨后花木的情态,形象、新颖。“绿”、“红”既代指叶和花,又点染了雨后海棠花叶的鲜丽色彩;“肥”字十分逼真地写出了绿叶的丰腴、润泽和茂盛,“瘦”字比拟疏雨骤风后花朵的稀疏和花瓣的凋零。这是特定情境下特定事物所特有的情趣。如果联想诗人坎坷的经历和风雨交加的处境,再感受其意义和情味,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旨趣”在慨叹消不尽的伤感愁情和易逝的韶华岁月。诗人以情观物,由景生情,创造了形象的情感空间。阅读诗文,从语言文字入手,挖掘、剖析和体验,仿佛诗人说的是读者自己的话,宣泄的正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境界,并由此产生阅读审美快感。
由于作家创作会使用陌生化和通感的艺术技巧,因此,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这方面的知识,为他们阅读欣赏扫除障碍。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技巧,首先要求作家在语言层面不用读者熟悉的形象或角度描绘事物,主张用违背日常习惯的方式选择词语,有意造成理解的困难或形象的变形。例如,李清照“绿肥红瘦”中“绿”与“红”只有深与浅、浓与淡之说,怎么会说“肥”与“瘦”呢?实际上这里就用了创新说法或者叫陌生化说辞,借“绿”与“红”分别称代“叶”与“花”,用特征代事物,这就给读者阅读欣赏带来理解困难,不能达到诗意隽永、兴味无穷的效果。其次,陌生化要求作家在叙事层面进行积极创造变形,使作为素材的“本事”变成小说的“情节”。所谓“本事”是指那些基本的材料——素材,一些将要被编织进情节的事件的总和;而“情节”是被实际讲述的故事,或者说是故事被讲述的方式,材料被组合起来的方式。通感,往往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创造。比如众人皆知的宋词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诗的本意是描绘杏花茂密繁盛的景象,诉诸人的视觉。然而用一“闹”字,却更诉诸人的听觉,以一种通感,展示出杏花怒放的动态,可感可触,生动形象。在这里,静态的形象变成了动态的过程,单一的感觉变成了多种感觉的综合融汇,画面有了纵深的感觉。又如视觉器官本来并无冷暖的感觉,冷暖当属触觉的感受。但人们都认可红、橙、黄为暖色,青、蓝、紫为冷色。且色彩亦可由视觉转化为嗅觉和味觉,所谓“秀色可餐”便是这个意思。学生懂得了这些知识,阅读欣赏时就更自信。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审美需要,直接表现为对审美享受的追求,书法与文学作品向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由审美享受引起人们的情绪高涨,进而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愉快和精神上的陶醉。
人经历过高阶段的情感体验之后,常会留下深远的影响,有脱胎换骨的作用。学生因为读书写字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常感愉悦,常感“脱胎换骨”,故而能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多写字,写好字,乐写字,始终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之中。
学习语文感到快乐,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在写字作文阅读文本时有审美快感。审美快感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而各人的经验修养和爱好各不相同,因而就会有不尽相同的审美快感。
美感是鉴赏力协同想象力、知解力对形式、表象的审美判断结果,它具有主观目的性、普遍可表达性。为此,笔者首先与学生分享文字书写常识:点如高峰坠石般灵动,横如千里云阵般张力,竖如万岁枯藤般劲挺,撇如利剑截断犀象,捺如崩浪雪奔;结体左顾右盼,笔画彼此谦让包容,凸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字风,把汉字写好,大有学问,趣味无穷。教师讲规范,做示范,学生口念心追手动,久而久之,掌握了汉字书法的一套看家本领。这样,学生自写自赏,自写互赏,其乐无穷。
其次,与学生一起分享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的汉字结构规律。学生根据构字规律认识字,既方便,又有趣,减少了写错别字的现象。积累词汇乐趣多多:同义词大联欢,反义词大结队,给形象性突出蕴涵丰富的词汇大“照相”(制作特写镜头),等等。学生对字词学习兴趣浓厚是其阅读写作兴趣浓厚的基础,因此,笔者常与学生一起搞文字、词汇游戏。
再次,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文学作品的快乐。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作品中,将自我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等同,从而将作品中的人物的生命活动当做自己的生命活动。当然读者把什么样的情感移入文本对象,是受到对象的性质制约的。或者说,移在客体上面的情感总与客体自身的性质或性质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高山大河、雷鸣电闪的耸立奔腾、激越震撼使人产生崇高感;小桥流水、斜风细雨的清闲宁静、轻盈和缓使人产生优美感。古人讲“竹令人韵,菊令人清,梅令人闲,兰令人幽”,其着眼处正是对这几种花卉生命品性的内在自居。读者则通过内在自居而与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发生亲密接触,进入与作品的精神对话。这种内自居,通常表现为读者有意或无意将自己想象为作品中的人物,对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有切身体会。自居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角色效应。所谓角色效应就是指欣赏者不但冒充,而且可能会将自己惟妙惟肖地化为某个人物,代其思考,替其行事,为其担忧,以致完全丧失主体性。常见的是角色效应和性别效应,还有年龄效应、善恶效应、境遇效应、性格效应等。
自居作用,本质上讲,是一种介入性体验。介入性体验,指将自我全部身心投入艺术展现的世界之中的审美经验。在介入性体验中,很少掺有智性活动的成分,没有理性的判断和知性的认识,没有理念性的先入之见,没有关于对象性的思考,体验呈现为一种自然发生的感觉过程。体验者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感受文艺展现的生命世界。体验者最关心的是他从自己的体验中究竟获得了哪些感受,主张以纯粹的态度进入体验,获得艺术世界给予人的本真状态的感受。欣赏者能够排除自己的前经验和既定的接受图式,以虚静空澈的心态感知对象,获得最真切的审美经验。学生阅读中的自居意识是极其宝贵的,应大力扶持与培养。
阅读教学中,笔者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如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开展情感体验活动。诗人从酒后沉睡中醒来,探问帘外的花木。她不满意侍女“海棠依旧”的答复,轻声念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绿肥红瘦”最富于形象性和情感性,“绿肥红瘦”表面上写的是雨后花木的情态,形象、新颖。“绿”、“红”既代指叶和花,又点染了雨后海棠花叶的鲜丽色彩;“肥”字十分逼真地写出了绿叶的丰腴、润泽和茂盛,“瘦”字比拟疏雨骤风后花朵的稀疏和花瓣的凋零。这是特定情境下特定事物所特有的情趣。如果联想诗人坎坷的经历和风雨交加的处境,再感受其意义和情味,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旨趣”在慨叹消不尽的伤感愁情和易逝的韶华岁月。诗人以情观物,由景生情,创造了形象的情感空间。阅读诗文,从语言文字入手,挖掘、剖析和体验,仿佛诗人说的是读者自己的话,宣泄的正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境界,并由此产生阅读审美快感。
由于作家创作会使用陌生化和通感的艺术技巧,因此,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这方面的知识,为他们阅读欣赏扫除障碍。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技巧,首先要求作家在语言层面不用读者熟悉的形象或角度描绘事物,主张用违背日常习惯的方式选择词语,有意造成理解的困难或形象的变形。例如,李清照“绿肥红瘦”中“绿”与“红”只有深与浅、浓与淡之说,怎么会说“肥”与“瘦”呢?实际上这里就用了创新说法或者叫陌生化说辞,借“绿”与“红”分别称代“叶”与“花”,用特征代事物,这就给读者阅读欣赏带来理解困难,不能达到诗意隽永、兴味无穷的效果。其次,陌生化要求作家在叙事层面进行积极创造变形,使作为素材的“本事”变成小说的“情节”。所谓“本事”是指那些基本的材料——素材,一些将要被编织进情节的事件的总和;而“情节”是被实际讲述的故事,或者说是故事被讲述的方式,材料被组合起来的方式。通感,往往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创造。比如众人皆知的宋词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诗的本意是描绘杏花茂密繁盛的景象,诉诸人的视觉。然而用一“闹”字,却更诉诸人的听觉,以一种通感,展示出杏花怒放的动态,可感可触,生动形象。在这里,静态的形象变成了动态的过程,单一的感觉变成了多种感觉的综合融汇,画面有了纵深的感觉。又如视觉器官本来并无冷暖的感觉,冷暖当属触觉的感受。但人们都认可红、橙、黄为暖色,青、蓝、紫为冷色。且色彩亦可由视觉转化为嗅觉和味觉,所谓“秀色可餐”便是这个意思。学生懂得了这些知识,阅读欣赏时就更自信。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审美需要,直接表现为对审美享受的追求,书法与文学作品向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由审美享受引起人们的情绪高涨,进而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愉快和精神上的陶醉。
人经历过高阶段的情感体验之后,常会留下深远的影响,有脱胎换骨的作用。学生因为读书写字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常感愉悦,常感“脱胎换骨”,故而能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多写字,写好字,乐写字,始终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