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分析其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囊括本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且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62-0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员机体功能降低,骨质难以获取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状况,为此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随着提升[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初期会出现步行困难,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2]。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了治疗新方向,[3]但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需对其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为此,本文就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本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男4例,女21例,年龄52~94岁,平均(73.74±2.83)岁。研究组男6例,女19例,年龄52~94岁,平均(73.48±2.51)岁。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对本实验知情自愿加入,并签署协议;②患者均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③经临床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4];⑤患者临床检查资料完整,无缺失。
1.1.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合并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开展常规宣教,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加强检测,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术后给予患者24h吸氧、心电监护,注意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同时对创口进行检测(包含创口是否有渗血症状、双下肢感觉及活动状况等),详细记录患者术后腰痛改善状况;术后返回病房,绝对卧床24h,允许患者轴线翻身,防止脊柱变形。
(2)并发症护理:①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因静脉功能相对较低,再加之术后下肢活动受限,加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为此,需在术前开展双下肢B超对血栓进行排查,术后给予下肢气压脉冲物理治疗,叮嘱患者在病情许可的状况下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②切口血肿: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需多次进行穿刺,同时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极易出现腰背部皮下血肿等状况,需叮嘱患者平卧压迫止血。③创口感染:术后注意手术切开的观察,注意创口是否出现渗液、水肿等状况,定期换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保障患者创口干燥、清洁。④肺栓塞:因骨水泥渗漏极易进入椎体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会增加肺栓塞风险,最终引发肺栓塞三联症,该并发症相对较为少见,但病情凶险。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胸闷、气闭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即可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医师。⑤骨水泥渗漏:术后定时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能力,若出现异常(例如下肢麻木、疼痛、肌力降低等状况),及时通知医师,并积极配合处理。
(3)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对疾病的认知相对较低,再加之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患者极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包含手术的必要性、术后不良反应、预后效果等,有效的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4)用药指导: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在服用骨质疏松类药物时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下列情况:摄人过量蛋白质和盐分可促进钙离子从尿中排出;摄人过多脂肪可形成脂肪酸钙,干扰钙的吸收。吸烟可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钙离子的吸收和利用;酒精和咖啡均可影响钙的吸收和排泄,在用药的同时应戒烟戒酒、减少咖啡的摄入。
(5)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出院后避免负重、过度弯腰(3个月内),定期回院进行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嘱咐患者禁烟禁酒,多开展户外活动,例如慢跑、晒太阳、打太极等。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活动能力。①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VAS)[5],共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症状越剧烈。②活动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判定,百分制,分制越高活动能力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活動能力
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活动能力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极易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该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但若是盲目使用镇痛药物,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6]。为此,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但传统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有效、全面的护理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且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患者术后,结合其自身狀况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促使其主动配合术后治疗、护理措施;此外,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第一时间给予适宜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的损害;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见性给予全面的护理,有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保障其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高丽杰.优质护理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3):64-65.
[2]王立红,于海倩.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24例护理[J].护理研究,2017,31(26):3338-3340.
[3]彭伟娇,胡杏娟,赖洁珊, 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65-67.
[4]陈雪莲,孙慧娟,黎芬芬.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在OVCF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32-34.
[5]何应英,丁洪,曾永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进展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108,112.
[6]黎玲.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43-946.
【关键词】优质护理;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62-0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员机体功能降低,骨质难以获取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状况,为此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随着提升[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初期会出现步行困难,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2]。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了治疗新方向,[3]但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需对其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为此,本文就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本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男4例,女21例,年龄52~94岁,平均(73.74±2.83)岁。研究组男6例,女19例,年龄52~94岁,平均(73.48±2.51)岁。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对本实验知情自愿加入,并签署协议;②患者均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③经临床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4];⑤患者临床检查资料完整,无缺失。
1.1.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合并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开展常规宣教,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加强检测,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术后给予患者24h吸氧、心电监护,注意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同时对创口进行检测(包含创口是否有渗血症状、双下肢感觉及活动状况等),详细记录患者术后腰痛改善状况;术后返回病房,绝对卧床24h,允许患者轴线翻身,防止脊柱变形。
(2)并发症护理:①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因静脉功能相对较低,再加之术后下肢活动受限,加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为此,需在术前开展双下肢B超对血栓进行排查,术后给予下肢气压脉冲物理治疗,叮嘱患者在病情许可的状况下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②切口血肿: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需多次进行穿刺,同时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极易出现腰背部皮下血肿等状况,需叮嘱患者平卧压迫止血。③创口感染:术后注意手术切开的观察,注意创口是否出现渗液、水肿等状况,定期换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保障患者创口干燥、清洁。④肺栓塞:因骨水泥渗漏极易进入椎体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会增加肺栓塞风险,最终引发肺栓塞三联症,该并发症相对较为少见,但病情凶险。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胸闷、气闭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即可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医师。⑤骨水泥渗漏:术后定时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能力,若出现异常(例如下肢麻木、疼痛、肌力降低等状况),及时通知医师,并积极配合处理。
(3)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对疾病的认知相对较低,再加之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患者极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包含手术的必要性、术后不良反应、预后效果等,有效的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4)用药指导: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在服用骨质疏松类药物时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下列情况:摄人过量蛋白质和盐分可促进钙离子从尿中排出;摄人过多脂肪可形成脂肪酸钙,干扰钙的吸收。吸烟可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钙离子的吸收和利用;酒精和咖啡均可影响钙的吸收和排泄,在用药的同时应戒烟戒酒、减少咖啡的摄入。
(5)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出院后避免负重、过度弯腰(3个月内),定期回院进行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嘱咐患者禁烟禁酒,多开展户外活动,例如慢跑、晒太阳、打太极等。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活动能力。①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VAS)[5],共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症状越剧烈。②活动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判定,百分制,分制越高活动能力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活動能力
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活动能力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极易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该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但若是盲目使用镇痛药物,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6]。为此,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但传统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有效、全面的护理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且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患者术后,结合其自身狀况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促使其主动配合术后治疗、护理措施;此外,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第一时间给予适宜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的损害;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见性给予全面的护理,有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保障其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高丽杰.优质护理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3):64-65.
[2]王立红,于海倩.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24例护理[J].护理研究,2017,31(26):3338-3340.
[3]彭伟娇,胡杏娟,赖洁珊, 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65-67.
[4]陈雪莲,孙慧娟,黎芬芬.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在OVCF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32-34.
[5]何应英,丁洪,曾永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进展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108,112.
[6]黎玲.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4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