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课堂思维习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良好的课堂思维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课堂 思维习惯 能力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终身。本文所说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仅指在课堂上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将认真思维植入课堂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接成有机的整体面,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认真思考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认真思考能使人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问题琐碎、繁复、肤浅是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备课时,我的方向很明确,就是首先找到教学的重点,然后以重点为目标去寻求解决重点问题的捷径。这条捷径就应该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是有思考价值的关键问题,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如在上《七颗砖石》时,在研读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后,我把目光锁定在“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个教学重点上。要解决这个重点我该怎么做呢?经阅读发现,水罐的变化贯穿全文,是课文的一条明线,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解决“课文出现了哪些神奇的景象?”——也就是水罐发生过哪些变化,是不难的。这问题虽浅,但它有效地引领学生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走进课文的整体阅读中去。接下来,要体会水罐的变化是爱心的力量使然,却是有点困难的,因为文章通篇没有提到“爱心”二字。但恰恰是因为课文没有提到,给我们制造了层层剥笋、逐渐深入的探索空间,于是就有了让学生再次回到文中去阅读,寻求“这些神奇的景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的第二个问题。在“当时情景”与“变化的景象”都在学生的阅读探究一一获得后,一条清晰、分明的线索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往下的学习,学生便集中精力去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思考价值的深入体会和感受。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思维训练中,从“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赶紧回家——分给小狗——让给女儿——递给路人”中体会到小姑娘孝顺母亲——怜爱小动物——(母亲)关爱女儿——(小姑娘)情系路人,最终发现支撑母女俩这一切行为的根源就是“爱心”,至此,主题的揭示水到渠成,花时少,收效大,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受深刻,可见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能力,尤其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
  二、将生活情境思维融入课堂的习惯
  现行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的心理等相结合,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社会背景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从而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发现和联想到自己周围生活中有联系的人和事,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沟通。如在教学《背影》这篇散文最后一环节时,我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通过小组讨论,推选1-2人上台演讲,全班交流,使课堂达到高潮。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价值,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不同的父爱,爱的方式各有不同。
  学会感悟生活,不断体验生活,就是要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细细体味、认真思索,做生活的“有心人”。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凡人常事.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这些都是现在学生所缺乏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生活化语文的成功之处。
  三、将主动思维带入课堂的习惯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课堂教学为体现素质教育,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并能坚持到最后。
  如在讲《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将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中举前后对其岳父、张乡绅的变化在各小组交流发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范进在仕林中算不算老实人?如何评价这个人物?一位同学说道:“我觉得范进这个人应该算作老实人,怪可怜的。在那样一个惟科举是出人头地的社会里,范进热衷科举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这不是他个人的错,而是社会的错、时代的错。”一位同学说:“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科举固然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路径,但并非唯一的路径。范进家境贫寒,老母三日未进食,五十多岁的他瞒着家人去乡试,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就凭他三十多年无休止地参加科考这一点就可以判他个利欲熏心的罪名。中举后,他判若两人,圆滑世故的丑态让人作呕。为了追逐名利,连自我人格都丧失了。这个人物,可憎、可恨、可鄙。”
  阅读一篇课文,教师要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应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以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由此,推而广之,学生看一切事物、事件和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以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将创新思维引入课堂的习惯
  创新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探究教材的过程中,要提倡思维方式的新、奇、活。一是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进行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二是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三是让学生在“求异”中学习多、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逐步趋向优化。如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文中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为自己国家赢得尊严,令学生赞叹不已。于是,我让学生把表演带进课堂,创设情境,学生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理互换,那一招一式真像那么回事。当学生气氛活跃时,我设问:“楚王又用另外一种方法,侮辱晏子了,怎么办?”学生根据“晏子使楚,楚王瞧不起”这一事实,又主动自编了几场内容不同的“侮辱戏”和“反驳戏”,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创新求异的兴趣。这样,慢慢地,学生可以学习并运用这种求异思维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
  要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将归纳总结思维纳入课堂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走,一章一章地学。这并不是什么坏事,问题的关键是往往不太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做才能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文言文占了近三分之一。然而由于文言文距今久远,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文言文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为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及应付考试,较普遍的做法是学完文言文后将其中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词类活用归为一类,通假字归为一类,特殊句式归为一类等。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但归纳总结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以后学习事半功倍。一是“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是“之”作动词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三是“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在语文学习中,归纳总结这个环节格外重要。每堂课,我都引领学生总结得与失,总结的过程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知识梳理的过程,知识内化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却不善于归纳总结,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只有学会归纳,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有学会总结,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曾宏伟.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2006,(3月上).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究及尝试,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层出不穷,其核心都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及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先进信息手段 学习主体  在教育教学改革这
摘 要: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见不少教师不重视或者很少写教学后记的现象,他们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写些什么。然而,教学后记是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常用、最便捷、最必需的一种反思方式。常写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作者从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内容及注意点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对撰写教学后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教学后记 重要性 内容 注意点  一、撰写教学后记的重要
摘 要: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特定时间内,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广泛存在着“学生学得很苦,老师讲得很苦,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很差”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切实推进有效教学,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探索的环节。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更新观念 教师作风 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  凡是能够有效地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坚持以读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片面理解“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阅读教学存在着“以牵为主”的流弊,教师是顺着课文的情节“千万次地问”,学生是猜着老师的答案“踊跃地答”。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自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推进,素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已被业内众多教师所认同。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等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 激发兴趣 鼓励提高 思路引导  自主探究性学习,也就是指以学生作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探究事物的能力,并将其加以总结转化成所需知识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推进,素质教育愈发
该文针对砌体房屋、组合墙房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房屋等大刚度试验模型拟动力试验问题,提出一种力控制拟动力试验方法。通过实际模型的联机试验,证实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