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学校注重应试教育背景下,多数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开展没有得到重视,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比较落后,更不要说建设高雅高效的音乐艺术课堂。为了准确摸清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实施情况,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学校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很低。因此,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美育方针改变学校音乐教学现状,本文多方面讨论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美育;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兴趣;课堂效率;
一、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美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全面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深化美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不仅仅注重教授学生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而对广大农村学校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艺术方面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这就对全体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呈现高效高质量的音乐艺术课堂,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者理念的滞后与教学内容、形式的单一。音乐课,许多人认为就是简单的唱歌课或者听歌课。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上课形式也略显呆板,通常是“老师示范——老师教唱——学生模唱”的模式。而这种常见的三部曲的授课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上由于老师过多的讲解严重挤压学生进行独立体验和练习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很被动,无法实现高效的音乐课堂,也无法满足孩子们对音乐课更深层次的需求。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性
由于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呆板的上课形式“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看似形成良好了的师生互动,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教学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形象性和音乐趣味性,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率非常低。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动向,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个体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积极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音乐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中小学音乐课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音乐课程要着重强调突出音乐本身特点,围绕“音乐”二字进行教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紧扣音乐主题,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核心。而有些老师在音乐赏析中,由于过多的涉及文学、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导致音乐课的教学偏离音乐主体,活生生上成了一节语文欣赏课。典型的没有分清教学目标,把教学的组织材料当作教学目标,没有凸显出音乐课的音乐特性,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农村音乐课堂过多的进行单一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对作品曲式结构分析之前,老师应该先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产生浓厚兴趣。进行节奏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通过趣味的实践活动加深对节奏的把握。如果只是一味的枯燥教学,会抹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比如多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呈现、引入流行音乐或者各种流行乐器演奏等,而这些时尚的音乐元素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这样也就有利于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而且音乐课也不单单只局限于唱歌课,根据课程的设置可以结合舞蹈和美术等多种姊妹艺术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唱《青春舞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舞蹈,参与到音乐课中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所以在音乐教学方法中,教师需要改进,不要总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上,需要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教学评价,构建和谐课堂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合理的评价是全面提高音乐教学高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学校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中肯评价。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了解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消极厌恶的态度。例如,在教唱《乌苏里船歌》的时候,由于歌曲本身节奏、音高很难准确把控,老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千万不要盲目打击学生,要帮助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通过创设小游戏和分组表演的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让音乐课堂变得亲切温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爱。
四、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学指导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大多数农村学校,音乐课仅限于简单的播放歌曲让学生自己聆听赏析,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更别说让学生进行练习训练和体验。比如在教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进行示范演唱和指导,学生就不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只是一味的进行喊唱。在演唱“河西山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这句的时候,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咬字的发音要轻快,字头咬准确。歌词“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为了突出句尾歌词的重音记号,这时候要求气息富有弹性和张力,要做到快而有力。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的表现出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所以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学生就容易犯错误并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加强老师的正确指导是很有必须要的。
(二)注重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特别是要抓住喜欢做游戏的特点,通过创设各种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逐渐培养起他们鉴赏音乐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学习背景和情景,把抽象的艺术形象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形象,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主题。
结语
由于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在音乐资源和师资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农村学校多数音乐专业老师从事的还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工作,这样既不利于老师专业化成长,也不利于提高音乐课堂效率。而老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先决条件,因此,全体音乐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仅要具备高水平、专业化音乐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显得非常迫切,社会各界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的建设和投入,全面实现农村音乐课堂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效率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贺毅.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在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J]. 课程教育研究.
[2]王明圣. 浅谈如何提高在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小学).
关键词:美育;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兴趣;课堂效率;
一、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美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全面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深化美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不仅仅注重教授学生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而对广大农村学校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艺术方面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这就对全体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呈现高效高质量的音乐艺术课堂,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者理念的滞后与教学内容、形式的单一。音乐课,许多人认为就是简单的唱歌课或者听歌课。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上课形式也略显呆板,通常是“老师示范——老师教唱——学生模唱”的模式。而这种常见的三部曲的授课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上由于老师过多的讲解严重挤压学生进行独立体验和练习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很被动,无法实现高效的音乐课堂,也无法满足孩子们对音乐课更深层次的需求。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性
由于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呆板的上课形式“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看似形成良好了的师生互动,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教学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形象性和音乐趣味性,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率非常低。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动向,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个体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积极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音乐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中小学音乐课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音乐课程要着重强调突出音乐本身特点,围绕“音乐”二字进行教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紧扣音乐主题,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核心。而有些老师在音乐赏析中,由于过多的涉及文学、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导致音乐课的教学偏离音乐主体,活生生上成了一节语文欣赏课。典型的没有分清教学目标,把教学的组织材料当作教学目标,没有凸显出音乐课的音乐特性,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农村音乐课堂过多的进行单一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对作品曲式结构分析之前,老师应该先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产生浓厚兴趣。进行节奏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通过趣味的实践活动加深对节奏的把握。如果只是一味的枯燥教学,会抹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比如多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呈现、引入流行音乐或者各种流行乐器演奏等,而这些时尚的音乐元素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这样也就有利于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而且音乐课也不单单只局限于唱歌课,根据课程的设置可以结合舞蹈和美术等多种姊妹艺术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唱《青春舞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舞蹈,参与到音乐课中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所以在音乐教学方法中,教师需要改进,不要总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上,需要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教学评价,构建和谐课堂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合理的评价是全面提高音乐教学高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学校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中肯评价。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了解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消极厌恶的态度。例如,在教唱《乌苏里船歌》的时候,由于歌曲本身节奏、音高很难准确把控,老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千万不要盲目打击学生,要帮助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通过创设小游戏和分组表演的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让音乐课堂变得亲切温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爱。
四、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学指导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大多数农村学校,音乐课仅限于简单的播放歌曲让学生自己聆听赏析,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更别说让学生进行练习训练和体验。比如在教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进行示范演唱和指导,学生就不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只是一味的进行喊唱。在演唱“河西山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这句的时候,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咬字的发音要轻快,字头咬准确。歌词“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为了突出句尾歌词的重音记号,这时候要求气息富有弹性和张力,要做到快而有力。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的表现出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所以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学生就容易犯错误并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加强老师的正确指导是很有必须要的。
(二)注重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特别是要抓住喜欢做游戏的特点,通过创设各种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逐渐培养起他们鉴赏音乐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学习背景和情景,把抽象的艺术形象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形象,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主题。
结语
由于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在音乐资源和师资上存在很大的差距,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农村学校多数音乐专业老师从事的还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工作,这样既不利于老师专业化成长,也不利于提高音乐课堂效率。而老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先决条件,因此,全体音乐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仅要具备高水平、专业化音乐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显得非常迫切,社会各界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的建设和投入,全面实现农村音乐课堂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效率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贺毅.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在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J]. 课程教育研究.
[2]王明圣. 浅谈如何提高在美育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