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族的亲属关系以父系为根本,由父子关系向下延伸,在保证大家庭的完整性的同时各家族成员互相竞争,子孙后代受家族荫庇,接受家族地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家庭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包括亲身体验和祭祀仪式两种教育方法,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以祖先的模式来培养后代,世代相传,延续香火。以《祖荫下》为例,通过对白族亲属制度与家庭教育进行浅析,以期对白族家庭教育现状及特征与长期形成的“祖荫”结构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祖荫下;白族;亲属制度;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054-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曼琪.白族亲属制度与家庭教育研究——以许烺光《祖荫下》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54-56.
前言
1941到1944年,人类学家许烺光在云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祖荫下》是在对当时中国社会展开的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以达到认识中国的目的。在《祖荫下》中,许烺光先生始终坚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即文化模式,即使受到外在政治、经济因素地影响会有所变化,但改变并不大。人们仍然将祖先崇拜牢记心中,处处透露出对传统的向往和追随。
《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社会流动》是许烺光先生采用觀察、聆听、参考等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西镇(喜洲)展开调查的成果,考察了喜洲镇居民的基本行为模式,作者也对喜洲的住宅、文化活动以及在家里、田地里、市场上、店铺里的谋生活动做了阐述,所到之处皆见一位优秀的人类学家的独特视角和分析能力。
一、白族的亲属制度——“祖荫”结构
《祖荫下》用很大篇幅的内容围绕“祖荫”论述喜洲传统的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总体来说喜洲镇的“祖荫”结构就是以父子关系为基本亲属关系形成的子孙后代受家族荫庇,接受家族地影响,并通过祭祀等祖先崇拜活动反映出来的权威与竞争关系。具体来说由以下这些关键要素构成:
(一)“同一性”
父系血缘是亲属关系的根本,其中最主要的亲属关系是父子关系,所谓“同一”,即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对子慈,子对父孝。在家庭中,父亲掌握着儿子的生杀大权,同时,儿子又必须侍奉、孝敬父母。家庭中所有的其他亲属关系都可以看作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母子关系也称生育关系,就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母亲作为父亲的妻子,从父权处承袭了相当的地位,但是夫妻关系不能逾越到父子关系之上,只能服从于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也是父子关系的延伸,但不从属于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睦融洽是巩固父子关系的前提。姐妹关系比较随意,更像是互相协调的关系。叔嫂关系相对来说不受约束,非常随便,是喜洲镇的独特之处。至于叔侄关系则类似于父子关系,而堂表关系更类似于兄弟或姐妹关系。
在以父子关系为中心延伸的亲属关系中,父亲权威与成员竞争并存,而父子的同一性就是在这种权威关系上建立的。同一性既是作为支配整个亲属结构的两大主要因素,即父系和辈分的根本,同时又是以这两大因素为根本而存在。亲属结构通过权威发生作用产生权力,支配着一代又一代白族人的权力关系和生活。
(二)男女有别
喜洲白族两性之间相互疏远,即常说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除了人们普遍认为的未婚男女之间的疏远外,还主要表现在家庭的婚姻关系之中。婚姻在当地人中被称为“娶儿媳”而非“娶妻子”,由此可见,结成婚姻的对象是男方的父母,父母才是主体。当妻子与公婆争吵时,丈夫必须不问缘由地站在父母的一边,媳妇的首要责任是孝敬公婆,在此之下才是服侍丈夫。此外,丈夫可以殴打妻子,妻子则不可以,这也是男女不平等根深蒂固的又一有力印证。男女有别除了明显的男女不平等之外,还包括消除男女之间除繁衍所必需的一切性爱。男女结成婚姻关系后大多相敬如宾,同样是再婚,男子离婚或者丧偶后可再婚,而女子再婚则要承受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被各种道德捆绑,并且承受污名化。追溯这种男女有别的起源,与前文所说的喜洲白族的亲属权威结构分不开,因为一切亲属关系都是父子权威的衍生物。
举例来说,父子关系的权威使得惩戒男女行为不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男性的出轨等不端行为对父子权威的延续产生不了太大的破坏性,相反,女性的出格行为则会对父子权威的继承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女性的惩罚和酷刑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父子权威世代相传的保障。
(三)完整性
喜洲白族鼓励大家庭的完整性,即“家族”的完整性。宗族关系需要集体精神和一致的目标来维持,宗族内部由于竞争而形成外表统一团结,内部实则分散的特点。扩大家族、维持大家庭完整性的重要手段是“分家”。喜洲白族的分家与普遍定义的彻底分家、建立一个拥有自家户口本的绝对独立家庭有所不同,而是如许烺光定义的那样——“同宅分家”。对于白族来说,这些分出去的小家庭仍然保持一样的习俗,祭祀相同的祖先,有的家庭分家以后甚至还会住在同一屋檐下。正式分家需要举行祭祀,由宗族内的长者主持,分家时要立“分家合约书”。宗族和宗族之间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才导致宗族之间在彼此有困难的时候能够相互扶持,团结一致,维持大家族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宗族内部又保持着相互竞争,因为宗族成员拥有相同的习俗、祖先,形成共同的意识,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父子权威与个人奋斗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从而在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大家族的完整性。
二、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特征
(一)白族家庭教育现状
喜洲白族的家庭教育方式建立在“所有活着的人是生活在他们祖先的庇荫下”的宗旨下,秉承着“子随父愿”“子从父命”的原则,目的是为祖宗增添荣誉。孩子从父亲那里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观察、模仿父辈的行为和思想,接受父亲有意识的教导,参加各种传统祭祀仪式,培养自己谋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传统习俗。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甚至远祖的模式来培养他们的后代,世代相传,光宗耀祖。有学者认为“子嗣的行为和发展越是接近先祖,越是符合传统,父母越是欣喜,认为子嗣有出息,在家族内外也有脸面”。 (二)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大理喜洲白族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传承形成白族的教育传统,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以下一些特征:
1.父系传承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每个家庭的绝对权威者——父亲,教导的主要内容是父辈及其祖先传承下来的生存技能、谋生方式和文化传统。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孩子学习长期以来得到白族认可和传承的正确生活方式,按部就班地实现孩子在家庭中应有的成长。因此,父亲的权威时刻笼罩在白族家庭的日常家庭教育活动中,输送给教育对象的是已经形成的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价值观念,学习模仿的也是成年人长期沿袭的活动和行为。由此可以得出喜洲白族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征,即成年教育。
2.成年教育
父母在教育下一代时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多年来学习到的知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传输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应对问题的技巧,这种经验和教育的内容是完全成人性的,对于没有任何生存技巧和社会经历的小孩子来说,是最快速也最便捷的社会化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生存危险和不必要的挫折。成年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反思、调整到总结出新的经验证明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说明这种传承下来的成人式教育方式是最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
3.光宗耀祖
“光耀门楣”是组成白族家庭教育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家庭的荣耀世代传承并发扬下去是从一个白族人一出生就必须承担的使命,一个人的荣耀就是一个家庭的荣耀,甚至代表一整个家族的荣耀。众所周知,教育除了能保证个人生存的个体化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会功能,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则是对一个家族的文化地传承和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
(三)白族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比较
經过对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征分析,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教育模式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相似性。譬如父亲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和承担的教导角色,他们的教化权力不容反抗。严厉的父亲把握孩子的成长方向,而母亲则主要负责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在汉族传统认知中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孩子长大后负责赡养父母,这种思想从小便被长辈通过家庭教育灌输进孩子的认知体系中,从而使孩子长成时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喜洲的白族家庭教育模式和父子权威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建立和延续……
综上,白族的家庭教育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联系历史也可以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源头。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外来文化地影响,不管是喜洲的白族还是其他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这些转变也许并不足以动摇某一民族的文化内核,但也表现出许多与传统相悖的东西,这些则需要再进一步的探究。
三、白族的“祖荫”结构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喜洲白族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家庭教育的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基本已经浮出水面。父子“同一”关系、男女有别和“大家庭”理想共同构成的“祖荫”结构是该民族在历史的演变和人类的进化中逐渐形成的。与此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这种亲属制度得以维持和延续,父子权威、两性之别和“大家庭”理想等传统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并且在人们的心中不断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甚至目的、主要特征等都是在这种“祖荫”结构上形成的,因为存在以父子关系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属关系,所以父子之间的教导与被教导显得更加理所应当。又因为家族的荣耀与每个家族成员都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为家族争光的责任,所以家族里的长辈才会孜孜不倦地教育后辈,而后辈也会为了光宗耀祖的理想,竭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自己,让家族以自身为荣。
综上所述,白族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决定教育模式地形成和发展方向,而白族的家庭教育又反作用于他们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通过教育延续传统,巩固这一结构,使其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四、结语
《祖荫下》是许烺光于1948年出版的对大理喜洲镇白族群体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性进行探讨的著作。白族的亲属关系以父系为根本,由父子关系向下延伸,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由此形成以父子“同一”关系、男女有别和“大家庭”理想为主要要素的白族“祖荫”结构。在保证大家庭完整性的同时,各家族成员互相竞争,子孙后代受家族荫庇,接受家族地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家庭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这种家庭教育包括亲身体验和祭祀仪式两种教育方法,孩子从父亲那里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观察、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思想,接受父亲有意识的教导,参加各种传统祭祀仪式,培养自己谋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传统习俗。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以祖先的模式来培养后代,世代相传,延续香火。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又保证了这种亲属关系的“祖荫”结构得以维持和延续,父子权威、两性之别和“大家庭”理想等传统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并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许烺光 著,王芃,徐隆德 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M].台北:南天书局,2001:100-101.
[2]黄骁睿.《祖荫下》中喜洲镇的“祖荫”结构[J].西部皮革,2017(22):123-125.
[3]李静,徐倩.一个乡村的亲属关系结构图景———对许烺光《祖荫下》的解读[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7(4):108-112.
作者简介:李曼琪(1996-),女,湖南怀化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祖荫下;白族;亲属制度;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054-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曼琪.白族亲属制度与家庭教育研究——以许烺光《祖荫下》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54-56.
前言
1941到1944年,人类学家许烺光在云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祖荫下》是在对当时中国社会展开的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以达到认识中国的目的。在《祖荫下》中,许烺光先生始终坚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即文化模式,即使受到外在政治、经济因素地影响会有所变化,但改变并不大。人们仍然将祖先崇拜牢记心中,处处透露出对传统的向往和追随。
《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社会流动》是许烺光先生采用觀察、聆听、参考等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西镇(喜洲)展开调查的成果,考察了喜洲镇居民的基本行为模式,作者也对喜洲的住宅、文化活动以及在家里、田地里、市场上、店铺里的谋生活动做了阐述,所到之处皆见一位优秀的人类学家的独特视角和分析能力。
一、白族的亲属制度——“祖荫”结构
《祖荫下》用很大篇幅的内容围绕“祖荫”论述喜洲传统的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总体来说喜洲镇的“祖荫”结构就是以父子关系为基本亲属关系形成的子孙后代受家族荫庇,接受家族地影响,并通过祭祀等祖先崇拜活动反映出来的权威与竞争关系。具体来说由以下这些关键要素构成:
(一)“同一性”
父系血缘是亲属关系的根本,其中最主要的亲属关系是父子关系,所谓“同一”,即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对子慈,子对父孝。在家庭中,父亲掌握着儿子的生杀大权,同时,儿子又必须侍奉、孝敬父母。家庭中所有的其他亲属关系都可以看作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母子关系也称生育关系,就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母亲作为父亲的妻子,从父权处承袭了相当的地位,但是夫妻关系不能逾越到父子关系之上,只能服从于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也是父子关系的延伸,但不从属于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睦融洽是巩固父子关系的前提。姐妹关系比较随意,更像是互相协调的关系。叔嫂关系相对来说不受约束,非常随便,是喜洲镇的独特之处。至于叔侄关系则类似于父子关系,而堂表关系更类似于兄弟或姐妹关系。
在以父子关系为中心延伸的亲属关系中,父亲权威与成员竞争并存,而父子的同一性就是在这种权威关系上建立的。同一性既是作为支配整个亲属结构的两大主要因素,即父系和辈分的根本,同时又是以这两大因素为根本而存在。亲属结构通过权威发生作用产生权力,支配着一代又一代白族人的权力关系和生活。
(二)男女有别
喜洲白族两性之间相互疏远,即常说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除了人们普遍认为的未婚男女之间的疏远外,还主要表现在家庭的婚姻关系之中。婚姻在当地人中被称为“娶儿媳”而非“娶妻子”,由此可见,结成婚姻的对象是男方的父母,父母才是主体。当妻子与公婆争吵时,丈夫必须不问缘由地站在父母的一边,媳妇的首要责任是孝敬公婆,在此之下才是服侍丈夫。此外,丈夫可以殴打妻子,妻子则不可以,这也是男女不平等根深蒂固的又一有力印证。男女有别除了明显的男女不平等之外,还包括消除男女之间除繁衍所必需的一切性爱。男女结成婚姻关系后大多相敬如宾,同样是再婚,男子离婚或者丧偶后可再婚,而女子再婚则要承受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被各种道德捆绑,并且承受污名化。追溯这种男女有别的起源,与前文所说的喜洲白族的亲属权威结构分不开,因为一切亲属关系都是父子权威的衍生物。
举例来说,父子关系的权威使得惩戒男女行为不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男性的出轨等不端行为对父子权威的延续产生不了太大的破坏性,相反,女性的出格行为则会对父子权威的继承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女性的惩罚和酷刑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父子权威世代相传的保障。
(三)完整性
喜洲白族鼓励大家庭的完整性,即“家族”的完整性。宗族关系需要集体精神和一致的目标来维持,宗族内部由于竞争而形成外表统一团结,内部实则分散的特点。扩大家族、维持大家庭完整性的重要手段是“分家”。喜洲白族的分家与普遍定义的彻底分家、建立一个拥有自家户口本的绝对独立家庭有所不同,而是如许烺光定义的那样——“同宅分家”。对于白族来说,这些分出去的小家庭仍然保持一样的习俗,祭祀相同的祖先,有的家庭分家以后甚至还会住在同一屋檐下。正式分家需要举行祭祀,由宗族内的长者主持,分家时要立“分家合约书”。宗族和宗族之间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才导致宗族之间在彼此有困难的时候能够相互扶持,团结一致,维持大家族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宗族内部又保持着相互竞争,因为宗族成员拥有相同的习俗、祖先,形成共同的意识,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父子权威与个人奋斗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从而在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大家族的完整性。
二、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特征
(一)白族家庭教育现状
喜洲白族的家庭教育方式建立在“所有活着的人是生活在他们祖先的庇荫下”的宗旨下,秉承着“子随父愿”“子从父命”的原则,目的是为祖宗增添荣誉。孩子从父亲那里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观察、模仿父辈的行为和思想,接受父亲有意识的教导,参加各种传统祭祀仪式,培养自己谋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传统习俗。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甚至远祖的模式来培养他们的后代,世代相传,光宗耀祖。有学者认为“子嗣的行为和发展越是接近先祖,越是符合传统,父母越是欣喜,认为子嗣有出息,在家族内外也有脸面”。 (二)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大理喜洲白族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传承形成白族的教育传统,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以下一些特征:
1.父系传承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每个家庭的绝对权威者——父亲,教导的主要内容是父辈及其祖先传承下来的生存技能、谋生方式和文化传统。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孩子学习长期以来得到白族认可和传承的正确生活方式,按部就班地实现孩子在家庭中应有的成长。因此,父亲的权威时刻笼罩在白族家庭的日常家庭教育活动中,输送给教育对象的是已经形成的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价值观念,学习模仿的也是成年人长期沿袭的活动和行为。由此可以得出喜洲白族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征,即成年教育。
2.成年教育
父母在教育下一代时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多年来学习到的知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传输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应对问题的技巧,这种经验和教育的内容是完全成人性的,对于没有任何生存技巧和社会经历的小孩子来说,是最快速也最便捷的社会化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生存危险和不必要的挫折。成年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反思、调整到总结出新的经验证明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说明这种传承下来的成人式教育方式是最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
3.光宗耀祖
“光耀门楣”是组成白族家庭教育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家庭的荣耀世代传承并发扬下去是从一个白族人一出生就必须承担的使命,一个人的荣耀就是一个家庭的荣耀,甚至代表一整个家族的荣耀。众所周知,教育除了能保证个人生存的个体化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会功能,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则是对一个家族的文化地传承和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
(三)白族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比较
經过对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征分析,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教育模式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相似性。譬如父亲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和承担的教导角色,他们的教化权力不容反抗。严厉的父亲把握孩子的成长方向,而母亲则主要负责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在汉族传统认知中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孩子长大后负责赡养父母,这种思想从小便被长辈通过家庭教育灌输进孩子的认知体系中,从而使孩子长成时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喜洲的白族家庭教育模式和父子权威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建立和延续……
综上,白族的家庭教育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联系历史也可以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源头。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外来文化地影响,不管是喜洲的白族还是其他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这些转变也许并不足以动摇某一民族的文化内核,但也表现出许多与传统相悖的东西,这些则需要再进一步的探究。
三、白族的“祖荫”结构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喜洲白族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家庭教育的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基本已经浮出水面。父子“同一”关系、男女有别和“大家庭”理想共同构成的“祖荫”结构是该民族在历史的演变和人类的进化中逐渐形成的。与此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这种亲属制度得以维持和延续,父子权威、两性之别和“大家庭”理想等传统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并且在人们的心中不断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甚至目的、主要特征等都是在这种“祖荫”结构上形成的,因为存在以父子关系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属关系,所以父子之间的教导与被教导显得更加理所应当。又因为家族的荣耀与每个家族成员都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为家族争光的责任,所以家族里的长辈才会孜孜不倦地教育后辈,而后辈也会为了光宗耀祖的理想,竭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自己,让家族以自身为荣。
综上所述,白族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决定教育模式地形成和发展方向,而白族的家庭教育又反作用于他们亲属关系中的“祖荫”结构,通过教育延续传统,巩固这一结构,使其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四、结语
《祖荫下》是许烺光于1948年出版的对大理喜洲镇白族群体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性进行探讨的著作。白族的亲属关系以父系为根本,由父子关系向下延伸,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由此形成以父子“同一”关系、男女有别和“大家庭”理想为主要要素的白族“祖荫”结构。在保证大家庭完整性的同时,各家族成员互相竞争,子孙后代受家族荫庇,接受家族地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家庭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这种家庭教育包括亲身体验和祭祀仪式两种教育方法,孩子从父亲那里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观察、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思想,接受父亲有意识的教导,参加各种传统祭祀仪式,培养自己谋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传统习俗。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以祖先的模式来培养后代,世代相传,延续香火。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又保证了这种亲属关系的“祖荫”结构得以维持和延续,父子权威、两性之别和“大家庭”理想等传统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并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许烺光 著,王芃,徐隆德 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M].台北:南天书局,2001:100-101.
[2]黄骁睿.《祖荫下》中喜洲镇的“祖荫”结构[J].西部皮革,2017(22):123-125.
[3]李静,徐倩.一个乡村的亲属关系结构图景———对许烺光《祖荫下》的解读[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7(4):108-112.
作者简介:李曼琪(1996-),女,湖南怀化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