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氏驭壳术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初,祝义材通过和黎亮共同持有的离岸公司Wealth Success Limited一举并购在港上市的齐翔食品70%股权,将其更名为东城控股,并于数年勉力“护壳”后,收购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发电和环保资产,将其变更为中电新能源。二人自此借助国资东风,坐享资产增值,且通过巧妙布局,成功套现近5亿港元。在2002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8年间,两人累计实现收益7.9亿港元,收益率高达1014%。
  
  赴港低位谋“壳”
  
  如今在内地和香港控股、参股3家上市公司的祝义材,获得的第一个上市平台是香港的齐翔食品(00735.HK)。齐翔食品于1999年10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主营为鳗鱼及饲料产销。上市后,齐翔食品表现不尽如人意,不仅净利润由上市当年盈利约5300万港元下降到2001年的亏损1725万港元,股价也由上市时的1港元附近逐步滑落到2001年底的0.04港元一线。
  尽管齐翔食品业绩较差,但由于上市时间较短,资产质量还较为“干净”。其2001年中报显示,截至2001年10月30日,其净资产仍有1.2亿港元,折合每股净资产约为0.087港元。同时,该公司的业务和股权结构也相对简单,除了公众股东持股27.25%外,其余均由大股东持有,加之股价低廉,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壳资源。
  2002年1月3日,齐翔食品突然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林厚美于2001年12月21日签订协议,出售所持70%股权,即9.8亿股股份予Wealth Success Limited。公告显示,Wealth Success Limited是2001年11月28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私人公司,祝义材和另一个自然人黎亮分别持有其72%和28%股权。最终收购价锁定在0.049港元/股,在齐翔食品净资产的基础上大幅折让44%,这无疑是单相当划算的买卖,祝义材由此低价入主齐翔食品(表1)。
  当时有市场人士猜测,他接下来会将“雨润系”的食品业务注入齐翔食品,实现借壳上市。不过,在收购公告中,Wealth Success Limited宣称,拟作长期投资,将维持齐翔食品主要业务不变,且无意注入或出售任何重大资产或业务。但事情的发展与这一声明并不一致。
  
  主营业务空心化,东成控股被迫停牌
  
  2002年2月,祝义材、黎亮正式入主齐翔食品董事会。齐翔食品2001年中报显示,其经营业务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上市公司账面现金结余不到1000万港元。入主董事会之后,祝义材迅速于2002年3月和6月配售新股,扩大股本规模,并成功募集到约5200万港元。两次增发后,祝义材通过Wealth Success Limited持有齐翔食品的股权由70%下降至51.04%。
  获得资金之后,齐翔食品在祝义材的带领下展开了一系列与原主业毫不相关的投资活动:2002年5月,首先更改中文名称为东成控股,并表示有意拓展新业务;2002年7月,与一独立第三方合资成立投资公司,表示拟投资于广东、江苏等省份的环保产业;2002年9月,与祝义材名下的江苏雨润食品集团(简称“江苏雨润”)订立合营协议,在上海成立一间名为上海锦润食品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产销大豆产品、肉类产品、食品加工等业务;2003年4月,收购一处位于广州的在建商业地产项目。
  仅仅在入主一年之后,Wealth Success Limited当初“不改变主业”的承诺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4月和12月,东成控股先后出售鳗鱼加工及饲料生产等业务,并直到当年年报出台,才披露具体事宜。其年报解释,公司管理层正在进行业务重组,以拓宽收入基础并将亏损降至最低,原鳗鱼业务的产销量锐减,为免再有亏损,已出售相关附属公司。
  如此一番动作之后,原上市公司的主业已基本清零,而新的投资项目还处于启动阶段,东成控股基本成为一个空壳。其2004年报表显示,截至2004年4月30日止的12个月,东成控股总收入额降至上市以来的最低点,仅为780万港元,其中营业额仅为150万港元,来自电子产品销售收入;另外一笔最大金额的收入为拨回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金额为600万港元,同时,截至2004年4月30日,其现金余额仅为58.7万港元。
  2004年2月2日,港交所因其不满足上市规则第13.24条的规定(发行人应有足够的业务运作,或拥有相当价值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暂停东成控股的股票上市交易。自此,祝义材入主两年之际,东城控股已无足够的业务和资产来维持上市公司地位,其壳资源的价值岌岌可危。
  
  闪电收购资产勉力护“壳”,
  对壳资源定位态度暧昧
  
  东城控股停牌期间,祝义材对其运作思路的变化十分明显,非但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注入“雨润系”食品业务,反倒为争取早日复牌,在物业投资等营利性更强的行业急速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2004年3-4月,签约收购中港多项物业,其中包括以3800万港元收购上海市通州路的“香港丽园”住宅项目约14.15%权益、以1132万港元收购上海市四平路一幢商业大厦部分楼面、以1亿港元收购香港中环威灵顿街威皇商务大厦的全部权益;2004年6月,收购了金龙船饼店51%股权。2004年10月,东成控股又公告取消了与江苏雨润成立上海锦润食品的协议。
  马不停蹄的收购之后,东成控股终于取得了现金流入。其2005年年报显示,截至2005年4月30日止的12个月间,录得总收入6847万港元,同比增长近9倍;净利润达到2123万港元,而2004年同期则亏损2157万港元。但是,其收入来源仍相当分散,前期收购的饼店、商业物业和电子产品贸易开始产生收入,其他收入中有1100万元乃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拨回,其主业仍是雾里看花(表2)。经过多次的解释和申请,直至2005年8月,停牌一年半之后,港交所才批准其复牌。
  2005年3月,祝义材宣告因私人原因,退出入主3年的东成控股董事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个月,即2005年2月,祝义材旗下的江苏地华刚刚通过收购流通股成为南京中商第一大股东。南京中商作为现金流充裕、业绩良好的A股百货业上市公司,显然可以为祝义材的资本运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南京新百事件之后,南京中商国有股转让也没有了下文。眼看借壳无望,祝义材转身谋求独立上市。2005年10月,雨润食品(01068.HK)成功赴港上市,祝义材终于拥有了自己控股的主营业务上市旗舰。
  
  不断收购中电投资产,
  壳资源最终“换主”
  
  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的出现,则使这一被“雨润系”边缘化的壳资源重焕生机。从2006年9月开始,东成控股通过定向增发,多次收购中电投旗下的中国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力新能源”)的发电业务相关资产,并成功引进中海油入股,一时风光无限,令市场人士刮目相看。
  2006年9月,东成控股公告称,以定向增发方式收购中国电力新能源旗下的中电热电60%和中电洪泽100%股权。收购完成后,中国电力新能源持有东成控股3.25亿股份,占11.52%股权。Wealth Success Limited持有东成控股的股权比例由51.04%降至45.16%。
  2007年1月,东成控股再次公告称,已与中国电力新能源订立协议,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按0.26港元/股向其发行3.95亿股股份,收购其持有的天瀚发展44%股权,总代价为1.027亿港元。天瀚发展的唯一资产为上海一间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约合2.33亿港元)公司的100%股权,而该上海公司账面除了已缴足的注册资本外,尚未发生任何运营和业务。乍看起来,似乎东成控股收购了一个拥有现金资源的空壳公司。
  2007年3月,东成控股发布的天瀚收购通函为本次收购的最终所指作出了说明。公告称,天瀚持有的上海公司已于2007年1月正式同意投资上海东海。上海东海的注册股本为4.6亿元,上海公司拥有其24%股权,大唐集团、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拥有其28%、24%及24%股权。上海东海将投资23亿元在上海东海大桥附近设立1000亿瓦海风发电项目,项目于2007年上半年开工。也就是说,东成控股通过收购天瀚发展44%股权,实际上间接拥有了中电投旗下一间风电业务资产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Wealth Success Limited仍然以30.22%的持股为东成控股的第一大股东(表3)。
  2007年5月,东成控股进行配股,募集资金5.67亿港元,紧随其后,又收购了东莞东城及东莞科伟两间发电厂40%的股权。如此一番部署之后,2007年5月,东成控股宣布委任中国电力(02380.HK)首席执行官李小琳为集团主席,同时更名为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新能源”)。随着中电投的正式入主,中电新能源迎来了阵容豪华的新投资者。2007年8月,中电新能源进行配股,吸引了包括中海油集团旗下附属公司、身兼多间香港上市公司主席的张松桥等认购人阵容,颇为引人注目,其所募约10.53亿港元会进一步用作发电项目的投资。
  2007年10月,通过发行可转换股票的方式,东成控股再次以16.3亿港元收购中国电力新能源旗下中电福建发电项目100%权益、甘肃中电90%权益、天瀚56%权益。如果全部可转换票据转换后,中国电力新能源将一跃成为中电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表4)。
  不过,为了规避控制权转换带来的全面收购责任,中国电力新能源在公告中宣称,只有在不会触发任何全面收购建议责任时,方会行使权利。因此,直到2008年3月11日,这部分可转换票据才全部转换为股份。中电新能源2008年年报显示,中国电力新能源以28.44%的持股比例首次超过Wealth Success Limited(14.24%),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图1),而中电新能源也成为继中国电力(02380.HK)之后,中电投在港的另一个资本运作平台。
  
  紧随资产收购节奏“先旧后新”不断套现,投资回报率高达1014%
  
  自从搭上中电投这艘电力巨艇之后,东成控股的股价就受到了市场的强烈追捧,步入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图2)。2006年9月,东成控股第一次宣告收购中国电力新能源电力资产时,股价便开始逐步攀升,并于2007年10月30日达到了1.64元/股的历史顶峰。因此,祝义材尽管失去了“壳公司”的控制权,但伴随着国资的有序进入,仍坐上了资产增值的“直升机”。
  并且,紧随资产收购的节奏,祝义材控制的Wealth Success Limited一路部署有序退出。2006年11月,东成控股公告,
  宣布配售旧股和认购新股,称公司有意向东莞粤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其废物焚化发电厂项目,因此向独立的超过6位承配人配售5.8亿股份,Wealth Success Limited通过以旧换新,减持1.8亿股,作价0.275元/股,套现约5000万港元。
  2007年5月,在向中电国际新能源收购天瀚44%股权之后,东成控股再次宣告配售旧股和认购新股,Wealth Success Limited通过以旧换新,减持0.9亿股,作价0.905元/股,套现约8145万港元;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其前后两次套现的价格增长了2.3倍。
  2008年7月,Wealth
  Success Limited宣告按0.89-0.95元/股的价格出售中电新能源4亿股份,使其持股比例从14.24%降至8.56%。按照出售价格上下限的平均值计算,祝义材和黎亮此次套现约3.68亿港元。至此,通过三次减持,祝义材和黎亮已成功变现约5亿港元。
  截至2009年6月30日,祝义材和黎亮仍持有中电新能源6.03亿股份,占8.59%股权。按照2009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这些股份市值约为3.68亿港元。除去两人2002年以来投入的约7800万港元成本,祝义材和黎亮在2002-2009年间累计实现收益达7.9亿港元,收益率达到了1014%(表5)。
其他文献
对于2010年的投资增长,市场上唯一的共识是:投资增速将确定性低于2009年。但由这一共识很难得到清晰具体的投资含义。这使得我们觉得有必要对2010年的投资增长问题做更细致的分析。    投资增长的动力    动力之一是政策。回顾近10年来的经验,中国经济运行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经济周期中的投资先行;二是面向过热或低迷时期的相机抉择型政策;三是地方和中央的决策偏好差异所形成的博弈甚至拉锯。这是我
期刊
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在2009年末已经持平甚至超越日本,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初现“日本病”的症状,无论经济的对外依赖度还是资产价格,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不过,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比日本当年低得多,人口基数比日本大得多,只要我们进行深刻的体制改革,通过大规模减税、加快城市化启动内需,并迅速扩大资本市场上优良资产的供给,完全可以启动国内市场,走出一条大国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杜绝“日本病”。    经历
期刊
企业文化并不只是空泛的口号,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创业者难以被模仿的能力与创意、政商关系等特殊资产的总和。拆解这些特殊资产,设法保存其中对企业经营有重要价值的资产、通过标准化去除负面资产,有助企业打造一套持久的治理模式,是其永续经营的基本工作。    家族企业价值在继承中蒸发六成,主因之一往往是创办人的能力、声誉、关系与其他特殊资产难以转让。特殊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但是人们一般很少对它做科学性
期刊
2010年度《新财富》“中国资本圈最推崇的奢侈品牌调查”覆盖了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部)、QFII、银行、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部等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金规模合计超过3万亿元,1050名投票人的样本规模均调查超越了前两年。    对于前仆后继涌入中国的奢侈品牌而言,中国的消费者是他们不容错失的大“金主”,而高达80%年薪超过50万元、96% 36-55岁人群以及97%硕士及硕士以上
期刊
在大多数人眼里,祝义材只是中国的食品大亨,事实上,其雨润帝国已经形成以食品(包括猪肉业务和禽业)为主,商贸、房地产、旅游及物流为辅的产业架构,2008年实现销售总额370亿元,居肉食品加工业第1位、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位。仅以祝义材夫妇持有的雨润食品、南京中商、中电新能源3家公司的股票市值计算,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其财富已达138亿元,是位名副其实的资本大鳄。    多元化的雨润帝国 
期刊
认识到已掌握信息的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知识必须被视为一种需要重视和善加利用的资产。    “9·11”劫机事件和2009年圣诞节发生在美国的炸机未遂事件带来一个共同的教训:有关部门可能已经拥有了避免灾难所需要的信息,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在事后批评安全部门的工作时,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结了这种管理困境:“这不是收集情报的失误,而是对我们已有情报整合和解读的失误。”
期刊
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其实可以理解为中国宏观刺激政策退出的一部分,而非对房地产市场的急刹车。未来,各国会更多考虑将房地产作为宏观政策调控的杠杆之一。  2009年底开始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直接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但是,由于房地产业在整个宏观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单纯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待这一调控,恐怕未必能够完全把握未来政策走势的完整脉络。次贷危机已经提示全世界,房地产行业的政
期刊
2009年12月中旬以来,关于风格转换的争辩似乎已经渐渐冷却,因为股指期货的推出都没能完成这样的风格转换,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预期的背景下,金融、地产已经失去了基本面预期的支持,因此,在尘埃落定之后,资金从上述板块的撤出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这一点强化了市场对主题投资的认可,使得以欧美补库和区域化为代表的主题投资成为了一致性预期。“主题投资”开始有了一些鸡犬升天的味道,也就到了必须甄别其真伪
期刊
得天独厚的英语优势,使印度在外包业务上领先中国;没有包袱的传统文化,使印度人在攀登跨国公司高管职位的阶梯上领先中国人;从企业经营看,中国企业是硬件硬、软件软、理念差,印度公司则具有理念上的优势。不过,中国在“铁公基”建设、体制和女性经济地位上的优势,印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模仿。    随着高盛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创造的名词“金砖四国”被广为传播,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流砥柱,
期刊
在消费连锁的投资热潮中,既有PE成功投资百丽、小肥羊等美丽故事,也有PPG、ITAT等遭遇滑铁卢的昔日明星。这些失败案例反映出消费连锁模式有共同的风险点,投资者可以围绕“加减乘除”法从四个指标考察企业,排除风险,发掘长期投资机会。    近年来,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针对同一类商品,投资销售渠道比投资制造赚得多。比如,2007年5月,卖鞋的百丽国际(01880.HK)在香港上市,发行市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