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与它有关系,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挖掘“梧桐文化资源”潜能,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资源整合,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核心素养水平在活动开展中明显提高,真正让这门课程的价值体现出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树文化资源 儿童经验 融合素养
我校在1930年建校初期,种下三十余棵梧桐树,历经九十余载风风雨雨,几经战乱屹立不倒,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梧桐(现以形成“吾同大道”),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被师生家长誉为当之无愧的“校树”。梧桐象征着我校儿童始终蓬勃向上、快乐自信的生命状态,其所蕴含的“奉献、坚韧、高洁”的精神品质对每位学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因此,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树成长文化”资源,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生长点,形成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一、“融合梧桐资源,创新综实活动”的四项策略
1.融合学科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我们每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都会融合两门以上学科,并强调活动内容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从语文习作“我的校园”延伸出对“梧桐文化”的研究,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有关介绍梧桐文化的资料,开展以“梧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参与到“小梧桐成长记”“探寻小梧桐成长密码”“梧桐叶子我想对你说”等研究小组中。活动中,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南京和本校文化,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编出童趣盎然的小报,促使学生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南京城市文化和本校梧桐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我们还通过以音乐组“活力小梧桐成长曲”和美术组“小梧桐盛开合作花”为研究主题,开展形式各异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断地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2.融合场馆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如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或活动的基地。我校原是铁路子弟小学,家长中有不少是铁路职工,有着丰富的铁路文化。在开展活动中,我们进行铁路文化辐射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带领学生上网查阅学习有关火车进化史的资料,结合我校“‘吾同号’列车”专栏进行了“中国火车成长记”的研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各个研究小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到火车站等地方咨询专家、采访旅客、尝试购票……通过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火车历史、运行、乘车、购票、发展等各个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我的‘E’春运”“探秘火车票”“动车与高铁”这些课题的研究能够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断磨炼个人意志,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地体味、领悟、发展和创新,从而不断促进個人和团队能力的提升。
3.融合少先队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虽然因各自的教育目标有所不同,但同属活动课程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开展“设计中队‘梧桐点赞角’”“制作‘梧桐卡’”等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设计“梧桐点赞角”、制作“梧桐卡”等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分享劳动成果,提高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结合国家公祭日,在班级开展“‘小梧桐’心花寄哀思——制作与设计”“这一天,永远不能忘记”等活动,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少先队活动融合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其思想教育的体验性成果势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融合校本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活动主题,而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课程,这两个课程的内容都是聚焦活动的主题。例如结合学校“校树文化”和“让每一棵小梧桐向上生长”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小梧桐’的美丽‘视界’”“‘小梧桐’让瓶盖大变样”等小课题研究,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着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任务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求。
在“大‘吾同’和小‘梧桐’系列活动”中,我们组织3~5年级学生开展“小梧桐助我成长”系列主题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各个小的主题,形成“探秘梧桐小秘密”“让人烦恼的‘毛毛’雨”“‘吾同’卡卡节”“小梧桐创意节”等小主题框架。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中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在小课题研究中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活动开展都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主题进行分解,细化成贴近自己生活实际并可操作的小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更接地气、转型升级。
二、“融合梧桐资源,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1.“融合梧桐资源”是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良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结合我校“校树”文化和“让每一棵小梧桐向上生长”的教学理念,我们组织3~5年级学生开展“小梧桐助我成长”系列主题研究,有效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遵循一切“基于儿童生长”为基本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订计划,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体会到,“融合梧桐资源”正是综合实践活动国家级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良方。
2.“滋润综合素养”是“梧桐校树”文化促进儿童成长的目标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具有学习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乐学”中主动开展活动、提升各种能力。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校树成长文化”,开展以校园文化系列为主题的自主性的活动,让活动“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时,通过活动小组组建的“巧妙搭配”,既能调动各个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开发多元潜在智能;既能促使个体思维的碰撞,又能融合集体的智慧。
3.“教师情智引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升级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因素,也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铁路文化”和“‘校树’文化”,我们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被整合的教师资源不仅来自校内,而且包括校外。
我们通过“加一加”的方式,把教学力量最优化,根据教师们的特长,合理安排、各尽所能,并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让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们在了解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并开展富有综合实践特色和实效的活动。教师情智交融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其转型、创新与升级。同时,通过对校内外教师资源的整合,就如同是把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更多、体验更深,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到了助推深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坚持“儿童立场:教育从儿童成长出发”,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科学、高效地与“校树成长文化”资源整合,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树文化资源 儿童经验 融合素养
我校在1930年建校初期,种下三十余棵梧桐树,历经九十余载风风雨雨,几经战乱屹立不倒,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梧桐(现以形成“吾同大道”),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被师生家长誉为当之无愧的“校树”。梧桐象征着我校儿童始终蓬勃向上、快乐自信的生命状态,其所蕴含的“奉献、坚韧、高洁”的精神品质对每位学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因此,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树成长文化”资源,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生长点,形成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一、“融合梧桐资源,创新综实活动”的四项策略
1.融合学科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我们每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都会融合两门以上学科,并强调活动内容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从语文习作“我的校园”延伸出对“梧桐文化”的研究,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有关介绍梧桐文化的资料,开展以“梧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参与到“小梧桐成长记”“探寻小梧桐成长密码”“梧桐叶子我想对你说”等研究小组中。活动中,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南京和本校文化,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编出童趣盎然的小报,促使学生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南京城市文化和本校梧桐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我们还通过以音乐组“活力小梧桐成长曲”和美术组“小梧桐盛开合作花”为研究主题,开展形式各异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断地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2.融合场馆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如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或活动的基地。我校原是铁路子弟小学,家长中有不少是铁路职工,有着丰富的铁路文化。在开展活动中,我们进行铁路文化辐射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带领学生上网查阅学习有关火车进化史的资料,结合我校“‘吾同号’列车”专栏进行了“中国火车成长记”的研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各个研究小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到火车站等地方咨询专家、采访旅客、尝试购票……通过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火车历史、运行、乘车、购票、发展等各个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我的‘E’春运”“探秘火车票”“动车与高铁”这些课题的研究能够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断磨炼个人意志,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地体味、领悟、发展和创新,从而不断促进個人和团队能力的提升。
3.融合少先队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虽然因各自的教育目标有所不同,但同属活动课程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开展“设计中队‘梧桐点赞角’”“制作‘梧桐卡’”等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设计“梧桐点赞角”、制作“梧桐卡”等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分享劳动成果,提高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结合国家公祭日,在班级开展“‘小梧桐’心花寄哀思——制作与设计”“这一天,永远不能忘记”等活动,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少先队活动融合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其思想教育的体验性成果势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融合校本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活动主题,而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课程,这两个课程的内容都是聚焦活动的主题。例如结合学校“校树文化”和“让每一棵小梧桐向上生长”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展“‘小梧桐’的美丽‘视界’”“‘小梧桐’让瓶盖大变样”等小课题研究,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着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任务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求。
在“大‘吾同’和小‘梧桐’系列活动”中,我们组织3~5年级学生开展“小梧桐助我成长”系列主题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各个小的主题,形成“探秘梧桐小秘密”“让人烦恼的‘毛毛’雨”“‘吾同’卡卡节”“小梧桐创意节”等小主题框架。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中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在小课题研究中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活动开展都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主题进行分解,细化成贴近自己生活实际并可操作的小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更接地气、转型升级。
二、“融合梧桐资源,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1.“融合梧桐资源”是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良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结合我校“校树”文化和“让每一棵小梧桐向上生长”的教学理念,我们组织3~5年级学生开展“小梧桐助我成长”系列主题研究,有效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遵循一切“基于儿童生长”为基本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订计划,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体会到,“融合梧桐资源”正是综合实践活动国家级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良方。
2.“滋润综合素养”是“梧桐校树”文化促进儿童成长的目标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具有学习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乐学”中主动开展活动、提升各种能力。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校树成长文化”,开展以校园文化系列为主题的自主性的活动,让活动“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时,通过活动小组组建的“巧妙搭配”,既能调动各个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开发多元潜在智能;既能促使个体思维的碰撞,又能融合集体的智慧。
3.“教师情智引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升级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因素,也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铁路文化”和“‘校树’文化”,我们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被整合的教师资源不仅来自校内,而且包括校外。
我们通过“加一加”的方式,把教学力量最优化,根据教师们的特长,合理安排、各尽所能,并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让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们在了解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并开展富有综合实践特色和实效的活动。教师情智交融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其转型、创新与升级。同时,通过对校内外教师资源的整合,就如同是把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更多、体验更深,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到了助推深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坚持“儿童立场:教育从儿童成长出发”,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科学、高效地与“校树成长文化”资源整合,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