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与画图有别,不须着色,但研究者往往用浓、淡来区别两种不同文风的文章。浓抹重彩专指辞藻华丽、刻意雕绘的文章;质朴无华则是另一类率直而不事修饰的文章给人的印象。这里的淡,不是淡而寡味的淡,而是指质朴、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关文章的讨论一深入,浓、淡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很自然地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周作人的《谈文》引用清人叶松石(叶炜)《煮药漫抄》中的话:“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学随年进,要不可以无真趣,则诗自有可观。”确实说出了部分作者不同年龄段文风发生变化的实际。文学史有文、质关系的讨论,质是文意、文章的内容,也有将质说成道的,而文则是文辞、文饰,说俗一点,就是文意的包装。柳宗元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夸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夸采色、夸声音、炳炳烺烺”,这是华丽、浓艳的标志。大概写文章的人都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初时总是较多地注意好看,极想为文章披上一件华美的外套,不懂得将作者的心意隐藏于对事实感性、生动的叙述中,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一冲动就要显身,直接出面抒情,堆砌各种美丽的辞藻,给人的感觉就是“露”,而露又总是同“浅”联系在一起。“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年岁增长了,经历多了,看惯了云卷云舒,心境、文思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获得升华,繁复的包装也因此成为多余,笔下的文字虽然趋于平淡,却包含了更多值得珍视的人生经验。
其实以上所说只是常态,文章作者禀赋不一,存在大量的例外。韩愈每写文章,似乎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安排好对仗、排比的句式,大量使用精心建构、刻有他个人印记的语词,似乎下定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决心。总起来看,韩愈的文风一以贯之,从未突破铺张扬厉、刻意修饰文辞的基调。读韩愈的文章就像是饮一杯度数极高的白干,自忖酒力不济的读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周作人对韩文便啧有烦言,曾在多个场合批评韩愈的文章,说是装腔作势。周的性格取向于平淡,任何时候都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模样,他写文章,即使内心深处波澜起伏,也有意将其调控在浅浅漪涟的底下。《煮药漫抄》中“学随年进”一句,暗含了老年淡远优于少年绮丽的意思,证之史实,也并非必然。“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独特的遭际,影响了作者的心态,让庾信文章由年少时的绮靡变而为暮年的激烈,并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此外,同一个作者笔下也经常出现时淡时浓的变化,苏轼为文,大多挥洒自然,率意发声,赵翼说他:“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矜心作意之处。”但写《赤壁赋》,作者锻炼字句,精心铺排,再迟钝的读者也能感觉得到。也许是因为作者“才”大气粗,一使性子,笔下文字便浓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点。
“平淡”一词也常用于诗的品位。杜甫评价孟浩然“诗赋虽不多,往往凌鲍、谢”,清丽、淡远是鲍、谢诗歌的基调。闻一多也很欣赏孟浩然清纯的诗风,说孟诗的好处在于自然地构筑了一种质朴、淡雅的诗意氛围,让读者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触发与诗人相同的心律律动。闻一多感叹道:“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又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闻一多是诗人写论文,说话多少带点夸张。平淡并不是好诗的全部,杜甫、李商隐的诗就不很平淡,孟浩然的诗也有通篇平淡、夹有极浓一联的情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极为工巧,是诗人雕琢文句、用尽心机的创制,在这些诗里,浓丽与平淡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与品诗一样,文风平淡也常能获得文评家的赞语,称之为“言近而旨远”。胡适解释说:“从文字表面上看来,写的是一件人人可懂的平常实事”,稍加品味,“却还可寻出一个寄托的深意”。胡适认为“言近”则越近(浅近)越好,“旨远”则越远越好。“寄意遥深”,这个充满了诗意的词语,便常常用来形容平淡而富有内涵的文章。综合古人的评述,我觉得一进入学理分析的层面,尽管也还有对与平淡相反的浓艳肯定的声音,但衡量的天平大多向着简淡一面倾斜。“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铺张扬厉、华丽浓艳的文章,虽然还不致被一概否定,但总体评价远不及前者是不争的事实,且多不是作为可以仿效的对象予以推介的。
清初戴名世《章泰占稿序》说:“质者,天下之至文者也。平者,天下之至奇者也。莫质于素,而本然之洁,纤尘不染,而采色无不受焉。莫平于水,而一川泓然,渊涵渟蓄,及夫风起水涌,鱼龙出没,观者眩骇。是故于文求文者非文也,于奇求奇者非奇也。”“于文求文者非文也,于奇求奇者非奇也”一语,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质似素、淡如水,将作文的心态放平了,将想要表达的意思提纯了,然后才能有文,进入无意求奇而奇思自现的境界。可见善文的戴氏也将朴实无华视为文章的最高境界。孔子“绘事后素”一词,后人释义颇多含混,戴名世对此似乎有自己的理解,以为惟将铅华洗尽,方有“真实者以存”,“潦水尽而寒潭清”,意境空灵、韵味无穷,寄情文墨者谁不想这样的文章能多多地出现在自己的集中?《稿序》最后,作者鼓励章泰占,“终抱其质而毋漓之,终守其平而毋凿且汩之也哉!”总起来看,反对雕琢是戴名世一贯的主张,在给刘言洁的信里谈及文章之道时,他又一次强调“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始能让文意“与混茫相接”,“无所有乃其无所不有”,因为自然而能摒弃束缚,才有文意的廓大与深邃。他还将“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称为“君子之文”。桐城派的文章以雅洁、凝练著称,这也与该派文人自戴名世起,一直宗奉归有光不无关系。归有光集中的名篇大多朴实无华,绝少铺张的文饰,往往一个白描的动作,便足以凸显人物的情态,并将读者迅速引入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像《寒花葬志》中寒花冉冉而动的眼珠,《女二二圹志》中出生未及周岁的女儿跃入其怀的欢腾,都能引来读者如在目前的感动。
说了那么多古人对平凡、淡雅的赞扬,那么浓艳、绮丽是不是一无是处了呢?我觉得在人们推崇的文章中,有些篇什虽然不是作为浓抹重彩获赞,但其精心雕琢文句的痕迹随处可见,本质正是绮靡,王勃《滕王阁序》便是如此。王勃此文,文句多用对仗,词藻极为华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诗序中的文字大多经过了精心的锻炼,说是一挥而就,真的让人不敢相信。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篇由极度富丽的文字和出人意表的想象组成、竭尽雕琢能事的骈体文章,被人赞叹至今,不也证明了华丽的文风也自能获得人们的赞赏么?诸葛亮的《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篇中语句精雕细刻、光昌流丽,读过的人谁不说好。陶渊明是隐士,置身世外,心似止水,文章也以平淡相标榜。唐顺之说陶文“未尝较声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但陶集中“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样极富想象、文采斐然、无比精美的文句真能不假思索、信手写出吗?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苏东坡《与二郎书》中说过的话:“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不同年龄段文风的变化前面已经说过,而成熟的平淡是绚烂之极的提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我看来,陶诗正是绚烂之极的平淡,平淡中融入了丰富的色彩,要取得这样的审美效果恐怕少不了作者的苦心经营,没有几十年功力岂能至此?同样的,上面提到的归有光的几篇短文能获得这样的审美效果,同作者观察的细致、情感体验的真切都有极大的关系。成熟的平淡,正好说出了归有光这样具有极高才艺的作者的写作本事。唐顺之批评沈约,说他在声律与文句方面殚精竭虑,“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我觉得唐顺之责人太过苛刻,正是因为齐梁诗人计较了声律与文句,才有唐诗的繁荣,杜甫、李商隐的诗学成就均受惠于声律与文句的计较,沈约的这份功劳不可抹杀。齐梁诗风虽因绮丽被后人批来批去,但鲁迅肯定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并没有排除讲究声律、极富文采的齐梁。被人喜爱的鲍照、谢朓、江淹正是这一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作家。杜甫的诗学成就为世人所公认,但“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岂是不经深思,可以随意得着的文句?即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初读尚觉平常,一细想,分明能体会到其中的工巧。
综合上面叙述的各种情况,我觉得强调文章本色是对的,但只要言之有物,而非无病呻吟、为文造情,文风淡些、浓些都不是问题。中国人临事标举中庸,写文章浓淡相宜、左右逢源当然好,实行起来其实很难,有所偏至并无大碍,浓得有特色,淡得有深意,都不失为好的文章。姚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阴阳刚柔,其本二端”,“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極,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说的虽然是文章刚柔,但延用于浓淡,也是一样的道理。
周作人的《谈文》引用清人叶松石(叶炜)《煮药漫抄》中的话:“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学随年进,要不可以无真趣,则诗自有可观。”确实说出了部分作者不同年龄段文风发生变化的实际。文学史有文、质关系的讨论,质是文意、文章的内容,也有将质说成道的,而文则是文辞、文饰,说俗一点,就是文意的包装。柳宗元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夸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夸采色、夸声音、炳炳烺烺”,这是华丽、浓艳的标志。大概写文章的人都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初时总是较多地注意好看,极想为文章披上一件华美的外套,不懂得将作者的心意隐藏于对事实感性、生动的叙述中,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一冲动就要显身,直接出面抒情,堆砌各种美丽的辞藻,给人的感觉就是“露”,而露又总是同“浅”联系在一起。“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年岁增长了,经历多了,看惯了云卷云舒,心境、文思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获得升华,繁复的包装也因此成为多余,笔下的文字虽然趋于平淡,却包含了更多值得珍视的人生经验。
其实以上所说只是常态,文章作者禀赋不一,存在大量的例外。韩愈每写文章,似乎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安排好对仗、排比的句式,大量使用精心建构、刻有他个人印记的语词,似乎下定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决心。总起来看,韩愈的文风一以贯之,从未突破铺张扬厉、刻意修饰文辞的基调。读韩愈的文章就像是饮一杯度数极高的白干,自忖酒力不济的读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周作人对韩文便啧有烦言,曾在多个场合批评韩愈的文章,说是装腔作势。周的性格取向于平淡,任何时候都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模样,他写文章,即使内心深处波澜起伏,也有意将其调控在浅浅漪涟的底下。《煮药漫抄》中“学随年进”一句,暗含了老年淡远优于少年绮丽的意思,证之史实,也并非必然。“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独特的遭际,影响了作者的心态,让庾信文章由年少时的绮靡变而为暮年的激烈,并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此外,同一个作者笔下也经常出现时淡时浓的变化,苏轼为文,大多挥洒自然,率意发声,赵翼说他:“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矜心作意之处。”但写《赤壁赋》,作者锻炼字句,精心铺排,再迟钝的读者也能感觉得到。也许是因为作者“才”大气粗,一使性子,笔下文字便浓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点。
“平淡”一词也常用于诗的品位。杜甫评价孟浩然“诗赋虽不多,往往凌鲍、谢”,清丽、淡远是鲍、谢诗歌的基调。闻一多也很欣赏孟浩然清纯的诗风,说孟诗的好处在于自然地构筑了一种质朴、淡雅的诗意氛围,让读者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触发与诗人相同的心律律动。闻一多感叹道:“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又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闻一多是诗人写论文,说话多少带点夸张。平淡并不是好诗的全部,杜甫、李商隐的诗就不很平淡,孟浩然的诗也有通篇平淡、夹有极浓一联的情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极为工巧,是诗人雕琢文句、用尽心机的创制,在这些诗里,浓丽与平淡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与品诗一样,文风平淡也常能获得文评家的赞语,称之为“言近而旨远”。胡适解释说:“从文字表面上看来,写的是一件人人可懂的平常实事”,稍加品味,“却还可寻出一个寄托的深意”。胡适认为“言近”则越近(浅近)越好,“旨远”则越远越好。“寄意遥深”,这个充满了诗意的词语,便常常用来形容平淡而富有内涵的文章。综合古人的评述,我觉得一进入学理分析的层面,尽管也还有对与平淡相反的浓艳肯定的声音,但衡量的天平大多向着简淡一面倾斜。“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铺张扬厉、华丽浓艳的文章,虽然还不致被一概否定,但总体评价远不及前者是不争的事实,且多不是作为可以仿效的对象予以推介的。
清初戴名世《章泰占稿序》说:“质者,天下之至文者也。平者,天下之至奇者也。莫质于素,而本然之洁,纤尘不染,而采色无不受焉。莫平于水,而一川泓然,渊涵渟蓄,及夫风起水涌,鱼龙出没,观者眩骇。是故于文求文者非文也,于奇求奇者非奇也。”“于文求文者非文也,于奇求奇者非奇也”一语,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质似素、淡如水,将作文的心态放平了,将想要表达的意思提纯了,然后才能有文,进入无意求奇而奇思自现的境界。可见善文的戴氏也将朴实无华视为文章的最高境界。孔子“绘事后素”一词,后人释义颇多含混,戴名世对此似乎有自己的理解,以为惟将铅华洗尽,方有“真实者以存”,“潦水尽而寒潭清”,意境空灵、韵味无穷,寄情文墨者谁不想这样的文章能多多地出现在自己的集中?《稿序》最后,作者鼓励章泰占,“终抱其质而毋漓之,终守其平而毋凿且汩之也哉!”总起来看,反对雕琢是戴名世一贯的主张,在给刘言洁的信里谈及文章之道时,他又一次强调“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始能让文意“与混茫相接”,“无所有乃其无所不有”,因为自然而能摒弃束缚,才有文意的廓大与深邃。他还将“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称为“君子之文”。桐城派的文章以雅洁、凝练著称,这也与该派文人自戴名世起,一直宗奉归有光不无关系。归有光集中的名篇大多朴实无华,绝少铺张的文饰,往往一个白描的动作,便足以凸显人物的情态,并将读者迅速引入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像《寒花葬志》中寒花冉冉而动的眼珠,《女二二圹志》中出生未及周岁的女儿跃入其怀的欢腾,都能引来读者如在目前的感动。
说了那么多古人对平凡、淡雅的赞扬,那么浓艳、绮丽是不是一无是处了呢?我觉得在人们推崇的文章中,有些篇什虽然不是作为浓抹重彩获赞,但其精心雕琢文句的痕迹随处可见,本质正是绮靡,王勃《滕王阁序》便是如此。王勃此文,文句多用对仗,词藻极为华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诗序中的文字大多经过了精心的锻炼,说是一挥而就,真的让人不敢相信。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篇由极度富丽的文字和出人意表的想象组成、竭尽雕琢能事的骈体文章,被人赞叹至今,不也证明了华丽的文风也自能获得人们的赞赏么?诸葛亮的《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篇中语句精雕细刻、光昌流丽,读过的人谁不说好。陶渊明是隐士,置身世外,心似止水,文章也以平淡相标榜。唐顺之说陶文“未尝较声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但陶集中“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样极富想象、文采斐然、无比精美的文句真能不假思索、信手写出吗?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苏东坡《与二郎书》中说过的话:“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不同年龄段文风的变化前面已经说过,而成熟的平淡是绚烂之极的提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我看来,陶诗正是绚烂之极的平淡,平淡中融入了丰富的色彩,要取得这样的审美效果恐怕少不了作者的苦心经营,没有几十年功力岂能至此?同样的,上面提到的归有光的几篇短文能获得这样的审美效果,同作者观察的细致、情感体验的真切都有极大的关系。成熟的平淡,正好说出了归有光这样具有极高才艺的作者的写作本事。唐顺之批评沈约,说他在声律与文句方面殚精竭虑,“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我觉得唐顺之责人太过苛刻,正是因为齐梁诗人计较了声律与文句,才有唐诗的繁荣,杜甫、李商隐的诗学成就均受惠于声律与文句的计较,沈约的这份功劳不可抹杀。齐梁诗风虽因绮丽被后人批来批去,但鲁迅肯定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并没有排除讲究声律、极富文采的齐梁。被人喜爱的鲍照、谢朓、江淹正是这一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作家。杜甫的诗学成就为世人所公认,但“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岂是不经深思,可以随意得着的文句?即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初读尚觉平常,一细想,分明能体会到其中的工巧。
综合上面叙述的各种情况,我觉得强调文章本色是对的,但只要言之有物,而非无病呻吟、为文造情,文风淡些、浓些都不是问题。中国人临事标举中庸,写文章浓淡相宜、左右逢源当然好,实行起来其实很难,有所偏至并无大碍,浓得有特色,淡得有深意,都不失为好的文章。姚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阴阳刚柔,其本二端”,“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極,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说的虽然是文章刚柔,但延用于浓淡,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