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星空中,有我发出的光亮”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A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萌发了她的记者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她懂得了记者职业的神圣。
  事业成功的樊云芳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颗星。
  
  樊云芳1945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大学毕业后,樊云芳来到山西雁北工作。业余时间写写稿子,成了她的最大乐趣。为了采访,颠簸的乡间土路上,身怀六甲的樊云芳坐着装满化肥的高高的马车下乡;艰苦危险的矿井里,樊云芳沿着镶嵌在井壁上的钢筋,下到100多米深的井下……
  渐渐地,报纸上可以见到她写的“豆腐块儿”了。她的新闻生涯,就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发轫。
  1978年,山西省委宣传部推荐樊云芳到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工作。
  那一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横空出世。这篇文章在推动解放思想、开展真理标准讨论上开辟了先河,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樊云芳为能成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感到无上荣光。她在笔记中写道:“我发誓,永远不玷污光明日报记者这个神圣的称号。”
  梦想成真的樊云芳一年后便崭露头角。
  她的成名,是从长篇通讯《追求》开始的。
  1980年11月,樊云芳发现了栾这一知识分子典型。她要为这个受极左路线迫害的知识分子呐喊,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而歌唱。当时栾已病重住院,樊云芳在病房里和他做了20多次访谈,写出了第一稿。
  报社慧眼识珠,马上发现这个典型的时代意义,但要求樊云芳改写。
  第二稿、第三稿,她把全部激情凝注于自己手中的笔。其间,栾茀去世,樊云芳身心俱疲,一度想要放弃……
  樊云芳忘不了,报社一次又一次地给她鼓劲,记者部全体人员对稿件进行会诊,提出了关键性意见:人物形象高大全,缺乏人情味;要是能将其还原为活生生的普通人,这篇稿子就成功了。
  樊云芳茅塞顿开。
  终于,历时3个月,四易其稿,14000字的长篇通讯《追求》完成,刊出后轰动全国。《追求》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台、《新华文摘》迅速转载或转播,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话剧、连环画,并收入大学新闻系的教材。
  此后,樊云芳写出一篇篇新闻力作,引起一次次强烈反响。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樊云芳新闻事业的辉煌时期。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采访途中,倾听时代,感受心灵,记录中国前进的一个个脚步。
  业绩给樊云芳带来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樊云芳的名字在中国新闻界叫响了。
  
  死神黑色的翅膀忽闪掠过,“死而复生”的樊云芳懂得:“只拥有事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亲情、友情是生活的基石,是人性光辉的一面。”
  
  1992年冬,光明日报全国记者会最后一天,樊云芳突发肠道出血被送到海军总医院。医生诊断:直肠癌中期。
  残酷的现实,将正处于生命、事业巅峰的樊云芳抛到人生的谷底。
  13年后,樊云芳在《生命之歌》一文中自述了当时的心境:
  “明天就要被推进手术室——直肠癌全切除手术。去有时,‘归’无期,谁也不能保证我还能活着走出这个医院。47岁——正当年富力强的年龄,但也许从此后再不能睁开眼睛,再不能站起来,我怎能不深深留恋眼前的每一片落叶、每一丝清风!
  “我多么渴望在动手术之前再过一过普通人的生活:我想再去理个发,即使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也要留下平昔满意的形象,有尊严地走;我想再逛一次大商场,在橱窗前悠悠闲闲地观赏那些美丽的商品,多年来繁忙的工作使我总是把这样的闲情逸致留给了下一次;我想到报社附近的陶然亭公园里那一株槐树下再坐一坐,那一片草地,那几株疏朗的灌木,那些欢欣雀跃、婉转啼鸣的鸟儿,曾多么地令我着迷……”
  手术成功了,樊云芳回到了这个让她无限眷恋的世界。
  在与死神苦苦搏斗的75个冬日里,两张单据是透入病室的阳光:一张“温暖的单子”,记着曾来医院探视的200多位朋友和同仁的名字,它浸染着报社的关爱、亲友与读者的亲情和友情,驱逐了孤独和黑暗,慰藉着樊云芳的心;另一张“灿烂的单子”,列着出院后打算做的事:给老父亲祝80大寿,携两个儿子到长江三峡旅游,回阔别17年的山西浑源县走访老友,再写一本关于新闻理论的书……樊云芳要在第二次生命中将这些心愿一一兑现,不留遗憾。
  大病过后获得新生的樊云芳,也获得了新的人生感悟:“在你为钟爱的事业奋斗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你的家庭和亲人;在你一心一意追求工作业绩的时候,请不要排斥其他的生活乐趣。”
  在苏州做化疗的8个月,本来就苗条的樊云芳体重又下降了20斤,满头青丝脱尽,满脸枯黄和苍老取代了原来的神采奕奕。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就与丈夫手牵着手,蹒跚地穿行于大街小巷。结婚22年,他们从未如此从容悠闲。
  总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樊云芳,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化疗结束回到家中,儿子的一番话让她心碎:“我从小没有母爱,你总不在家,一回来就问我考了多少分。如果成绩不好,你就发火,骂完又一阵风走了……我常常想,妈妈对她的读者那么好,肯为他们做各种事,为什么就不肯为我做一碗面条?生病时,我就盼你来摸摸我的额头,但我盼了20年,就是盼不到……”
  樊云芳蒙着头在被窝里哭了一夜,泪水湿透了枕头。她自责:“我以工作为挡箭牌,把身为母亲的责任推给别人、推给社会,既不是个好母亲,也算不上个好记者。”
  “是光明日报为我提供了舞台,是改革大潮提供了机会,是编辑部上上下下付出了默默的奉献,是全家人为我作出了牺牲。”樊云芳说,“名记者的光环不仅属于我,更属于光明日报,属于时代,属于我的同事和亲人。”
  
  51岁的樊云芳勇敢地重返心爱的记者岗位。她给自己重新定位:做一个快快乐乐的记者,在平凡而踏实的工作中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随着被化疗严重损害的身体一点一点地恢复,因病沉寂了4年的她又“蠢蠢欲动”:“我还能不能当记者?”
  当记者,要深入现场,否则难有精彩的报道;当记者,出差是家常便饭,病前,她一年有大半时间外出采访。但现在,她已不具备那样的身体条件。譬如牙齿,连菜梗都咬不断,只有稀饭豆腐常保平安。还有腹泻,极顽固,偏偏又是人造肛门,稍不小心就会弄脏衣服被褥,故对出差有一种畏惧感。
  更让樊云芳犹豫的是:“假如重返岗位后写的报道大失水准,我宁愿永远消失,让读者记住我最光彩的时刻。”
  最终,她说服了自己:“名记者的光环就那么重要吗?当一名普通记者怎么就没尊严、没价值了?大树和小草,哪个贡献更大?牡丹和牵牛花,谁更美丽?精英和普通人,往往被厚此薄彼。只有赶走自己内心的浅薄与庸俗,才可能坦然面对世俗的眼光。因此,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第二次生命,不是用来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更不是用来争名夺利、斤斤计较的!”
  1996年,樊云芳重返记者队伍。这位曾转战南北、已随丈夫在海南安家的当年的“大牌记者”,名片上印的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记者樊云芳”。
  时过境迁。到北京回报社开会,许多熟悉的老面孔不见了,一些曾向她请教过新闻写作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了她的上司;外出采访,几乎“隐姓埋名”的樊云芳,有时甚至会遭到“冷遇”和“怠慢”。她对这些都淡然一笑,不以为意。
  “朋友们感觉到这位原先的‘女强人’已变了个样子,不再像过去那样争强好胜、咄咄逼人,而是变得超然了、宽容了、随和了。”光明日报一位樊云芳的同事在文章中这样描述。
  樊云芳说:“现在站在这里的是一个新生的我。这个我,对职称、职务、待遇之类的‘身外之物’已经不大在乎,对待世俗的眼光,也尽可能淡然、释然、坦然、超然。”
  但是,重新走上记者岗位的樊云芳,在新闻上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变化:虽不强求写出轰动的稿件,但写的一定要是“新闻”——未经实地采访,决不动笔。
  “如果知道她得过癌症,我怎么也要阻止她那次玩命一样的采访!”海南邮电报总编辑张少中对此顿足后悔。
  那是2000年冬天,张少中带着樊云芳从海口到三亚,沿途采访了一路。在通什,他们采访了乡邮员史宏珊,写了通讯《为了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在保亭县毛感乡,他们跋山涉水,采访了接替因车祸殉职的丈夫走上邮路的黎族农村妇女黄春香——通讯《一个人的邮电所》就在现场写出了初稿;在三亚,采写了《天涯投递班的“三不放过”》。回海口的路上,临时又加了个采访点——文昌……
  3天半时间,马不停蹄地采写了4篇稿件!
  “那天在黄春香家,看到黄家大女儿考上卫校因筹不足学费躲在角落里默默抹泪,樊大姐悄悄掏出500元钱压在桌子上。”张少中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深。
  “我们不清楚樊大姐辉煌的过去,但她的敬业让我们感受到了昔日辉煌在她身上的延伸。”海南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张春明说,“我们看到了她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秀品质。”
  61岁的樊云芳退休后返聘,如今依然是一名勤奋敬业的“普通记者”。她和丈夫至今珍藏着“温暖的单子”,品味着美酒般醇香的珍贵友谊;每年11月17日——动手术的日子,他们都会“验收”那张“灿烂的单子”:已经兑现了的,勾了去——那是生活的馈赠;还没来得及做的,要抓紧。
  一个清朗的夜晚,在去西沙群岛采访的海上航行中,樊云芳仰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刹时溢满了幸福。她说:“我就像这群星中的一颗,虽然不大、也不耀眼——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也在其中,发着自己的光。无数的星星交相辉映,才组成了这壮丽灿烂的星空。”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1950年9月15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束电波划破中原上空,传向四面八方。自此,她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经天纬地,生生不息。  正值全台上下以优异成绩迎接河南广播55岁生日之际,金色的秋风送来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政府在线”栏目荣获全国十大新闻名栏目奖,专题节目《女儿本色》获得广播专题类一等奖。同时有2件作品荣获全国新闻界最高奖,这是河南台一
期刊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让受众记住,形成深刻的印象,记住的人越多,记忆越深刻,知名度就越高。提高知名度、促进销售是广告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使自己的广告信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呢?    一、不断重复,及时强化,建立心理定势    心理学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
期刊
新闻学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之间,尽管它们的性质和原则不尽相同,但仍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审美追求上的借鉴和沟通更是无处不在。新闻意境的建构就是这种借鉴沟通的具体表现。    一    意境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等抒情写意的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从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历代著名的文论家不断予以阐释和丰富,形成中国文论中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催生,一种新的报道文体应运而生,陆续出现在许多报纸的版面上。从以前的填充版面到现在占据重要位置,这类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这类单篇式报道,不是单纯的记事记人的叙事文体,而是全方位反映热点、难点中人物、事物面貌的综合文体。这类多篇式报道,也区别于传统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它的报道形式更多更灵活,其意趣是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反映事物的方方面面,拓展事物之间
期刊
背景:《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年初从寒假归来后,写的一篇农村调查报告。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认为,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个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4月初,范敬宜在清华大学校内刊物《新清华》上发表了名为《一份值得推介的农村调查报告》
期刊
纪录片是记录客观存在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要对现实“创造性地解释”,而这种“解释”要靠电视语言来实现。电视语言是由画面(图像及文字)和言语(解说词、同期声语言)两大表达体系构成的。  画面语言是组成纪录片的基本要素。画面有很强的视觉说服力,在纪录片节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画面对过去的事情、未来的远景及事情发生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等问题是无法表达完善的,为此
期刊
《情满纪念堂》是一篇题材重大、蕴涵深远的现场短新闻。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把真挚的感情倾注笔端,用绘声、绘色、绘情的描述,全程展示了人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场景,使受众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可亲性和可信性。  主题鲜明,通篇贯穿一个“情”字。先是记者在寒风习习的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紧接着是写毛主席的亲属来了、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来
期刊
“护彤”是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一种儿童专用感冒药的商品名,“儿童感冒用护彤”是其广告口号。既然儿童专用,顺理成章应该叫“护童”才贴切,它却偏偏用了“童”的谐音字“彤”。无独有偶,该厂的“盖中盖”、“朴血”两种产品从其功能、性质来看,也分别应该叫“钙中钙”和“补血”。这种命名方法是对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的借鉴与尝试。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
期刊
3月初内黄县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内黄县委作出了一项决定,对在2005年新闻宣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委宣传部给予通报表扬。  量化目标,增强了通讯员的责任感  2005年初,宣传部对全县发稿任务、新闻科发稿任务、电台电视台发稿任务和乡镇局委的发稿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往年全县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700篇(条)的情况,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思想,规定了“五个一”工作目标,即在市级媒体发稿1
期刊
2004年12月9日,章启月作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主持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2005年1月6日上午,在去布鲁塞尔赴任比利时大使之前,章启月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之子》栏目记者的采访。下面的对话主要是围绕她任外交部新闻人6年的经历展开。    “最难忘的是美国撞我们飞机的那次”    记者:六年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生涯,回想一下,总共主持了多少次新闻发布会?  章启月:我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