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彤”是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一种儿童专用感冒药的商品名,“儿童感冒用护彤”是其广告口号。既然儿童专用,顺理成章应该叫“护童”才贴切,它却偏偏用了“童”的谐音字“彤”。无独有偶,该厂的“盖中盖”、“朴血”两种产品从其功能、性质来看,也分别应该叫“钙中钙”和“补血”。这种命名方法是对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的借鉴与尝试。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写道:“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方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①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的阅读,艺术的欣赏,必须有充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加大难度,延长这一过程,才能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性、确定性。如何加大难度?最佳途径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机械化”而言的。日常生活中,受习惯的支配,我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想当然的层面,“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②比如步行,由于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步行由此变成了一种机械性、自动化的动作。阅读过程中,对那些形式上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作品,我们也往往一扫而过,难以深层次地把握与领悟。正因如此,必须“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③作者在创作中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④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⑤“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自动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对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学形式进行特定的加工改造是“陌生化”的基本手法。同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雅各布森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两种,即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从功能上看,日常语言用于日常的思想交流,而文学语言则以自身为目的。从构成上看,日常语言按照约定俗成的构词、语法、修辞原则来组织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对日常语言施加“暴力”,使之变性、扭曲,才能达到特定的美学目的。由此,语言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有目的无意识的活动,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意识不到语言的存在;而在文学鉴赏尤其是在诗歌的欣赏中,读者必须咬文嚼字,才能够获取语言承载的信息。语言相对于信息,其获得了自身特定的价值,这也正是文学的“文学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本质及形式特征进行了上述有益的探索。“护彤”等产品的命名方法就是充分借鉴“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积极尝试。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的一次完整消费活动可以概括为AIDAS五个阶段,即A(attention)使之注目——I(interest)使之发生兴趣——D(desire)使之产生欲望——A(action)使之采取行动——S(satisfaction)使之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名称的关注和记忆是最终购买活动的前提,而商品名称是识别、认知商品的首要标志,因此,商品命名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引起关注、强化记忆。“陌生化”理论中扭曲日常语言、增加阅读难度、延长阅读时间的做法正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以“护彤”为例,它本身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感冒药物的儿童专用产品,如果其名称使用“护童”二字,则既符合产品的特定功效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但正是因此,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走向“自动化”、“机械化”,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视而不见。现在,“护童”的“童”字被谐音为“彤”,是直接违背我们的认知习惯与心理预期的。当我们听到“小儿感冒用护彤”的广告口号时,以为一定是“护童”二字,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护彤”,这就让我们产生了惊讶、陌生的感觉,怀疑它是不是写错了,但一种产品,一种大量投放广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产品,名称怎么可能写错呢?可如果不是写错,明明是“护童”,它为什么偏偏叫“护彤”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护彤”二字时会引起注意,花在“护彤”二字之上的阅读时间远远超过了“护童”,于是“护彤”相对于“护童”也就成功从我们熟悉的日常语言中隔离出来,占据了我们记忆中一个固定的空间。
如果说以上这些产品名称是对“陌生化”理论积极、有效的尝试的话,总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坛的教训,我们必须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度的“陌生化”。
八十年代,在“陌生化”理论的影响下,“朦胧诗”、“寻根诗”等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很多大胆的试验,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诗句——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呀,另一方面,一些诗一味地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任意肢解、拼凑语言,使诗句成了彻头彻尾的文字游戏,无法解读,很多诗人、诗作因此被读者抛弃。
诗歌语言的过度“陌生化”无非是让读者走开,而产品命名的过度“陌生化”则可能使大量宣传费用付诸东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过于熟悉而且过分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过分熟悉当然可能视而不见,过分陌生则可能产生心理的排斥。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产品命名在“陌生化”的同时,应遵循“熟悉的陌生化”的尺度。
参考文献:
①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38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④⑤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61页、62页、6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编校:施宇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写道:“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方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①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的阅读,艺术的欣赏,必须有充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加大难度,延长这一过程,才能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性、确定性。如何加大难度?最佳途径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机械化”而言的。日常生活中,受习惯的支配,我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想当然的层面,“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②比如步行,由于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步行由此变成了一种机械性、自动化的动作。阅读过程中,对那些形式上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作品,我们也往往一扫而过,难以深层次地把握与领悟。正因如此,必须“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③作者在创作中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④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⑤“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自动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对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学形式进行特定的加工改造是“陌生化”的基本手法。同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雅各布森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两种,即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从功能上看,日常语言用于日常的思想交流,而文学语言则以自身为目的。从构成上看,日常语言按照约定俗成的构词、语法、修辞原则来组织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对日常语言施加“暴力”,使之变性、扭曲,才能达到特定的美学目的。由此,语言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有目的无意识的活动,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意识不到语言的存在;而在文学鉴赏尤其是在诗歌的欣赏中,读者必须咬文嚼字,才能够获取语言承载的信息。语言相对于信息,其获得了自身特定的价值,这也正是文学的“文学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本质及形式特征进行了上述有益的探索。“护彤”等产品的命名方法就是充分借鉴“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积极尝试。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的一次完整消费活动可以概括为AIDAS五个阶段,即A(attention)使之注目——I(interest)使之发生兴趣——D(desire)使之产生欲望——A(action)使之采取行动——S(satisfaction)使之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名称的关注和记忆是最终购买活动的前提,而商品名称是识别、认知商品的首要标志,因此,商品命名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引起关注、强化记忆。“陌生化”理论中扭曲日常语言、增加阅读难度、延长阅读时间的做法正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以“护彤”为例,它本身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感冒药物的儿童专用产品,如果其名称使用“护童”二字,则既符合产品的特定功效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但正是因此,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走向“自动化”、“机械化”,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视而不见。现在,“护童”的“童”字被谐音为“彤”,是直接违背我们的认知习惯与心理预期的。当我们听到“小儿感冒用护彤”的广告口号时,以为一定是“护童”二字,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护彤”,这就让我们产生了惊讶、陌生的感觉,怀疑它是不是写错了,但一种产品,一种大量投放广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产品,名称怎么可能写错呢?可如果不是写错,明明是“护童”,它为什么偏偏叫“护彤”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护彤”二字时会引起注意,花在“护彤”二字之上的阅读时间远远超过了“护童”,于是“护彤”相对于“护童”也就成功从我们熟悉的日常语言中隔离出来,占据了我们记忆中一个固定的空间。
如果说以上这些产品名称是对“陌生化”理论积极、有效的尝试的话,总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坛的教训,我们必须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度的“陌生化”。
八十年代,在“陌生化”理论的影响下,“朦胧诗”、“寻根诗”等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很多大胆的试验,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诗句——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呀,另一方面,一些诗一味地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任意肢解、拼凑语言,使诗句成了彻头彻尾的文字游戏,无法解读,很多诗人、诗作因此被读者抛弃。
诗歌语言的过度“陌生化”无非是让读者走开,而产品命名的过度“陌生化”则可能使大量宣传费用付诸东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过于熟悉而且过分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过分熟悉当然可能视而不见,过分陌生则可能产生心理的排斥。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产品命名在“陌生化”的同时,应遵循“熟悉的陌生化”的尺度。
参考文献:
①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38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④⑤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61页、62页、6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