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彤”还是“护童”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彤”是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一种儿童专用感冒药的商品名,“儿童感冒用护彤”是其广告口号。既然儿童专用,顺理成章应该叫“护童”才贴切,它却偏偏用了“童”的谐音字“彤”。无独有偶,该厂的“盖中盖”、“朴血”两种产品从其功能、性质来看,也分别应该叫“钙中钙”和“补血”。这种命名方法是对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的借鉴与尝试。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写道:“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方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①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的阅读,艺术的欣赏,必须有充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加大难度,延长这一过程,才能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性、确定性。如何加大难度?最佳途径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机械化”而言的。日常生活中,受习惯的支配,我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想当然的层面,“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②比如步行,由于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步行由此变成了一种机械性、自动化的动作。阅读过程中,对那些形式上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作品,我们也往往一扫而过,难以深层次地把握与领悟。正因如此,必须“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③作者在创作中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④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⑤“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自动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对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学形式进行特定的加工改造是“陌生化”的基本手法。同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雅各布森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两种,即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从功能上看,日常语言用于日常的思想交流,而文学语言则以自身为目的。从构成上看,日常语言按照约定俗成的构词、语法、修辞原则来组织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对日常语言施加“暴力”,使之变性、扭曲,才能达到特定的美学目的。由此,语言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有目的无意识的活动,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意识不到语言的存在;而在文学鉴赏尤其是在诗歌的欣赏中,读者必须咬文嚼字,才能够获取语言承载的信息。语言相对于信息,其获得了自身特定的价值,这也正是文学的“文学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本质及形式特征进行了上述有益的探索。“护彤”等产品的命名方法就是充分借鉴“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积极尝试。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的一次完整消费活动可以概括为AIDAS五个阶段,即A(attention)使之注目——I(interest)使之发生兴趣——D(desire)使之产生欲望——A(action)使之采取行动——S(satisfaction)使之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名称的关注和记忆是最终购买活动的前提,而商品名称是识别、认知商品的首要标志,因此,商品命名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引起关注、强化记忆。“陌生化”理论中扭曲日常语言、增加阅读难度、延长阅读时间的做法正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以“护彤”为例,它本身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感冒药物的儿童专用产品,如果其名称使用“护童”二字,则既符合产品的特定功效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但正是因此,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走向“自动化”、“机械化”,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视而不见。现在,“护童”的“童”字被谐音为“彤”,是直接违背我们的认知习惯与心理预期的。当我们听到“小儿感冒用护彤”的广告口号时,以为一定是“护童”二字,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护彤”,这就让我们产生了惊讶、陌生的感觉,怀疑它是不是写错了,但一种产品,一种大量投放广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产品,名称怎么可能写错呢?可如果不是写错,明明是“护童”,它为什么偏偏叫“护彤”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护彤”二字时会引起注意,花在“护彤”二字之上的阅读时间远远超过了“护童”,于是“护彤”相对于“护童”也就成功从我们熟悉的日常语言中隔离出来,占据了我们记忆中一个固定的空间。
  如果说以上这些产品名称是对“陌生化”理论积极、有效的尝试的话,总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坛的教训,我们必须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度的“陌生化”。
  八十年代,在“陌生化”理论的影响下,“朦胧诗”、“寻根诗”等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很多大胆的试验,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诗句——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呀,另一方面,一些诗一味地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任意肢解、拼凑语言,使诗句成了彻头彻尾的文字游戏,无法解读,很多诗人、诗作因此被读者抛弃。
  诗歌语言的过度“陌生化”无非是让读者走开,而产品命名的过度“陌生化”则可能使大量宣传费用付诸东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过于熟悉而且过分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过分熟悉当然可能视而不见,过分陌生则可能产生心理的排斥。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产品命名在“陌生化”的同时,应遵循“熟悉的陌生化”的尺度。
  
  参考文献:
  ①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38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④⑤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61页、62页、6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重大题材是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兴奋点,是“新闻大战”的必争之地。媒体做好重大题材报道,不但能把握住宣传报道的良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更对塑造媒体形象、争取受众和广告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长期以来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地方媒体的重大题材报道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报道力度、体裁、时效等方面常常陷入“千报一面”的误区。  4月26日到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期刊
香港的确很幸运,有一群敢于发问的记者、一片朝气勃勃的传媒景象。本地现有约50份日报和800份期刊,约100家国际传媒机构落户香港。新闻、资讯自由流通,是香港成功的一大基石,是这个亚洲国际都会极为重要的资产。美国总统杰弗逊曾说,若要美国在有政府没报纸、或有报纸没政府之间取舍,他会毫不犹疑选择报纸,杰弗逊不用面对这抉择,我们也不。在香港,我们有一个坚决维护资讯自由流通的政府。  身在政府,我们十分关心
期刊
今年5月下旬,《许昌晨报》强势推出了长篇通讯《大学生,背起妈妈去打工》,介绍襄城县大学生张尚昀自强不息,大义至孝,在长春税务学院一边上学求知,一边打工为母亲治病的感人事迹。此后,张尚昀事迹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新闻媒体进一步传播,引发强烈反响。中宣部对这一典型人物的推出给予充分肯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各地由此掀起向张尚昀学习的热潮。  作为率先推出这一重大典型的《许昌晨报》,在典型人物
期刊
1950年9月15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束电波划破中原上空,传向四面八方。自此,她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经天纬地,生生不息。  正值全台上下以优异成绩迎接河南广播55岁生日之际,金色的秋风送来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政府在线”栏目荣获全国十大新闻名栏目奖,专题节目《女儿本色》获得广播专题类一等奖。同时有2件作品荣获全国新闻界最高奖,这是河南台一
期刊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让受众记住,形成深刻的印象,记住的人越多,记忆越深刻,知名度就越高。提高知名度、促进销售是广告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使自己的广告信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呢?    一、不断重复,及时强化,建立心理定势    心理学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
期刊
新闻学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之间,尽管它们的性质和原则不尽相同,但仍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审美追求上的借鉴和沟通更是无处不在。新闻意境的建构就是这种借鉴沟通的具体表现。    一    意境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等抒情写意的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从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历代著名的文论家不断予以阐释和丰富,形成中国文论中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催生,一种新的报道文体应运而生,陆续出现在许多报纸的版面上。从以前的填充版面到现在占据重要位置,这类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这类单篇式报道,不是单纯的记事记人的叙事文体,而是全方位反映热点、难点中人物、事物面貌的综合文体。这类多篇式报道,也区别于传统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它的报道形式更多更灵活,其意趣是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反映事物的方方面面,拓展事物之间
期刊
背景:《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年初从寒假归来后,写的一篇农村调查报告。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认为,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个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4月初,范敬宜在清华大学校内刊物《新清华》上发表了名为《一份值得推介的农村调查报告》
期刊
纪录片是记录客观存在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要对现实“创造性地解释”,而这种“解释”要靠电视语言来实现。电视语言是由画面(图像及文字)和言语(解说词、同期声语言)两大表达体系构成的。  画面语言是组成纪录片的基本要素。画面有很强的视觉说服力,在纪录片节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画面对过去的事情、未来的远景及事情发生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等问题是无法表达完善的,为此
期刊
《情满纪念堂》是一篇题材重大、蕴涵深远的现场短新闻。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把真挚的感情倾注笔端,用绘声、绘色、绘情的描述,全程展示了人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场景,使受众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可亲性和可信性。  主题鲜明,通篇贯穿一个“情”字。先是记者在寒风习习的天安门广场,“发现身旁的人流正一股股地向毛主席纪念堂涌去”。紧接着是写毛主席的亲属来了、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