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和教学必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主要是指语文作為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人文性则指语文教育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内涵的教育,是“成人”的教育,应包含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的人格等的培养。由于功利主义等原因,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体现不断减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朗读;鉴赏;人文精神;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充分地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
每一位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中,文人只是比一般的人更加关心时代的问题,更加愿意站在时代的先驱者的立场思考和面对问题。“诗言志”,诗歌鼎盛以诗言志的时代,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态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之感。作为后来人,学习诗歌,对作者有所了解,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对于深层次地挖掘诗中所包涵的人文韵味是不可或缺
的关键一步。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录的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分析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时刻期望这场祸乱早日得到平息,国家得到治理,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诗人终于忍不住“喜极而哭”,想着回到久别的故乡。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创作背景,作者那种强烈的爱国爱家的真情就很明显了,学生也就更能够了解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内心感受了,这为后续学习全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时,对诗句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理解起来就更加地深刻和容易一些。学生必然被子美先生的爱国、爱家之情所感动、所影响,杜甫的形象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更长时间地停留,被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感情所触动,受到熏陶,这对于学生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增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二、在“读”字上下功夫
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不同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走进课堂的,阅读当然也是因学生而异的学习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个性地去“阅读”诗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审美与态度,受到的熏陶与启迪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允许“个性化”阅读,走出教师统一讲解的泥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百遍,其情自见,其义自明。尤其是古诗词,韵味十足、平仄交错、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出声朗读和吟唱特别适合。诗中所蕴含的有些感情、意境、画面、审美情趣、丰富意象在感情充沛的朗诵或者是吟唱中会自然析出,这也是诗与词的特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下,古诗词教学获得了很大的“优势”。教学中,师生可以借鉴网络上的優质教学资源。有些古诗词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诗词被谱了曲,伴随着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很快地被带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之中了。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出声反反复复地朗诵,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意境和思想感情就逐渐地被学生深化理解了。大声朗读、吟诵、吟唱、借助音乐的朗诵或者吟唱,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古诗词的气势和韵味,其中的人文情感与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读”,所以,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字上多下功夫。
三、读懂诗中的感情与意境
读诗、学诗不但要学习诗人选字用词的精准和巧妙,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超越文字读出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的一首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或者画出“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物象,然后形成一幅活的画面,这对于学生的美感教育和想象力培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杜甫的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黄鹂”、“柳树”、“白鹭”、“青天”、“西岭雪”、“万里船”的景象,学生通过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物象,一幅多姿多彩的和谐世界也就出现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诗人所具有的那种浓烈而美好的生活情趣,那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也与作者达到了内心情感的沟通和共鸣。
情感是打开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感情是很重要的,诗词都具有自己的意境,站在诗人的立场,揣摩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与诗人的心灵达到一致与共鸣是学习诗词较高的水平和境界。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词所描写的“情”与“境”,挖掘和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录的《石灰吟》,全诗反射出诗人纯洁的品质和清白做人的志向,诗人托物言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面”之感,必然受到诗人的影响,对于学生人格、品质和精神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写的一首别友诗,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李白、汪伦二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来,找两位同学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表演两人互相告别的过程,体会友谊,友人之间深厚情意,表演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配上音乐,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学生的表演才能有一定的要求。
古诗词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具有特殊的效果,诗词教学中,充分地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在“读”字上下功夫,读懂诗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是诗词教学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古诗词;朗读;鉴赏;人文精神;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充分地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
每一位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中,文人只是比一般的人更加关心时代的问题,更加愿意站在时代的先驱者的立场思考和面对问题。“诗言志”,诗歌鼎盛以诗言志的时代,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态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之感。作为后来人,学习诗歌,对作者有所了解,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对于深层次地挖掘诗中所包涵的人文韵味是不可或缺
的关键一步。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录的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分析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时刻期望这场祸乱早日得到平息,国家得到治理,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诗人终于忍不住“喜极而哭”,想着回到久别的故乡。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创作背景,作者那种强烈的爱国爱家的真情就很明显了,学生也就更能够了解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内心感受了,这为后续学习全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时,对诗句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理解起来就更加地深刻和容易一些。学生必然被子美先生的爱国、爱家之情所感动、所影响,杜甫的形象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更长时间地停留,被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感情所触动,受到熏陶,这对于学生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增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二、在“读”字上下功夫
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不同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走进课堂的,阅读当然也是因学生而异的学习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个性地去“阅读”诗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审美与态度,受到的熏陶与启迪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允许“个性化”阅读,走出教师统一讲解的泥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百遍,其情自见,其义自明。尤其是古诗词,韵味十足、平仄交错、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出声朗读和吟唱特别适合。诗中所蕴含的有些感情、意境、画面、审美情趣、丰富意象在感情充沛的朗诵或者是吟唱中会自然析出,这也是诗与词的特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下,古诗词教学获得了很大的“优势”。教学中,师生可以借鉴网络上的優质教学资源。有些古诗词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诗词被谱了曲,伴随着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很快地被带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之中了。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出声反反复复地朗诵,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意境和思想感情就逐渐地被学生深化理解了。大声朗读、吟诵、吟唱、借助音乐的朗诵或者吟唱,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古诗词的气势和韵味,其中的人文情感与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读”,所以,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字上多下功夫。
三、读懂诗中的感情与意境
读诗、学诗不但要学习诗人选字用词的精准和巧妙,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超越文字读出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的一首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或者画出“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物象,然后形成一幅活的画面,这对于学生的美感教育和想象力培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杜甫的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黄鹂”、“柳树”、“白鹭”、“青天”、“西岭雪”、“万里船”的景象,学生通过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物象,一幅多姿多彩的和谐世界也就出现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诗人所具有的那种浓烈而美好的生活情趣,那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也与作者达到了内心情感的沟通和共鸣。
情感是打开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感情是很重要的,诗词都具有自己的意境,站在诗人的立场,揣摩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与诗人的心灵达到一致与共鸣是学习诗词较高的水平和境界。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词所描写的“情”与“境”,挖掘和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录的《石灰吟》,全诗反射出诗人纯洁的品质和清白做人的志向,诗人托物言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面”之感,必然受到诗人的影响,对于学生人格、品质和精神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写的一首别友诗,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李白、汪伦二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来,找两位同学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表演两人互相告别的过程,体会友谊,友人之间深厚情意,表演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配上音乐,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学生的表演才能有一定的要求。
古诗词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具有特殊的效果,诗词教学中,充分地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在“读”字上下功夫,读懂诗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是诗词教学重要的方法和思路。